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俄罗斯电影被引入中国后,为了使人们根据片名就能更好的理解电影,译者就要把片名中的文化意象准确、完整地翻译出来。文章以部分俄罗斯经典电影为例,在译介学理论的关照下,具体分析电影片名中文化意象的不同表现形式,探讨电影片名翻译中宗教、民族习俗、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译介学;俄罗斯电影片名;文化意象;翻译
作者简介:杨燕翎(1963-),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王晓林(1994-),女,辽宁沈阳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2
近年来,中俄两国各个方面的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被引入中国的俄罗斯电影也逐年增多,电影片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众对电影的第一印象,而片名中的文化意象則是观众获取信息的关键。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赋予文化意象相对固定的含义,而 “本民族文化的象征意义到了其他民族文化就会淡化、消隐、变形、遗失,造成文化意象的歪曲与失落,这就要求译者兼顾片名中的语义信息和文化内涵。”[1]如此不但使电影片名更易被观众接受与理解,也有利于中俄电影产业的友好交流与持续合作。
译介学与一般概念上的翻译研究不同,它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切入,对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研究,它并不受一些语言现象的认识和表述的限制,也不注重翻译水平的高低,而是把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语言现象当作文学研究的对象,关注的是信息的缺失、扭曲、增添和扩展。本文以部分俄罗斯经典电影为例,在译介学理论的关照下,具体分析电影片名中文化意象的不同表现形式,探讨电影片名翻译中宗教、民族习俗、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一.俄罗斯电影片名中文化意象的翻译
俄罗斯电影作品题材广泛,片名中会涉及许多不同形式的文化意象。国内引进时译者考虑到民族文化的差异有时会进行“创造性叛逆”。
(一)用动物表达的文化意象
2016年在中国大热的俄语电影“Он-дракон”直译为《他是龙》,译者也采用了此译名。俄语中的“дракон”指的是“神话中生有双生翅能喷吐火焰的蛇形怪物,”[2]与英文中的单词龙“dragon”有相似的特点,是魔鬼和罪恶的象征。影片中的龙就是这样残暴的形象,龙会掳走漂亮的女子,让她当自己的新娘,传说中还曾被代表正义的屠龙族人杀死,这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文化意象大相径庭。龙在中国等东亚区域是祥瑞的象征。一方面龙可以呼风唤雨、避灾驱邪,另一方面在封建王朝龙更是代表皇权,皇族所用器物也多饰以龙纹,是以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持续了数千年。观众看到《他是龙》这个片名后产生的期待视野与在观影实践中的认识体会自然会有较大差别,这就是文化意象到了其他民族后的变形,也是一种文化意象的错位,不过也为观众提供了全然不同的审美体验,拓宽了期待视野。
(二)用谚语、典故或喻体表达的文化意象
2005年上映的黑白片“Не хлебом единым”字面翻译为“不能仅靠面包”。面包在俄罗斯人心目中代表着丰收和富裕。在日常生活中就表现为待客时餐桌上一定要有面包,以示对客人的重视,也凸显了俄罗斯人的热情好客。而中国古代是农耕 文明,主 食的烹调方式以蒸煮为多,饮食传统沿袭至今,虽然现在面包在中国也很常见,但在中国人心中却没有那样鲜明的象征意义,无法产生共鸣,更无法通过片名得知其深层内涵。译者将片名翻译为《爱情与理想》,更直接地点出电影主题:男主角迪米特里热衷于发明创造,坚守的是理想;女主角娜杰日达,随着丈 夫被流放,坚守的是爱情。
(三)用数字表达的文化意象
电影纪录片“Рождённые в СССР. Семилетние”于1991年开始拍摄,每7年一次,译者译为《俄国人生七年》,记录了20个生于1983年的孩子的成长历程,每个孩子的民族和生活环境都不相同,从中反映出东欧 剧变和苏联 解体后社会的动荡和对个人的成长与思考。数字“7”在俄语有“众多;吉祥、幸福”之意,导演选择7年拍摄一次,除了考虑到以人类的生命长度和生理成长速度,7年足够发生较大改变之外,还受到“7文化”的影响,取其吉祥幸福之意。
