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实际教学中,情境设置往往是为教而设,或者是随性而设,而不是真正为学而设。要真正做到有效教学,教师就要从学生真实的学情、学习需要出发,创设真正有效的情境,让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是长久并且是有效的。
关键词:情境教学;历史与社会;有效教学;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59-01
现在的人们有一种认知,就是学识再渊博的老师也要能吸引学生来听,才能把他的学问传授给学生。于是现在的一线教学中,教师们总是想着法去吸引学生,课堂就像表演一样。但这种教学并没有真正以学为中心,没有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情境创设是为学生更好地学而服务,情境的设置应是符合学生学情的,但往往有的教师本末倒置,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或者只是纯粹为吸引学生而创设,忘记了情境创设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结果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谨防情境创设误区,从学生学习的真实需要去创设情境,通过这个情境长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因需施教,增强思维含量减少哗众取宠
这里的因需施教主要指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要来制定教学策略。在八上的历史社会课中,里面讲述的历史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实在过于遥远和陌生,甚至是一无所知。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应想办法让学生去切身感受距其千百年的历史。而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距其千百年的历史,根据学生的学情、认知水平创设情境就成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在设置情境时,教师要做到“因需施教”,即这个情境的设置是为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认识历史而设,并通过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以便更好地进行学习。所以,创设情境本身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通过情境让学生发现并主动探究问题,这样,情境活动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情境创设中,有些教师却往往本末倒置,过多地渲染情境本身,为情境而情境。如以前在讲授“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时,教师创设了以下情境:(边讲述边展示杨幂图片及电视片段)穿越到清朝的杨幂。她回到现代后,迷上了看电视。这一天夜里,她无意中看到世界历史专题片第9集《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看啊看,不知不觉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她醒来后,她惊讶地发现她又穿越了,这回她穿越到了5世纪的古希腊。下面,让我们和杨幂一起展开古希腊文明之旅。
在这里教师创设此情境的用意是希望通过学生熟悉的影视人物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在一开始也确实被这个情境所吸引了。可是一节课下来却发现,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以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历史似乎显得过于表面化,不能真正启发他们的历史思维,帮助他们感受、认识这段历史和文明。可以说,学生的兴趣只是对电视剧而非真正对历史课堂,在后来的教学中仍有个别学生对杨幂穿越的故事念念不忘,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这里注意力是吸引了,但是却违背了课堂学习的根本目标。
二、避免情境设置的哗众取宠,在因需施教中提高课堂效益
增强情境设置的思维含量是关键,也就是说情境要具有问题性,具有思考价值,要有助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这才是教学情境的本质之所在。初中生的思维已经逐渐由感性向理性发展,停留在表面的直观性情境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所以,教师的教学情境创设应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情境,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难,要以学为中心。特别是在突破重点或难点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深入把握和理解知识,就要增加教学情境的思维含量,创设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情境,让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如在教授“盛唐气象”时,教师设置了以下的导入情境:配乐朗诵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提问:(1)杜甫创作的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是历史上哪个时期的情况?当时哪个皇帝在位?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诗歌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现实?(3)当时那种盛世局面的出现仅仅是唐玄宗一人的功劳吗?由学生分析得出当时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前任统治者的积累等有关。至此,教师就自然地引出了本课的主题——“盛唐气象”。教师的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一步步地推进引导,不仅充分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充分满足了学生学习探索的需求,学生学得很投入而且也很有成就感。在这个情境设置中,教师通过一首古诗,让学生切实感受和理解了唐玄宗统治期间唐朝的繁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结束语
总之,倡导“以学为中心”,就是从学生现有实际水平和真实的学习需要出发,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方式,最终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情境教学为例,以情境引出问题,吸引学生,这已经成为了许多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在现在的历史课堂中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真正贯彻有效教学的思想,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要、学习用途来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才能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朱汉國.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辉荣.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
