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遵循时代性原则,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和社会进步得到有机联系,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现在学生对语文教材兴趣不够浓厚,原因很多,其中一点是教材选入了太多经典,而几乎没有选入时文,我认为高中语文教材应该适量增加时文,缩小经典比例。
时文遵循了时代性原则, 更易与学生经验联系起来。时文里有新鲜的文章,学生有新鲜的阅读、新鲜的感受、新鲜的思路、新鲜的收获。时文写的人是这个时代的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是经常出现在学生视野里的形象。与时文中的鲜活形象相比,经典里的人物则显得抽象得多,比如庄子、李密等人物,更象陈放在博物馆里的标本。不可否认他们身上蕴含着特定的价值,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他们生活的时代距离现代太久远,学生很难感受到人物的鲜活,不易把作品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很难把这些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品质。时文写的是这个时代的事,是和学生同时代的事,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事,文章里大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与学生主流思想和审美观念一致,阅读这样的文章更容易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的共鸣,从而把作品人物优秀品质内化为自身品质,当他们一旦处于人生低谷,他们更易调动这些精神品质积累,从容镇定,坦然面对生活的磨难。我们总是责备有些学生高分低能,面对生活的磨难惊慌失措,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经典距离学生生活太遥远,学生并不能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来获得间接经验。我们的教育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太多的经典距离平凡的学生实在太遥远,而时文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就这样我们赢了》一文,通过发生在这个时代的一家三口同病魔抗争的事例,让学生体味到了坚强意志的强大力量,主人公鲜活的事迹使学生深受感动,其坚强的意志更易深入学生内心,作为个人品质积淀下来,当遭遇生活的磨难,坚韧之光便会不由自主地释放出来。又如《让平凡的日子鲜亮》一文,告诉学生在这个和平时代,平凡的学生应该怎样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阅读时文可让学生间接了解当今社会,学生更易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时文中经常能发现精彩的,甚至让人掉泪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的都是当今的社会问题,比如拆迁、农民工、大学生就业、中产阶层的生活、普通员工住房、剩男剩女等等,从这些文章里他们可以间接了解社会,从而明确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明白若要使人生精彩,接好社会主义建设这个班,可作哪些知识和技能的准备;通过这些文章学生可以反省自己欠缺的东西还有哪些。很多学生都想成功,都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许多学生不知道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努力的方向在哪里。我们经常问高一的学生将来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很多学生茫然,问高三的学生想考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仍然有大部分学生茫然。试想,一个高中生人生的十几年几乎都在学校度过,如果无法从家庭教育中了解社会,也不能从学校教育中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的话,十八岁的学生注定是稚嫩的,十八岁的成人注定无力规划自己的未来。
时文中也不乏可以陶冶学生情操的灵魂。时文中不乏浓缩生命滋味的佳作,可以给学生插上天马行空的翅膀;不乏闪烁人生哲理的篇章,可以鼓起学生“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雄心;不乏充溢着作者血与火的杰作,可以给学生注入激荡青春的热血,比如《施瓦辛格,好演员不一定是好州长》一文读后,有学生感叹,偶像也有不足之处,自己又何必自卑,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才能成功。又如《朱镕基告别清华的演讲》告诉学生为人要比为学更重要,为人就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为学要扎扎实实,不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下身后骂名。再如《风雨中的菊花》、《心的高原》、《孤独的普希金》等等,鲜活的人物高尚爱国灵魂同样可以让学生情操得到陶冶。
