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会发生“革命”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在美国,名为“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行动如滚雪球一般变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经过4个星期的发展,到最近的这个周末,纽约的集会人数已经达到万人以上,而且同步在五十多个美国重要城市进行。组织者声称,在未来一周,运动将蔓延到全美150个城市。如今,“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经越过美国边境,出现在加拿大的几个大城市(包括渥太华、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有趣的是,这场街头运动呈现出“持久战”的趋势——在纽约,组织者成立了“越冬委员会”,准备在风雪来临时依旧在华尔街继续抗议。
  美国两党的政客也因此展开了口水战。共和党占据多数的众议院议长严词抨击这些抗议的民众是暴民,企图破坏美国的资本主义体制;而民主党的白宫发言人则反唇相讥,指责共和党采取双重标准,在保守势力茶党组织民众抗议奥巴马施政的时候,并没有给他们戴上暴民的帽子,为何现在对左翼的示威群众就区别对待?显然,正在苦苦争取连任的奥巴马试图将这股力量转化为有利于自己的选票。
  事实上,这场运动的直接原因还是奥巴马执政不力。在他上台3年后,美国经济非但没有起色,反而陷入了再度衰退的困境。回顾9月中旬华尔街第一场颇具规模的“愤怒日”(模仿叙利亚4月29日星期五“愤怒之日”)示威游行,参加者的口号就是“我们要工作”,最极端的口号就是“现在要革命”。这反映美国民众对经济现状的极度不满,连带着发泄了对美国钱权交易、金融界腐败、两党政争,以及社会不公正的愤怒。
  身为亿万富翁的纽约市长发出警告:“失业可能引发暴动。”
  从具体数字来看,美国目前大约有70万人无家可归;从时间上来看,从2007年到2010年,无家可归者的人数上升了22%。在“占领华尔街”运动发端之前,纽约的近郊已经出现了一个占地2英亩的帐篷城。而一度依靠美国政府利用纳税人金钱拯救的金融业,仍旧不改大把花钱的本性,继续拿着巨额花红,引发民众极大的反感。
  然而,示威运动主要的诉求力量却是在美国属于少数的极左翼力量,并不代表美国的主流民意。主流民意对美国的体制(包括金融体制),仍然持肯定的立场。追溯抗议运动的源流,可以上溯到近20年来反对全球化运动的那股潮流。其中的组织者,大都是抗议每次全球峰会的左翼人士、环保人士、极端福利政策的倡导者(其中还包括极少数鼓吹拉美式革命的极端分子)。值得关注的倒是,这次示威浪潮呈地方化的趋势,并开始向社区扎根。
  这场运动的组织者声称,他们向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腐败挑战,是受“阿拉伯之春”的影响,尤其受开罗解放广场的革命运动启发。因此,有些对美国不满的外国舆论颇有兴灾乐祸的味道。他们把纽约警方的介入批评成是对“人民起义”的镇压,并认为发生在中东的那场革命正在登陆美国。
  这根本就是误解。美国不是埃及,纽约也不是开罗。
  这场运动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揭示出美国霸权衰退过程中的某种动荡,但大部分的参与者是对目前的经济形势不满。他们要发泄这种不满,而非对美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完全否定,更不是要放弃战后以来美国的生活方式。从参加示威的方式来看,大部分人的心情是参加一场久违的、超越两党政治之外的“嘉年华”。
  大部分美国人难以谅解华尔街的贪婪,以及华尔街自己犯错却要纳税人买单的无耻。但他们清楚,从战后到今天,美国之所以能够吸引全球的投资,让美国人得以享受世界最好的生活,甚至有过度消费之嫌,主要还是依靠美式民主和自由市场(包括华尔街金融资本运作在内的这套机制)。美国人是这个机制的最大受益者。如果华尔街金融机制真的“罪不可赦”,那美国人就是最大的“帮凶”和“共犯者”。
  美国不会发生“革命”。但是这场运动如果促成美国人对生活方式的反省,那么依赖美国人消费需求的国家,就要认真考虑扩大内需市场了。另外,把华尔街金融体系视为模仿对象的新兴国家也需要思考新的金融改革模式了。
其他文献
民主和稳定的确立并不是革命的必然结果,更可能的结果,是权威的崩塌导致的权力真空和混乱    10月20日,一张卡扎菲满脸血迹、重伤身亡的照片震惊了全世界。和萨达姆一样,他也是在逃亡的过程中被人从洞里拉出,遭到百般羞辱后被处死,死后被放在米苏拉塔的一座冷库里供民众参观。  卡扎菲是 “阿拉伯之春”中丢掉性命的第一个国家领导人。显然,这场变革仍然方兴未艾,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安全部队向抗议者开火,