片名《俄国人生七年》,并没有在原名基础上多做改动,但并不会给中国观众理解影片带来障碍。因为数字“7”在世界主要宗教、主要民族中显示出奇迹般的相同特性:伊斯兰教的信徒相信天有七重,;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圣经》中说,上帝用七日造就了人和世间万物;佛经中也有将第七日称为“死此 生彼”的超度日的说法;在印度和西亚的少数民族中,存在着“商七”的概念。[3]中国平遥古城的古院,在房屋正方有五个窑洞,上面以七根大梁支撑,叫做“五间七架”,都表明数字7在人类文明中占有非同一般的地位。
(四)用其他方式表达的文化意象
2018年在中国上映的冒险动作电影《太空救援》原名为“Cалют-7”,直译为“礼炮7号”,由1985年前苏联发生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礼炮7号”是载人航天飞船的名称,俄罗斯人对这个名字并不会感到陌生,也会对当时的历史情况有一定了解,因为这是前苏联推行的礼炮计划发射的九个空间站之一。但在中国上映时,“礼炮”这个意象并不能使中国观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因为观众最熟悉的是中国“神州”号系列飞船,所以译者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将片名译为《太空救援》,这样观众看到片名就会对电影有更直观的了解,也便于电影的宣传及票房收益的提升。
二.电影片名中文化意象翻译原因探析
俄罗斯电影片名中文化意象在中国的扭曲、遗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笔者从译介学角度出发,把文化意象置于两个民族、文化和社会的巨大背景下,审视和阐发其种种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宗教、民族习俗和社会心理三个方面。 (一)宗教原因
影片“Слон”直译为“象”,在中国被译为《大象菩提》。影片讲述的是一头被马戏团抛弃的大象在被送去安乐死的路上为人们带来欢乐,最终被拯救的故事。
神奇的是,影片中大象走过的地方莲花都会盛开,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菩提”在佛教中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意,中国信仰多宗教,其中以佛教的影响力最大,其从印度传入后逐渐发展壮大,经历了漫长的中国化过程,从东汉至明清均有史料记载。译者在原名的基础上增加“菩提”二字确定了电影的基调,中国观众看到《大象菩提》这样的片名就会立刻有一个预设的期待,还会有一种宗教文化上的亲切感。
影片“Ученик”曾入围第69届戛纳电影节,直译为“学生、学徒”,在中国被译为《门徒》。影片讲述的是叛逆学生韦尼亚明某一次看过《圣经》后便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还用其中的教条来约束自己、评判他人,韦尼亚明以宗教为手段断章取义地引用《圣经》原文来达到反抗老师、反抗母亲的目的。《圣经》是基督教经典,俄罗斯人信奉的东正教正是基督教分支之一,正因东正教在俄罗斯具有崇高的地位,韦尼亚明利用《圣经》来质疑批判他人的行为才屡屡得逞。在改编为电影之前,这部作品的俄文名字为“(М)ученик”,正是由“мученик”(“蒙难者、苦难重重的人”)和“ученик”(“学徒;学生”)这两个词语组合而成。片名如被译为“学徒”或“学生”,会使中国观众联想到刚进入各行各业的新人或教室中的孩子。基督教自唐代贞观年间传入中国,历经千余年兴衰,在中国影响深远,片名译为《门徒》会使中国观众迅速将影片代入基督教背景中,也更加契合电影主题。
(二)民族习俗原因
影片“Ёлки”直译为“云杉、枞树”,當时的总统梅德韦杰夫曾在影片中担任配音演员,在中国被译为《圣诞树》。电影中故事的发生时间是在新年到来之前,俄罗斯的新年是在1月1日,紧随其后的东正教圣诞节在1月7日,都是俄罗斯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所以俄罗斯的新年和圣诞假期从每年的12月30日一直持续到新一年的1月8日。而枞树是俄罗斯人庆祝新年和圣诞时常用的装饰材料,其神圣性与希腊神话中的牧神潘有关,潘在心爱的自然女神死后将其变为了枞树,枞树从此成为潘的圣树。在中国最受重视的是农历新年,中国人会按照本民族的习俗来度过新年,并不会摆放新年枞树。而近些年来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圣诞节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会举办很多活动,其中就包括摆放由枞树制作而成的圣诞树,大家对“圣诞树”这个名称也不会感到陌生。片名翻译为《圣诞树》,而不是“新年枞树”,更符合中国的民族习俗和传统认知。
俄罗斯与中国还有许多不同的民族习俗。俄罗斯人非常喜爱鲜花,不管是多支还是一支,都可以作为节日、生日或做客时赠送给亲朋的礼物,只是花的数量一定要是单 数,这是因为俄罗斯人认为单数代表幸运吉祥。只有在人过世的时候,才送出偶数的鲜花以示哀悼。但在中国,凡有喜事,均好双数,翻译的电影片名也常以“四字块”的形式,如影片“Мы из будущего”被译为《古墓迷途》、“Савва сердце война”被译为《灵狼传奇》等。另外,中国人比较忌讳黑白两色,认为其代表悲痛和贫苦,如影片“Майор”被译为《警界黑幕》,借黑色的象征意义影射片中警局中的人替谢尔盖掩饰罪行、杀人灭口的行为。而红色则代表吉祥与幸运,古时婚礼就以红色装饰。
