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W88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特别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是教师自身具有创新意识
  新课改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注重探究式、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那么教师如何利用自身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对创新教育的正确认识。一说到创新教育,有很多教师往往想到的是小制作、小发明等,或者是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创设培养创新能力的环境。要在课堂上利用有限地时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摆脱传统教学的“独角戏”,把课堂交给学生,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努力创设培养创新能力的环境。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那些课堂上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学生是观众、听众的传统教学模式。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
  (三)教师适时的引导、鼓励,及时的小结。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及时小结,也必须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每次总结,都挑选多位学生发言,要求他们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不要众口一词,随声附和。总结完后,让学生提出自己发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延伸,拓展思维。
  二、学生的创新兴趣是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
  (一)利用“学生渴求他们未知的、力所能及的问题”的心理,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兴趣产生于思维,而思维又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教学中出示恰如其分的出示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问题难度适度,问题是学生想知道的,这样问题会吸引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认知矛盾,引起认知冲突,引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学生因兴趣而学,并提出新质疑,自觉的去解决,去创新。
  (二)合理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培养创新的兴趣。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从事的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满足学生好胜的心理,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有必要的。
  (三)利用数学中图形的美,培养学生的兴趣。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依据数学中的重要理论产生的,也有的是几何图形组合,它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宜充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课堂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产生共鸣,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驱使他们创新,维持长久的创新兴趣。
  (四)利用数学中的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個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的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
  三、教师要像保姆爱护、呵护学生的思维火花,绝不吝啬你的评价。
  (一)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属于不成熟的个体,在探索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难免的,也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对发展中的个体要以辩证的观点,发展的眼光,实行多元化的发展的评价,从客观上保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学生时期自我评价能力较低,常常默认教师的评价,而且常以教师的评价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同时,又常从成人的表情或语言判断对其的评价,带有一定片面性。因此,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的主导,也需要学生的主体,只有在师生共同的配合下,才能教学相长。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更加主动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其他文献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通过例题教学,要达到掌握基础、传授方法、揭示规律、启发思想、培养能力的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在例题的教学方法上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目的性  教材中的每个例题都比较具体地反映了教学的有关内容,及学生应掌握的程度,但各个例题的目的和作用都不一样,有的为了引入某一个概念;有的是为了推导某一个公式;有的是为了揭示某一
期刊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学生一旦失去兴趣,教学就会发出红色信号。因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对搞好数学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反过来应用于生活实际,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数
期刊
【摘要】爱因斯坦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可见,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儿童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多动手 激发 情境 游戏 竞争 评语  中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
目的:探讨因子分析在艾滋病中医证候量化诊断研究中的运用,为艾滋病的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建立提供科学的依据。 方法:在前期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河南省917例常
目的:观察银芷肛肠熏洗剂对痔的治疗作用机理及安全性。方法:通过给药后对热板法及扭体法小鼠痛阈的影响,观察银芷肛肠熏洗剂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注进行小鼠耳
目的:通过复制慢性应激肝郁雌性大鼠模型,并以舒肝中药进行干预,分析肝郁对女性排卵功能及血清IL-1β、IL-6的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肝郁与排卵功能障碍的关系及舒肝中药的作用机理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抗Thy-1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模型大鼠血、肾组织白介素13(IL-13)、Ⅳ型胶原(Ⅳ-C)水平及肾小球系膜细胞(GMC)、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探讨丹参注射液
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兴趣教学法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做些有益的贡献和尝试。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 小学数学 情景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而人的学习兴趣是在后天的生活中不断培养起来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要改变传统
青政办[2014]55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2014中国(青海)国际清真食品及用品展览会总体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14年
【内容摘要】:教师即使拥有了先进的理念,可有时一到课堂上忍不住就要讲很多,讲了还觉得学生听不懂,还要再讲。于是一遍又一遍地讲,越讲学生越糊涂,自己都觉得沮丧。到底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状况呢?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内在的知识储备和聪明才智,让课堂因为学生的参与而生动、高效,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知识储备 成功 高效  教学不是把方法“教”给学生,而是要激发学生探究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