“我叫郑秀生。”她只会说这一句汉语,每次有人和她说话,她就以这句作答。  郑秀生从美国来,16岁。她的妈妈是成都人,嫁给一个美国华人,她也是成都人。  听护士小情说,不知什么原因,她在美国没资格住精神病院,所以回来后,一下子就住到我们这里,一住就是两年。现在,18岁的郑秀生会说一口流利的成都话,特别是成都的土话、怪话、下流话。她和病房里的其他女疯子一起,编了一首精神病院的院歌,全部由流氓语言组成,
有人当面夸赞过中央气象台的节目主持人宋英杰:几年前《天气预报》有个特傻的男主持人,你可比他强多了。宋英杰很不好意思地告诉他:其实几年前的那个人也是我。  1989年,中央气象台挑选天气预报主持人。宋英杰那时候从北京气象学院天气动力专业毕业不久,刚到台里,在年轻人里能说能写。领导找到他说,看过《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吗?以后有个人站在那儿给大家讲天气,你愿不愿意做那个人?宋英杰的回答是:当然不愿意
认真想想,段林希这个锅盖头女孩儿,大概是这桩轰轰烈烈的大戏8年以来,第一匹名副其實的黑马。  前面几届超女快男,冠军都早早显山露水,那会儿还是货真价实的民主投票,就算是粉丝集资买来的手机卡投出的票,也都是可怜巴巴站在街上央回来的。所以,李宇春夺冠时,主办方只能把票数下压一点,以免和第二名差距过大,看得人心寒。  到了后面几届,投票在国内行不通了,但天娱公司心里喜欢谁,到了总决赛后几场也能看出个大概
萧百佑没有想到,在这个冬天,自己会被贴上一张“狼爸”的标签,成为互联网上风头无两的红人,“万炮齐轰,恶评如潮!”  “我4个孩子中3个孩子先后考上了北大,我想把自己的家庭教育心得跟大家分享一下,”他一年半数以上时间都在出差,在天上的时间跟在地上的差不多,利用乘机时间,他完成了二十多万字的书稿,并起了一个相当彪悍的书名——《“打”进北大》。  小标题也个个生猛,“用舍得代替舍不得”、“用军事化管理限
在这次和解试水的背后,中国仍然扮演着最为积极的角色    僵持已久的朝鲜半岛终于传来好消息——7月23日上午,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金星焕和朝鲜外务相朴一春出席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谈,进行了非公开接触。这是自2008年7月第15届东盟地区论坛以来,朝韩两国外长的首次会面。7月22日下午,朝鲜与韩国的六方会谈代表团团长李勇浩和魏圣洛在同样的地点举行会谈,双方同意共同努力“尽快重启六方会谈
小朋友在自家楼下大声喊着“妈妈开门”,大概是没带钥匙吧。趁着等妈妈开门的空隙,他坐在石凳上,拉开书包的拉链,撕开一小片胶纸抚摸着新校服,一副自我沉醉的样子。和他身边杂乱的电线、日久失修的房屋、令人不安的涂鸦和来历不明的中年人對比起来,小朋友身上似乎亮起了一圈跟周边格格不入的纯洁光环。  自小在西关长大的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充满着石板街、骑楼、街市和西关大屋。当时觉得这一切就是永恒,放学后奔跑在每一片
某种程度上说,凯特米德尔顿(Kate Middleton)是2011年全世界女人最羡慕嫉妒恨的对象——她可是我们眼皮底下的真实版灰姑娘,以平民的出身嫁给了全世界君主立宪制地位最高国家的王子。不过,凯特也是2011年受到约束最多的女人。在这场从仪式、内容、流程到观礼嘉宾都不能由自己决定的“世纪婚礼”中,她的惟一主导权,也许只剩自己的婚纱和妆容了。  所以,剑桥公爵夫人、英国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的妻子选
闾丘露薇曾经是电视记者中的宠儿。  她很早成名。在凤凰卫视,她采访过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钱其琛、唐家璇、王岐山……  2001年11月,闾丘赴阿富汗战地采访,成为第一位进入阿腹地喀布尔的华人女记者。她素面朝天,镜头前又往往光彩照人。她是可以感染人的,不然老板不会选她——她是凤凰的第二名记者。  那时,老板刘长乐跟她说,“好了,你可以出书了。”她以为已经联系好了出版
朋友陈智有个17岁的侄女,在阳江卫校念书。不久前在网上认识了一个福建男孩,19岁。男孩很痴情,特意辞了职到阳江等侄女放假。女的把男的带回家,跟父亲说不念书了要跟男孩走。用陈智的话说:我叔几十岁的人了,哭着跪下求她不要走,侄女也哭着用头撞墙,说非走不可。  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女孩被说服了。陈智在QQ上发给我一个姓名和一组身份证号,说,就是这个人,明天下午要带他去车站,送他回厦门。  我在火车站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