(三)社会心理原因
影片“Москва слезам не верит”被译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1年被评选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片名翻译过程中词汇和句意均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为了符合中国观众的阅读习惯在语序上做了调整,原名中“не верит”位于句末,强调“不相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民族的极端心理。女主人公卡捷琳娜并没有因怀孕后被抛弃而意志消沉,而是不畏权势、奋发图强,从青涩少女蜕变为成熟理性的企业家,始终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俄罗斯民族骁勇善战,认为眼泪代表内心的脆弱,而脆弱是改变不了任何事情的。而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强调“中庸之道”,和俄罗斯人的极端民族个性有明显的区别。眼泪在中国人心中不只代表着脆弱,更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如杜甫的诗句“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只不过情感并不像俄罗斯民族那样极端。正如十九世纪俄国诗人利哈乔夫所说:“用理性不能理解俄罗斯,用一般的标准无法衡量它,在它那里存在的是特殊的东西。”[4]
中俄两国在文化传统、民族习俗、国际环境与地理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译者在翻译电影片名中的文化意象时面临诸多挑战。文化意象的失落、变形等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所以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要把文化意象置于两个民族、文化和社会的巨大背景下,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同时,尽可能审视和阐发文化意象的深层内涵,从而赋予 电影片名新的面貌,让其在跨 越了时间、语言、国家的界限之后继续保持 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谢天振.译介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建华.现代俄汉双解词典[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王宪举,陈艳.俄罗斯[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
关键词:译介学;俄罗斯电影片名;文化意象;翻译
作者简介:杨燕翎(1963-),女,吉林长春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王晓林(1994-),女,辽宁沈阳人,长春理工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6--02
近年来,中俄两国各个方面的文化交往越来越密切,被引入中国的俄罗斯电影也逐年增多,电影片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观众对电影的第一印象,而片名中的文化意象則是观众获取信息的关键。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会赋予文化意象相对固定的含义,而 “本民族文化的象征意义到了其他民族文化就会淡化、消隐、变形、遗失,造成文化意象的歪曲与失落,这就要求译者兼顾片名中的语义信息和文化内涵。”[1]如此不但使电影片名更易被观众接受与理解,也有利于中俄电影产业的友好交流与持续合作。
译介学与一般概念上的翻译研究不同,它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切入,对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研究,它并不受一些语言现象的认识和表述的限制,也不注重翻译水平的高低,而是把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语言现象当作文学研究的对象,关注的是信息的缺失、扭曲、增添和扩展。本文以部分俄罗斯经典电影为例,在译介学理论的关照下,具体分析电影片名中文化意象的不同表现形式,探讨电影片名翻译中宗教、民族习俗、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
一.俄罗斯电影片名中文化意象的翻译