学生对经典的阅读能力有限,穿越作品时空的能力有限。虽然经典作品可穿越时空,让我们认清自我,但面对古文,面对久远的古人,学生只能通过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而他们本来阅读能力就有限,再遭遇古文字、社会风俗、价值观、道德观等诸多方面障碍,对经典也就索然寡味了。比如,一篇古文《离骚》,学生读准字音大概需要半节课,能读断句大概需要半节课,(也就是说能流畅阅读大概需要一节课,)能准确流畅翻译需要一节多课,能理清思路需要一节课,要真正理解作品的精髓需要近两节课,能背诵需要一节多课,要能准确书写文中的生僻字需要一节课,(间隔半个月左右又忘记了这些字的写法,)也就是说学生基本读懂《离骚》需要一星期多的语文课,这还是学生语文基础较好、非常认真情况下才能达到的状态,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甚至还有小部分学生一开始便感觉索然无味,在老师的高压下硬着头皮一个字一个字地“啃”,几乎没有收获,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
教材选入太多经典是学生言必称古人的重要原因。稍微留心一点都可发现,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充斥着大量古人,动不动就运用古文来包装,从孔子老子庄子到李白杜甫,从秦皇汉武到康熙乾隆;从“知我者谓我心忧”到“一年一度秋风劲”。读着这样的文章,我们就像在观赏一个个动物化石、一个个植物标本,缺少鲜活灵动,近几年高考阅卷场也立场鲜明态度坚决的打压这样的文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实世界才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想想学生成天读经典,哪能不言必称孔孟。
教材选入经典必不可少,但是比例应该缩小。不错,语文学科的一大功能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教材应该选入经典。但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经典太多,纵观新课改一套人教版必读教材,有诗词经典古文经典,现代文也是离这个时代较远的文章,再看《高中生必读书目》,其中有《论语通释》《三国演义》《歌德谈知录》《女神》等等。这些确实经典,如果仔细研读必定让学生终生受益,编者确实用心良苦。但我们的现状是很多高中生不喜欢读经典,很多人对国人阅读现状痛心疾首,国人阅读现状也确实不容乐观,但是改变现状的前提是尊重现实,无论现实多么残酷,要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输入给学生的大部分内容必须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终上所述,高中语文教材应适量选入时文,用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来激励他们,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只要有了兴趣,他们就能自主地、自觉地、兴趣盎然地阅读,这样日积月累,阅读能力日渐提高之后,才可能对经典感兴趣,也就是说对经典感兴趣必须建立在语文素养较高的基础上。当然,语文有一个重要任务是传承文化,我认为现行高中教材中的一部分经典放到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去研究比较合适。
参考书目:
《时文选粹》、《时文阅读的意义》、《时文选粹》读后感、《高中阅读的有效备课》、《经典阅读的意义》、《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让个性与真情共舞》
现在学生对语文教材兴趣不够浓厚,原因很多,其中一点是教材选入了太多经典,而几乎没有选入时文,我认为高中语文教材应该适量增加时文,缩小经典比例。
时文遵循了时代性原则, 更易与学生经验联系起来。时文里有新鲜的文章,学生有新鲜的阅读、新鲜的感受、新鲜的思路、新鲜的收获。时文写的人是这个时代的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是经常出现在学生视野里的形象。与时文中的鲜活形象相比,经典里的人物则显得抽象得多,比如庄子、李密等人物,更象陈放在博物馆里的标本。不可否认他们身上蕴含着特定的价值,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他们生活的时代距离现代太久远,学生很难感受到人物的鲜活,不易把作品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很难把这些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品质。时文写的是这个时代的事,是和学生同时代的事,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事,文章里大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与学生主流思想和审美观念一致,阅读这样的文章更容易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的共鸣,从而把作品人物优秀品质内化为自身品质,当他们一旦处于人生低谷,他们更易调动这些精神品质积累,从容镇定,坦然面对生活的磨难。我们总是责备有些学生高分低能,面对生活的磨难惊慌失措,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经典距离学生生活太遥远,学生并不能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来获得间接经验。我们的教育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太多的经典距离平凡的学生实在太遥远,而时文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就这样我们赢了》一文,通过发生在这个时代的一家三口同病魔抗争的事例,让学生体味到了坚强意志的强大力量,主人公鲜活的事迹使学生深受感动,其坚强的意志更易深入学生内心,作为个人品质积淀下来,当遭遇生活的磨难,坚韧之光便会不由自主地释放出来。