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找了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起初我觉得公司的氛围和同事间人际关系都挺简单的,正当我暗自庆幸时,一次午后的闲聊打破了一切,我从两位前辈的口中知道了些许“秘密”。说是“秘密”,无非也就是一些单位规章制度和领导管理方式上的不足。这些“小道消息”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对公司的认知,但我更好奇的是:既然他们对公司有这么多不满,甚至是怨恨,为什么还不尽快换份工作呢? 祁睿
尘心 孤独症康復师:
祁睿,从你的描述来看,你这两位前辈对单位是爱之深恨之切呐!爱表现在他们在单位待了这么长时间没有跳槽,恨表现在觉得公司制度过于死板、缺乏人性化。说到这里,是不是有点儿类似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嫌弃父母唠叨、偶尔向他们发脾气,但我们却一直在父母身边、没了他们还不成。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么一种奇怪的现象:对待陌生人,我们总是规规矩矩、生怕照顾不周;对待同事时,虽笑谈中有些防备,但总归是不失分寸、收放自如;在闺蜜死党面前,我们则百无禁忌;到了爱人、父母面前我们的本性更是一丝不挂,我们甚至会把工作中的压力、同事间的矛盾全部宣泄给他们,虽然事后也会懊悔不已,但往往下次“悲剧”依旧!
从心理学角度讲,我们之所以对亲近的人放纵,是因为我们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当下的环境是安全的,即使伤害到对方也不会离开你,但对于陌生人之所以恭恭敬敬,则是因为缺乏安全感。你的潜意识会告诉你只要你伤害他,他就将抛弃你。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产生疑问:同事抱怨公司跟你说的对亲人发脾气有什么关系?其实不难理解,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幼年时期儿童会完全依赖父母,尽管父母对儿童的行为和行动有诸多束缚,让他们没有自由,但儿童却有着非常稳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对于成年人来说,虽然离开了父母、原生家庭,但依旧需要稳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而此时的归属感大多是从自己所处的集体中获得。换个角度理解就是: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团队、单位将代替父母给予我们安全感、归属感。当我们一旦从单位获得稳定的安全感之后,久而久之难免会产生些许抱怨与不满,因为你的潜意识会怂恿你:“再怎么样,单位也不会抛弃我!”
生活中我们总觉得亲人是最能理解、支持我们的,但现实是亲人不是每一件事都能和我们达成充分的理解。单位和我们的关系亦是如此,对公司的归属感越强烈就会对公司存有越高的期望,这是因为我们在乎单位的发展,不希望它衰落。但实际情况是公司的发展难免会有不足,这时我们就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消极心态。
因此,看似对公司充满许多怨恨,殊不知他们对单位爱得深沉着呢!
尘心 孤独症康復师:
祁睿,从你的描述来看,你这两位前辈对单位是爱之深恨之切呐!爱表现在他们在单位待了这么长时间没有跳槽,恨表现在觉得公司制度过于死板、缺乏人性化。说到这里,是不是有点儿类似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嫌弃父母唠叨、偶尔向他们发脾气,但我们却一直在父母身边、没了他们还不成。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么一种奇怪的现象:对待陌生人,我们总是规规矩矩、生怕照顾不周;对待同事时,虽笑谈中有些防备,但总归是不失分寸、收放自如;在闺蜜死党面前,我们则百无禁忌;到了爱人、父母面前我们的本性更是一丝不挂,我们甚至会把工作中的压力、同事间的矛盾全部宣泄给他们,虽然事后也会懊悔不已,但往往下次“悲剧”依旧!
从心理学角度讲,我们之所以对亲近的人放纵,是因为我们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当下的环境是安全的,即使伤害到对方也不会离开你,但对于陌生人之所以恭恭敬敬,则是因为缺乏安全感。你的潜意识会告诉你只要你伤害他,他就将抛弃你。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产生疑问:同事抱怨公司跟你说的对亲人发脾气有什么关系?其实不难理解,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幼年时期儿童会完全依赖父母,尽管父母对儿童的行为和行动有诸多束缚,让他们没有自由,但儿童却有着非常稳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对于成年人来说,虽然离开了父母、原生家庭,但依旧需要稳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而此时的归属感大多是从自己所处的集体中获得。换个角度理解就是:我们每个人所处的团队、单位将代替父母给予我们安全感、归属感。当我们一旦从单位获得稳定的安全感之后,久而久之难免会产生些许抱怨与不满,因为你的潜意识会怂恿你:“再怎么样,单位也不会抛弃我!”
生活中我们总觉得亲人是最能理解、支持我们的,但现实是亲人不是每一件事都能和我们达成充分的理解。单位和我们的关系亦是如此,对公司的归属感越强烈就会对公司存有越高的期望,这是因为我们在乎单位的发展,不希望它衰落。但实际情况是公司的发展难免会有不足,这时我们就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消极心态。
因此,看似对公司充满许多怨恨,殊不知他们对单位爱得深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