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的初心与坚守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j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陈俊武院士在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的办公室。
20世纪90年代,陳俊武担任催化裂化高级研修班导师时的文件资料。

  在中国,有70%的汽油是通过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加工而成的。而这项工艺的工程技术奠基人,正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陈俊武。他入党63年、70年工作不辍,如今92岁高龄仍坚持每周三天来单位上班,处理技术方面的一些事情。1949年参加工作至今,他不仅创造了石油炼制、煤化工领域的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退休后仍著书育人,为中国石化行业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2019年10月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陈俊武“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晨曦中,一位头发花白、精神矍铄的长者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流,前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涧河西畔的中国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办公大楼。
  “国家进入新时代,我虽然年纪大了,体力差了一些,还是能继续做些贡献的。”楼道尽头的打印机前,这位长者一边打印资料,一边谈话,阳光轻轻地洒在他略微佝偻的背上,“现在就是给年轻人当‘啦啦队员’,昨天他们给我送了一份项目资料,有几个数据还得再推敲一下。”
  这位92岁的“啦啦队员”,就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奠基人的陈俊武。
  回首来路,他曾带领团队创造了炼油化工技术领域的多项“共和国第一”,为中国流化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做出了开创性贡献。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他始终坚守着热爱祖国、忠诚事业的家国情怀,始终站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不忘初心 科学报国


  翻看陈俊武的履历,70年的职业生涯始终围绕着两个字:石油。
  陈俊武祖籍福建长乐,1927年3月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受到良好的家教和文化熏陶。陈俊武在中学时期就对化学知识产生了浓厚兴趣。1944年,17岁的陈俊武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应用化工系。
  当时的中国民不聊生,工矿企业凋敝衰败。1946年,正读大学二年级的陈俊武到辽宁抚顺参观人造石油厂,第一次见到了日本人荒废丢弃还未运行的煤制油生产装置,中国石油工业落后、处处受制于人的窘况对他产生了巨大冲击,心中当即立下志愿:挽弓当挽强,一定要投身石油工业,用己所学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贡献力量。
1975年,陈俊武(右三)与当年设计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同事们在辽宁抚顺合影。

  为了心中的石油梦,4年大学生活,陈俊武把青春岁月全部融进一张张书页和笔记之中。“外面的春天与我何干,最重要的,是要让内心充满芬芳。”陈俊武在日记中写道。不管时局如何动荡,他心中唯有刻苦学习。
  至今,抚顺石油二厂北催化车间门前仍立有一块石碑,书有“中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1965年5月”字样。这座被称为中国炼油工业“五朵金花”之一的装置凝结了一大批石油工作者的辛勤劳动,陈俊武就是这套装置的设计师。
  流化催化裂化是炼油工业的关键技术,具有投资少、操作费用低、原料适应性强等特点,是石油炼制技术中最重要的转化工艺之一。当时,这类装置在西方大国不过二十几套,技术被层层封锁。
  20世纪60年代,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原油供给不足的矛盾得到缓解,但当时国内的炼油技术却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使用的大多是当时并不太先进的苏联技术,不能对原油进行有效深度加工,也无法从中炼取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轻质油产品。
  “这就像有了上好的稻谷,却依然吃不上香喷喷的白米饭。”陈俊武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当时的中国,急需独立自主研发炼油新技术。
  1961年冬,当时的石油工业部决定抽调科研、设计、制造、基建和生产等方面的骨干力量,自力更生开展流化催化裂化、铂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及有关催化剂、添加剂等5项炼油工艺新技术攻关,尽快改变中国炼油工业技术落后的面貌。这5个项目,后来被誉为炼油工业“五朵金花”。
  当时34岁的陈俊武,受命担任中国第一套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设计师。然而,装置应该是什么样子,怎么设计,怎么制造?他心里却不太有底。怎么办?那就摸着石头过河,消化资料、分析计算、对比论证,边学边干、边干边学。陈俊武常常一天伏案十几个小时,脑子里全是数据和方案。
陈俊武设计指导的兰州50万吨/年同轴式催化裂化装置。
2014年,陈俊武在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参加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答辩。
2014年,陈俊武与学生刘昱在陕西靖边甲醇制低碳烯烃装置现场视察。
2010年6月,陈俊武等在包头神华180万吨/年甲醇制低碳烯烃装置开工前检查。
2018年12月,陳俊武在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办公室工作。如今92岁高龄的陈俊武仍坚持每周三天来单位上班,处理技术方面的一些事情。

