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怀玉艺术简介
怀玉,原名胡兴国,1962年生于重庆,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他从师著名书画家晏济元先生,曾进修中国美协高研班,授业于刘大为、林启林、白庚延、陈玉圃、王仲、孙克等。其作品在北京、兰州、哈尔滨、重庆、深圳,多次参加过全国及省市的各种大展赛,并多有获奖。《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成功导航》杂志、《学问》杂志、《重庆文艺》杂志、《重庆文化》杂志等均有专题报导。其成就被编入《世界书画家大辞典》、《庆香港回归书画集》、《当代华人书画家大辞典》、《当代书坛群星谱》等。现为重庆美协会员、重庆书协会员、漓江写生画院副院长、广东当代名家画院副院长、重庆渝州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2007年12月,《今日重庆》杂志,以标题为“汲取传统精华,得大师真谛——著名画家怀玉印象”为文,用四个大整版,介绍了胡怀玉先生的艺术生涯;同时,刊发了其入选渝州宾馆的国画《三峡风情》、《百花齐放》、《三峡新貌》等书画作品。而在三幅巨画的背后很难有人知道,画家所付出的劳动是何等的艰辛?
胡怀玉出生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的家庭中,从儿时的涂鸦到以此为终生寻觅之梦。父亲胡钟毓通诗书、精书法理所当然地成了他的启蒙老师。不论生活多么艰辛,他总是充满自信地在生活中体验着、品味着,并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艺术养料。“文革”中,同学们“停课闹革命”。他却背道而驰,忙着求艺学书法。一次在同学家,无意间看到一本旧杂志上张大千临摹敦煌飞天的工笔《飞天》画,就像着了魔,舍不得放手。从此开始临摹,迷上了画画。外出写生毕,伴夕阳而归,乐此不疲。弱冠之年的他勤学苦练,就在书画上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基础。
上世纪80年代,胡怀玉有幸拜晏济元为师,学习山水画。名师出高徒,得其真传,受益匪浅。老师热心点拨,胡怀玉努力学习,从而技艺大增。我们从他的一幅泼墨泼彩山水画中,得到见证。晏老在其画中热情洋溢地题下赞词:“怀玉此作,深得大千遗意,几可乱真。盖酷似不如近似,近似尚可乱真,酷似则步人后矣,可参之。”从此胡怀玉在无边无际的中国山水画的艺海中苦苦地探索与邀游。
从小到大,这位喝长江、嘉陵江水长大的巴渝汉子,并没有忘记巴山蜀水给予他的恩泽和深情,他那弥漫着亲情、乡情、友情的山城风光、三峡景观、老宅古居和无数的花鸟作品充分体现了重庆的风物神韵、讴歌了家乡的巨变,为平凡的景物赋予了不平凡的生命力。
在30多年的绘画生涯中,胡怀玉植根于家乡的沃土,虚心求教,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形成了笔精墨妙、灵动飘逸、苍劲深厚、法度严谨、情景交融、充满时代气息的艺术特色。他坚持按照艺术规律创作,尊重传统、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经常到大自然中写生,徜徉于长江三峡景点之间。朝吸巫山之云雨,夕餐神女之秀色,体会杜诗之意境,领悟山川之性情,创作出大量上乘之作。
在当代美术寻求发展、期待再创辉煌的时代使命感召下,胡怀玉一生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研究与发展,并在花鸟画和书法的创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难能可贵的是:功成名就后,进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读研究生,到中国美协高研班进修继续深造。仅此一斑,便令人钦佩、叹服!从此使他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在理论研究和绘画创作中均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他的画作做到了有形、有光、有态又有韵,被誉为重庆画坛中新开出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
《三峡新貌》尺寸大、时间紧、要求高、不易掌握。为了创作好这副巨作,必须寻找新的感觉与灵感。为了高质量的确保画作的顺利完成,胡怀玉立马挎起背包、拿上画夹、甩开大步踏上去巫山的征途,搜尽奇峰当腹稿,两次往返写生,付出了极大的精力。
