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是培养素质型人才和创造性人才。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较多是依靠学生自身在读写实践中的摸索、积累和体悟,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和自我升华的过程。阅读课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改中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进行了强调,这充分说明阅读教学是教师需要重视的教学内容。
关键词:语文阅读核心素养自主阅读文化积淀;创设情境;自身素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能力,注重情感体念,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应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尝试:
一、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课改新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的指导得法,学生的运用得当,能让学生切实的打好阅读基本功,培养自主意识,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例如:第一个层次是初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扫除读音障碍,边读边想,圈画生字,标记疑问处,阅读的目的要求明确了,学生便在读的过程中仔细认字,积极思考。第二层次的读是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先由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采用多种读书方式,如诵读、轻声读、默读、赛读等进行充分的读书,自主的思考。讨论问题时,在关键地方教师要注意点拨引导,让学生把教师想讲的话说出来,从而培养学生“自渎、自悟、自明”的能力,也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第三个层次的读是要求学生寄情于读,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策略进行阅读,如《紫藤萝瀑布》等,可用“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的方法,《鸿门宴》等可用“读时按自己的想象加动作”的方法,学生都喜欢这样的阅读,读得有滋有味,配以动作表演时,也有板有眼。因此,学生在愉悦的阅读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从而快快乐乐的学语文。第四层次的读,是指导个性化的阅读。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读读、说说、评评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维激活了,阅读自主了,个性也就发展了。
二、引导学生从优秀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积淀。
读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弄懂词句的含义和文法的规律,更要紧的是培养起人类几千年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的呼唤,靠感情對感情的激发,靠智慧对智慧的启迪,然而这决不是靠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因此,新大纲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做了定时定量的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要求。我们从课文涉及的作品出发,结合当代文坛优秀文学作品评选情况,从以下几方面向学生推荐书目:一是把语文课本涉及到的作品尤其是基本篇目涉及的作品作为重点推荐对象,让学生读与课文有关的作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结合时代特点,从当代文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中推荐,这样可以接近生活。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每年一度的高考优秀作品。把这两方面选出来的作品编成书目印发给学生,学生读起书来就不会盲目被动了。第三,我们还向学生推荐借阅一些报刊杂志,容量适中,内容丰富,又与教材保持同步,我们常常安排学生在阅览课上或业余时间选读,让他们通过阅读、思考、观察,品味文章里的人情世故、真善美丑,教人去恶从善、辨伪识真。从而一个人的品质、素质、内涵都得到提升。
三、将课内研读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创设情境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所以我们特别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生活体验等纳入课堂。这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等语文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进行拓展时我们特别注意:课外拓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比较阅读、仿写学用、鉴赏评析、课后随感等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与课文本身找好一个切合点,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写作技法上的,这要依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而定。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课文以外的拓展延伸一定是在学生对课文本身进行了充分的感悟、体验、品位之后,学生只有在深入文本用自己深刻而独特的体验建构起个人深切的情感体验,才能自然的联想到个人的生活体验,因而产生进一步阅读和写作的欲望。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今天的中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是很强的,他们对艺术作品的判断往往更具有知觉性和超前性,语文老师只有紧跟时代的脚步把新的文学观念和思想方法融进阅读教学中,才能胜任当代阅读教学的需要。
教师本身所蕴涵的人文素养、人生态度、理想情操,总能通过他自身的一言一行,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语文教师,更是一个有情愫,有理想,道德高尚,修养深厚,正直秉诚的“人”师。教师的审美品味应该是和谐而又优雅的。和谐,让学生感受到恬静和陶醉;幽雅,让学生崇敬、向往。这种审美应成为一种意象、一种氛围、一种力量、一种磁场,体现于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体现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手段的选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以美激智、以美发辞、以美冶情、以美育德、以美立人。自己不懈怠,要走在前头,要有广泛的阅读,要在阅读中开挖不竭的精神源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大视野、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并且喜爱阅读、坚持阅读。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高瞻远瞩、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阅读。
总之,初中生在语文学科上的核心素养决定着日后的发展,课内外阅读可以对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那么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为初中生创造阅读的机会和空间,给初中生推荐好的阅读作品,同时在方法上进行科学的指导,整合资源为初中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这些对初中生阅读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初中生的特点,为每个初中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齐泽宏.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阅读教学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17.
[2]周玉.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课外语文(上),2017.
[3]朱桂芳.采得百花酿浓蜜,阅读千文提素养:浅谈农村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J].教育教学论坛,2017(14):260-261.
