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要问哪一副表情可以代表20世纪人类的面孔,蒙克的《嚎叫》必定入选。每个人都知道,凡·高有《向日葵》,罗丹有《思想者》。无论是盛放的花朵还是沉思的人类,都是这世界美好理性的一面。有光明必有阴影,20世纪是理性被放逐的世纪,你不可不知道蒙克和他的《嚎叫》。在我们这个流行小清新小温暖小忧伤的21世纪,怀念一下上个世纪人类扭曲的面孔,才能更珍惜手上的小幸福。
穿行于幽灵之间,穿行于回忆之间。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他的画是他的灵魂日记。他时时刻刻揣着无尽的焦虑,如聚拢在人生上空的乌云,低垂着,等待着,有些雨终将落下。
画布是想念的场所。蒙克想念他最爱的姐姐约翰娜·索菲·蒙克(Johanne Sophie Munch)。她躺在病床上,不断咳嗽,一口一口地吐着血,无法停止,直到死去。然后是他的母亲,被肺结核折磨得失去光彩,面容枯槁地注视着幼小的他,最后无奈地闭上双眼,失去生命。“自我诞生之日起,恐惧、悲伤和死亡的天使们就一直站在我身旁。”蒙克这样写道。他也想念他乐观又虔诚的父亲,在窗外风雪交加之际,给他们几个兄弟姐妹讲鬼故事,直接后果是噩梦连连。他的另外一个妹妹在早年就被诊断有精神疾病,而蒙克知道“我继承了父亲身上疯狂的种子”,他总觉得死亡正在向他逼近。
他进入学堂,学物理、数学和化学,成绩优异。可生命是什么?精通了数学、物理和化学又如何能解答这个问题。只有拿起画笔的那一刻,他才觉得这是能够解答人生的途径。“在我的艺术中,我要寻找生命的意义。”
画画之于蒙克,是通向自我的途径。他尝试过印象派的画法,也尝试过种种其他的表达手段。可很快,他觉得印象派的手法不足以表达他的情感。那些关于光线的表达的确优美无比,在能够喝一杯咖啡的法国小花园中显得恰如其分,但对来自酷冷挪威的蒙克来说,他的人生远比优雅的布尔乔亚生活凛冽,他必须寻找属于自己的笔触。
“灵魂日记(soul’s diary)”,他这样称呼这些画。画于1886年的《病中的孩子》,那是纪念他死于肺结核的姐姐。从那张画开始,他渐渐远离印象派的影响,成为了蒙克。
可没有什么人理解他的探索。评论家鄙视他的直接表达,同行不屑他的特立独行,连他的爸爸也停止了对他的经济资助,因为太多人评价蒙克的画是“道德败坏”,对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浪荡的艺术家。
画布是记忆和爱的场所。他在柏林的日子里,开始绘画《生命的饰带》系列(The Frieze of Life)。尽管凌晨4点时分,童年噩梦和幽灵总是来拜访他,他依然在画布上挣扎着表达一丝温柔,有些时候,是爱。
画布是呐喊的广场。不为人理解、被亲人弃绝、真实表达内心却被视作道德败坏……有一天走在路上,蒙克看着天边的太阳正在下沉,天空被染得血红血红,他仿佛听见了大自然的呐喊,他无法承受,唯有一同呐喊。《呐喊》由此诞生。绝望中,人唯有拼力呐喊,一切却是枉然。这幅画让一代又一代人深深共鸣,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呐喊时刻。蒙克的那一次,让他无法再去爱,他写道:“好几年我都接近发疯的边缘。那时候我几乎接近了我的极限,大自然在我的血液中呐喊!在那以后,我觉得我不可能再去爱了。”
画布是挣扎的场所。蒙克渴望温柔和爱,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充满了自卑和自毁。他的身体状况极其糟糕,而他又不愿停止酗酒。可能在他的心底,他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温暖稳定的生活,惴惴不安充满恐惧的状态才是他生活的常态。在蒙克的生命中,他始终被死亡的乌云笼罩着,他竭力地追逐着可能的斑斓人生,却始终逃不开乌云的阴影。
每个生命中,有些雨必将落下。
穿行于幽灵之间,穿行于回忆之间。蒙克发现自己老是产生幻觉,怀疑自己被迫害,焦虑到无法正常生活。他知道,是时候去精神疗养院了。八个月的治疗,其中包括了当时流行的电击治疗。在肉身的痛苦中,他回到了真实世界,继续画画,遵照医嘱,少一些悲观,多一些色彩。明朗的颜色并非因为他真的快乐,是因为他想快乐起来。画布也是治疗的场所。
胶片、照相机,蒙克渐渐拿起了这些工具,开始和世界发生新的关系。那是另一种距离,安全又能控制。1902年,他买了一架小小的柯达相机,进行创作。
蒙克对科学在摄影中的运用也充满好奇,伦琴射线于他而言是一种神奇的东西,让他看见肉眼看不见的图像。蒙克曾仔细研究过X光所能照出的图像,1902年,他特地去体验了X光的照射。1927年,蒙克买了一架业余电影摄像机,可以拍5分27秒的电影。现在观众能看到的电影是蒙克感兴趣的世界:德国和挪威的街头,那是有轨电车和马车并驾齐驱的时代。蒙克曾经拜托一个朋友在自己前面走,他就在后面跟着,偷偷地拿着摄像机,悄悄地记录着身边的人和事。可以想象在进行这些摄像实验时的蒙克,又小心又兴奋。这个蒙克,有些孩子气,流露着难得的幸福。