记忆,似水流年,生活的印象流淌在画面上,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感人的东西是真实的,行走在三峡写生中,品味着历史在这里留下的痕迹,看着生活在这里的船工,听着他们唱的川江号子,总觉得画的情韵就在其中,这是一种生活的感受。久居喧闹的都市生活,换一种心情,换一个环境,走到自然中间,常常会萌生许多奇想,绘画需要这样一种心情。创作是真诚情感的流露,触景生情,非画不可,有感而发,写心写情,是一种最佳的绘画状态。长江三峡动人、感人,而作画同样需要动心、动情。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雄险奇出、无峰不雄、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壑不幽,无一处不可以成诗,无一处不可以入画,其形式美感已成格局。胡怀玉集画三峡之大成,形从之、意在先、心为上。从写生中感悟其真谛,在三峡中捕捉艺术灵感,从艺主者,当用心为之。
巨幅山水国画《三峡新貌》,群山挺立,远山延绵,巨石峻岩,那气势磅礴的层峦叠嶂,那一落九天的涧泉,独具匠心的构思,大胆泼辣、技巧娴熟的用笔用墨和流畅而又多变的线条,层次丰富而又瑰丽的色彩运用。尤为抢眼的是:像屏障似的夔门,刀劈斧剁似地矗立于群峰之巅,大有压倒崇山峻岭之势,可谓大气恢宏,令人目不暇接。
画家采用大视角、大手笔、大制作的手法与气魄来创作《三峡新貌》。三峡是画中的立体形象,为此他抓住三峡的特点,即夔门之雄、瞿塘峡之美、西陵峡之奇作为创作基调。切入点从夔门着手,并以群峰林立为背景作烘托,从而达到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风雨难摧、岁月不老之奇效。
整个画面构图出巧、造型准确、破笔皴染、疏密自然、虚实相生,穿插合理。再配以旅游船、小舟、新建筑,三峡库区跃入眼前,春意盎然,一派生机。胡怀玉用墨用色非常讲究,既大胆又含蓄,既鲜艳又脱俗,在笔墨中求变化,在对比中求和谐,因而光彩夺目、出神入化。他以青、绿、赭为主色调,并以大块面浓墨重彩营造声势,突出了主题。山体多用青绿或水墨,他将石色、水色、墨色混合运用,笔墨水色浑然一体,透出一种神奇梦幻的气氛。在色彩、虚实、浓淡轻重的对比中求得和谐统一,表现出雅致、空灵的意境,可谓青山绿水、秀色壮美。
由于画家熟悉三峡的地形地貌,下笔时挥洒自如、得心应手。他以中锋之笔写出三峡之山体与走势,然后用大笔重墨、浓淡干湿、正侧并举、笔笔写出、力能扛鼎。在流畅、迅捷的笔下组成了神奇变幻的乐章,得到了痛快淋漓、气韵生动的审美快感。
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中国画由着色到水墨,表现生活的能力不断进步。如果把每一种色彩都运用得和墨一样熟练,我们的美术作品又会大大改观。”胡怀玉正是这样做的,他以深厚的笔墨功底、创新的意识、超越的勇气,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绘画路子;他又以崭新的视角和水墨技法,把真情实感注入到他的山水画中,发自肺腑地表达了他对三峡的挚爱。
胡怀玉的笔墨技法,不仅体现了笔墨的缜密法度和绝妙韵致,而且把西画的色光、素描、速写的造型手段运用于创作中,使他的作品回荡着一种与时代同步的铿锵节奏共鸣,是传统的,但不陈旧,是法自古人的,又是法自造化的。在中国山水画的探索中,他凭着自己的执著追求,不断创新捷足成一名在重庆山水画中引人注目的新星,这一点是十分不易的。他认为,三峡是一种闻名遐迩的伟大载体,最能给人以“壮美”的体验,他不遗余力地挖掘这种美感,将它付诸于笔端,使人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充分得到美的享受。
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胡怀玉的不懈追求和艰辛探索,使他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创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作品不断在全国及省市级的大展中入选、获奖,而且还先后在北京、深圳、东莞、兰州、哈尔滨、重庆等地展出,每到一地,好评如潮,并出版有《怀玉书画集》。随着艺术的发展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胡怀玉一跃成为当今山城画坛中的实力派画家之一。执着的追求和智慧的领悟,相信他一定会有新的发展和拓宽。怀玉的艺术给予我们许多启迪,催发我们认真地思考。愿他在新的征途中再铸辉煌,登上更美、更高的艺术高峰。
(责任编辑:郝幸田)
怀玉,原名胡兴国,1962年生于重庆,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班毕业。他从师著名书画家晏济元先生,曾进修中国美协高研班,授业于刘大为、林启林、白庚延、陈玉圃、王仲、孙克等。其作品在北京、兰州、哈尔滨、重庆、深圳,多次参加过全国及省市的各种大展赛,并多有获奖。《深圳商报》、《深圳晚报》、《成功导航》杂志、《学问》杂志、《重庆文艺》杂志、《重庆文化》杂志等均有专题报导。其成就被编入《世界书画家大辞典》、《庆香港回归书画集》、《当代华人书画家大辞典》、《当代书坛群星谱》等。现为重庆美协会员、重庆书协会员、漓江写生画院副院长、广东当代名家画院副院长、重庆渝州书画院常务副院长。
2007年12月,《今日重庆》杂志,以标题为“汲取传统精华,得大师真谛——著名画家怀玉印象”为文,用四个大整版,介绍了胡怀玉先生的艺术生涯;同时,刊发了其入选渝州宾馆的国画《三峡风情》、《百花齐放》、《三峡新貌》等书画作品。而在三幅巨画的背后很难有人知道,画家所付出的劳动是何等的艰辛?