关键词:情境教学;历史与社会;有效教学;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9-0059-01
现在的人们有一种认知,就是学识再渊博的老师也要能吸引学生来听,才能把他的学问传授给学生。于是现在的一线教学中,教师们总是想着法去吸引学生,课堂就像表演一样。但这种教学并没有真正以学为中心,没有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情境创设是为学生更好地学而服务,情境的设置应是符合学生学情的,但往往有的教师本末倒置,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或者只是纯粹为吸引学生而创设,忘记了情境创设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结果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谨防情境创设误区,从学生学习的真实需要去创设情境,通过这个情境长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一、因需施教,增强思维含量减少哗众取宠
这里的因需施教主要指根据学生的学情和学习需要来制定教学策略。在八上的历史社会课中,里面讲述的历史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实在过于遥远和陌生,甚至是一无所知。但是,教师在教学时应想办法让学生去切身感受距其千百年的历史。而要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距其千百年的历史,根据学生的学情、认知水平创设情境就成了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在设置情境时,教师要做到“因需施教”,即这个情境的设置是为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认识历史而设,并通过调动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以便更好地进行学习。所以,创设情境本身不是教学的目的,而是通过情境让学生发现并主动探究问题,这样,情境活动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情境创设中,有些教师却往往本末倒置,过多地渲染情境本身,为情境而情境。如以前在讲授“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时,教师创设了以下情境:(边讲述边展示杨幂图片及电视片段)穿越到清朝的杨幂。她回到现代后,迷上了看电视。这一天夜里,她无意中看到世界历史专题片第9集《克里特迈锡尼文明》,看啊看,不知不觉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等她醒来后,她惊讶地发现她又穿越了,这回她穿越到了5世纪的古希腊。下面,让我们和杨幂一起展开古希腊文明之旅。
在这里教师创设此情境的用意是希望通过学生熟悉的影视人物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在一开始也确实被这个情境所吸引了。可是一节课下来却发现,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以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感知历史似乎显得过于表面化,不能真正启发他们的历史思维,帮助他们感受、认识这段历史和文明。可以说,学生的兴趣只是对电视剧而非真正对历史课堂,在后来的教学中仍有个别学生对杨幂穿越的故事念念不忘,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这里注意力是吸引了,但是却违背了课堂学习的根本目标。
二、避免情境设置的哗众取宠,在因需施教中提高课堂效益
增强情境设置的思维含量是关键,也就是说情境要具有问题性,具有思考价值,要有助于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这才是教学情境的本质之所在。初中生的思维已经逐渐由感性向理性发展,停留在表面的直观性情境已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需要。所以,教师的教学情境创设应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置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的情境,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难,要以学为中心。特别是在突破重点或难点的环节,为了让学生深入把握和理解知识,就要增加教学情境的思维含量,创设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情境,让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如在教授“盛唐气象”时,教师设置了以下的导入情境:配乐朗诵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提问:(1)杜甫创作的这首诗中所描写的是历史上哪个时期的情况?当时哪个皇帝在位?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2)诗歌反映了唐朝怎样的现实?(3)当时那种盛世局面的出现仅仅是唐玄宗一人的功劳吗?由学生分析得出当时盛世局面的出现与前任统治者的积累等有关。至此,教师就自然地引出了本课的主题——“盛唐气象”。教师的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一步步地推进引导,不仅充分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充分满足了学生学习探索的需求,学生学得很投入而且也很有成就感。在这个情境设置中,教师通过一首古诗,让学生切实感受和理解了唐玄宗统治期间唐朝的繁荣,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结束语
总之,倡导“以学为中心”,就是从学生现有实际水平和真实的学习需要出发,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方式,最终师生共同完成教学目标。以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情境教学为例,以情境引出问题,吸引学生,这已经成为了许多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在现在的历史课堂中可以说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有真正贯彻有效教学的思想,围绕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需要、学习用途来制定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才能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朱汉國.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辉荣.初中历史与社会课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