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官兵心理问题的思考及对策分析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ssdcsyq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基层官兵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对某部队108例基层官兵做心理测定,对基层官兵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通过调查、分析、总结,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个体因素、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矛盾、个人发展、社会适应、身体疾病堆积等。其中,个人发展和恋爱婚姻是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结论: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对此,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基层官兵;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31-02
  基层官兵的心理状态对于整个军队的整体实力有着重要的影响[1]。随着社会的发展,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增大,基层官兵在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此,通过分析基层官兵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部队战斗力。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某部队基层官兵中随机选择10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干部43人,士官41人,义务兵24人。
  1.2 方法
  通过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对基层官兵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按性质进行分类、总结,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提出建议和指导。
  2 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总结,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个体因素、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矛盾、个人发展、社会适应、身体疾病堆积等因素。其中,个人发展和恋爱婚姻是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与士兵相比较,干部的心理问题少于战士。
  3 讨论
  3.1 基层官兵主要的心理问题
  1.虚荣心理:部分基层官兵自尊心过度膨胀,过于追求自身价值以及自我满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摆阔气、好炫耀、争强好胜等[2]。
  2.忧虑心理:一些基层官兵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使得自身的承受力不能应对目前所处的军队环境,过多考虑自己的未来、前景等,从而引起内心的紧张,压抑。存在这种心理的官兵在军队生活中的主要表现为对训练成绩过度担忧,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
  3.失衡心理:失衡心理主要是指人们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满、不服等消极心理反应[3]。一些官兵看到别人晋职、立功、入党、提干,而自己干了很多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于是就会产生嫉妒、不满、抱怨等心理。
  3.2 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个体因素、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矛盾、个人发展、社会适应、心理知识缺乏等因素。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家庭因素、军队环境因素。
  1.主观因素:一些基层官兵自身存在性格缺陷,例如敏感、多疑、意志脆弱、偏执、怯懦等,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比较困难,部队环境适应力差,从而引起一些心理问题。此外,一些基层官兵存在能力缺陷,认知偏差,不能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思维缺乏逻辑性,易走极端,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家庭因素:家庭结构对于基层官兵心理有很大影响,不合理、有缺陷的家庭结构容易导致官兵出现严重的心理缺陷。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对于青年基层官兵也有很大的影响,给他们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一旦工作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就极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此外,对于未婚的基层官兵来说,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长时间不能满足对异性的情感需求,因此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对于已婚官兵来说,由于工作压力大、缺乏情感交流、无暇顾及家庭,极易产生感情危机,增加心理压力。
  3.军队环境因素: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以及军队环境的规整化,一些官兵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紧张等心理特征。
  3.3 针对基层官兵心理问题解决的对策
  首先,针对部分官兵缺乏心理常识,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出现的一些心理现象,不能自我调适心理压力,不敢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使一般性心理问题逐渐发展为严重心理问题的实际,要注重从普及官兵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心理素质入手,结合部队担负任务和官兵心理现状,制作编印《健康人生从“心”开始》《心理知识100问》《心理服务工作政策问答手册》《新兵心理健康自助手册》等书籍,并发至每名官兵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基层部队日常教育计划当中,每月组织一次心理健康辅导授课,引导官兵学习心理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基本常识,学会自我心理减压,逐步形成“心理常识人人懂、心理调适人人做”的浓厚氛围。
  其次,针对一些心理疑难问题,可以采取专家辅导、课堂讲解、开展讨论等形式,帮助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使官兵在纠正心理认知偏差、在调整心理思维视角中自觉克服不良心理,保持阳光、平和心态。
  参考文献
  [1] 于晓宏,吴蓓,赵景平.基层官兵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3(03):1615.
  [2] 孙鹏.基层官兵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3,(19):460.
  [3] 索红梅,马修堂,薛蓓蕾,崔婷,陈斐.远程网络心理服务中基层官兵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14,(07):121-12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双侧平衡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疗效及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重型颅脑创伤行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照GOS评分,Ⅴ级5例(11.63%),Ⅳ级6例(13.9%),Ⅲ级8例(18.60%),Ⅱ级11例(25.59%),Ⅰ级13例(30.23%)。结论: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可能降低颅内压,阻止脑膨出的发生,阻断颅脑损伤的恶性循环,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小儿肾病综合征的家庭护理干预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确诊收治的78例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患儿激素、饮食、调整血脂以及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对患儿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模式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和效果。方法: 随机将136例胆结石腹腔镜术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8例。对照组患者则予以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围术期全面护理方法,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反应,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主要指标和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率为95.59%,对照组患者
期刊
摘要:目的:为提高疾控机构布病发现处置能力,加强疫情监测,管理和治疗病例,降低布病的发病率。方法:采用特异性血清学诊断技术,即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初筛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确认。结果:共采集400份血样,其中共检出阳性7人,阳性率为1.8%,且全为男性。结论:采用RBPT和STA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速度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关健词:人间布氏杆菌病 虎红平板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寿比山联合络活喜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以我院7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随机的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寿比山联合络活喜治疗方案,对照组则采用拜新同治疗方案。对比治疗前后的相关血压和血脂指标,比较两种方案的差异性,分析统计数据资料。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1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8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切除术治疗,而研究组采取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临床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本组患者采取传统黏膜下切除术治疗,取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行腹腔阑尾炎手术的94位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人数分别为47位的两组,其中,一组为治疗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另一组为对照组,接受传统常规的护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护理的满意度很高,并且减少了大量的住院费和医护费用。结论:治疗组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有很大的优势,是为病患进行更加深刻的考虑,值得推行使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冠心病患者搭桥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10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首先给予常规处理,同时采用汉化版简明健康调查表(SF-36)对患者进行健康信念模式实施前的生活质量测评,然后采用健康信念模式,分为 5 个步骤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并于6个月后采用同一量表以电话访谈或者家庭访视的形式再次进行生活质量测评。对前后两次测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健康信念模式实施前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内窥镜室工作人员职业性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窥镜室46例工作人员职业性感染的原因,总结预防感染对策。结果 物品保存不当、消毒不完全、准备工作不足是职业性感染的主要原因。32例职业性感染由物品保存不当引发,所占比例为69.57%,9例职业性感染事件由消毒不完全引发,作战比例为19.56%;5例职业性感染事件由准备工作不足引发,所占比例为10.87%。物品保存
期刊
关键词:性状检查 乳头溢液  【中图分类号】R33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30-01  乳头溢液分生理性溢液和病理性溢液两类。前者见于妊娠期和授乳期妇女,后者是乳腺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发生乳头溢液最常见的疾病是导管内乳头瘤占全部乳头溢液病例的SIZE=“3”>70%左右。乳腺癌所致乳头溢液占溢液总数的SIZE=“3”>10%左右。此外内分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