关键词:语文阅读核心素养自主阅读文化积淀;创设情境;自身素养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的能力,注重情感体念,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要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高雅趣味的熏陶。因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那么,应该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尝试:
一、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阅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知道,课改新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教师的指导得法,学生的运用得当,能让学生切实的打好阅读基本功,培养自主意识,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教师指导学生读书,必须有目的、有要求、有层次。例如:第一个层次是初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扫除读音障碍,边读边想,圈画生字,标记疑问处,阅读的目的要求明确了,学生便在读的过程中仔细认字,积极思考。第二层次的读是要求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先由学生提出问题或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采用多种读书方式,如诵读、轻声读、默读、赛读等进行充分的读书,自主的思考。讨论问题时,在关键地方教师要注意点拨引导,让学生把教师想讲的话说出来,从而培养学生“自渎、自悟、自明”的能力,也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第三个层次的读是要求学生寄情于读,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策略进行阅读,如《紫藤萝瀑布》等,可用“一边阅读一边想象”的方法,《鸿门宴》等可用“读时按自己的想象加动作”的方法,学生都喜欢这样的阅读,读得有滋有味,配以动作表演时,也有板有眼。因此,学生在愉悦的阅读中,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从而快快乐乐的学语文。第四层次的读,是指导个性化的阅读。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读读、说说、评评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学生的身心放松了,思维激活了,阅读自主了,个性也就发展了。
二、引导学生从优秀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积淀。
读文学作品,不仅是为了弄懂词句的含义和文法的规律,更要紧的是培养起人类几千年代代相传的美好心灵的呼唤,靠感情對感情的激发,靠智慧对智慧的启迪,然而这决不是靠课文分析所能替代的。因此,新大纲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做了定时定量的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要求。我们从课文涉及的作品出发,结合当代文坛优秀文学作品评选情况,从以下几方面向学生推荐书目:一是把语文课本涉及到的作品尤其是基本篇目涉及的作品作为重点推荐对象,让学生读与课文有关的作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二是结合时代特点,从当代文坛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中推荐,这样可以接近生活。如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及每年一度的高考优秀作品。把这两方面选出来的作品编成书目印发给学生,学生读起书来就不会盲目被动了。第三,我们还向学生推荐借阅一些报刊杂志,容量适中,内容丰富,又与教材保持同步,我们常常安排学生在阅览课上或业余时间选读,让他们通过阅读、思考、观察,品味文章里的人情世故、真善美丑,教人去恶从善、辨伪识真。从而一个人的品质、素质、内涵都得到提升。
三、将课内研读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创设情境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提倡教师“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所以我们特别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整合,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生活体验等纳入课堂。这不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等语文实践能力,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进行拓展时我们特别注意:课外拓展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比较阅读、仿写学用、鉴赏评析、课后随感等等,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与课文本身找好一个切合点,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写作技法上的,这要依据文本特点和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而定。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课文以外的拓展延伸一定是在学生对课文本身进行了充分的感悟、体验、品位之后,学生只有在深入文本用自己深刻而独特的体验建构起个人深切的情感体验,才能自然的联想到个人的生活体验,因而产生进一步阅读和写作的欲望。
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今天的中学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是很强的,他们对艺术作品的判断往往更具有知觉性和超前性,语文老师只有紧跟时代的脚步把新的文学观念和思想方法融进阅读教学中,才能胜任当代阅读教学的需要。
教师本身所蕴涵的人文素养、人生态度、理想情操,总能通过他自身的一言一行,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语文教师,更是一个有情愫,有理想,道德高尚,修养深厚,正直秉诚的“人”师。教师的审美品味应该是和谐而又优雅的。和谐,让学生感受到恬静和陶醉;幽雅,让学生崇敬、向往。这种审美应成为一种意象、一种氛围、一种力量、一种磁场,体现于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体现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手段的选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以美激智、以美发辞、以美冶情、以美育德、以美立人。自己不懈怠,要走在前头,要有广泛的阅读,要在阅读中开挖不竭的精神源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大视野、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并且喜爱阅读、坚持阅读。罗曼·罗兰曾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高瞻远瞩、游刃有余地指导学生阅读。
总之,初中生在语文学科上的核心素养决定着日后的发展,课内外阅读可以对核心素养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那么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情况,为初中生创造阅读的机会和空间,给初中生推荐好的阅读作品,同时在方法上进行科学的指导,整合资源为初中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这些对初中生阅读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初中生的特点,为每个初中生提供必要的帮助,提升阅读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齐泽宏.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的阅读教学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17.
[2]周玉.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课外语文(上),2017.
[3]朱桂芳.采得百花酿浓蜜,阅读千文提素养:浅谈农村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J].教育教学论坛,2017(14):26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