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也越来越多元化,这不仅给语言教学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英语方面,许多学校及教育部门都很关注英语的教学质量,然而却忽略了其民族文化的发扬和传承的功能,由于东西方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出现了很多不能让英语本族人理解和接受的中式英语,这不仅影响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而且阻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很多学者认为“中式英语”是中国人在英语学习和使用的过程中都会经历的过渡期,但另一方面,中式英语也成为了目前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从文化视角下分析了中式英语的形成原因,阐述了文化之间的差异在语言上的体现方式,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文化视角 中式英语 思维模式 文化差异
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纵观外语学术的发展历程,都是从无到雏形再到完善的过程;英语和汉语是两个不同的语系,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否则就会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再去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愈加的麻烦,“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从认知的角度分析都是客观存在的,很多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能规范的使用英语,使得英语的表达过度的“中国化”,也就是所谓的“中式英语”,困扰了很多教师和学生,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从文化视角研究中式英语的意义
英语的教育工作与民族的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且对立统一的关系,通过定义的角度来分析,两者都属于教育学的范畴,首先,研究英语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意义,就是它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双语间的沟通方面,在进入社会工作之后,外语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让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充满信心,有利于自己目标的实现;理论意义表现在了解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尤其是在句型结构方面,对研究外国著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方便,当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能力强,专业精通并且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是各个企业争夺的对象,教学工作越来越大,问题也越来越多,“中式英语”的出现,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英语学习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及正确的引导是出现这个问题的关键,这给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多思路,按照外语学习的过程规律,为课堂的教学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根源上研究分析。
从相辅相成的关系分析,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是文化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折射出诸多文化现象,对一个学习语言的人来讲,理解文化背景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在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相融性、多样性让语言学习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然而,教学活动虽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同样也受限于多元文化的影响,怎样将教学内容和多元文化完美的结合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主要方向,也是相辅相成关系的体现。
从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民族文化的传承的主要内容是民族的风俗习惯、人文特色、宗教信仰以及民间约定成俗的行为习惯,主要通过一种适合人们接受的方式来灵活的指导人的实践活动,然而,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比较正规的教育机构来直接继承和传递,主要是通过语言教育,兼顾文化的互动和交流,在教育的过程中,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会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这两者之间的兼容和磨合正是立统一关系的体现。
二、中式英语的界定及成因分析
首先,关于中式英语的界定。中式英语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很多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将汉语的某些表达习惯和语言现象运用到学习英语的内容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都留有很多汉语的语言痕迹,上世纪末我国的英语教育者就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随着对成因和表现形式的探讨,逐渐对中式英语有了一定的界定认识;其中李文中认为,中式英语指的是由于受到母语的严重影响和干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套用英语的语法习惯和句型结构,以致出现了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畸形英语,对于使用英语的国家来说,这种表达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文化的差异;中式英语的特征一般是对个体而言的,稳定性不高,受思维模式的束缚,学习英语的人常自己编造出有汉语语法的英语表达,具有极大的随意性,避免不了出现中国腔,就出现了所谓的“中式英语”。
其次是中式英语的成因分析。一方面是定式思维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习是认知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人们会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这也充分的说明了中式英语的必然性,我国大多数的学习者都是从中学时期开始学习英语的,之前已经是掌握了汉语的结构及规则,这就对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打破之前的思维习惯不是很容易,学习中的主体和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学习者在学习语音时先习惯找到相似的汉语语音,有时也会用拼音标注,完全把英语当做是汉语来学习,无法摆脱思维定式;另一方面,就是学习者过度的同化英语,史两者之间不能保持一个平衡,同化的成分较多时就会改变了英语的本质,这也是中式英语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中式英语的对策分析
1.调整外语教学政策。教育部出台的《英语教学课程要求》中明确规定,把“跨文化知识传授”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一些学校的相关制度还是不够完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在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积极的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保证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地位,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教学活动的管理,开通教学监督和评估的平台,政府也要加大在英语教育领域的投资,克服由于文化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学会将传统文化和英语学习完美的结合。
2.改革英语教学内容及考核机制。一直以来,我国大学英语的教材内容大多遵循的是语言规范及体裁多样的模式,并且一味的只是强调文章的趣味性和思想性,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学生课本中关于民族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想要改变目前的局面,首先要加大中国英语与多元文化的研究,明确英语在教学中的地位,其次是在此基础上加多有关中国文化的基础性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多开展文化交流的主题性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进行结构化的测试,不仅仅是之前的笔试,通过听说读写的环节,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才能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
3.提高师生的多元文化交际能力。需要提高师生的文化交流能力,然而这些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交际能力实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锻炼出来的一种能力,掌握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提高交际能力的第一步,语言中包含着许多的文化元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好榜样,才能更好的去引导学生,不断的去优化两者的关系,有意识的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的给自己充电,熟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多与同行交流,总结经验,通过自己的情绪来感染学生,更好的去完成自己的文化教学任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登天,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中式英语也是必然的现象,主要正确的看待问题,冷静的分析原因,总结出解决方案就可以很好的去改善这一现象,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对中式英语的研究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积极迎接挑战,从根本上解决中式英语的泛滥。
参考文献:
[1]张颖慧.论中式英语向中国英语的转化—可能性及可行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王坤威.从中英概念系统差异看中式英语—利用概念隐喻分析和纠正中式英语错误[D].西南交通大学,2013.
[3]林绪肃.大学生中式英语的成因分析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尚秀叶.非英语专业学生作文中中式英语的分析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西南大学,2006.
[5]樊晓丽.对比分析中式英语的表现及成因[D].武汉理工大学,2005.