  和这种热火朝天的工作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和同事艰苦的生活状态。
  1962年,全国正处在困难时期,参加项目设计的工作人员每天的伙食几乎是滴油不见。“当时,北京设计院的领导经常向我们‘道歉’:‘同志们都很辛苦,伙食不好,中午熬白菜,晚上白菜熬,很对不起,但是实在没有办法。’”回忆起那段艰苦岁月,陈俊武感慨不已。
  他说,科学报国,就是要有牺牲精神,咬着牙也得熬过去。
  紧张工作3个多月后,主要技术方案已经完成。陈俊武和同事又收集整理了大量资料。但资料只可作为参考,设计还是要靠自己去完成,特别是主要设备必须由中国自行研制。上百套仪表、数千个大小阀门、近两万米粗细管线,都要在设计中做到准确无误、万无一失。
  陈俊武面对的是千头万绪、重担千钧,“我们的创新精神,就是那时候培养出来的,老不满足现状,老要创新。”
  在陈俊武主持下,1963年1000多张设计图纸完工,1964年开始施工备产。陈俊武没日没夜地“泡”在现场。这个找,那个叫;这边开会,那边答疑—他忙得像个不停转的陀螺。
  1965年5月5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霞光拂过地平线,位于抚顺石油二厂南端的60万吨/年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展现出钢筋铁骨的雄姿。历经4年多的艰苦攻关,这个由中国自主开发、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安装的第一朵“金花”一次投产成功,带动中国炼油技术一举跨越20年,接近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仅仅依靠吃细粮(即原油中的蜡油组分)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已经满足不了中国对汽、柴油日益增长的需要,扩大原料来源,使一部分渣油也能够成为流化催化裂化的原料,生产更多的汽、柴油成为中国炼油科技工作者的攻关目标。陈俊武和闵恩泽两位院士领衔担任了这项国家“六五”攻关课题的攻关任务,分别担任正、副组长,于1987年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渣油催化裂化技术,助力中国炼油工业实现“由只能吃精粮到也吃粗粮”的转变。

一刻也未离开过能源领域


  20世纪90年代初,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陈俊武,为了国家能源安全,开始重点研究石油替代问题。
  2000年前后的十余年间,面对中国原油对外进口依存度逐年递增的现实,陈俊武开始研究国家石油替代战略。他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指导完成了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工业放大及其工业化推广应用,为中国煤炭资源转化利用开辟新路径。甲醇制烯烃技术成为连接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桥梁,获得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10年8月,陈俊武完成设计的世界首套、全球规模最大的180万吨级甲醇制低碳烯烃工业示范装置在内蒙古包头建成投产,形成了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21世纪初,进入耄耋之年的陈俊武,开始对一个并非自己研究领域的课题产生兴趣:全球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问题。“我不单纯满足于具体的技术工作,而是想从宏观角度和世界范围了解能源问题。”陈俊武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数据,历时3年写就24万字的专著《中国中长期碳减排战略目标研究》,为国家碳排放政策的制定、能源结构的调整、能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了积极的科学建议。
  32岁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58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64岁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88岁斩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俊武在60岁之后又多工作了30多年,他却说:“不能觉得自己得了很多荣誉,就该歇一歇了,我不敢有这个念头。”
  正是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引领着陈俊武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界传奇。
  “看到国家兴旺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是入党63年的陈俊武的心声,“从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那一天起,我就做好以身许国、献身科学的准备了,无怨无悔。”

“希望年轻人踩在我肩膀上成长”


