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但每次谈到作文,学生们感到没什么可写,枯燥乏味,因此,作文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十分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化枯燥作文为乐于作文。为了使学生乐于作文,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努力。
一、让学生学会倾听
首先从听开始,听是说的基础。所以,刚开学时,面对一年级学生,我以讲故事的形式教他们学会倾听,包括世界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让他们听到精彩的情节,也让他们欣赏绝妙的语言。还包括听课文录音,让他们在听中体会流畅的语言、丰富的感情。指导他们认真听新闻和广播的内容,培养他们专心听、仔细想的习惯。上语文课常常上成故事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情感的波动。如上《美丽的公鸡》这一课时,我就这样开始:“同学们,老师今天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从前有一只公鸡,他自以为很美丽,整天得意洋洋地唱……”我一边讲一边做着大公鸡的动作,慢慢地,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话能力不知不觉地就提高了。
二、让学生学会收集
学会收集是写作的基石,写作要靠词汇去装点,世间万物,感人之事,没有优美、动人的词汇去描绘和述说,有时吸引不了人们去阅览,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收集词汇。比如:我们学习的课文、课外阅读的书籍、电视中的感人句子……都可以积累并且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使自己的作文丰富多彩,让人赏心悦目。
三、让学生学会表达
要想让学生大胆说话,首先要重视他们思维能力的训练。只有思维能力得到增强,他们内部言语的水平得到相应提高,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要先从学会普通的对话开始,再进一步学会用完整的语句进行交流,或者对照图片作简单的描述,最后达到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或者能够复述指定的课文。日常生活中学会礼貌用语,能说说见闻,这些都会为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认真完成每单元的听话训练内容,也是学会表达的有效途径。
以“表演《美丽的公鸡》这一课”进行过关练习,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让全部学生共同过关。在学校举办的读书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个故事,在班里开展讲故事比赛,先在班级里讲,再挑选比较突出的学生去参加学校组织的讲故事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四、让学生学会朗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能把语言中包含的音、意、情、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吸引学生对它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读是写的基础。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词汇量。为此,从一年级开始,我们班设立了小小图书角,用同学们捐的压岁钱,为班级增添书籍。两年来班级的书已积了一大堆,使学生方便看书。书的类型也很多,有《科学幻想篇》《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名人故事》《寓言故事》等等。在课堂上常常以范读引路,组织大家深读引起共鸣,还要精读精彩片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自能读书能力,培养他们成为适合新世纪所需的人才。现在,很多学生已养成阅读报刊、各种课外书的习惯。我想,在不远的将来,他们一定会体会到:书的海洋,魅力无比。
五、让学生学会写作
在听、说、读的基础上,学会写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新的课程理念就是要达到听、说、读、写协调发展的境界。培养好了学生的听话能力、说话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再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随之大大地提高。同时,还要让他们多参加各类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为他们作文提供更多的素材,让他们有的说、有的写。
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低年级的时候,他们的识字量不够,记起来比较困难。就鼓励他们用拼音代替,从多个方面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先从简单的一个人、一件事记起,允许他们喜欢什么就写什么,然后找机会启发他们,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这个人,慢慢让他们写出意义和思想。这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积累的过程,随着他们写的东西越来越好,他们写作的兴趣也在不断地提高,而随着他们勤于动笔的习惯的养成,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就提高了。
在学生坚持写日记、写周记的基础上,我还把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用来做看图写话的练习,不但会简单的说,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生活实际,借助图中的人物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不但完成每单元大纲的写作要求,还经常进行课文段落的补充仿写,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彻底消除作文的压力,快乐作文。
六、让学生学会修改
学生自己会修改作文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以前是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这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学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每次作文结束后,鼓励每个学生都来做“老师”,先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再批改同学们的作文,前后左右同学都可以相互批改,这样,在批改同学的作文时,不但容易找出对方的错处,而且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使作文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七、让学生学会评价
评价作文是对学生作文的再次提高。按程度不同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悦。首先当场评价,投影学生的典型习作,或比较成功的习作,让学生来评价,学生发表各种意见,教师肯定成功的地方,指出存在的缺点。其次是书面评价,每次学生的作文,作为教师要细细品析,找出闪光点和值得改正的地方,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作文,按层次不同给予分数,低段学生喜欢高分,按进步程度打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分数,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再次是口头评语,对那些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这些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更加有信心地写作,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作文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从一年级开始,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与练习,就一定能从听、说、读开始,让他们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文知识,促进他们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各种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让他们乐于作文,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写作水平。这样,每个学生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
