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师大附中“光荣与梦想1+1”教师读书俱乐部掬2008第一缕春光,借《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27日《读书:改变你精神世界的分子结构——“1+1>2”的民间读书沙龙侧记》之东风,秉承“书目自订、经费自理、自主参与”和张文质先生“读书是为己之学”的“1+1”读书俱乐部的原则和理念于2008年1月1日正式成立。之后读书俱乐部以原福州教师“1+1”读书俱乐部成员中的附中的教师为“星星之火”,在坚持自己读书写作的同时积极推进本校教师的读书和写作,尽最大努力帮助自己身边的教师养成读书、思考和写作的习惯,让教师读书呈蓬勃的“燎原之势”,为营造“书香校园”尽自己微薄之力。
“光荣与梦想1+1”教师读书俱乐部建立的宗旨就是:教师的成长从读书开始,教师应该为自己的成长“买单”。最初加人俱乐部的教师属纯民间自发的行为,立足于教师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热爱和对学生、对社会、对未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由福建师大附中李华老师担任班主任、肖晓云老师担任班长,并在新思考网上建立了“光荣与梦想”教师1+1读书俱乐部博客(http://blog.cersp.com/7929052.aspx)。在博客的主页公告栏处,昭示着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名言“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凡附中的教师要加入“光荣与梦想”教师1+1读书俱乐部的申请很简单,即:
1.在新思考网上建立自己的博客。
2.教师除自己自发读书外,按照读书俱乐部推荐的教育类论著自行研读并撰写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可以从精彩段落的摘抄开始,可以从简短的感悟开始,字数不限、体裁不限)。
3.参加与所读书目有关的在线研讨和集中座谈。
师大附中“光荣与梦想1+1”读书俱乐部通过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组织和引导教师们走人教育经典著作的海洋。在阅读、交流和写作中,附中的教师们开阔了视野、充实了思想、丰富了情感、更能让教师们寻找到一份不同以往的自信。 “光荣与梦想”l+1读书俱乐部阅读的第一本书是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在2008年3月14日一3月15日利用周末时间,成员们在“光荣与梦想”1+1读书俱乐部博客平台(http://blog.cersp.com/7929052/1376967.aspx)进行第一次在线研讨。讨论话题主要围绕:1.你喜欢该书中的哪些词句?2.该书对你的教育观念、教育思维有何启发?3.该书使你在现行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李华老师、肖晓云老师、徐丽华老师等人的主持下,俱乐部成员们积极参与,大家纷纷阐述了《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给自己带来的各种感悟和心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在线讨论还得到了著名学者张文质先生的大力推荐,同时也吸引了成长博客许多博友的关注和热心参与。从东北到海南,全国各地许多生命化教育群组的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纷纷登录研讨现场,提出自己读该书后的感悟、困惑或者在工作中渗透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心得。本次讨论点击数1200多点、跟帖评论多达500多条,整个读书交流活动热烈、深入且持久。新颖的研讨方式让参与的老师们充分感受了网络时代跨越时空的教育教研的魅力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愉悦。
为培养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理想舞台和师生快乐的精神家园,在学校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在图书馆、教研室的扶持和帮助下,已经初具规模的“光荣与梦想1+1”读书俱乐部正式成为学校教研室和图书馆领导下的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专业成长的平台,通过读书俱乐部开展的导读、自己阅读、读书笔记、读书交流会、在线讨论等形式多样的读书系列活动,在附中教师中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为教师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
2009年5月6日和11月4日,在附中教研室的组织下。“光荣与梦想1+1”教师读书俱乐部的成员们聚集在图书馆阅览室就《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名师的精神档案》这本书分别进行了导读和阅读感悟的交流。倪政翔副主任主持了两次的读书会,校长助理温青老师、王涣蒲老师都参加了讨论交流,德育处黄萍主任、肖晓云、徐丽华、何燕林、李明哲、吴胜莲等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和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名师的精神档案》之后的心得做了精彩的发言。《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名师的精神档案》这本书就像在老师们眼前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国的窗。透过这扇窗,八位美国的名师仿佛就栩栩如生地站在教师的眼前,似乎可以听到克拉克童心未泯地和孩子们一起哈哈大笑的声音;似乎已经看到艾斯奎斯风尘仆仆、精神抖擞地来到了他辛勤耕耘了长达二十年的同一间教室(即56号教室)。肖晓云老师在发言中说“如何能在逼仄的空间中有所作为,比格勒不仅给我了无穷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念,更是为我的教育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比格勒的‘让学生亲历历史’的教学方法让我深受启发并受益匪浅。我可以让学生从正在亲历的现实生活和身边的实际去体会那些经典的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的道理。我可以尽自己所能让我的学生明白生活无处不闪现这些依然熠熠生辉的学问,也希望通过这些知识能给我的学生带来智慧并使他们生活得更好。”