在善良的教科书里,那些艺术家们总是那么从容,享受着艺术和生活,仿佛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获得了崇高和愉快。可真相往往裹挟着残酷:有些传世之作来自痛彻心扉的经历和永无止境的煎熬。倘若面对艺术品,你的心中有一丝感动,请相信那一刻你感受到了艺术家心灵的温度。
穿行于幽灵之间,穿行于回忆之间。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他的画是他的灵魂日记。他时时刻刻揣着无尽的焦虑,如聚拢在人生上空的乌云,低垂着,等待着,有些雨终将落下。
画布是想念的场所。蒙克想念他最爱的姐姐约翰娜·索菲·蒙克(Johanne Sophie Munch)。她躺在病床上,不断咳嗽,一口一口地吐着血,无法停止,直到死去。然后是他的母亲,被肺结核折磨得失去光彩,面容枯槁地注视着幼小的他,最后无奈地闭上双眼,失去生命。“自我诞生之日起,恐惧、悲伤和死亡的天使们就一直站在我身旁。”蒙克这样写道。他也想念他乐观又虔诚的父亲,在窗外风雪交加之际,给他们几个兄弟姐妹讲鬼故事,直接后果是噩梦连连。他的另外一个妹妹在早年就被诊断有精神疾病,而蒙克知道“我继承了父亲身上疯狂的种子”,他总觉得死亡正在向他逼近。
他进入学堂,学物理、数学和化学,成绩优异。可生命是什么?精通了数学、物理和化学又如何能解答这个问题。只有拿起画笔的那一刻,他才觉得这是能够解答人生的途径。“在我的艺术中,我要寻找生命的意义。”
画画之于蒙克,是通向自我的途径。他尝试过印象派的画法,也尝试过种种其他的表达手段。可很快,他觉得印象派的手法不足以表达他的情感。那些关于光线的表达的确优美无比,在能够喝一杯咖啡的法国小花园中显得恰如其分,但对来自酷冷挪威的蒙克来说,他的人生远比优雅的布尔乔亚生活凛冽,他必须寻找属于自己的笔触。
“灵魂日记(soul’s diary)”,他这样称呼这些画。画于1886年的《病中的孩子》,那是纪念他死于肺结核的姐姐。从那张画开始,他渐渐远离印象派的影响,成为了蒙克。
可没有什么人理解他的探索。评论家鄙视他的直接表达,同行不屑他的特立独行,连他的爸爸也停止了对他的经济资助,因为太多人评价蒙克的画是“道德败坏”,对于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儿子成为一个浪荡的艺术家。
画布是记忆和爱的场所。他在柏林的日子里,开始绘画《生命的饰带》系列(The Frieze of Life)。尽管凌晨4点时分,童年噩梦和幽灵总是来拜访他,他依然在画布上挣扎着表达一丝温柔,有些时候,是爱。
画布是呐喊的广场。不为人理解、被亲人弃绝、真实表达内心却被视作道德败坏……有一天走在路上,蒙克看着天边的太阳正在下沉,天空被染得血红血红,他仿佛听见了大自然的呐喊,他无法承受,唯有一同呐喊。《呐喊》由此诞生。绝望中,人唯有拼力呐喊,一切却是枉然。这幅画让一代又一代人深深共鸣,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呐喊时刻。蒙克的那一次,让他无法再去爱,他写道:“好几年我都接近发疯的边缘。那时候我几乎接近了我的极限,大自然在我的血液中呐喊!在那以后,我觉得我不可能再去爱了。”
画布是挣扎的场所。蒙克渴望温柔和爱,而他自己的生活却充满了自卑和自毁。他的身体状况极其糟糕,而他又不愿停止酗酒。可能在他的心底,他觉得自己不配拥有温暖稳定的生活,惴惴不安充满恐惧的状态才是他生活的常态。在蒙克的生命中,他始终被死亡的乌云笼罩着,他竭力地追逐着可能的斑斓人生,却始终逃不开乌云的阴影。
每个生命中,有些雨必将落下。
穿行于幽灵之间,穿行于回忆之间。蒙克发现自己老是产生幻觉,怀疑自己被迫害,焦虑到无法正常生活。他知道,是时候去精神疗养院了。八个月的治疗,其中包括了当时流行的电击治疗。在肉身的痛苦中,他回到了真实世界,继续画画,遵照医嘱,少一些悲观,多一些色彩。明朗的颜色并非因为他真的快乐,是因为他想快乐起来。画布也是治疗的场所。
胶片、照相机,蒙克渐渐拿起了这些工具,开始和世界发生新的关系。那是另一种距离,安全又能控制。1902年,他买了一架小小的柯达相机,进行创作。
蒙克对科学在摄影中的运用也充满好奇,伦琴射线于他而言是一种神奇的东西,让他看见肉眼看不见的图像。蒙克曾仔细研究过X光所能照出的图像,1902年,他特地去体验了X光的照射。1927年,蒙克买了一架业余电影摄像机,可以拍5分27秒的电影。现在观众能看到的电影是蒙克感兴趣的世界:德国和挪威的街头,那是有轨电车和马车并驾齐驱的时代。蒙克曾经拜托一个朋友在自己前面走,他就在后面跟着,偷偷地拿着摄像机,悄悄地记录着身边的人和事。可以想象在进行这些摄像实验时的蒙克,又小心又兴奋。这个蒙克,有些孩子气,流露着难得的幸福。
在善良的教科书里,那些艺术家们总是那么从容,享受着艺术和生活,仿佛他们在艺术创作中获得了崇高和愉快。可真相往往裹挟着残酷:有些传世之作来自痛彻心扉的经历和永无止境的煎熬。倘若面对艺术品,你的心中有一丝感动,请相信那一刻你感受到了艺术家心灵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