一、让学生学会倾听
首先从听开始,听是说的基础。所以,刚开学时,面对一年级学生,我以讲故事的形式教他们学会倾听,包括世界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让他们听到精彩的情节,也让他们欣赏绝妙的语言。还包括听课文录音,让他们在听中体会流畅的语言、丰富的感情。指导他们认真听新闻和广播的内容,培养他们专心听、仔细想的习惯。上语文课常常上成故事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情感的波动。如上《美丽的公鸡》这一课时,我就这样开始:“同学们,老师今天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有教育意义的故事。从前有一只公鸡,他自以为很美丽,整天得意洋洋地唱……”我一边讲一边做着大公鸡的动作,慢慢地,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听话能力不知不觉地就提高了。
二、让学生学会收集
学会收集是写作的基石,写作要靠词汇去装点,世间万物,感人之事,没有优美、动人的词汇去描绘和述说,有时吸引不了人们去阅览,因此,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学会收集词汇。比如:我们学习的课文、课外阅读的书籍、电视中的感人句子……都可以积累并且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使自己的作文丰富多彩,让人赏心悦目。
三、让学生学会表达
要想让学生大胆说话,首先要重视他们思维能力的训练。只有思维能力得到增强,他们内部言语的水平得到相应提高,他们组织语言的能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要先从学会普通的对话开始,再进一步学会用完整的语句进行交流,或者对照图片作简单的描述,最后达到说一段意思完整连贯的话,或者能够复述指定的课文。日常生活中学会礼貌用语,能说说见闻,这些都会为作文打下扎实的基础。积极开展各种活动,认真完成每单元的听话训练内容,也是学会表达的有效途径。
以“表演《美丽的公鸡》这一课”进行过关练习,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话,让全部学生共同过关。在学校举办的读书月,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准备一个故事,在班里开展讲故事比赛,先在班级里讲,再挑选比较突出的学生去参加学校组织的讲故事比赛,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四、让学生学会朗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朗读,能把语言中包含的音、意、情、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吸引学生对它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读是写的基础。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语言和词汇量。为此,从一年级开始,我们班设立了小小图书角,用同学们捐的压岁钱,为班级增添书籍。两年来班级的书已积了一大堆,使学生方便看书。书的类型也很多,有《科学幻想篇》《成语故事》《童话故事》《十万个为什么》《名人故事》《寓言故事》等等。在课堂上常常以范读引路,组织大家深读引起共鸣,还要精读精彩片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自能读书能力,培养他们成为适合新世纪所需的人才。现在,很多学生已养成阅读报刊、各种课外书的习惯。我想,在不远的将来,他们一定会体会到:书的海洋,魅力无比。
五、让学生学会写作
在听、说、读的基础上,学会写作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新的课程理念就是要达到听、说、读、写协调发展的境界。培养好了学生的听话能力、说话能力以及阅读能力,再加以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会随之大大地提高。同时,还要让他们多参加各类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为他们作文提供更多的素材,让他们有的说、有的写。
养成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低年级的时候,他们的识字量不够,记起来比较困难。就鼓励他们用拼音代替,从多个方面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先从简单的一个人、一件事记起,允许他们喜欢什么就写什么,然后找机会启发他们,让他们思考为什么要写这件事、这个人,慢慢让他们写出意义和思想。这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积累的过程,随着他们写的东西越来越好,他们写作的兴趣也在不断地提高,而随着他们勤于动笔的习惯的养成,他们的写作能力也就提高了。
在学生坚持写日记、写周记的基础上,我还把语文课中的看图说话用来做看图写话的练习,不但会简单的说,还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生活实际,借助图中的人物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不但完成每单元大纲的写作要求,还经常进行课文段落的补充仿写,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彻底消除作文的压力,快乐作文。
六、让学生学会修改
学生自己会修改作文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以前是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修改作文是教师的事,这不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只有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学生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每次作文结束后,鼓励每个学生都来做“老师”,先修改自己的作文,然后再批改同学们的作文,前后左右同学都可以相互批改,这样,在批改同学的作文时,不但容易找出对方的错处,而且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使作文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七、让学生学会评价
评价作文是对学生作文的再次提高。按程度不同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悦。首先当场评价,投影学生的典型习作,或比较成功的习作,让学生来评价,学生发表各种意见,教师肯定成功的地方,指出存在的缺点。其次是书面评价,每次学生的作文,作为教师要细细品析,找出闪光点和值得改正的地方,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还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作文,按层次不同给予分数,低段学生喜欢高分,按进步程度打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分数,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再次是口头评语,对那些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这些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更加有信心地写作,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作文能力。
以上就是我在作文教学上的一些理解和感悟。我相信,教师只要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立足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从一年级开始,加强对学生作文的指导与练习,就一定能从听、说、读开始,让他们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文知识,促进他们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各种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作文兴趣,让他们乐于作文,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写作水平。这样,每个学生都会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体验生活的一部分,再也不把作文当做负担去对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