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基层官兵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通过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对某部队108例基层官兵做心理测定,对基层官兵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果:通过调查、分析、总结,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个体因素、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矛盾、个人发展、社会适应、身体疾病堆积等。其中,个人发展和恋爱婚姻是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结论: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对此,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基层官兵;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31-02
基层官兵的心理状态对于整个军队的整体实力有着重要的影响[1]。随着社会的发展,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增大,基层官兵在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此,通过分析基层官兵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部队战斗力。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某部队基层官兵中随机选择10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干部43人,士官41人,义务兵24人。
1.2 方法
通过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对基层官兵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按性质进行分类、总结,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提出建议和指导。
2 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总结,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个体因素、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矛盾、个人发展、社会适应、身体疾病堆积等因素。其中,个人发展和恋爱婚姻是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与士兵相比较,干部的心理问题少于战士。
3 讨论
3.1 基层官兵主要的心理问题
1.虚荣心理:部分基层官兵自尊心过度膨胀,过于追求自身价值以及自我满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摆阔气、好炫耀、争强好胜等[2]。
2.忧虑心理:一些基层官兵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使得自身的承受力不能应对目前所处的军队环境,过多考虑自己的未来、前景等,从而引起内心的紧张,压抑。存在这种心理的官兵在军队生活中的主要表现为对训练成绩过度担忧,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
3.失衡心理:失衡心理主要是指人们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满、不服等消极心理反应[3]。一些官兵看到别人晋职、立功、入党、提干,而自己干了很多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于是就会产生嫉妒、不满、抱怨等心理。
3.2 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个体因素、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矛盾、个人发展、社会适应、心理知识缺乏等因素。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家庭因素、军队环境因素。
1.主观因素:一些基层官兵自身存在性格缺陷,例如敏感、多疑、意志脆弱、偏执、怯懦等,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比较困难,部队环境适应力差,从而引起一些心理问题。此外,一些基层官兵存在能力缺陷,认知偏差,不能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思维缺乏逻辑性,易走极端,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家庭因素:家庭结构对于基层官兵心理有很大影响,不合理、有缺陷的家庭结构容易导致官兵出现严重的心理缺陷。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对于青年基层官兵也有很大的影响,给他们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一旦工作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就极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此外,对于未婚的基层官兵来说,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长时间不能满足对异性的情感需求,因此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对于已婚官兵来说,由于工作压力大、缺乏情感交流、无暇顾及家庭,极易产生感情危机,增加心理压力。
3.军队环境因素: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以及军队环境的规整化,一些官兵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紧张等心理特征。
3.3 针对基层官兵心理问题解决的对策
首先,针对部分官兵缺乏心理常识,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出现的一些心理现象,不能自我调适心理压力,不敢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使一般性心理问题逐渐发展为严重心理问题的实际,要注重从普及官兵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心理素质入手,结合部队担负任务和官兵心理现状,制作编印《健康人生从“心”开始》《心理知识100问》《心理服务工作政策问答手册》《新兵心理健康自助手册》等书籍,并发至每名官兵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基层部队日常教育计划当中,每月组织一次心理健康辅导授课,引导官兵学习心理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基本常识,学会自我心理减压,逐步形成“心理常识人人懂、心理调适人人做”的浓厚氛围。
其次,针对一些心理疑难问题,可以采取专家辅导、课堂讲解、开展讨论等形式,帮助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使官兵在纠正心理认知偏差、在调整心理思维视角中自觉克服不良心理,保持阳光、平和心态。
参考文献
[1] 于晓宏,吴蓓,赵景平.基层官兵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3(03):1615.
[2] 孙鹏.基层官兵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3,(19):460.
[3] 索红梅,马修堂,薛蓓蕾,崔婷,陈斐.远程网络心理服务中基层官兵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14,(07):121-122.
关键词:基层官兵;心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031-02
基层官兵的心理状态对于整个军队的整体实力有着重要的影响[1]。随着社会的发展,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增大,基层官兵在心理上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对此,通过分析基层官兵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部队战斗力。
1 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某部队基层官兵中随机选择10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干部43人,士官41人,义务兵24人。
1.2 方法
通过开通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对基层官兵提出的各种心理问题按性质进行分类、总结,并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提出建议和指导。
2 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总结,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个体因素、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矛盾、个人发展、社会适应、身体疾病堆积等因素。其中,个人发展和恋爱婚姻是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与士兵相比较,干部的心理问题少于战士。
3 讨论
3.1 基层官兵主要的心理问题
1.虚荣心理:部分基层官兵自尊心过度膨胀,过于追求自身价值以及自我满足,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摆阔气、好炫耀、争强好胜等[2]。
2.忧虑心理:一些基层官兵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使得自身的承受力不能应对目前所处的军队环境,过多考虑自己的未来、前景等,从而引起内心的紧张,压抑。存在这种心理的官兵在军队生活中的主要表现为对训练成绩过度担忧,出现焦虑不安等情绪。
3.失衡心理:失衡心理主要是指人们的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不满、不服等消极心理反应[3]。一些官兵看到别人晋职、立功、入党、提干,而自己干了很多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于是就会产生嫉妒、不满、抱怨等心理。
3.2 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基层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个体因素、人际交往、恋爱婚姻、家庭矛盾、个人发展、社会适应、心理知识缺乏等因素。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主观因素、家庭因素、军队环境因素。
1.主观因素:一些基层官兵自身存在性格缺陷,例如敏感、多疑、意志脆弱、偏执、怯懦等,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比较困难,部队环境适应力差,从而引起一些心理问题。此外,一些基层官兵存在能力缺陷,认知偏差,不能正确认识周围的事物,思维缺乏逻辑性,易走极端,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2.家庭因素:家庭结构对于基层官兵心理有很大影响,不合理、有缺陷的家庭结构容易导致官兵出现严重的心理缺陷。父母望子成龙的心理对于青年基层官兵也有很大的影响,给他们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一旦工作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就极易产生自暴自弃的消极心理。此外,对于未婚的基层官兵来说,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局限,长时间不能满足对异性的情感需求,因此也会产生心理问题。对于已婚官兵来说,由于工作压力大、缺乏情感交流、无暇顾及家庭,极易产生感情危机,增加心理压力。
3.军队环境因素: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以及军队环境的规整化,一些官兵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紧张等心理特征。
3.3 针对基层官兵心理问题解决的对策
首先,针对部分官兵缺乏心理常识,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出现的一些心理现象,不能自我调适心理压力,不敢主动寻求心理咨询,使一般性心理问题逐渐发展为严重心理问题的实际,要注重从普及官兵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认知水平、增强心理素质入手,结合部队担负任务和官兵心理现状,制作编印《健康人生从“心”开始》《心理知识100问》《心理服务工作政策问答手册》《新兵心理健康自助手册》等书籍,并发至每名官兵手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基层部队日常教育计划当中,每月组织一次心理健康辅导授课,引导官兵学习心理基本理论,掌握心理基本常识,学会自我心理减压,逐步形成“心理常识人人懂、心理调适人人做”的浓厚氛围。
其次,针对一些心理疑难问题,可以采取专家辅导、课堂讲解、开展讨论等形式,帮助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使官兵在纠正心理认知偏差、在调整心理思维视角中自觉克服不良心理,保持阳光、平和心态。
参考文献
[1] 于晓宏,吴蓓,赵景平.基层官兵心理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3(03):1615.
[2] 孙鹏.基层官兵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J].青春岁月.2013,(19):460.
[3] 索红梅,马修堂,薛蓓蕾,崔婷,陈斐.远程网络心理服务中基层官兵常见心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疗养医学.2014,(07):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