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考化学适应性测试题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9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C—12N—14 H—1 O—16 Ca—40 F—19 Na—23C1—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烛炬成灰 D.滴水成冰
其他文献
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的重要资源,员工忠诚度水平是能否运用好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服务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餐饮业作为服务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人力资源现状却不尽人意,员工忠诚度低、离职率高、人员流动过大等问题层出不穷,与此同时还存在着食品安全卫生差、员工违规操作等问题,任其发展必然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探究这种现状背后的根源,员工忠诚度低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而餐饮业有着其独有的特点,但相关的研究却寥寥。
  因此,探究餐饮业员工忠诚度的影响因素,提出提高其忠诚度的对策与措施是保
原版试题    刘禹锡陋室简陋,却能以苔痕草色为乐;欧阳修仕途坎坷,却能以百姓安乐为乐;女排姑娘训练艰苦,却能以为国争光为乐。生活虽贫困,温馨的亲情能带来快乐;学习虽紧张,丰收的知识能带来快乐;家庭虽不幸,甜蜜的友情能带来快乐……  请以“快乐”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向上。③文章字数不少于500字(若诗歌不少于20行)。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
期刊
探究性试题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注重能力立意和科学探究的方法,一般试题信息量较大,没有固定的命题模式,具有较大的区分度,是中考命题的发展方向。它还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探索性,把课堂教学从仅仅传授知识转移到强调过程与方法,把师生真正从题海中解放出来;有利于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等意识领域目标的形成。
期刊
能否扣题,是作文特别是考场作文成败的关健。作文扣题固然与审题、选材密切相关,但是学会掌握一些具体的扣题技巧,也相当重要。即便审题准,选材佳,但如果行文中不懂扣题,也会出现“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的惨局。特别是写开放性强的话题作文,更容易因文思自由而不自觉地远离话题中心。有人说,有时一两句话就有可能“救活”一篇被判死刑的跑题作文,起到点石成金的效果。其实这种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夫,就是扣题的功夫
期刊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一段介绍“博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8分)  ①在目前这个网络时代,新词新语以其独特的方式产生和传播着,像“客”这类网络新词族很引人注目。  ②2005年,各méi( )体发布的当年十大流行词语中,“博客”频频出现。据易观国际数字显示,2005年中国博客注册用户数已超过4000万,于是2005年就有“中国博客元年”之称。
期刊
典型试题    阅读下面材料,然后发表看法  2006年4月30日晚,第十二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在北京如期进行,青年歌手们在演唱上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但在多为中学课本内容的文化素质测验题面前,他们却过不了关。例如,歌手在被问及“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时,选择了“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的答案,“一日不见”接下一句。竟然说出“好想你”;还有选手分不清中国书法的行书和草书……让现场评委
期刊
第Ⅰ卷(选择题)    一、听力  A.听下面5段对话。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期刊
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是历年中考试题中的必考内容,常以综合题形式出现,这类试题不仅能考查两个函数的基本性质,而且能考查同学们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现以2006年的中考题为例,浅谈这类问题的解法,供参考。    一、有关同一坐标系下的图象问题  例1 (2006年广东省韶关市中考题)
期刊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卷面总分:100分    一、我能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你选出填入答题框中,每题2分,共28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两层楼房的高度约为20m  B.一张课桌重约500N  C.中学生骑自行车的正常速度约为20m/s  D.家用照明灯正常工作电流约为0.2A  2.下列光学器材在使用时,得到的是放大实像的是( )。  A.用投影
期刊
我们常把复习课称为“炒冷饭”,炒过几遍的冷饭拿来吃,味道肯定不好。所以教师怕上复习课,学生不愿上复习课,不足奇怪。的确,都是些学过的知识。再喋喋不休地重复强调是有点烦,话说三遍不好听嘛。  可是复习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否则中考前就不会腾出那么多时间来几轮复习。那如何上好中考复习课呢?如何把“冷饭”炒成香喷喷的“扬州炒饭”呢?我看关键就是“温故而知新”中的“新”字,不只是复习课的形式要新,更要从复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