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尧峰山位于苏州西南郊,地跨吴中区横泾、越溪两街道,是七子山西南支脉。明陈仁锡《尧峰山志》记载,尧峰山有清晖轩、碧玉沼、多景岩、宝云井、白龙洞等十景,旧时是文人雅士隐居和雅集之所。沧海桑田,今尧峰十景所剩无几,但宝云井仍在使用中。
在宝云井的西北面,是一大片茶园。在茶园中间,有一古墓址,宝顶塌陷,罗城基本完整。青石墓碑高1米多,宽约70厘米,斜靠着罗城。墓碑刻:“吴灵岩退翁和尚骨藏处”,落款:“弟子俟斋徐枋敬立”。
退翁是弘储的号。弘储,俗姓李,明万历三十三年生于江苏兴化,四岁失恃,天启中入乡校,然绝意功名,二十五岁时拜三峰汉月法藏为师,潜心修行,为江浙一带的高僧,住持过常州夫山祥符寺、台州天台国清寺、衡州南岳福严寺、苏州虎丘云岩寺、尧峰寿圣寺和木渎灵岩山寺等多处著名佛寺,为灵岩山寺临济宗第三十二世,住持灵岩山寺达二十八年之久。
弘储寓忠孝于佛理,儒释融通,其父李嘉兆为明末爱国志士,曾与书其曰:“吾始祖咎繇为理官,子孙因氏理,其后以音同亦氏李。今先皇帝死社稷,而贼乃李氏,吾忍与贼同姓乎?吾子孙当复姓理氏。”弘储感念父亲高节,他的思想也受其父影响,曾筑报慈堂于尧峰,以祀其父。入清之后,弘储与遗民往来密切,并亲自参与抗清活动中。《南岳和尚退翁第二碑》记载:“辛卯,竟被连染,诸义士争救之,久而得脱。“辛卯被连染”,指顺治八年弘储因浙东的抗清活动受到打击而牵连入狱,历经磨难被释后,他写下《院鞫被杖,归寓示徒》曰:“齿雪饮冰无厌足,履汤蹈火又何妨。东西南北虽空阔,去就原凭自主张。” 其中不难看出弘储践行忠孝的慷慨决心。康熙三年,黄宗羲上灵岩山与弘储会面。弘储遂召集徐枋、黄宗羲弟宗炎及高斗魁、王廷壁等在灵岩山天山阁“纵谈七昼夜”,这就是清初著名的“灵岩聚会”。
徐枋,字昭法,号俟斋,明末清初重要画家和诗人,与杨无咎、朱用纯并称“吴中三高士”,是弘储的白衣弟子。弘储有嗣法弟子万余人,最著名的有檗庵、僧鉴、卑牧、大庾、月函等諸尊宿。著有《灵岩树泉集》《孝经笺说》《虎邱语录》等百余卷。其中《灵岩树泉集》由徐枋作序,序中徐枋称弘储“身入汤火,无所辞避”,并誉之曰:“灵岩储和尚,即印宗之所称‘肉身菩萨’,宝志之所称‘ 传佛心印’者也,海内缁素翕然宗之。”
康熙壬子九月,弘储法师圆寂于灵岩大鉴堂,世寿六十有八。他自制塔铭,并自题封骨藏曰:“何须卵石穿云塔,也有香龛就地埋;白骨如霜一堆土,妙高峰冷莫安排。”临终时一再告诫众弟子:“……至于铭传,我先自作,不得更求名笔,虚饰生平,增我罪累;不许修七修斋,入于俗尚;亦不得请名宿或法子,封龛举火,作诸无益事。”门人遵遗命,塔于尧峰山顶,日大放光明藏。弘储圆寂后,徐枋对他的评价是“唯吾师一心忠孝作佛事。”
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记载:“至宝云禅寺,即古尧峰寿圣寺。僧弘储塔,徐枋题碣。”可见当时弘储墓完好。2010年版《苏州山水志》记载:“尧峰山上原有明末清初高僧弘储的国师塔(骨塔),80年代建电视转播台时拆除。”实际上,今茶园即古尧峰寿圣寺旧址,弘储墓址尚存,且墓碑为清初原物。苏州清代墓葬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的有虎丘钱处士墓、光福青芝山徐枋墓和惠栋墓,这3处墓碑均非原物。弘储墓及徐枋所题墓碑的文物价值应高于前述3处名人墓,至今却未入文保。
