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练习在教学中发挥着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不仅是课外,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也大可以指导学生练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体有哪些可行的练习方式呢?本文尝试从理解型、积累型、迁移运用型、拓展延伸型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初中课堂教学的练习方式。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练习;设计类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辅助一定的练习是必要的。练习在教学中发挥着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一般而言,我们理解的练习,即作业,多是课下完成。实际上,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也大可以指导学生练习。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体有哪些可行的练习方式呢?我们尝试列举下列类型:
一、理解型
这类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理顺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情感。
辽宁的郭郡老师执教《春酒》时:默读课文,寻找作者家乡的味道。读过课文后,同学们说说:你读出了作者家乡什么样的味道?文中的哪一情节可以体现出来?安徽李玉芬执教《出师表》时,布置了这样一个练习:一向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在这次出兵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后主刘禅。他千叮咛万嘱咐地向刘禅提出了哪些意见?请大家默读一遍课文。
河南杨超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有一个练习是: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这篇小说写了许多人物。其中正面描写着墨最多的是菲利普夫妇。下面,我们以菲利普夫妇为主语,梳理小说主要情节。(屏显)浏览课文,根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梳理小说情节。
( )于勒——赞于勒——见于勒——( )于勒(生自读课文,思考后踊跃回答)
二、积累型
积累型练习包括字词句、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基础知识的点拨,文章作法的讨论等。
山东张涛执教《曹刿论战》,布置了练习:向学生提出“忠之属也”中的“属”是什么意思。老师问哪位同学能帮助他,没有人应答,老师屏显了“属”的常用的几个义项,然后又屏显了学过的句子中的“属”,比如《桃花源记》中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核舟记》中的“神情与苏黄不属”,《岳阳楼记》中的“属予作文以记之”,《三峡》中的“属引凄异”。张老师还布置了古今异义词等练习。这些都是文言字词的积累。有位老师执教《桥之美》时,在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阅读方法之后,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文中两到三句优美的语句。这同样属于语言的积累。
贵州邱勇军执教《天上的街市》时,有一个练习环节:请找出这首诗的韵脚,并说说所压之韵。在学生标出了韵脚,齐读之后,老师又提出问题:同学们,读的时候除了要注意读出韵脚外,还需要注意什么呢?学生分别讲了节奏和重音。老师紧接着让同学们划分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这是诗歌朗读学习技法的点拨,也是一种基础知识的点拨。
三、迁移运用型
这类练习包括复述、朗读、缩写、仿写、改写、扩写、形成学习语文的方法等,意在增强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福建的黄峰老师执教《济南的冬天》时,布置练习:现在布置作业,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审美方法预习《夏感》。广西苏家珍老师执教《春酒》,练习是这样的:(屏显教师例句故乡是记忆中嚼在嘴边那甜甜的麦芽味)师:在苏老师的记忆里,故乡是记忆中嚼在嘴边那甜甜的麦芽味。你们呢?请大家模仿一下老师这句话的句式,触碰所有你们对家乡的感知,写出你们的感触。
我们来看江苏胡健老师执教《乡愁》的一个教学片断:
(屏显席慕蓉的《乡愁》,把握意象赏析之后)师:那我请同学们分小组商量一下,每个人再创设一种意象,然后我们四个人把它组合起来,是不是也能写一首诗了?
生:好。
师:注意选择意象,第一要意境美,第二要能够表达出思乡之情,也就是跟乡愁有联系的事物。(生讨论创作)
师:好了,哪一组先来试试看,把你们所创设的意象给我们展示一下。四个人一人说一句,你们这组先来。
生:小时候,乡愁是一枚旧旧的纸巾。
生:长大后,乡愁是一艘悠悠的纸船。
生:后来啊,乡愁是一打厚厚的信件。
生:现在,乡愁是一缕袅袅的炊烟。
师:非常好!他们这一组选择了四个非常美妙的意象。好,下面哪一组?
生:小时候,乡愁是一曲稚嫩的儿歌。
生:长大后,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
生:后来啊,乡愁是和煦的春风。
生:而现在,乡愁是傍晚五彩的红霞。
……
四、拓展延伸型
这类练习意在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要素的联系、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动手动脑,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宁夏金学儒老师执教《我有一个梦想》: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梦想?能说说吗?(屏显:以“我有一个梦想”为话题说一段话,表明你对未来的展望。)
有个老师执教《孔乙己》,最后,布置这样的作业: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的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再读这样的作品还有没有现实意义?学生自由讨论,(出示视频)——2003年湖南跳楼事件,跳楼者在众看客的起哄下喝酒跳楼身亡。引发思考:鲁迅笔下一个世纪前的故事今天还在上演。你看到了这样的报道,想说些什么?
