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鸭共育的效益和技术

来源 :内蒙古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sha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鸭共育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自日本引入我国。以种稻为中心,家鸭野养为特点,通过鸭群“耕耘”,采食杂草代替稻田施用除草剂,鸭群捕食害虫代替稻田施用杀虫农药,鸭群粪便替代化肥.完全不施用杀虫农药、化肥和除草剂。2003年乐平市双田镇龙珠村首先引进该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证明稻、鸭共育不仅具有明显的除草、除虫、施肥、中耕、深水,还具有省肥、省药、省工、省料、节本、增收和保护生态环境及改良土壤的多重功效,且生产的稻米和鸭肉品质优、无公害,净节本增收100元/667m^2左右。
其他文献
新生教育是高校对新生开展的一个重要的教育环节,起到基础性的作用。新生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生活,也会对高校管理工作带来实质性的影响,同时也关系到高
迅速发展的新技术、新方法与学科跨界融合趋势对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体系、创新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表现较为明显。本文以东华
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或试验区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具有先行先试立法的性质,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之一。2015年立法法修改,设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