“天上灵岩一退翁,蔚然忠孝开宗风。”今弘储法师墓遗落尧峰山茶园,实是令人嘘唏。
在宝云井的西北面,是一大片茶园。在茶园中间,有一古墓址,宝顶塌陷,罗城基本完整。青石墓碑高1米多,宽约70厘米,斜靠着罗城。墓碑刻:“吴灵岩退翁和尚骨藏处”,落款:“弟子俟斋徐枋敬立”。
退翁是弘储的号。弘储,俗姓李,明万历三十三年生于江苏兴化,四岁失恃,天启中入乡校,然绝意功名,二十五岁时拜三峰汉月法藏为师,潜心修行,为江浙一带的高僧,住持过常州夫山祥符寺、台州天台国清寺、衡州南岳福严寺、苏州虎丘云岩寺、尧峰寿圣寺和木渎灵岩山寺等多处著名佛寺,为灵岩山寺临济宗第三十二世,住持灵岩山寺达二十八年之久。
弘储寓忠孝于佛理,儒释融通,其父李嘉兆为明末爱国志士,曾与书其曰:“吾始祖咎繇为理官,子孙因氏理,其后以音同亦氏李。今先皇帝死社稷,而贼乃李氏,吾忍与贼同姓乎?吾子孙当复姓理氏。”弘储感念父亲高节,他的思想也受其父影响,曾筑报慈堂于尧峰,以祀其父。入清之后,弘储与遗民往来密切,并亲自参与抗清活动中。《南岳和尚退翁第二碑》记载:“辛卯,竟被连染,诸义士争救之,久而得脱。“辛卯被连染”,指顺治八年弘储因浙东的抗清活动受到打击而牵连入狱,历经磨难被释后,他写下《院鞫被杖,归寓示徒》曰:“齿雪饮冰无厌足,履汤蹈火又何妨。东西南北虽空阔,去就原凭自主张。” 其中不难看出弘储践行忠孝的慷慨决心。康熙三年,黄宗羲上灵岩山与弘储会面。弘储遂召集徐枋、黄宗羲弟宗炎及高斗魁、王廷壁等在灵岩山天山阁“纵谈七昼夜”,这就是清初著名的“灵岩聚会”。
徐枋,字昭法,号俟斋,明末清初重要画家和诗人,与杨无咎、朱用纯并称“吴中三高士”,是弘储的白衣弟子。弘储有嗣法弟子万余人,最著名的有檗庵、僧鉴、卑牧、大庾、月函等諸尊宿。著有《灵岩树泉集》《孝经笺说》《虎邱语录》等百余卷。其中《灵岩树泉集》由徐枋作序,序中徐枋称弘储“身入汤火,无所辞避”,并誉之曰:“灵岩储和尚,即印宗之所称‘肉身菩萨’,宝志之所称‘ 传佛心印’者也,海内缁素翕然宗之。”
康熙壬子九月,弘储法师圆寂于灵岩大鉴堂,世寿六十有八。他自制塔铭,并自题封骨藏曰:“何须卵石穿云塔,也有香龛就地埋;白骨如霜一堆土,妙高峰冷莫安排。”临终时一再告诫众弟子:“……至于铭传,我先自作,不得更求名笔,虚饰生平,增我罪累;不许修七修斋,入于俗尚;亦不得请名宿或法子,封龛举火,作诸无益事。”门人遵遗命,塔于尧峰山顶,日大放光明藏。弘储圆寂后,徐枋对他的评价是“唯吾师一心忠孝作佛事。”
李根源《吴郡西山访古记》记载:“至宝云禅寺,即古尧峰寿圣寺。僧弘储塔,徐枋题碣。”可见当时弘储墓完好。2010年版《苏州山水志》记载:“尧峰山上原有明末清初高僧弘储的国师塔(骨塔),80年代建电视转播台时拆除。”实际上,今茶园即古尧峰寿圣寺旧址,弘储墓址尚存,且墓碑为清初原物。苏州清代墓葬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的有虎丘钱处士墓、光福青芝山徐枋墓和惠栋墓,这3处墓碑均非原物。弘储墓及徐枋所题墓碑的文物价值应高于前述3处名人墓,至今却未入文保。
“天上灵岩一退翁,蔚然忠孝开宗风。”今弘储法师墓遗落尧峰山茶园,实是令人嘘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