因为同样怀揣教育的梦想,因为成长在有着近130年光荣历史的百年老校里,所以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老师们发言积极踊跃。时间在精彩的“与众不同”的教育个例的阐述中不知不觉地溜走,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有不少老师意犹未尽。
周国平先生说:“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具有充实的灵魂和不断生长的精神呢?答案就是——读书。只有读书,并且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实践研究、反思和写作,才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进而促进教师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的最好的途径。
“光荣与梦想1+1”教师读书俱乐部建立的宗旨就是:教师的成长从读书开始,教师应该为自己的成长“买单”。最初加人俱乐部的教师属纯民间自发的行为,立足于教师自身对教师职业的认同、热爱和对学生、对社会、对未来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由福建师大附中李华老师担任班主任、肖晓云老师担任班长,并在新思考网上建立了“光荣与梦想”教师1+1读书俱乐部博客(http://blog.cersp.com/7929052.aspx)。在博客的主页公告栏处,昭示着著名作家毕淑敏的名言“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坚持下去,持之以恒,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凡附中的教师要加入“光荣与梦想”教师1+1读书俱乐部的申请很简单,即:
1.在新思考网上建立自己的博客。
2.教师除自己自发读书外,按照读书俱乐部推荐的教育类论著自行研读并撰写一定量的读书笔记(可以从精彩段落的摘抄开始,可以从简短的感悟开始,字数不限、体裁不限)。
3.参加与所读书目有关的在线研讨和集中座谈。
师大附中“光荣与梦想1+1”读书俱乐部通过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组织和引导教师们走人教育经典著作的海洋。在阅读、交流和写作中,附中的教师们开阔了视野、充实了思想、丰富了情感、更能让教师们寻找到一份不同以往的自信。 “光荣与梦想”l+1读书俱乐部阅读的第一本书是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在2008年3月14日一3月15日利用周末时间,成员们在“光荣与梦想”1+1读书俱乐部博客平台(http://blog.cersp.com/7929052/1376967.aspx)进行第一次在线研讨。讨论话题主要围绕:1.你喜欢该书中的哪些词句?2.该书对你的教育观念、教育思维有何启发?3.该书使你在现行的教育教学行动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李华老师、肖晓云老师、徐丽华老师等人的主持下,俱乐部成员们积极参与,大家纷纷阐述了《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给自己带来的各种感悟和心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在线讨论还得到了著名学者张文质先生的大力推荐,同时也吸引了成长博客许多博友的关注和热心参与。从东北到海南,全国各地许多生命化教育群组的中小学学校领导、教师纷纷登录研讨现场,提出自己读该书后的感悟、困惑或者在工作中渗透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心得。本次讨论点击数1200多点、跟帖评论多达500多条,整个读书交流活动热烈、深入且持久。新颖的研讨方式让参与的老师们充分感受了网络时代跨越时空的教育教研的魅力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愉悦。
为培养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理想舞台和师生快乐的精神家园,在学校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在图书馆、教研室的扶持和帮助下,已经初具规模的“光荣与梦想1+1”读书俱乐部正式成为学校教研室和图书馆领导下的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专业成长的平台,通过读书俱乐部开展的导读、自己阅读、读书笔记、读书交流会、在线讨论等形式多样的读书系列活动,在附中教师中形成积极进取、努力学习的氛围,为教师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
2009年5月6日和11月4日,在附中教研室的组织下。“光荣与梦想1+1”教师读书俱乐部的成员们聚集在图书馆阅览室就《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名师的精神档案》这本书分别进行了导读和阅读感悟的交流。倪政翔副主任主持了两次的读书会,校长助理温青老师、王涣蒲老师都参加了讨论交流,德育处黄萍主任、肖晓云、徐丽华、何燕林、李明哲、吴胜莲等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和读《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名师的精神档案》之后的心得做了精彩的发言。《在与众不同的教室里——8位美国名师的精神档案》这本书就像在老师们眼前打开了一扇通往美国的窗。透过这扇窗,八位美国的名师仿佛就栩栩如生地站在教师的眼前,似乎可以听到克拉克童心未泯地和孩子们一起哈哈大笑的声音;似乎已经看到艾斯奎斯风尘仆仆、精神抖擞地来到了他辛勤耕耘了长达二十年的同一间教室(即56号教室)。肖晓云老师在发言中说“如何能在逼仄的空间中有所作为,比格勒不仅给我了无穷的力量和坚定的信念,更是为我的教育教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比格勒的‘让学生亲历历史’的教学方法让我深受启发并受益匪浅。我可以让学生从正在亲历的现实生活和身边的实际去体会那些经典的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的道理。我可以尽自己所能让我的学生明白生活无处不闪现这些依然熠熠生辉的学问,也希望通过这些知识能给我的学生带来智慧并使他们生活得更好。”
因为同样怀揣教育的梦想,因为成长在有着近130年光荣历史的百年老校里,所以现场的气氛非常热烈,老师们发言积极踊跃。时间在精彩的“与众不同”的教育个例的阐述中不知不觉地溜走,两个小时过去了,还有不少老师意犹未尽。
周国平先生说:“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具有充实的灵魂和不断生长的精神呢?答案就是——读书。只有读书,并且在读书的同时进行实践研究、反思和写作,才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并进而促进教师人生发展和生命成长的最好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