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如何进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行了探究,阐述了高中生的心理发育特点,探讨了高中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原则,提出了具体的指导对策,对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新课改;心理健康问题
一、高中生心理特点
(一)心理断乳期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有的学生具有叛逆心理,往往十分反感家长对自己的管束,在学习中也会带有相应的抵触情绪,希望能够摆脱外在的控制,自身能够得到独立。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高中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被称为断乳期,是对“自由”的渴望与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的无助和无能为力心理的反映。
(二)闭锁的心门
高中生在进入青春期后,其心理往往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其中比较明显的变化在于自尊心的变强,学生往往会变得越发独立,含蓄而又内敛,与他人的交流明显变少,不愿意将自己置身于相关的嘈杂场景中。一些高中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独来独往,不喜欢言语,但在其自尊心受到伤害后,情绪会变得过于激动,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十分在意。此阶段的高中生,如果处于顺境往往会自负,如果处于逆境将会变得自卑伤感,这些都反映出了高中生在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特点。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一)手机成瘾
随着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学生对手机游戏接触的年纪也在逐渐变小,对其上瘾率不断提高,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和问题的一大根源便在于手机。许多家长反映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學生手机成瘾问题导致其在学校的学习也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因为手机问题和老师爆发冲突,进而严重影响了师生间的良好关系。
(二)学习压力过大
高考对于学生而言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高中时期的学习强度相对较大,这使学生处于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中,自身心理所承受的压力逐渐变大,每一次考试都会使学生感受到相应的紧张氛围,增大了学生的心理负重,进而对学习产生了相应的消极态度。在此情况下,少数高中生对学习会产生无力感,甚至是厌恶感。部分学生对自己平常学习要求比较严格,一旦考试失败内心将会变得无比痛苦,进而对下一场考试产生畏惧,对自身的发挥也产生了影响,还有一些学生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进而产生放弃念头。
(三)厌学心理
高中生的学习模式相比初中和小学阶段而言,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模式。高中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要更大,而且该阶段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学生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学习状态十分重视。这也使得高中生不仅要面对教师的严格要求,还需要面对家长带来的压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长,而娱乐时间相对较短,同时知识点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这使许多学生对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训练往往无法适应,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严重情况下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
(四)感情问题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的发展阶段,因此在具体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懵懂的感情,特别是同学之间,而这种感情在该时间段是不应长期存在的。对于学生而言,在这一时间段应该以学习为主,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由于自身懵懂的感情而对未来产生影响,那么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如果学生无法对这件事情进行理性思考,当教师或家长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一些学生往往会出现叛逆心理。
三、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中班主任需要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在具体教育工作当中需要对学生有效分析,并对学生的周围环境、学习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等进行充分了解,同时,还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严格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全面了解,不定期的测试学生心理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有效掌握,在发生问题前及时进行控制,合理引导并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得到健康成长。
(二)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
高中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不够明确,这也使得部分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指导时,往往不愿意公开谈论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以及性格特点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也有所不同。对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深入进行分析,并要在合适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此同时,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应该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从而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相关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知识理论来开展教育工作,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充分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具体学习过程当中获得相关的心理指导和疏导。部分学校虽然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在具体实施时不够完善,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接受程度产生了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校对该门课程设置的重要性没有产生正确认识,甚至觉得该门课程的学习会使学生的学习时间有所浪费,对学生各主科的学习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此类不正确观点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新型事物出现在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学生会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对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并要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学工作者来有效开展具体的教育工作。
(二)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
目前,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变得越发明显,一些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因此,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时,需要对自身的方法加以注意。学校需要有效开展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使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加大关注外,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结合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状况进行分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当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较低时,教师则应以鼓励为主,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有效提升。针对一些比较懒惰的学生,教师则应严厉的管理,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端正。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
沟通是人们相处融洽的有效途径,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对此,高中班主任需要做到及时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行充分了解。学生在学校所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应及时告知家长,使其能够对学生在校状态进行了解,通过家校共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来自教师的关怀和帮助,缓解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高中班主任需要做好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并采取有效对策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效解决相关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游忠新.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改善对策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
[2]罗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6).
