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云人物
邓小平:美国《时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979年1月1日出版的这期杂志说,他获选的理由是,他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让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走进中国。
重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是中国现代史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
历史事件
大包干: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小岗村生产队18位村民,在队长严俊昌和副队长严宏昌召集下,开会决定分田到户,并在契约上签下“大包干”生死状。中国农村改革由此开始。
政策背景
十个中央一号文件
1982年1月1日,《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1983年1月,《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从理论上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1月1日,《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1985年1月,《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1986年1月1日,《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肯定农村改革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强调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2004年1月,中央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发布了第六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战略部署。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2008年1月30日,《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这是改革开放初期,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万元户:指首先富裕起来的那些人,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髦词汇。
农民工:多指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农民。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张雨林教授首次提出。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996年由经济管理学博士温铁军提出,2003年正式写入党的文件,此后成为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
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型农民所做的界定。
城乡统筹:主要是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现代结构的重要举措。
乡镇企业: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此前有不同的称呼:1959年叫社办工业,1972年叫社队企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
取消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草案。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革命性政策。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它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普遍推行于90年代,已成为在当今中国农村扩大基层民主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四大件
1978-1989:
自行车、缝纫机、钟表、收音机
1990-1999:
彩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
2000-2008:
电话、手机、空调、电脑
它山石
韩国新乡村运动
新乡村运动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超常规发展的成功模式。它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主要做法包括:改善农村公路、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推动农村电气化、推广高产水稻品种、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农协组织和兴建村民会馆等。
日本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在人多地少、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日本通过开展一村一品运动,使每个村庄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或拳头产品,成功打入国内外市场。
邓小平:美国《时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979年1月1日出版的这期杂志说,他获选的理由是,他向世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让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走进中国。
重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是中国现代史的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
历史事件
大包干:1978年11月24日,安徽凤阳小岗村生产队18位村民,在队长严俊昌和副队长严宏昌召集下,开会决定分田到户,并在契约上签下“大包干”生死状。中国农村改革由此开始。
政策背景
十个中央一号文件
1982年1月1日,《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1983年1月,《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从理论上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1月1日,《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
1985年1月,《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1986年1月1日,《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肯定农村改革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强调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2004年1月,中央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发布了第六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农村建设进行战略部署。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2008年1月30日,《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关键词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这是改革开放初期,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举措。
万元户:指首先富裕起来的那些人,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髦词汇。
农民工:多指从农村到城市打工的农民。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张雨林教授首次提出。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1996年由经济管理学博士温铁军提出,2003年正式写入党的文件,此后成为中国政府需要解决的头号问题。
新型农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是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新型农民所做的界定。
城乡统筹:主要是充分发挥工业对农业的支持和反哺作用、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中国政府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为现代结构的重要举措。
乡镇企业:1984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此前有不同的称呼:1959年叫社办工业,1972年叫社队企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要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
取消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草案。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革命性政策。
村民自治:是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包括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个方面。它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普遍推行于90年代,已成为在当今中国农村扩大基层民主和提高农村治理水平的一种有效方式。
四大件
1978-1989:
自行车、缝纫机、钟表、收音机
1990-1999:
彩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
2000-2008:
电话、手机、空调、电脑
它山石
韩国新乡村运动
新乡村运动创造了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超常规发展的成功模式。它开始于上世纪70年代,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主要做法包括:改善农村公路、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推动农村电气化、推广高产水稻品种、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发展农协组织和兴建村民会馆等。
日本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农业产业化的成功模式。在人多地少、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日本通过开展一村一品运动,使每个村庄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或拳头产品,成功打入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