胡怀玉出生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的家庭中,从儿时的涂鸦到以此为终生寻觅之梦。父亲胡钟毓通诗书、精书法理所当然地成了他的启蒙老师。不论生活多么艰辛,他总是充满自信地在生活中体验着、品味着,并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艺术养料。“文革”中,同学们“停课闹革命”。他却背道而驰,忙着求艺学书法。一次在同学家,无意间看到一本旧杂志上张大千临摹敦煌飞天的工笔《飞天》画,就像着了魔,舍不得放手。从此开始临摹,迷上了画画。外出写生毕,伴夕阳而归,乐此不疲。弱冠之年的他勤学苦练,就在书画上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基础。
上世纪80年代,胡怀玉有幸拜晏济元为师,学习山水画。名师出高徒,得其真传,受益匪浅。老师热心点拨,胡怀玉努力学习,从而技艺大增。我们从他的一幅泼墨泼彩山水画中,得到见证。晏老在其画中热情洋溢地题下赞词:“怀玉此作,深得大千遗意,几可乱真。盖酷似不如近似,近似尚可乱真,酷似则步人后矣,可参之。”从此胡怀玉在无边无际的中国山水画的艺海中苦苦地探索与邀游。
从小到大,这位喝长江、嘉陵江水长大的巴渝汉子,并没有忘记巴山蜀水给予他的恩泽和深情,他那弥漫着亲情、乡情、友情的山城风光、三峡景观、老宅古居和无数的花鸟作品充分体现了重庆的风物神韵、讴歌了家乡的巨变,为平凡的景物赋予了不平凡的生命力。
在30多年的绘画生涯中,胡怀玉植根于家乡的沃土,虚心求教,博采众家之长,逐步形成了笔精墨妙、灵动飘逸、苍劲深厚、法度严谨、情景交融、充满时代气息的艺术特色。他坚持按照艺术规律创作,尊重传统、寻门而入、破门而出,经常到大自然中写生,徜徉于长江三峡景点之间。朝吸巫山之云雨,夕餐神女之秀色,体会杜诗之意境,领悟山川之性情,创作出大量上乘之作。
在当代美术寻求发展、期待再创辉煌的时代使命感召下,胡怀玉一生致力于中国山水画的研究与发展,并在花鸟画和书法的创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难能可贵的是:功成名就后,进西南大学美术学院读研究生,到中国美协高研班进修继续深造。仅此一斑,便令人钦佩、叹服!从此使他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在理论研究和绘画创作中均取得了不俗的成果。他的画作做到了有形、有光、有态又有韵,被誉为重庆画坛中新开出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
《三峡新貌》尺寸大、时间紧、要求高、不易掌握。为了创作好这副巨作,必须寻找新的感觉与灵感。为了高质量的确保画作的顺利完成,胡怀玉立马挎起背包、拿上画夹、甩开大步踏上去巫山的征途,搜尽奇峰当腹稿,两次往返写生,付出了极大的精力。
记忆,似水流年,生活的印象流淌在画面上,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感人的东西是真实的,行走在三峡写生中,品味着历史在这里留下的痕迹,看着生活在这里的船工,听着他们唱的川江号子,总觉得画的情韵就在其中,这是一种生活的感受。久居喧闹的都市生活,换一种心情,换一个环境,走到自然中间,常常会萌生许多奇想,绘画需要这样一种心情。创作是真诚情感的流露,触景生情,非画不可,有感而发,写心写情,是一种最佳的绘画状态。长江三峡动人、感人,而作画同样需要动心、动情。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雄险奇出、无峰不雄、无滩不险、无洞不奇、无壑不幽,无一处不可以成诗,无一处不可以入画,其形式美感已成格局。胡怀玉集画三峡之大成,形从之、意在先、心为上。从写生中感悟其真谛,在三峡中捕捉艺术灵感,从艺主者,当用心为之。