又如《让平凡的日子鲜亮》一文,告诉学生在这个和平时代,平凡的学生应该怎样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阅读时文可让学生间接了解当今社会,学生更易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时文中经常能发现精彩的,甚至让人掉泪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的都是当今的社会问题,比如拆迁、农民工、大学生就业、中产阶层的生活、普通员工住房、剩男剩女等等,从这些文章里他们可以间接了解社会,从而明确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明白若要使人生精彩,接好社会主义建设这个班,可作哪些知识和技能的准备;通过这些文章学生可以反省自己欠缺的东西还有哪些。很多学生都想成功,都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许多学生不知道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努力的方向在哪里。我们经常问高一的学生将来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很多学生茫然,问高三的学生想考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仍然有大部分学生茫然。试想,一个高中生人生的十几年几乎都在学校度过,如果无法从家庭教育中了解社会,也不能从学校教育中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的话,十八岁的学生注定是稚嫩的,十八岁的成人注定无力规划自己的未来。
时文中也不乏可以陶冶学生情操的灵魂。时文中不乏浓缩生命滋味的佳作,可以给学生插上天马行空的翅膀;不乏闪烁人生哲理的篇章,可以鼓起学生“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雄心;不乏充溢着作者血与火的杰作,可以给学生注入激荡青春的热血,比如《施瓦辛格,好演员不一定是好州长》一文读后,有学生感叹,偶像也有不足之处,自己又何必自卑,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才能成功。又如《朱镕基告别清华的演讲》告诉学生为人要比为学更重要,为人就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为学要扎扎实实,不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下身后骂名。再如《风雨中的菊花》、《心的高原》、《孤独的普希金》等等,鲜活的人物高尚爱国灵魂同样可以让学生情操得到陶冶。
学生对经典的阅读能力有限,穿越作品时空的能力有限。虽然经典作品可穿越时空,让我们认清自我,但面对古文,面对久远的古人,学生只能通过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而他们本来阅读能力就有限,再遭遇古文字、社会风俗、价值观、道德观等诸多方面障碍,对经典也就索然寡味了。比如,一篇古文《离骚》,学生读准字音大概需要半节课,能读断句大概需要半节课,(也就是说能流畅阅读大概需要一节课,)能准确流畅翻译需要一节多课,能理清思路需要一节课,要真正理解作品的精髓需要近两节课,能背诵需要一节多课,要能准确书写文中的生僻字需要一节课,(间隔半个月左右又忘记了这些字的写法,)也就是说学生基本读懂《离骚》需要一星期多的语文课,这还是学生语文基础较好、非常认真情况下才能达到的状态,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甚至还有小部分学生一开始便感觉索然无味,在老师的高压下硬着头皮一个字一个字地“啃”,几乎没有收获,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
教材选入太多经典是学生言必称古人的重要原因。稍微留心一点都可发现,现在学生的作文中充斥着大量古人,动不动就运用古文来包装,从孔子老子庄子到李白杜甫,从秦皇汉武到康熙乾隆;从“知我者谓我心忧”到“一年一度秋风劲”。读着这样的文章,我们就像在观赏一个个动物化石、一个个植物标本,缺少鲜活灵动,近几年高考阅卷场也立场鲜明态度坚决的打压这样的文章。‘‘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实世界才是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想想学生成天读经典,哪能不言必称孔孟。
教材选入经典必不可少,但是比例应该缩小。不错,语文学科的一大功能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教材应该选入经典。但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经典太多,纵观新课改一套人教版必读教材,有诗词经典古文经典,现代文也是离这个时代较远的文章,再看《高中生必读书目》,其中有《论语通释》《三国演义》《歌德谈知录》《女神》等等。这些确实经典,如果仔细研读必定让学生终生受益,编者确实用心良苦。但我们的现状是很多高中生不喜欢读经典,很多人对国人阅读现状痛心疾首,国人阅读现状也确实不容乐观,但是改变现状的前提是尊重现实,无论现实多么残酷,要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输入给学生的大部分内容必须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终上所述,高中语文教材应适量选入时文,用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来激励他们,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只要有了兴趣,他们就能自主地、自觉地、兴趣盎然地阅读,这样日积月累,阅读能力日渐提高之后,才可能对经典感兴趣,也就是说对经典感兴趣必须建立在语文素养较高的基础上。当然,语文有一个重要任务是传承文化,我认为现行高中教材中的一部分经典放到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去研究比较合适。
参考书目:
《时文选粹》、《时文阅读的意义》、《时文选粹》读后感、《高中阅读的有效备课》、《经典阅读的意义》、《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让个性与真情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