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文修辞方法难度较大,学生掌握常出现偏颇,容易理解错误。笔者就如何正确地掌握互文,提高自己阅读和欣赏文言诗文的能力,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学课文;互文
【中图分类号】633.3 【文献标识码】A
互文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之一,是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也叫“互文见义”。互文在古诗文中是屡见不鲜的,在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文篇章中,出现有数十处,生活中使用的成语就更多。
一、互文文字简约、言简意深
唐朝贾公彦说,互文“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举”是提出、出现的意思,“省文”指省去上文出现的“一边”,这样就会使文章更加简约,达到言简意深的目的。例如《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是代表。它的主语是将军和壮士,应理解成“将军壮士百战死,壮士将军十年归,”上句省了“壮士”,下句省了“将军”。 将军壮士们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壮士(木兰)戎马征战,十年后才回来,不能理解成将军身经百战却死了,壮士十年后活着回来了,这是不了解互文简约特点而造成的。由此可见,在理解互文修辞方法时,则必须上下拼缀,互相补充,才能使意义完整,否则就会理解错。再如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典型的简约互文,应理解为“秦时的明月秦时的关,汉时的明月汉时的关”,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译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大错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成语“神出鬼没”“冰天雪地”也是互文简约的范例。“神出鬼没”应理解成“神鬼出,神鬼没”。上句省了“鬼”下句省了“神”,不能理解成“神出现,鬼隐藏”。 “冰天雪地” 也并非冰漫天,雪盖地,而是冰雪漫天盖地。上文省去了“雪”下文则省去了“冰”。
二、互文语言形式对称、句式优美
《木兰诗》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是互文中的同义。这是错综使用同义词以避免字面重复的方法。“理云鬓”和“帖花黄”是木兰梳妆打扮,应理解成“当窗对镜理云鬓,对镜当窗帖花黄。”(木兰)对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美丽的鬓发,贴上好看的花黄。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有:“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意思是:(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捕蛇者说》中有“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也是互文同义。“东西”与“南北”互文,实属一个整体,古义意思是在村子里到处吵闹、骚扰。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意思是不因“物”(所处环境)或“己”(个人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同样课文中的:“朝晖夕阴”也是互文,意思是“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课文《分马》选自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暴风骤雨就是互文,其中“暴与骤”是同义词,它们的含义都是疾速、突然、又猛又急的意思。如常见的成语“离乡背井”“家喻户晓”“不伦不类”“发号施令”, 俗语“酸儿辣女”“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都是互文同义。
三、互文使诗文的意境开阔、雄浑厚重
清代学者俞樾在《诸子平仪》中说,互文是“古人之文,有参互以见义者。”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之行”与“星汉灿烂”互文。《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也使用了互文修辞方法,表面是说到东边的集市买来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到南边的集市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到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长的马鞭,但这样理解是错误的,这四句的意思是到街市备办了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四句铺陈,表现了木兰操办军备物资急切而井然有序。《江南》中有“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同样使用了互文修辞方法,四句铺陈,把江南鱼儿在水中自由嬉戏表现得淋漓尽致。课文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都使用了互文修辞方法,使文章意境开阔,雄浑厚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幽美。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中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意思是将本来应合说的两个词,特意在前面省去后面要出现的词,而解释的时候,则将两个词合在一起,使之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可理解成“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但“千里”“ 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象之中的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恢宏。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描绘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互文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我们理解它时要瞻前顾后,不能简单从字面上理解,更不能偏执一辞和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完整地掌握这类句子的意思。