巨幅山水国画《三峡新貌》,群山挺立,远山延绵,巨石峻岩,那气势磅礴的层峦叠嶂,那一落九天的涧泉,独具匠心的构思,大胆泼辣、技巧娴熟的用笔用墨和流畅而又多变的线条,层次丰富而又瑰丽的色彩运用。尤为抢眼的是:像屏障似的夔门,刀劈斧剁似地矗立于群峰之巅,大有压倒崇山峻岭之势,可谓大气恢宏,令人目不暇接。
画家采用大视角、大手笔、大制作的手法与气魄来创作《三峡新貌》。三峡是画中的立体形象,为此他抓住三峡的特点,即夔门之雄、瞿塘峡之美、西陵峡之奇作为创作基调。切入点从夔门着手,并以群峰林立为背景作烘托,从而达到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风雨难摧、岁月不老之奇效。
整个画面构图出巧、造型准确、破笔皴染、疏密自然、虚实相生,穿插合理。再配以旅游船、小舟、新建筑,三峡库区跃入眼前,春意盎然,一派生机。胡怀玉用墨用色非常讲究,既大胆又含蓄,既鲜艳又脱俗,在笔墨中求变化,在对比中求和谐,因而光彩夺目、出神入化。他以青、绿、赭为主色调,并以大块面浓墨重彩营造声势,突出了主题。山体多用青绿或水墨,他将石色、水色、墨色混合运用,笔墨水色浑然一体,透出一种神奇梦幻的气氛。在色彩、虚实、浓淡轻重的对比中求得和谐统一,表现出雅致、空灵的意境,可谓青山绿水、秀色壮美。
由于画家熟悉三峡的地形地貌,下笔时挥洒自如、得心应手。他以中锋之笔写出三峡之山体与走势,然后用大笔重墨、浓淡干湿、正侧并举、笔笔写出、力能扛鼎。在流畅、迅捷的笔下组成了神奇变幻的乐章,得到了痛快淋漓、气韵生动的审美快感。
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中国画由着色到水墨,表现生活的能力不断进步。如果把每一种色彩都运用得和墨一样熟练,我们的美术作品又会大大改观。”胡怀玉正是这样做的,他以深厚的笔墨功底、创新的意识、超越的勇气,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绘画路子;他又以崭新的视角和水墨技法,把真情实感注入到他的山水画中,发自肺腑地表达了他对三峡的挚爱。
胡怀玉的笔墨技法,不仅体现了笔墨的缜密法度和绝妙韵致,而且把西画的色光、素描、速写的造型手段运用于创作中,使他的作品回荡着一种与时代同步的铿锵节奏共鸣,是传统的,但不陈旧,是法自古人的,又是法自造化的。在中国山水画的探索中,他凭着自己的执著追求,不断创新捷足成一名在重庆山水画中引人注目的新星,这一点是十分不易的。他认为,三峡是一种闻名遐迩的伟大载体,最能给人以“壮美”的体验,他不遗余力地挖掘这种美感,将它付诸于笔端,使人们在欣赏他的作品时,充分得到美的享受。
春华秋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由于胡怀玉的不懈追求和艰辛探索,使他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创作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作品不断在全国及省市级的大展中入选、获奖,而且还先后在北京、深圳、东莞、兰州、哈尔滨、重庆等地展出,每到一地,好评如潮,并出版有《怀玉书画集》。随着艺术的发展和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胡怀玉一跃成为当今山城画坛中的实力派画家之一。执着的追求和智慧的领悟,相信他一定会有新的发展和拓宽。怀玉的艺术给予我们许多启迪,催发我们认真地思考。愿他在新的征途中再铸辉煌,登上更美、更高的艺术高峰。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