俄罗斯电影作品题材广泛,片名中会涉及许多不同形式的文化意象。国内引进时译者考虑到民族文化的差异有时会进行“创造性叛逆”。
(一)用动物表达的文化意象
2016年在中国大热的俄语电影“Он-дракон”直译为《他是龙》,译者也采用了此译名。俄语中的“дракон”指的是“神话中生有双生翅能喷吐火焰的蛇形怪物,”[2]与英文中的单词龙“dragon”有相似的特点,是魔鬼和罪恶的象征。影片中的龙就是这样残暴的形象,龙会掳走漂亮的女子,让她当自己的新娘,传说中还曾被代表正义的屠龙族人杀死,这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龙的文化意象大相径庭。龙在中国等东亚区域是祥瑞的象征。一方面龙可以呼风唤雨、避灾驱邪,另一方面在封建王朝龙更是代表皇权,皇族所用器物也多饰以龙纹,是以中国人对龙的崇拜持续了数千年。观众看到《他是龙》这个片名后产生的期待视野与在观影实践中的认识体会自然会有较大差别,这就是文化意象到了其他民族后的变形,也是一种文化意象的错位,不过也为观众提供了全然不同的审美体验,拓宽了期待视野。
(二)用谚语、典故或喻体表达的文化意象
2005年上映的黑白片“Не хлебом единым”字面翻译为“不能仅靠面包”。面包在俄罗斯人心目中代表着丰收和富裕。在日常生活中就表现为待客时餐桌上一定要有面包,以示对客人的重视,也凸显了俄罗斯人的热情好客。而中国古代是农耕 文明,主 食的烹调方式以蒸煮为多,饮食传统沿袭至今,虽然现在面包在中国也很常见,但在中国人心中却没有那样鲜明的象征意义,无法产生共鸣,更无法通过片名得知其深层内涵。译者将片名翻译为《爱情与理想》,更直接地点出电影主题:男主角迪米特里热衷于发明创造,坚守的是理想;女主角娜杰日达,随着丈 夫被流放,坚守的是爱情。
(三)用数字表达的文化意象
电影纪录片“Рождённые в СССР. Семилетние”于1991年开始拍摄,每7年一次,译者译为《俄国人生七年》,记录了20个生于1983年的孩子的成长历程,每个孩子的民族和生活环境都不相同,从中反映出东欧 剧变和苏联 解体后社会的动荡和对个人的成长与思考。数字“7”在俄语有“众多;吉祥、幸福”之意,导演选择7年拍摄一次,除了考虑到以人类的生命长度和生理成长速度,7年足够发生较大改变之外,还受到“7文化”的影响,取其吉祥幸福之意。
片名《俄国人生七年》,并没有在原名基础上多做改动,但并不会给中国观众理解影片带来障碍。因为数字“7”在世界主要宗教、主要民族中显示出奇迹般的相同特性:伊斯兰教的信徒相信天有七重,;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圣经》中说,上帝用七日造就了人和世间万物;佛经中也有将第七日称为“死此 生彼”的超度日的说法;在印度和西亚的少数民族中,存在着“商七”的概念。[3]中国平遥古城的古院,在房屋正方有五个窑洞,上面以七根大梁支撑,叫做“五间七架”,都表明数字7在人类文明中占有非同一般的地位。
(四)用其他方式表达的文化意象
2018年在中国上映的冒险动作电影《太空救援》原名为“Cалют-7”,直译为“礼炮7号”,由1985年前苏联发生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礼炮7号”是载人航天飞船的名称,俄罗斯人对这个名字并不会感到陌生,也会对当时的历史情况有一定了解,因为这是前苏联推行的礼炮计划发射的九个空间站之一。但在中国上映时,“礼炮”这个意象并不能使中国观众产生丰富的联想,因为观众最熟悉的是中国“神州”号系列飞船,所以译者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将片名译为《太空救援》,这样观众看到片名就会对电影有更直观的了解,也便于电影的宣传及票房收益的提升。
二.电影片名中文化意象翻译原因探析
俄罗斯电影片名中文化意象在中国的扭曲、遗失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笔者从译介学角度出发,把文化意象置于两个民族、文化和社会的巨大背景下,审视和阐发其种种变化的原因,主要包括宗教、民族习俗和社会心理三个方面。 (一)宗教原因
影片“Слон”直译为“象”,在中国被译为《大象菩提》。影片讲述的是一头被马戏团抛弃的大象在被送去安乐死的路上为人们带来欢乐,最终被拯救的故事。
神奇的是,影片中大象走过的地方莲花都会盛开,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菩提”在佛教中有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之意,中国信仰多宗教,其中以佛教的影响力最大,其从印度传入后逐渐发展壮大,经历了漫长的中国化过程,从东汉至明清均有史料记载。译者在原名的基础上增加“菩提”二字确定了电影的基调,中国观众看到《大象菩提》这样的片名就会立刻有一个预设的期待,还会有一种宗教文化上的亲切感。