时至今日,互文仍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古诗文,特别是成语中被人们大量运用。互文既可避免行文呆板、单调,又能增强表达效果,更能表现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
(编辑:钟园)
【关键词】中学课文;互文
【中图分类号】633.3 【文献标识码】A
互文是古代汉语中最常见的修辞方法之一,是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也叫“互文见义”。互文在古诗文中是屡见不鲜的,在中学语文课本的古诗文篇章中,出现有数十处,生活中使用的成语就更多。
一、互文文字简约、言简意深
唐朝贾公彦说,互文“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举”是提出、出现的意思,“省文”指省去上文出现的“一边”,这样就会使文章更加简约,达到言简意深的目的。例如《木兰诗》中的“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是代表。它的主语是将军和壮士,应理解成“将军壮士百战死,壮士将军十年归,”上句省了“壮士”,下句省了“将军”。 将军壮士们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壮士(木兰)戎马征战,十年后才回来,不能理解成将军身经百战却死了,壮士十年后活着回来了,这是不了解互文简约特点而造成的。由此可见,在理解互文修辞方法时,则必须上下拼缀,互相补充,才能使意义完整,否则就会理解错。再如王昌龄《出塞》中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是典型的简约互文,应理解为“秦时的明月秦时的关,汉时的明月汉时的关”,即“明月依旧,关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我们应理解为: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沙;月光笼罩着沙也笼罩着寒水。如将此句译作:“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那就大错特错了,怎么也讲不通意思。成语“神出鬼没”“冰天雪地”也是互文简约的范例。“神出鬼没”应理解成“神鬼出,神鬼没”。上句省了“鬼”下句省了“神”,不能理解成“神出现,鬼隐藏”。 “冰天雪地” 也并非冰漫天,雪盖地,而是冰雪漫天盖地。上文省去了“雪”下文则省去了“冰”。
二、互文语言形式对称、句式优美
《木兰诗》中的“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是互文中的同义。这是错综使用同义词以避免字面重复的方法。“理云鬓”和“帖花黄”是木兰梳妆打扮,应理解成“当窗对镜理云鬓,对镜当窗帖花黄。”(木兰)对着窗户对着镜子,梳理美丽的鬓发,贴上好看的花黄。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有:“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意思是:(当年我)常在岐王与崔九的住宅里见到你并听到你的歌声。并非在岐王宅只见人而不闻歌;也并非在崔九堂只闻歌而不见人。《捕蛇者说》中有“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也是互文同义。“东西”与“南北”互文,实属一个整体,古义意思是在村子里到处吵闹、骚扰。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意思是不因“物”(所处环境)或“己”(个人遭遇)而喜,也不因“物”或“己”而悲。同样课文中的:“朝晖夕阴”也是互文,意思是“朝晖夕阴”和“朝阴夕晖”。“朝”和“夕”、“晖”和“阴”是互文。课文《分马》选自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暴风骤雨就是互文,其中“暴与骤”是同义词,它们的含义都是疾速、突然、又猛又急的意思。如常见的成语“离乡背井”“家喻户晓”“不伦不类”“发号施令”, 俗语“酸儿辣女”“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都是互文同义。
三、互文使诗文的意境开阔、雄浑厚重
清代学者俞樾在《诸子平仪》中说,互文是“古人之文,有参互以见义者。”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之行”与“星汉灿烂”互文。《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也使用了互文修辞方法,表面是说到东边的集市买来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买来马鞍和马鞍下的垫子,到南边的集市买来马嚼子和缰绳,到北边的集市买来长长的马鞭,但这样理解是错误的,这四句的意思是到街市备办了鞍马等战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四句铺陈,表现了木兰操办军备物资急切而井然有序。《江南》中有“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同样使用了互文修辞方法,四句铺陈,把江南鱼儿在水中自由嬉戏表现得淋漓尽致。课文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白居易《琵琶行》中的“主人下马客在船”都使用了互文修辞方法,使文章意境开阔,雄浑厚重。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诗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应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这样理解,词的意境才更显丰富幽美。毛泽东同志的《沁园春·雪》中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使用了互文的修辞方法。意思是将本来应合说的两个词,特意在前面省去后面要出现的词,而解释的时候,则将两个词合在一起,使之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可理解成“千万里冰封,千万里雪飘”,但“千里”“ 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象之中的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恢宏。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描绘了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互文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我们理解它时要瞻前顾后,不能简单从字面上理解,更不能偏执一辞和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只有如此,才能正确地、完整地掌握这类句子的意思。
时至今日,互文仍有其旺盛的生命力,在古诗文,特别是成语中被人们大量运用。互文既可避免行文呆板、单调,又能增强表达效果,更能表现丰富多彩的思想内容。
(编辑:钟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