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日光温室火龙果的引种与竹架式栽培技术

来源 :天津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pp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简述了火龙果的特征特性及京津地区的引种栽培情况,并介绍了天津地区日光温室火龙果栽培管理技术,包括采用扦插法育苗,竹架式栽培:注意越夏和越冬期的温湿度调控,遵循薄肥勤施原则,及时进行植株修剪、A,I授粉及疏花疏果等。
  关键词:日光温室;火龙果;栽培技术;天津
  中图分类号:S66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500(2008)05—0026—03
  
  火龙果(Hylocereus tmdatus)又名红龙果、仙密果,为仙人掌科三角柱属植物。原产于巴西、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沙漠地区,属典型的热带植物。果实形状为椭圆形,果皮颜色呈桃红色,因其外表皮质鳞片似蛟龙外麟而得名。其营养丰富、功能独特,含有一般植物少有的植物性白蛋白及花青素、丰富的维生素和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便秘、减肥润肠、降血糖以及解毒等功效,被称为21世纪的水果珍品。
  我国台湾及南方各地在火龙果的引种、栽培及品种选育等方面研究较早,而在北方南果北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因火龙果喜热、不耐寒,北方地区一般适宜在温室内种植。2007年底,火龙果在北京温室的种植面积约1.5hm2,怀柔区怀北镇的西庄村出现了火龙果采摘农家院,火龙果产量近1.5万kg/hm2,采摘价格40元/kg左右,收入达45万元/hm2,效益显著。天津地区目前只在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进行了火龙果的引种及栽植。由于火龙果蔓生的特性必须采取搭架栽培,考虑到温室生产要节约空间、降低成本、支架对植株长期接触无损伤等因素,选择竹竿搭架不仅操作简单、管理方便且成本低廉。现将天津地区火龙果温室生产中的竹架式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温室和栽培品种的选择
  
  1.1 温室的选择
  选择保温效果好、采光充足的温室种植。以普通的二代日光温室为例,此类温室骨架以热镀锌钢管为主。后墙高2m,脊高3.3~3.5m,内跨度6-8m。温室墙体为砖墙或保温板,棚膜用聚乙烯长寿无滴膜,夏季用遮阳网降温,通风口处加防虫网。冬季覆盖加厚防寒草帘或保温被,棚上有外卷帘机,棚内可设加温炉,以备阴、雪等严寒天气增温。如冬季不加温,应采用双层膜增加保温效果,内膜可选用PP纺粘无纺布。
  
  1.2 品种的选择
  火龙果按其果皮果肉颜色可分为红皮白肉、红皮红肉、黄皮白肉三大类。因品种及地域差异名称繁多,红皮白肉品种有中华白、台湾白、越南白、白玉龙等;红皮红肉品种有新红龙果、尊龙、珠龙及墨西哥红、非洲红等;黄皮白肉品种果实甜度高,但产量低,尚未大量种植。目前在北方地区栽培较多的为前两个类型的品种。
  
  2 育苗
  
  火龙果工厂化生产多采用营养枝条扦插的育苗法。选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15cm长的小段,然后在下端约2cm处除去茎肉,削成似三棱锥的斜面,留出中间硬的髓心部分,待剪口自行愈合后用生根剂和杀菌剂处理,扦插到苗床上。育苗床土壤以沙壤土为宜,施腐熟有机肥22500kg/hm2,并与10cm厚表土混合均匀。扦插时株行距为10cm~30cm,深度5~8cm,栽后浇水,此后结合浇水每隔10-15d施1次薄肥水或少量撒施复合肥,待小苗生根并长出第一节饱满的肉质茎,苗高20cm以上时即可出圃移栽。
  
  3 定植
  
  3.1 整地_作畦
  温室内作成畦面宽1.2-1.4m的高平畦,畦沟宽0.8m(此畦沟宽度适宜对外参观采摘方便,如用作纯生产宽度可缩小为0.3-0.4m)。
  
  3.2 栽培密度
  温室内种植时行距60~80cm,每畦2行对栽,株距依苗的大小而定,长度≥1m的大苗(栽植后可当年开花结果),株距为40cm;长度在0,5~1 m的中苗,株距为30 em;长度在0,2-0,3 m的小苗,株距为25 cm。温室可栽植大苗的密度为1,8万~22,5万株/hm2,如用作纯生产应适当密植,栽植密度为大苗2,7万-3,0万株/hm2。3,3搭杂设计
  按畦搭架,顺畦方向两行立杆,立杆直径约为3.5-5cm,行距为80cm,每行埋4~5根立杆(杆距为1.5-2m),立杆地面以上高1.5-1.7m(为保证其牢固度地下埋置不少于0.3m)。立杆横纵向各绑三层直径≥2.5cm的杆,沿每畦纵向的横杆平面成“目”字型绑架,最下层杆距地面高为0.3m、中层杆高0.6—0.7m、上层杆高1.3-1.4 m,为大苗上架后方便固定其平展的各个1级分枝,该层杆平面中间又纵向绑一行杆。
  
