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语是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获取世界各方面信息和进行国际交往的重要工具。在我国,英语由于其地位的重要性和使用的广泛性而成为中学阶段开设的主要学科之一。大纲指出中学英语要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能力。也就是说,随着教学内容的逐步加深,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能力也应持续发展提高,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目的。怎
样才能使学生的英语能力持续发展呢?本文就此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一、引导学生做个会学习的人,掌握持续发展的技术。
学习是人自身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社会,新
的知识和智力的不断开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学习将成为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术。教学中老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确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在旧知识和所要讲授的知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用知识本身的力量去吸引学生投入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确立向往学习的心理倾向。
例如:“强调结构”是经常考查的内容,讲解此点时,教师可向学生出示以下题目:
(1)It was nine o’clock ____ I came back last night.
此题学生很容易会填出when一词,然后出示:
(2)It was at nine o’clock ____ I came back last night.
此题的出现,有些学生可能还填when,有的则茫然不知所措,感到好奇。这时,教师可比较两题的不同之处,指出第2题是“强调结构”,应填that。这样在两题的不协调中,引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手段、途径规范化的结果,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和训练学生。例如,阅读是人类吸取知识和认识未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教学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让学生通过阅读去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同时培养和发展一定的阅读技能和策略,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成为独立高效的阅读者,这必然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3.在独立学习的尝试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的方法和能力都不是可以用灌输获得的,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训练的机会,使学生技能逐步内化,成为学生经常性的行为表现。如我们在高中年级开展“自我复习”、“自我考核”来代替以往的复习和单元考试。这样的“学生自我复习—考核—质疑—教师个别解答”系列活动,使学生、教师都能对症下药,巩固了所学知识,消灭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二、引导学生做个善于合作的人,给予持续发展的保证。
当今世界已逐步融合为一个整体,知识也正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长,竞争也日益激烈,个人奋斗的方式将极大的限制个体的发展,交往合作的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应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1.设置障碍,促合作
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自我意识强,不善于与人合作交往。在教学中要注意设置障碍,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以同座之间,组与组之间展开擂台赛的方式,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不断交流与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与合作。
2.学习交往,练合作
学生的交往、合作是否顺利、融合,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交往合作的技巧。可以重点训练学生学会听和学会讲。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第1课时是welcome to the unit,教师可借助教学要求,根据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同桌、前后或男女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展开交际,并让他们进行表演,给予他们合作的机会。
3.创造条件,勤合作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压缩讲解的时间,放手让学生面对面地共同解决知识疑难,友好合作做实验,热烈讨论辩是非。
三、引导学生做个敢于创新的人,开发持续发展的潜能。
人的持续发展不是智能的超常发展,而是身心的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富有个性特征、情感丰富的人,才能不断地去追求、去超越。教学中老师应让学生:
1.体验成功,学有兴趣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让人感到快乐,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让学生体验成功,无论是对他现在的发展,还是今后的持续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全身心地关注和爱护每一位学生,给他们都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抓住青少年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设疑和提问时,尽量考虑各种层次的学生因人而异,用难异不同的问题激发每个学生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这样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时时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
2.优化教法,学有信心
学生的信心来自于“能学”的经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兴趣性、直观性、艺术性,使每个学生都产生“我能行”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材经常更换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第1模块第2单元Home alone前,可播放《成长的烦恼》这部译制片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入课文。教第3单元Dying to be thin的word power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奥运会竞技场面及同学们熟悉的运动员、运动项目,使学生觉得借助于这些教学手段能听、会说所讲授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的提高,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为能力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基础英语教学中能力培养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日益突出,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计划,努力使课堂教学交际化,确保学生能力得到持续发展。
样才能使学生的英语能力持续发展呢?本文就此问题的解决途径进行探讨。
一、引导学生做个会学习的人,掌握持续发展的技术。
学习是人自身发挥主动性、创造性,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随着人类步入知识经济社会,新
的知识和智力的不断开发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学习将成为社会一切成员整个生命期的活动,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术。教学中老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确立终生学习的意识。
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在旧知识和所要讲授的知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用知识本身的力量去吸引学生投入学习,体会学习的快乐,确立向往学习的心理倾向。
例如:“强调结构”是经常考查的内容,讲解此点时,教师可向学生出示以下题目:
(1)It was nine o’clock ____ I came back last night.
此题学生很容易会填出when一词,然后出示:
(2)It was at nine o’clock ____ I came back last night.
此题的出现,有些学生可能还填when,有的则茫然不知所措,感到好奇。这时,教师可比较两题的不同之处,指出第2题是“强调结构”,应填that。这样在两题的不协调中,引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有意识,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是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手段、途径规范化的结果,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和训练学生。例如,阅读是人类吸取知识和认识未知世界的重要途径,教学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让学生通过阅读去获取信息、学习文化,同时培养和发展一定的阅读技能和策略,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成为独立高效的阅读者,这必然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3.在独立学习的尝试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的方法和能力都不是可以用灌输获得的,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造训练的机会,使学生技能逐步内化,成为学生经常性的行为表现。如我们在高中年级开展“自我复习”、“自我考核”来代替以往的复习和单元考试。这样的“学生自我复习—考核—质疑—教师个别解答”系列活动,使学生、教师都能对症下药,巩固了所学知识,消灭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二、引导学生做个善于合作的人,给予持续发展的保证。
当今世界已逐步融合为一个整体,知识也正以成倍的速度在增长,竞争也日益激烈,个人奋斗的方式将极大的限制个体的发展,交往合作的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应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1.设置障碍,促合作
现在的学生一般都是独生子女,自尊心、自我意识强,不善于与人合作交往。在教学中要注意设置障碍,创设情境,根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以同座之间,组与组之间展开擂台赛的方式,让学生在与同学的不断交流与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其他个体进行交往与合作。
2.学习交往,练合作
学生的交往、合作是否顺利、融合,取决于学生是否掌握一定的交往合作的技巧。可以重点训练学生学会听和学会讲。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每单元第1课时是welcome to the unit,教师可借助教学要求,根据设置相应的情境,让同桌、前后或男女同学之间进行讨论,展开交际,并让他们进行表演,给予他们合作的机会。
3.创造条件,勤合作
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压缩讲解的时间,放手让学生面对面地共同解决知识疑难,友好合作做实验,热烈讨论辩是非。
三、引导学生做个敢于创新的人,开发持续发展的潜能。
人的持续发展不是智能的超常发展,而是身心的全面、和谐、均衡的发展。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富有个性特征、情感丰富的人,才能不断地去追求、去超越。教学中老师应让学生:
1.体验成功,学有兴趣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让人感到快乐,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让学生体验成功,无论是对他现在的发展,还是今后的持续发展,都是必不可少的。为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全身心地关注和爱护每一位学生,给他们都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抓住青少年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设疑和提问时,尽量考虑各种层次的学生因人而异,用难异不同的问题激发每个学生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使他们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这样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时时处于良好的竞技状态。
2.优化教法,学有信心
学生的信心来自于“能学”的经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的兴趣性、直观性、艺术性,使每个学生都产生“我能行”的情绪体验。
心理学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有利于能力的培养。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材经常更换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例如,在学习牛津高中英语第1模块第2单元Home alone前,可播放《成长的烦恼》这部译制片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入课文。教第3单元Dying to be thin的word power时,可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奥运会竞技场面及同学们熟悉的运动员、运动项目,使学生觉得借助于这些教学手段能听、会说所讲授内容,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听说英语的能力的提高,也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为能力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基础英语教学中能力培养的问题,随着素质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日益突出,在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计划,努力使课堂教学交际化,确保学生能力得到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