以上这两个练习,拓展延伸得很有意义,不仅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陈秀玲.语文教学技能训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练习;设计类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学习语文的同时,辅助一定的练习是必要的。练习在教学中发挥着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积累、语文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一般而言,我们理解的练习,即作业,多是课下完成。实际上,在语文课堂上,我们也大可以指导学生练习。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体有哪些可行的练习方式呢?我们尝试列举下列类型:
一、理解型
这类练习主要是帮助学生理顺课文脉络,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包含的情感。
辽宁的郭郡老师执教《春酒》时:默读课文,寻找作者家乡的味道。读过课文后,同学们说说:你读出了作者家乡什么样的味道?文中的哪一情节可以体现出来?安徽李玉芬执教《出师表》时,布置了这样一个练习:一向胸有成竹、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在这次出兵之前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后主刘禅。他千叮咛万嘱咐地向刘禅提出了哪些意见?请大家默读一遍课文。
河南杨超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有一个练习是: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这篇小说写了许多人物。其中正面描写着墨最多的是菲利普夫妇。下面,我们以菲利普夫妇为主语,梳理小说主要情节。(屏显)浏览课文,根据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动词,梳理小说情节。
( )于勒——赞于勒——见于勒——( )于勒(生自读课文,思考后踊跃回答)
二、积累型
积累型练习包括字词句、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基础知识的点拨,文章作法的讨论等。
山东张涛执教《曹刿论战》,布置了练习:向学生提出“忠之属也”中的“属”是什么意思。老师问哪位同学能帮助他,没有人应答,老师屏显了“属”的常用的几个义项,然后又屏显了学过的句子中的“属”,比如《桃花源记》中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核舟记》中的“神情与苏黄不属”,《岳阳楼记》中的“属予作文以记之”,《三峡》中的“属引凄异”。张老师还布置了古今异义词等练习。这些都是文言字词的积累。有位老师执教《桥之美》时,在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阅读方法之后,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文中两到三句优美的语句。这同样属于语言的积累。
贵州邱勇军执教《天上的街市》时,有一个练习环节:请找出这首诗的韵脚,并说说所压之韵。在学生标出了韵脚,齐读之后,老师又提出问题:同学们,读的时候除了要注意读出韵脚外,还需要注意什么呢?学生分别讲了节奏和重音。老师紧接着让同学们划分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这是诗歌朗读学习技法的点拨,也是一种基础知识的点拨。
三、迁移运用型
这类练习包括复述、朗读、缩写、仿写、改写、扩写、形成学习语文的方法等,意在增强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福建的黄峰老师执教《济南的冬天》时,布置练习:现在布置作业,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审美方法预习《夏感》。广西苏家珍老师执教《春酒》,练习是这样的:(屏显教师例句故乡是记忆中嚼在嘴边那甜甜的麦芽味)师:在苏老师的记忆里,故乡是记忆中嚼在嘴边那甜甜的麦芽味。你们呢?请大家模仿一下老师这句话的句式,触碰所有你们对家乡的感知,写出你们的感触。
我们来看江苏胡健老师执教《乡愁》的一个教学片断:
(屏显席慕蓉的《乡愁》,把握意象赏析之后)师:那我请同学们分小组商量一下,每个人再创设一种意象,然后我们四个人把它组合起来,是不是也能写一首诗了?
生:好。
师:注意选择意象,第一要意境美,第二要能够表达出思乡之情,也就是跟乡愁有联系的事物。(生讨论创作)
师:好了,哪一组先来试试看,把你们所创设的意象给我们展示一下。四个人一人说一句,你们这组先来。
生:小时候,乡愁是一枚旧旧的纸巾。
生:长大后,乡愁是一艘悠悠的纸船。
生:后来啊,乡愁是一打厚厚的信件。
生:现在,乡愁是一缕袅袅的炊烟。
师:非常好!他们这一组选择了四个非常美妙的意象。好,下面哪一组?
生:小时候,乡愁是一曲稚嫩的儿歌。
生:长大后,乡愁是一条长长的桥梁。
生:后来啊,乡愁是和煦的春风。
生:而现在,乡愁是傍晚五彩的红霞。
……
四、拓展延伸型
这类练习意在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要素的联系、语文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动手动脑,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分析判断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宁夏金学儒老师执教《我有一个梦想》: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梦想?能说说吗?(屏显:以“我有一个梦想”为话题说一段话,表明你对未来的展望。)
有个老师执教《孔乙己》,最后,布置这样的作业:鲁迅创作这篇小说的目的在于揭示社会的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联系现实生活思考: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再读这样的作品还有没有现实意义?学生自由讨论,(出示视频)——2003年湖南跳楼事件,跳楼者在众看客的起哄下喝酒跳楼身亡。引发思考:鲁迅笔下一个世纪前的故事今天还在上演。你看到了这样的报道,想说些什么?
以上这两个练习,拓展延伸得很有意义,不仅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且发展学生的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陈秀玲.语文教学技能训练[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