影片“Ученик”曾入围第69届戛纳电影节,直译为“学生、学徒”,在中国被译为《门徒》。影片讲述的是叛逆学生韦尼亚明某一次看过《圣经》后便沉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还用其中的教条来约束自己、评判他人,韦尼亚明以宗教为手段断章取义地引用《圣经》原文来达到反抗老师、反抗母亲的目的。《圣经》是基督教经典,俄罗斯人信奉的东正教正是基督教分支之一,正因东正教在俄罗斯具有崇高的地位,韦尼亚明利用《圣经》来质疑批判他人的行为才屡屡得逞。在改编为电影之前,这部作品的俄文名字为“(М)ученик”,正是由“мученик”(“蒙难者、苦难重重的人”)和“ученик”(“学徒;学生”)这两个词语组合而成。片名如被译为“学徒”或“学生”,会使中国观众联想到刚进入各行各业的新人或教室中的孩子。基督教自唐代贞观年间传入中国,历经千余年兴衰,在中国影响深远,片名译为《门徒》会使中国观众迅速将影片代入基督教背景中,也更加契合电影主题。
(二)民族习俗原因
影片“Ёлки”直译为“云杉、枞树”,當时的总统梅德韦杰夫曾在影片中担任配音演员,在中国被译为《圣诞树》。电影中故事的发生时间是在新年到来之前,俄罗斯的新年是在1月1日,紧随其后的东正教圣诞节在1月7日,都是俄罗斯人最重视的节日之一,所以俄罗斯的新年和圣诞假期从每年的12月30日一直持续到新一年的1月8日。而枞树是俄罗斯人庆祝新年和圣诞时常用的装饰材料,其神圣性与希腊神话中的牧神潘有关,潘在心爱的自然女神死后将其变为了枞树,枞树从此成为潘的圣树。在中国最受重视的是农历新年,中国人会按照本民族的习俗来度过新年,并不会摆放新年枞树。而近些年来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圣诞节在年轻人中很受欢迎,会举办很多活动,其中就包括摆放由枞树制作而成的圣诞树,大家对“圣诞树”这个名称也不会感到陌生。片名翻译为《圣诞树》,而不是“新年枞树”,更符合中国的民族习俗和传统认知。
俄罗斯与中国还有许多不同的民族习俗。俄罗斯人非常喜爱鲜花,不管是多支还是一支,都可以作为节日、生日或做客时赠送给亲朋的礼物,只是花的数量一定要是单 数,这是因为俄罗斯人认为单数代表幸运吉祥。只有在人过世的时候,才送出偶数的鲜花以示哀悼。但在中国,凡有喜事,均好双数,翻译的电影片名也常以“四字块”的形式,如影片“Мы из будущего”被译为《古墓迷途》、“Савва сердце война”被译为《灵狼传奇》等。另外,中国人比较忌讳黑白两色,认为其代表悲痛和贫苦,如影片“Майор”被译为《警界黑幕》,借黑色的象征意义影射片中警局中的人替谢尔盖掩饰罪行、杀人灭口的行为。而红色则代表吉祥与幸运,古时婚礼就以红色装饰。
(三)社会心理原因
影片“Москва слезам не верит”被译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1981年被评选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片名翻译过程中词汇和句意均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为了符合中国观众的阅读习惯在语序上做了调整,原名中“не верит”位于句末,强调“不相信”,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俄罗斯民族的极端心理。女主人公卡捷琳娜并没有因怀孕后被抛弃而意志消沉,而是不畏权势、奋发图强,从青涩少女蜕变为成熟理性的企业家,始终维护着自己的尊严。俄罗斯民族骁勇善战,认为眼泪代表内心的脆弱,而脆弱是改变不了任何事情的。而中国受儒家文化影响,强调“中庸之道”,和俄罗斯人的极端民族个性有明显的区别。眼泪在中国人心中不只代表着脆弱,更是情感的自然流露,如杜甫的诗句“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只不过情感并不像俄罗斯民族那样极端。正如十九世纪俄国诗人利哈乔夫所说:“用理性不能理解俄罗斯,用一般的标准无法衡量它,在它那里存在的是特殊的东西。”[4]
中俄两国在文化传统、民族习俗、国际环境与地理方面的差异必然导致译者在翻译电影片名中的文化意象时面临诸多挑战。文化意象的失落、变形等问题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所以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要把文化意象置于两个民族、文化和社会的巨大背景下,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同时,尽可能审视和阐发文化意象的深层内涵,从而赋予 电影片名新的面貌,让其在跨 越了时间、语言、国家的界限之后继续保持 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谢天振.译介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建华.现代俄汉双解词典[Z].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赵国华.生殖崇拜文化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4]王宪举,陈艳.俄罗斯[M].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