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被热议之际,作为其中明星企业的碧水源IPO激发了投资者的热情,成为创业板“三高”发行的代表,并在上市首日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碧水源上市也为其主承销商第一创业证券带来了1.016亿元的丰厚收入。
曾作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候选者之一的碧水源,在经过半年等待之后,作为第64家公司登场。这家污水处理行业明星公司的亮相,迎合了市场对节能环保概念的追捧,其从询价到定价,从申购到上市,一路走来都沐浴在聚光灯下。上市首日,更创造了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的奇迹,并成就了创业板数项纪录。
借助节能减排大背景上市
碧水源的主营业务是从事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其业务最大的亮点是,能为客户提供以污水处理领域最先进的MBR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建造污水处理厂或水厂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MBR技术不仅带来了污水处理的技术革命,还是生产高品质再生水的最佳技术之一,能够一步到位解决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短缺问题。作为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MBR技术企业,碧水源在招股书中称,其在中国大中型MBR市场的份额为60%,主要竞争对手为GE、西门子等大型外企;作为中国MBR技术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开拓者,其已承担数百项MBR技术和核心设备提供及运营服务工作,包括建设国内第一个大规模MBR工程“北京密云再生水工程”(4.5万吨/日)、超大规模的“引温济潮奥运配套工程”(10万吨/日)。
虽然应用成本相对传统技术为高,MBR技术目前在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只占有1%的市场,但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化,成长空间巨大。从碧水源在手订单和拿单情况看,其未来2-3年业绩已有保障,预计2010-2012年净利润CAGR增长将达79%。
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成为热门话题之际,作为环保先锋的碧水源上市前就已红极一时,是国家第三批创新型试点企业(2009年),并曾获评《福布斯》2008-2009年“中国潜力企业”第14与第9名、《证券时报》2009年中国创业企业百强的第一名。其于2010年4月上市时,同样备受热捧。
三高发行,
兼创股王奇迹
根据发行计划,碧水源拟发行3700万股,发行价为69元,市盈率94.52倍。但如此高的发行价与市盈率,依然无法阻挡投资者的热情,最终,碧水源创造了数项创业板的纪录,成为创业板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发行代表。
首先,网下有效申购资金高达602亿元,高居2010年创业板市场第一名。其次,预计募集资金5.6613亿元,实际募资25.53亿元,是整个2010年创业板募资金额最高的企业,超募资金3.5倍、19.8亿元,这对于固定资产仅为3486万元、总资产5.07亿元的碧水源无疑是一个天大的馅饼。最后,碧水源首日开盘价就定格在145元的高价上,并一路飙升至156.66元,最终收盘151.8元,以120%的涨幅在上市首日即荣登沪深两市股王。碧水源董秘何愿平表示,碧水源成为“股王”,主要得益于公司所处行业和公司的价值。
碧水源上市一役的辉煌战绩,在背后运作的投行功不可没,而碧水源上市也为其主承销商第一创业证券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据Wind数据统计,2010年上市的116家创业板公司中,发行费用总计为58.13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发行费用为5000万元左右。作为2010年创业板实际募集资金最高的公司,碧水源的发行费用高达1.16亿元,在创业板中位居沃森生物(1.53亿元)、奥克股份(1.28亿元)、东方财富(1.24亿元)之后,为第一创业带来1.016亿元的承销费用及保荐费用。而第一创业在2010年承担的第二家创业板IPO项目银之杰,给其带来的承销费用及保荐费用仅为2520万元,仅为碧水源的25%不到。碧水源的成功上市,带来皆大欢喜的局面。
不过,上市时人气旺盛的“股王”碧水源,在触及175.58元的高点后,股价开始持续回调。根据Wind统计,截至2010年6月30日,仍有140家基金持有碧水源,持股占流通盘的近61%;然而上市3个月后,碧水源股价已几近腰斩,最低至77.01元。到2010年第三季度,持有碧水源的基金数量已锐减至12家,占流通A股的比例大幅减至30.02%。当然,碧水源的下跌,与大盘在2010年第二季度后的调整也有很大关联。
