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内治疗对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高信号血管征筛选的超时间窗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ny_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对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成像高信号血管征(HVS)筛选的超时间窗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AIS患者74例,均为发病>24~72 h、MRI示存在HVS、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且伴有小核心梗死体积.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74例患者分为标准药物组(48例)和联合治疗(血管内治疗联合标准药物)组(26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年龄、性别、脑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发病至完成MRI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基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静脉溶栓比例、进展型卒中比例及临床预后.对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进行分析.良好预后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血流重建成功定义为改良脑梗死溶栓(modified thrombolysis in cerebral infarction,mTICI)分级2b~3级.结果 (1)联合治疗组发病至完成MRI时间短于标准药物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6.4,41.3)h比30.0(11.3,59.8)h,P0.05).(2)联合治疗组患者中,心源性栓塞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的比例分别为11.5%(3/26)和88.5%(23/26);卒中发病至股动脉穿刺的中位时间为38(11,58)h,且分布于48 h内的比例为73.1%(19/26);血流重建成功(mTICI分级2b~3级)率为92.3%(24/26).(3)联合治疗组无症状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1.5%(3/26),出院时及随访期间两组均无死亡者.联合治疗组良好预后率高于标准药物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8.5%(23/26)比54.2%(26/48),P<0.01].结论 与标准药物治疗相比,血管内治疗能改善以FLAIR-HVS筛选的超时间窗、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且伴有小核心梗死体积的AIS患者的临床预后.
其他文献
近年来,过快的城市化进程带来建设用地的急剧扩张,致使农业生产用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生态用地不断被侵占,城市的生态空间、体闲游憩空间、公共活动场所等正承受着越来越大的
该专家共识基于颈动脉超声在临床检查诊断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收集和整理,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血管超声专业委员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浅表器官及
我国人口众多,资源丰富,但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耕地后备资源稀缺。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耕地资源的稀缺性问题日益突出,粮食安全始终处于危机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