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诊治西北地区专家共识(2021年版)

来源 :中国医药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_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于首位,平均5年生存率不足20%,严重危害人民健康 [1-2].随着人口老龄化、吸烟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肺癌人数最多的国家 [1].低剂量螺旋CT对我国高危人群早期肺癌筛查发现肺结节阳性率高达22.9%,其中肺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比例达6.34%[3],而早期肺癌(Ⅰa期)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 [4].因此,肺结节筛查在早期肺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规范化筛选出肺结节中的早期肺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使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质量并减少国家及社会经济负担.
其他文献
报纸
泄殖腔畸形又称为尿直肠隔畸形序列征(urorectal septum malformation sequence,URSMS),是一系列畸形组合,其发病率为1/50000[1].URSMS预后极差,出生后多系统重建手术极其困难,既往研究利用多种检查方法对患儿共同通道长度进行个体化评估后决定手术方案,短期随访获得了较好的效果[2].然而,由于URSMS畸形变异多,产前正确诊断仍不足.既往多采用二维超声通过腹部囊性包块、肛门闭锁及泌尿系统畸形等联合诊断URSMS,但二维超声不能直观地显示子宫畸形的外部解剖形态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延迟显像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瘤(CRCLM)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35例结直肠癌伴肝结节患者的资料,根据结节的病理或随访结果分为转移组25例和良性组10例.35例均行18F-FDG PET/CT肝脏延迟显像和早期全身常规显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两种显像方法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组在延迟和常规显像的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SUVmax比值、滞留指数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诊断CRCLM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常规显像C指
目的探讨非对比增强磁共振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技术对肝血管瘤、肝细胞癌及肝转移瘤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肝脏T1 mapping技术及扩散加权成像扫描的患者,共发现105枚病灶,其中肝血管瘤25枚、肝细胞癌26枚、肝转移瘤54枚,测量并比较3组病变的平均初始T1值(Native T1)与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利用线性判别分析分别对单纯使用T1值作为变量、单纯使用ADC值作为变量及同时使用T1值与ADC值作为变量对上述3组病变分类准确率进行统计.结果肝血管
1 病例简介rn男,67岁,主诉:2017年10月口腔操作3周后发热,体温最高39.8℃,伴咽痛、双下肢酸痛及全身乏力.给予解热镇痛药及抗生素治疗后体温39.2~39.8℃,病程中临时给予地塞米松5 mg退热后体温降至36.8℃.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5.73×109/L,红细胞沉降率86 mm/h,C反应蛋白197.34 mg/L.体格检查:下肢肌力Ⅳ级,伴压痛,皮肤未见明确异常.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