剔除碧水源发行后跟随市场的大幅回调不说,第一创业在碧水源IPO前后的运作无疑较为成功。面对部分投资者质疑碧水源的MBR技术与业绩增长,指责其上市前转让股权涉及关联交易输送利益,第一创业在路演等公开场合中积极为投资者解除疑问。由于碧水源股价在上市数个交易日后大幅回调,公司在上市后不久即接待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150多人的实地考查调研大军。此次调研有助于消除一些负面传闻,淡化部分投资者的困惑。
曾作为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候选者之一的碧水源,在经过半年等待之后,作为第64家公司登场。这家污水处理行业明星公司的亮相,迎合了市场对节能环保概念的追捧,其从询价到定价,从申购到上市,一路走来都沐浴在聚光灯下。上市首日,更创造了成为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的奇迹,并成就了创业板数项纪录。
借助节能减排大背景上市
碧水源的主营业务是从事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其业务最大的亮点是,能为客户提供以污水处理领域最先进的MBR技术(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技术)建造污水处理厂或水厂的一揽子解决方案。
MBR技术不仅带来了污水处理的技术革命,还是生产高品质再生水的最佳技术之一,能够一步到位解决水污染治理和水资源短缺问题。作为全球第三、中国第一的MBR技术企业,碧水源在招股书中称,其在中国大中型MBR市场的份额为60%,主要竞争对手为GE、西门子等大型外企;作为中国MBR技术大规模工程应用的开拓者,其已承担数百项MBR技术和核心设备提供及运营服务工作,包括建设国内第一个大规模MBR工程“北京密云再生水工程”(4.5万吨/日)、超大规模的“引温济潮奥运配套工程”(10万吨/日)。
虽然应用成本相对传统技术为高,MBR技术目前在中国污水处理行业只占有1%的市场,但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深化,成长空间巨大。从碧水源在手订单和拿单情况看,其未来2-3年业绩已有保障,预计2010-2012年净利润CAGR增长将达79%。
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成为热门话题之际,作为环保先锋的碧水源上市前就已红极一时,是国家第三批创新型试点企业(2009年),并曾获评《福布斯》2008-2009年“中国潜力企业”第14与第9名、《证券时报》2009年中国创业企业百强的第一名。其于2010年4月上市时,同样备受热捧。
三高发行,
兼创股王奇迹
根据发行计划,碧水源拟发行3700万股,发行价为69元,市盈率94.52倍。但如此高的发行价与市盈率,依然无法阻挡投资者的热情,最终,碧水源创造了数项创业板的纪录,成为创业板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募的“三高”发行代表。
首先,网下有效申购资金高达602亿元,高居2010年创业板市场第一名。其次,预计募集资金5.6613亿元,实际募资25.53亿元,是整个2010年创业板募资金额最高的企业,超募资金3.5倍、19.8亿元,这对于固定资产仅为3486万元、总资产5.07亿元的碧水源无疑是一个天大的馅饼。最后,碧水源首日开盘价就定格在145元的高价上,并一路飙升至156.66元,最终收盘151.8元,以120%的涨幅在上市首日即荣登沪深两市股王。碧水源董秘何愿平表示,碧水源成为“股王”,主要得益于公司所处行业和公司的价值。
碧水源上市一役的辉煌战绩,在背后运作的投行功不可没,而碧水源上市也为其主承销商第一创业证券带来了丰厚的收入。据Wind数据统计,2010年上市的116家创业板公司中,发行费用总计为58.13亿元,平均每家上市公司发行费用为5000万元左右。作为2010年创业板实际募集资金最高的公司,碧水源的发行费用高达1.16亿元,在创业板中位居沃森生物(1.53亿元)、奥克股份(1.28亿元)、东方财富(1.24亿元)之后,为第一创业带来1.016亿元的承销费用及保荐费用。而第一创业在2010年承担的第二家创业板IPO项目银之杰,给其带来的承销费用及保荐费用仅为2520万元,仅为碧水源的25%不到。碧水源的成功上市,带来皆大欢喜的局面。
不过,上市时人气旺盛的“股王”碧水源,在触及175.58元的高点后,股价开始持续回调。根据Wind统计,截至2010年6月30日,仍有140家基金持有碧水源,持股占流通盘的近61%;然而上市3个月后,碧水源股价已几近腰斩,最低至77.01元。到2010年第三季度,持有碧水源的基金数量已锐减至12家,占流通A股的比例大幅减至30.02%。当然,碧水源的下跌,与大盘在2010年第二季度后的调整也有很大关联。
剔除碧水源发行后跟随市场的大幅回调不说,第一创业在碧水源IPO前后的运作无疑较为成功。面对部分投资者质疑碧水源的MBR技术与业绩增长,指责其上市前转让股权涉及关联交易输送利益,第一创业在路演等公开场合中积极为投资者解除疑问。由于碧水源股价在上市数个交易日后大幅回调,公司在上市后不久即接待了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150多人的实地考查调研大军。此次调研有助于消除一些负面传闻,淡化部分投资者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