(责任编辑:姜波)
[关键词] 新课改;心理健康问题
一、高中生心理特点
(一)心理断乳期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有的学生具有叛逆心理,往往十分反感家长对自己的管束,在学习中也会带有相应的抵触情绪,希望能够摆脱外在的控制,自身能够得到独立。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高中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被称为断乳期,是对“自由”的渴望与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困难时的无助和无能为力心理的反映。
(二)闭锁的心门
高中生在进入青春期后,其心理往往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其中比较明显的变化在于自尊心的变强,学生往往会变得越发独立,含蓄而又内敛,与他人的交流明显变少,不愿意将自己置身于相关的嘈杂场景中。一些高中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独来独往,不喜欢言语,但在其自尊心受到伤害后,情绪会变得过于激动,对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十分在意。此阶段的高中生,如果处于顺境往往会自负,如果处于逆境将会变得自卑伤感,这些都反映出了高中生在青春期的主要心理特点。
二、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一)手机成瘾
随着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学生对手机游戏接触的年纪也在逐渐变小,对其上瘾率不断提高,家长与孩子之间产生矛盾和问题的一大根源便在于手机。许多家长反映对孩子使用手机的时间无法进行有效控制。學生手机成瘾问题导致其在学校的学习也受到严重影响,甚至会因为手机问题和老师爆发冲突,进而严重影响了师生间的良好关系。
(二)学习压力过大
高考对于学生而言是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同时,高中时期的学习强度相对较大,这使学生处于高强度的学习环境中,自身心理所承受的压力逐渐变大,每一次考试都会使学生感受到相应的紧张氛围,增大了学生的心理负重,进而对学习产生了相应的消极态度。在此情况下,少数高中生对学习会产生无力感,甚至是厌恶感。部分学生对自己平常学习要求比较严格,一旦考试失败内心将会变得无比痛苦,进而对下一场考试产生畏惧,对自身的发挥也产生了影响,还有一些学生无法承受这种压力,进而产生放弃念头。
(三)厌学心理
高中生的学习模式相比初中和小学阶段而言,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模式。高中生的学习压力相对要更大,而且该阶段对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学生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学习状态十分重视。这也使得高中生不仅要面对教师的严格要求,还需要面对家长带来的压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的学习时间长,而娱乐时间相对较短,同时知识点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大,这使许多学生对这种高强度的学习训练往往无法适应,进而产生了厌学情绪,严重情况下甚至出现自暴自弃的现象。
(四)感情问题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的发展阶段,因此在具体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懵懂的感情,特别是同学之间,而这种感情在该时间段是不应长期存在的。对于学生而言,在这一时间段应该以学习为主,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如果由于自身懵懂的感情而对未来产生影响,那么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如果学生无法对这件事情进行理性思考,当教师或家长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一些学生往往会出现叛逆心理。
三、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高中班主任需要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在具体教育工作当中需要对学生有效分析,并对学生的周围环境、学习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等进行充分了解,同时,还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班主任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严格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全面了解,不定期的测试学生心理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有效掌握,在发生问题前及时进行控制,合理引导并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使学生得到健康成长。
(二)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方式
高中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还不够明确,这也使得部分学生在接受心理健康指导时,往往不愿意公开谈论自身所存在的心理问题。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环境以及性格特点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所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也有所不同。对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深入进行分析,并要在合适的时间采取适当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此同时,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应该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对学生的发展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从而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高中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相关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知识理论来开展教育工作,同时在教学过程当中还需要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充分掌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具体学习过程当中获得相关的心理指导和疏导。部分学校虽然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在具体实施时不够完善,进而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接受程度产生了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校对该门课程设置的重要性没有产生正确认识,甚至觉得该门课程的学习会使学生的学习时间有所浪费,对学生各主科的学习会产生相应的影响。此类不正确观点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同时,如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许多新型事物出现在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当中,学生会面对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对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需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并要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学工作者来有效开展具体的教育工作。
(二)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
目前,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变得越发明显,一些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因此,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时,需要对自身的方法加以注意。学校需要有效开展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使其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从而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所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当中,除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加大关注外,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状态,结合学生的家庭情况和生活状况进行分析,对不同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当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较低时,教师则应以鼓励为主,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有效提升。针对一些比较懒惰的学生,教师则应严厉的管理,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端正。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及家长的沟通
沟通是人们相处融洽的有效途径,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当中沟通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环节。对此,高中班主任需要做到及时和学生以及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从而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状态进行充分了解。学生在学校所发生的事情,无论是在学习方面还是心理方面,都应及时告知家长,使其能够对学生在校状态进行了解,通过家校共育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可以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受来自教师的关怀和帮助,缓解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高中班主任需要做好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并采取有效对策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够形成健全的人格,有效解决相关心理健康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游忠新.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改善对策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
[2]罗奎.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6).
(责任编辑: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