【关键词】文化视角 中式英语 思维模式 文化差异
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纵观外语学术的发展历程,都是从无到雏形再到完善的过程;英语和汉语是两个不同的语系,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否则就会出现中式英语的现象,再去解决这个问题就会愈加的麻烦,“中国英语”和“中式英语”从认知的角度分析都是客观存在的,很多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能规范的使用英语,使得英语的表达过度的“中国化”,也就是所谓的“中式英语”,困扰了很多教师和学生,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从文化视角研究中式英语的意义
英语的教育工作与民族的文化传承是相辅相成且对立统一的关系,通过定义的角度来分析,两者都属于教育学的范畴,首先,研究英语有两个特别重要的意义,就是它的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主要表现在双语间的沟通方面,在进入社会工作之后,外语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让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充满信心,有利于自己目标的实现;理论意义表现在了解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的差异,尤其是在句型结构方面,对研究外国著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的方便,当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能力强,专业精通并且又懂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是各个企业争夺的对象,教学工作越来越大,问题也越来越多,“中式英语”的出现,反映出来的问题不仅仅是英语学习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及正确的引导是出现这个问题的关键,这给英语教学提供了很多思路,按照外语学习的过程规律,为课堂的教学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根源上研究分析。
从相辅相成的关系分析,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是文化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折射出诸多文化现象,对一个学习语言的人来讲,理解文化背景是一个必要的环节,在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相融性、多样性让语言学习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然而,教学活动虽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手段,同样也受限于多元文化的影响,怎样将教学内容和多元文化完美的结合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主要方向,也是相辅相成关系的体现。
从对立统一的关系分析,民族文化的传承的主要内容是民族的风俗习惯、人文特色、宗教信仰以及民间约定成俗的行为习惯,主要通过一种适合人们接受的方式来灵活的指导人的实践活动,然而,另外一种方式就是通过比较正规的教育机构来直接继承和传递,主要是通过语言教育,兼顾文化的互动和交流,在教育的过程中,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会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这两者之间的兼容和磨合正是立统一关系的体现。
二、中式英语的界定及成因分析
首先,关于中式英语的界定。中式英语主要表达的意思是很多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将汉语的某些表达习惯和语言现象运用到学习英语的内容中,句型结构和表达方式都留有很多汉语的语言痕迹,上世纪末我国的英语教育者就对此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随着对成因和表现形式的探讨,逐渐对中式英语有了一定的界定认识;其中李文中认为,中式英语指的是由于受到母语的严重影响和干扰,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和使用者套用英语的语法习惯和句型结构,以致出现了不符合英语语法规则的畸形英语,对于使用英语的国家来说,这种表达是无法理解和接受的,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文化的差异;中式英语的特征一般是对个体而言的,稳定性不高,受思维模式的束缚,学习英语的人常自己编造出有汉语语法的英语表达,具有极大的随意性,避免不了出现中国腔,就出现了所谓的“中式英语”。
其次是中式英语的成因分析。一方面是定式思维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学习是认知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外语的学习过程中,人们会从一个新的角度出发,这也充分的说明了中式英语的必然性,我国大多数的学习者都是从中学时期开始学习英语的,之前已经是掌握了汉语的结构及规则,这就对英语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打破之前的思维习惯不是很容易,学习中的主体和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学习者在学习语音时先习惯找到相似的汉语语音,有时也会用拼音标注,完全把英语当做是汉语来学习,无法摆脱思维定式;另一方面,就是学习者过度的同化英语,史两者之间不能保持一个平衡,同化的成分较多时就会改变了英语的本质,这也是中式英语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中式英语的对策分析
1.调整外语教学政策。教育部出台的《英语教学课程要求》中明确规定,把“跨文化知识传授”及“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英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一些学校的相关制度还是不够完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在多元化的大背景下,积极的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保证民族文化在教学中的地位,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教学活动的管理,开通教学监督和评估的平台,政府也要加大在英语教育领域的投资,克服由于文化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学会将传统文化和英语学习完美的结合。
2.改革英语教学内容及考核机制。一直以来,我国大学英语的教材内容大多遵循的是语言规范及体裁多样的模式,并且一味的只是强调文章的趣味性和思想性,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学生课本中关于民族文化的内容少之又少,想要改变目前的局面,首先要加大中国英语与多元文化的研究,明确英语在教学中的地位,其次是在此基础上加多有关中国文化的基础性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最后,多开展文化交流的主题性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进行结构化的测试,不仅仅是之前的笔试,通过听说读写的环节,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才能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
3.提高师生的多元文化交际能力。需要提高师生的文化交流能力,然而这些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交际能力实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渐锻炼出来的一种能力,掌握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提高交际能力的第一步,语言中包含着许多的文化元素,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做好榜样,才能更好的去引导学生,不断的去优化两者的关系,有意识的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的给自己充电,熟悉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多与同行交流,总结经验,通过自己的情绪来感染学生,更好的去完成自己的文化教学任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步登天,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出现中式英语也是必然的现象,主要正确的看待问题,冷静的分析原因,总结出解决方案就可以很好的去改善这一现象,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对中式英语的研究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扬光大,积极迎接挑战,从根本上解决中式英语的泛滥。
参考文献:
[1]张颖慧.论中式英语向中国英语的转化—可能性及可行性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王坤威.从中英概念系统差异看中式英语—利用概念隐喻分析和纠正中式英语错误[D].西南交通大学,2013.
[3]林绪肃.大学生中式英语的成因分析及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8.
[4]尚秀叶.非英语专业学生作文中中式英语的分析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D].西南大学,2006.
[5]樊晓丽.对比分析中式英语的表现及成因[D].武汉理工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