  3.4 定植时间和方法
  火龙果一年四季均可种植,但以3—5月份为宜。栽植时应浅种,深度为7-10cm,栽后覆土,少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即可。苗茎依照枝条长度用布条或塑料绳分别绑在3层竹竿上。品种安排上同一温室内红皮红肉果苗与红皮白肉果苗以1:3—5的比例栽种,通过异花授粉,不但可提高红肉果苗的产量,而且也改善了白肉果的品质。
  
  4 田间管理
  
  4.1 温度
  火龙果喜温不耐寒,最佳生长温度20—30℃,较高的昼夜温差有利于养分的积累。植株在8℃左右时生长缓慢,低于0℃会受冻害,高于35℃或低于8℃时则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
  
  4.2 光照
  火龙果喜光照充足的环境,光照不足可导致枝条徒长,无直射光不开花结果。冬季可在后墙挂设反光幕以增加光照。
  
  4.3 土壤
  火龙果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但以疏松透气、排水良好、保水保湿性强、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宜,土壤pH值6~7为宜。
  
  4.4 水肥管理
  火龙果耐旱不耐湿,空气湿度保持在60%-70%最佳,浇水量依不同生长季节而定,适宜滴灌。春季地温低蒸发量小,应少浇水,此后随着地温升高,光照增强,加大浇水量。夏季光照强,气温高,应增多浇水次数,但如遇雨水多,则应注意排涝,避免根系积水烂根。秋季昼夜温差大,植株生长旺盛,正值挂果期,此期应根据天气情况适当浇水,土壤以不湿不干为宜,采果前5d应停止浇水,以利糖分的积累。冬季要控水,以增强枝条的抗寒力。
  火龙果根系分布较浅,施肥宜少量多次,防止烧根、烂根。温室栽培中提倡平衡施肥和配方施肥,选用肥料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少量化肥和微生物肥。在幼苗期以氮肥为主,进入开花结果期应以磷钾肥为主。
  在定植前施腐熟有机肥3万kg/hm2,氮磷钾复合肥750k/hm2,并与表土层混合均匀。在春秋两季的旺长期要薄肥勤施,采用撒施法,每隔15d随浇水追施1次有机肥,冬季则要减少施肥量。夏季结果期应至少追3次肥,即6月份的壮果肥、7 月份的补劲肥、8月份的后劲肥,并增施一些富含多种微量元素的肥料,以提高果实的品质。还可进行叶面追肥,在花蕾生长期和果实膨大期,喷施天达果保营养液和磷酸二氢钾,每15d1次。
  
  4.5 整形修剪
  火龙果苗栽植成活后生长迅速,平均每天可长高2cm以上,并生出很多小芽,此后要注意整枝,幼苗期只留一个主干,其余侧枝全部剪除,用布条及时引绑上架,待生茎长到1.3m左右(苗高接近上层杆高时)掐尖封顶,促其滋生侧枝,选留3~4条一级分枝使其均匀分布搭于上层杆上,一级分枝长到0.6m左右时再掐尖封顶,促其生出3-4条二级分枝,长到一定长度后使二级分枝自然下垂,形成结果枝,及时剪掉过密的分枝,抹去多余的幼芽,以免过多消耗养分。结果期后,剪去产果老枝,促发新枝的生长。
  
  4.6 花果期管理
  火果小苗栽植后大约16~20个月开始开花结果,每年的5~11月份为开花结果期。花开后35-45d即可采收果实。
  
  4.6.1 人工授粉火龙果花一般晚上7—10时开花,日出后花即凋谢。温室栽种的红皮白肉类型为自交亲和型,红皮红肉类型为白花不亲和,需要白肉果苗提供花粉进行人工授粉。授粉可在傍晚花开或清晨花尚未闭合前进行,采集多个花朵的花粉混合后,再将花粉均匀涂在雌花柱头上。
  4.6.2 疏花、疏果火龙果花期长,开花能力强,平均每枝每个花季会着生花蕾2-7朵。每株各枝条中要轮流留花长果,不要同时留多个花,因此,在花期要进行疏花,每枝只留下1-2朵花。疏果时先剪除弱茎蔓及其果实,摘除病虫果、畸形果以后,再对坐果偏多的枝蔓进行人工疏果,每枝留一个发育饱满、颜色鲜绿,又有一定生长空间的幼果,其余的疏去,以集中养分,促进果实生长。
  
  5 病虫害防治
  
  火龙果抵御病虫害的能力较强,生产中应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在温室内加强通风、光照、人为调控温湿度使植株健康生长,提高抗病虫能力。如有茎腐病、炭疽病等病害,可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800倍或70%多菌灵600倍喷施防治,如有蚂蚁危害生长点,可多点投放灭蚁净等蚂蚁诱杀剂。
  
