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我国辅导员选聘制度决定了绝大部分辅导员未系统学习过心理学知识和接受专业的心理辅导培训。目前为止鲜有高校对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方面的培训,但辅导员兼具学习上的导师、生活上的朋友、人生的引路人、心理健康的知心人等角色,因此,培养和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显的极其重要。
【关键词】 辅导员;能力素质;提升;策略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知心人,高校辅导员需要从心理学理论学习、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以及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心理辅导工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掘、全面培养与提高心理辅导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一、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增强其心理辅导的角色意识
辅导员对心理辅导比较感兴趣,但是受到自身专业知识背景、高校用人制度的限制,很多輔导员对心理辅导的内涵和外延感到困惑,一般把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这就要求高校学工部门建立本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培训的长效机制,组织本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对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基本技能的培训,并组织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班。
心理辅导是一种特殊能力,其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及甄别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掌握辅导关系建立的能力、解决问题方案制定和实施的能力、辅导效果的评价和巩固的能力等。还应该重视辅导员心理辅导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心理辅导意识指导着辅导员参与心理辅导工作的全过程,不仅要关注全体同学平时细微的心理变化,还应该与大学生积极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加强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
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能够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够较好适应社会环境;能够有效地发展、完善自我。因此辅导员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应该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识、明确的心理辅导的角色意识,较好地感知能力,热爱生活、积极地学习、生活、工作,具备符合社会规则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技巧,能够进行适时的情绪调节,能够真实的社会感受力,能够正视过去、面对现在、谋划未来,同时,还应培养辅导员的责任、热忱、尊重、团队、正直、荣誉、意志等方面良好的品质特征。
三、辅导员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和理论,在工作中培养和锻炼心理辅导能力
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学习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不仅对心理辅导工作的作用,也应明白对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健康的维持也有重要的作用。
心理辅导的实践操作是培养和锻炼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最重要、最显著的途径和方法。首先,辅导员应加强自身的观察、调查研究能力,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其次,辅导员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事务管理、心理辅导等实践活动中强化心理辅导的角色意识。再者,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织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或者是知名的心理咨询师亲自指导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及时纠正其不恰当的认识和做法,努力提高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实际工作的能力。最后,如有条件,辅导员可以参与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活动或者是接待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从而提高其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能力。
四、应该怎样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
想要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必须从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心理健康及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加强,不仅仅是他们自己不断在工作学习中成长,更重要的是,学校必须重视辅导员的这项工作,给予他们充分的帮助和鼓励。
1.校方应该提供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优秀的专业知识掌握,不管在哪行哪业都是一个基础,高校辅导员也不例外,虽然自己身处环境中的经验也非常重要,但是理论基础的技能还是占领了最主要的地位。学校首先应该正视辅导员的工作,发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定期为辅导员开展心理学、政治思想课程以及价值观等课程,帮助辅导员们完善和改正自身素质的不足之处,从各个方面都让他们变得更加专业,在组织工作方面给予强而有力的技能培训,让他们了解组织的重要性,学校应该把高校辅导员的这项工作当做学校重要的项目建设之一。
2.培养个性刚毅,稳中求发展的辅导员
辅导员的个性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个性刚毅的辅导员并不表示要脾气暴躁,而是要坚持不容易放弃,现在难教导的学生很多,很多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优越而目中无人放纵自如,此时的辅导员必须耐心且大胆的进行教育,不能因为遭受几次挫折就全面放弃,以辅导员的工作求得稳定并没有错,但是必须将辅导学生帮助学生作为首位思考,否则,校方应该立即停止其辅导员的工作。
3.情感饱满,严格遵守高校辅导员工作守则,一视同仁
很多同学因为学习成绩好在学校受到特殊待遇,这样校园里的很多同学感觉到了学校的不公,而很多老师因为跟学生关系好就给学生开后门,这样的情况也时常见到,机会都是给了那些平时爱和老师打交道的学生。其实,辅导员的工作恰恰是应该关注那些不爱跟老师打交道的学生们,因为无法时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所以必须更加关注,辅导员应该严格遵照高校辅导员守则来进行工作,对所有同学必须一视同仁,用同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校园的绝对公平。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充满爱,即爱学生。辅导员对学生的爱,不仅表现在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而且要坚持爱而不纵、怨而不弃,炽热的爱与原则的、公平的、合理的要求相结合,这是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最有力量的情感。
五、结语
总之,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辅导员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和生活状况,大学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固定心理健康、人生观和树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辅导员的工作应该严谨而细致,对学生关爱而严格,这不仅是自己工作的负责,更是对每个学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笙.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工作之浅见[J].高教高职研究,2008.04.
[2]韩强.浅谈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19.
[3]于玲玲.略论高校新生的心理自助辅导[J].教育与职业,2006.26.