  2016年3月26日下午1点,河南洛阳的一座小区。陈俊武从一辆轿车里下来,立在车旁没有马上离开,他指指后座:“把那束康乃馨给我……”
  这束鲜花的背后,有个“20万元”的动人故事。
  2010年,年逾八旬的陈俊武牵头在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组建了河南省石油补充替代能源研究院士工作站,指导团队从事“生物能源替代石油基运输燃料的评估和对比论证”软课题研究工作。6年间,陈俊武每月坚持到郑州大学讲课、讨论,对郑州大学孙培勤教授的研究团队给予悉心指导。
  鲜为人知的是,6年来,陈俊武对化工与能源学院支付的酬金分文不取,也不让学院负担任何吃住行费用。在团队取得阶段性成果之际,化工与能源学院奉上陈俊武6年兼职所应得的酬金。这次,陈俊武提出把这近20万元全部捐出。
  当天上午,陈俊武专程赶到郑州大学,了却了这桩心愿。捐赠活动结束后,陈俊武谢绝了学校的款待请求,但愉快地接受了学生们送上的一束鲜花。他说,他要把花送给卧病在床的老伴儿……
  陈俊武晚年甘当人梯,为中国石化行业培养了许多人才。他打破门户之见,开办了一个有独特教学方式的高级研修班,当年研修班的许多学员,如今已经成长为石化行业的技术专家。
  “我们国家现在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前进步伐明显加快。”陈俊武说,“希望更多的年轻同志踩在我的肩膀上,站得更高,成长更快,在科技创新这条道路上奋勇前进。”
  (本报道图片由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提供)
其他文献
运-20运输机在人们的欢呼声中展示短距离起飞能力。 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来自被称为“辽东雄鹰”的北部战区空军歼击机某旅的歼-11BS战斗机双机展示近距离空战格斗。 摄影 萬全/人民画报  2019年10月21日,吉林长春,为期5天的庆祝人民空军成立70周年航空开放活动圆满落幕。  本次航空开放活动,包括1个主题日和4个公众日,共有空中展示、地面展示和配套活动三大板块。有超过45万名现场观众全方位感
期刊
受阅部队经过的道路两旁挤满了热情的群众。 摄影 马耕平/人民画报  金秋时节的北京,张灯结彩,繁花似锦,街头巷尾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气氛。  国庆当日,中国红装点了北京的大街小巷,也映现在各界群众的身上、笑容中。街头,当空中梯队飞过,人们仰望欢呼,充满着无限的自豪与荣耀;长安街两侧,人们向受阅官兵发出最真诚的致敬。欢乐的人们挥舞国旗,为祖国生日送上最真诚的祝福。国庆日,在五星红旗下留影。 摄影 马耕平
期刊
国庆庆祝活动,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神圣而庄严的盛典。  让我们一起在《人民画报》的报道中重温那些聚焦共和国发展脉动、激荡华夏儿女爱国情怀的精彩瞬间。《人民画报》1950年4期(10月号)封面1950年10月1日,在国庆活动上的群众。《人民画报》1951年10期,报道1951年国庆阅兵的版面。《人民画报》1951年10期,报道1951年国庆报道的版面。195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
期刊
女兵方队在训练间隙互相整理着装。 摄影 万全/人民画报  每分钟行进112步,每步75厘米;腿踢高线、步伐间隔和女队员的裙子下摆线要同等高度;仪仗方队三名旗手所执的党旗、国旗和军旗始终保持在45度角……80分钟的阅兵活动,让全世界目睹了新时代中国军人的刚毅形象。阅兵的时间虽短暂,背后却凝聚了受阅官兵的刻苦训练和后勤保障人员的人性化服务。9月中下旬,本刊记者走进位于京郊的阅兵训练场,记录下正在进行冲
期刊
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 摄影 姚大伟/新华社9月30日,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习近平整理花篮上的缎带。 摄影 庞兴雷/新华社9月30日,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
期刊
加强务实合作,畅叙邻里情谊。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此次南亚之行,人们期待此访将为中印、中尼乃至中国同南亚关系发展注入新动力,为加强区域互联互通与经贸务实合作开辟新空间,为增进地区人民互信与友谊搭建新平台,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作出新贡献。增进中印战略互信 打开合作新局面  2019年10月11日至12日,习近平主席同印度总理莫迪在印度金奈举行第二次非正式会晤。两国领导人就中印关系和共同关心的
期刊
2019年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庆祝空军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对空军成立7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向空军全体官兵致以诚挚问候。习近平在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中国航空博物馆参观庆祝空军成立70周年主题展览。 摄影 李刚/新华社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向人民空军英烈敬献花篮。 摄影 李刚/新华
期刊
河北省廊坊市,北临首都北京,东与天津交界,地处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地带和环渤海腹地,历史悠久,保留并发扬着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且在今天形成了产业。探访红木之美  红木,因花纹美观,材质坚硬耐久,颜色较深,多体现出古香古色的风格,成为贵重古典家具的主要用材之一。造型优美、庄重典雅的红木家具,在变化中求统一,雕饰精细,线条流畅。  廊坊市大城县的红木文化产业起源于明清时期,改革开放后日臻成熟。伴随传统匠心
期刊
“殷墟甲骨文的重大发现在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习近平  甲骨文,指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发现于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的殷墟,是商代后期(公元前14世纪—公元前11世纪)王室和贵族用于占卜和记事的文书,又称契文、甲骨刻辞、卜辞等。  从沉睡地下的商王
期刊
远望3号测量船驾驶舱内,驾驶员对太平洋海域的海况进行观测。  2019年9月29日,新中国70华诞前夕,伴随着船员齐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远望3号远洋航天测量船再次解缆出航,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奔赴太平洋海域执行北斗三号等两次海上卫星测控任务。  本刊记者随船出航,记录下大洋上的“移动科学城”工作与生活的点点滴滴。亲历测量任务  离岸,出航,于外人是一种充满刺激的新鲜体验,于远望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