  6 采收
  
  果实的果皮颜色从绿色转红后6-10d,果顶盖口出现皱缩或轻微裂口时为适宜采收期。过早采收,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过迟采收则果质变软,影响商品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领,何聪芬,火龙果的生物学特性及开发应用概况[J],北方园艺。2008(3):57—60.
  [2]张居伟,董继生,杨保东,火龙果的引种及保护地越冬栽培[J],落叶果树,2007(1):20—22.
  [3]陈文生,高松峰,谢素金,火龙果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探讨[J],中国热带农业,2006(6):56—57.
  [4]符晓玲,吴祖欢,火龙果优化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8(1):113-114.
  [5]张义勇,刘海顺,火龙果北方日光温室栽培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林果研究,2007(6):117-118.
  [6]付雅丽,牛瑞生,樊建英,火龙果北方温室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10):106—107.
其他文献
摘 要:选择5个耐盐品种劳博、WL323、苜蓿王、游客、创新进行耐盐筛选试验,通过对不同盐浓度下植株萌芽率、株高、植株鲜质量、植株干质量生长指标的测定和综合加权分析得出:劳博在0.8%盐浓度胁迫下抗盐性最强,表现出萌芽率高、植株生长快、干物质积累多等特点;其次是WL323和苜蓿王,耐盐性中等;游客和创新苜蓿耐盐性相对较差。劳博在1.0%盐浓度胁迫下抗盐性仍然最强;其次是创新,耐盐性中等;WL323
期刊
摘要:通过农地非农化过程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行为目标的分析和利益驱动博弈分析,阐述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的矛盾,论证了中央政府要想控制农地非农化的最优规模,就必须要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管制力度和加大其违法的处罚成本,得出了当前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过程中违规的原因以及政策改革和制度应协调一致的结论。  关键词:农地非农化;利益驱动;利益集团;博弈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借鉴生态学原理,阐述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生态产业链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传统农业的特点,深入分析了农业生态产业链网的“链流”要素与运作模式,并从纵向、横向、扩展3个层面构建了农业的生态产业链网。  关键词: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链网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1.03.023    Advancing Eco
期刊
摘 要:从天津市等地的菜园土中筛选出6株具有较强反硝化能力的菌株,可使柠檬酸盐培养基中硝酸盐浓度降低30%~80%,其中以F1401效果最好。对F1401在农田灌溉水中的硝酸盐降解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静置条件下,随着YB培养基培养的F1401菌液投入量的增加,硝酸盐降解效果越明显,并且对于硝酸根浓度为150mg/kg的农田灌溉水,2mL菌液是最佳投入量。  关键词:反硝化细菌;筛选;应用;农
期刊
摘要:采用SWOT分析法,从天津休闲渔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4方面,对天津市休闲渔业资源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在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天津市休闲渔业的项目选择及对策建议。  关键词:天津;休闲渔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3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500(2009)02-0024-03    SWOT Analysis of Leisure Fishery
期刊
摘 要:在天津和吉林两地进行40%丙溴磷乳油在马铃薯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结果表明:40%丙溴磷乳油在马铃薯植株中,经8.5~11.5d可降解90%,半衰期2.6~3.5d;在土壤中经12.7~13.1d可降解90%,半衰期3.8~3.9d;14d后,马铃薯中残留量均未检出,符合FAO/WHO规定的最高残留限量标准。  关键词:丙溴磷;马铃薯;消解动态;最终残留量  中图分类号:S482.3
期刊
摘要:对牛初乳中富含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溶菌酶等多种免疫因子的稳定性、分离纯化技术以及相应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为牛初乳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牛初乳;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溶菌酶  中图分类号:TS201.4 文献标识码:A 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1.03.016    Research Prog
期刊
摘 要:设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3个不同剂量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及清水对照进行菜青虫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与其乳油剂防治菜青虫效果相当,防治菜青虫的最佳施用剂量为40-80g/667m2。  关键词: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乳油;菜青虫  中图分类号:S48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500(2008)05—0061—02
期刊
摘 要:从蔬菜保护地筛选出4株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应用研制的4种微生物絮凝剂(z1902,Z2701,X1801,X1806)和聚合三氯化铝(PAc)的絮凝特性,对猪粪水回流污泥进行了单独和联合絮凝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X1801、X1806两种细菌微生物絮凝剂分别与聚合三氯化铝(PAC)配合使用应用于猪粪水回流污泥的絮凝,在明显减少各自使用量的情况下,絮凝性能比各自单独使用效果好,其中,0.
期刊
摘 要:在脱水污泥施用量为栽培基质的0,10%,20%,40%,60%,80%和100%时,对油菜生长情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研究了污泥的施用和油菜的种植对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污泥的施用量为80%~100%时,油菜无法生长;当污泥的施用量在10%~40%时,油菜获得了良好的生长响应,污泥的施用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但当污泥施用量为20%以下时,油菜的重金属含量是安全的,说明合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