【关键词】 辅导员;能力素质;提升;策略
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知心人,高校辅导员需要从心理学理论学习、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以及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建立健全心理辅导工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掘、全面培养与提高心理辅导能力,进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一、加强辅导员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心理辅导技能的培训,增强其心理辅导的角色意识
辅导员对心理辅导比较感兴趣,但是受到自身专业知识背景、高校用人制度的限制,很多輔导员对心理辅导的内涵和外延感到困惑,一般把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这就要求高校学工部门建立本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培训的长效机制,组织本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对辅导员进行心理辅导基本技能的培训,并组织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班。
心理辅导是一种特殊能力,其要求辅导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及甄别问题的能力,还需要掌握辅导关系建立的能力、解决问题方案制定和实施的能力、辅导效果的评价和巩固的能力等。还应该重视辅导员心理辅导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心理辅导意识指导着辅导员参与心理辅导工作的全过程,不仅要关注全体同学平时细微的心理变化,还应该与大学生积极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加强辅导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和自我调适能力的培养
心理健康包括两个方面:能够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能够较好适应社会环境;能够有效地发展、完善自我。因此辅导员心理素质方面的培训应该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识、明确的心理辅导的角色意识,较好地感知能力,热爱生活、积极地学习、生活、工作,具备符合社会规则的人际交往意识和技巧,能够进行适时的情绪调节,能够真实的社会感受力,能够正视过去、面对现在、谋划未来,同时,还应培养辅导员的责任、热忱、尊重、团队、正直、荣誉、意志等方面良好的品质特征。
三、辅导员认真学习心理学知识和理论,在工作中培养和锻炼心理辅导能力
辅导员应充分认识到学习心理学知识和理论不仅对心理辅导工作的作用,也应明白对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和心理健康的维持也有重要的作用。
心理辅导的实践操作是培养和锻炼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最重要、最显著的途径和方法。首先,辅导员应加强自身的观察、调查研究能力,时刻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其次,辅导员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事务管理、心理辅导等实践活动中强化心理辅导的角色意识。再者,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组织心理咨询中心的教师或者是知名的心理咨询师亲自指导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及时纠正其不恰当的认识和做法,努力提高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实际工作的能力。最后,如有条件,辅导员可以参与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活动或者是接待有心理困惑的大学生,从而提高其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的能力。
四、应该怎样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
想要提高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必须从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心理健康及培训等多方面进行加强,不仅仅是他们自己不断在工作学习中成长,更重要的是,学校必须重视辅导员的这项工作,给予他们充分的帮助和鼓励。
1.校方应该提供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培训
优秀的专业知识掌握,不管在哪行哪业都是一个基础,高校辅导员也不例外,虽然自己身处环境中的经验也非常重要,但是理论基础的技能还是占领了最主要的地位。学校首先应该正视辅导员的工作,发现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定期为辅导员开展心理学、政治思想课程以及价值观等课程,帮助辅导员们完善和改正自身素质的不足之处,从各个方面都让他们变得更加专业,在组织工作方面给予强而有力的技能培训,让他们了解组织的重要性,学校应该把高校辅导员的这项工作当做学校重要的项目建设之一。
2.培养个性刚毅,稳中求发展的辅导员
辅导员的个性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培养个性刚毅的辅导员并不表示要脾气暴躁,而是要坚持不容易放弃,现在难教导的学生很多,很多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优越而目中无人放纵自如,此时的辅导员必须耐心且大胆的进行教育,不能因为遭受几次挫折就全面放弃,以辅导员的工作求得稳定并没有错,但是必须将辅导学生帮助学生作为首位思考,否则,校方应该立即停止其辅导员的工作。
3.情感饱满,严格遵守高校辅导员工作守则,一视同仁
很多同学因为学习成绩好在学校受到特殊待遇,这样校园里的很多同学感觉到了学校的不公,而很多老师因为跟学生关系好就给学生开后门,这样的情况也时常见到,机会都是给了那些平时爱和老师打交道的学生。其实,辅导员的工作恰恰是应该关注那些不爱跟老师打交道的学生们,因为无法时刻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所以必须更加关注,辅导员应该严格遵照高校辅导员守则来进行工作,对所有同学必须一视同仁,用同等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校园的绝对公平。辅导员对自己的工作对象充满爱,即爱学生。辅导员对学生的爱,不仅表现在毫无保留地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而且要坚持爱而不纵、怨而不弃,炽热的爱与原则的、公平的、合理的要求相结合,这是辅导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最有力量的情感。
五、结语
总之,高校辅导员的心理素质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辅导员的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心理状况和生活状况,大学生活对于学生来说是固定心理健康、人生观和树立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辅导员的工作应该严谨而细致,对学生关爱而严格,这不仅是自己工作的负责,更是对每个学生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笙.高校辅导员的心理辅导工作之浅见[J].高教高职研究,2008.04.
[2]韩强.浅谈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19.
[3]于玲玲.略论高校新生的心理自助辅导[J].教育与职业,20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