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颅脑创伤患者的治疗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12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南于灾区地形复杂、山体滑坡、交通中断,救援非常困难,很多伤员在伤后几天才被救出,或者因当地条件有限,未能及时获得专科救治,因此地震所致的颅脑创伤治疗与一般的处理不尽相同,特别是伤口的处理。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颅内原发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等.方法 报道我院曾经收治的3例颅内原发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病例,并结合既往文献对本病进行讨论.结果 本院3例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均达到了肿瘤的全切或近全切,文献中已知的术后随访结果也大都令人满意.结论 原发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在颅内属于罕见的良性肿瘤,手术全切除肿瘤是治疗本病最确实可靠的手段,既可明确病理性质又可达到有效的治疗目的。
目的 探讨2型神经纤维瘤病(NF2)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9例NF2的临床特征.结果 本组15例有家族史,平均发病年龄为27.3岁.发病年龄无性别差异,67例(97%)有听神经瘤,37例(54%)伴发脑膜瘤,31例(45%)伴发椎管肿瘤,33例(48%)以听神经瘤症状起病.13例(19%)以椎管病变起病.57例病人在我院行78次手术,1例死亡(死亡率1.4%).随访到40例,KtX560分
亨廷顿病(Huntington's disease,HD)又称慢性进行性舞蹈病,因1872年George Huntington对此病做了较为全面的描述,也阐明了其遗传形式而得名.亨廷顿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为中年发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以舞蹈样动作伴进行性认知障碍终至痴呆为该病的主要特征。
期刊
表皮样囊肿发病率占全脑肿瘤的0.5%~1.8%,多发生于小脑脑桥角、鞍旁[1].脑干内表皮样囊肿少见[2-3],我们发现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介绍如下.  病例报告
期刊
神经外科手术后的病人由于麻醉、创伤、颅压高、保留气管插管、外界刺激等因素的影响,在麻醉恢复的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躁动,不利于护理.我院中心ICU于200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应用咪哒唑仑治疗手术后出现躁动的病人87例,治疗和护理效果显著,现做如下报告。
期刊
目的 探讨扩大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岩斜区脑膜瘤巾的应用.方法 采用扩大乙状窦后入路的手术方式,显微切除人刑岩斜区脑膜瘤6例,肿瘤最大直径3.4~6.7 cm,平均4.5 cm,术中切除枕骨和乳突.完全显露横安和乙状窦,通过悬吊硬脑膜将它们分别向上方和前方牵开,有效地减少了两个粗大的静脉窦对小脑幕下方和岩骨背面的遮挡,手术视野明显增大,能够充分暴露小脑幕和岩骨背面.结果 本组肿瘤全切除3例
脑干胶质瘤占成人脑肿瘤的2.4%,占儿童脑肿瘤的10%~20%.脑干肿瘤的75%是胶质瘤,任何年龄可以发病,发病高峰为7~9岁和40~50岁,男女比例大致相等.目前国内缺乏脑干肿瘤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国外资料表明[1]:英国新诊断儿童桥脑弥散型胶质瘤每年为20~30例,美国为100~150例.美国儿童弥漫型桥脑胶质瘤发病率为0.18/10万人/年.王忠诚等[2]统计1980年初至2001年9月接受
期刊
目的 研究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至鞍卜区域的解剖.方法 选用20例尸头标本,模拟神经内镜下扩人经鼻入路,显露至鞍上区域,研究其周围解剖.结果 提出蝶安腔骨性后壁解剖学分区方法,描述视交叉上间隙、视交叉下间隙和眼动脉三角等解剖学慨念及其临床意义.结论 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人路可以较好地显露鞍上区域。
显微外科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椎管内肿瘤的全切除率不断上升,但是对椎管内大型肿瘤[1],尤其是位于脊髓腹侧、椎管内外呈哑铃形生长的肿瘤,治疗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许多患者术后存在脊柱不稳定,常需行内固定手术.本研究对此问题探讨如下。
期刊
平滑肌肉瘤占成人软组织肿瘤发病率的5%~10%,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在中枢神经系统中,颅内原发平滑肌肉瘤极其罕见,其病囚为免疫缺陷(HIV感染)或全脑放疗所致,主要以转移性病变为主[2].我们对一子宫平滑肌肉瘤脑转移患者进行治疗,结合文献,对其治疗及预后进行探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