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以高纯α相氮化硅为原料,Y2O3为烧结助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氮化硅陶瓷.研究烧结温度对陶瓷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经过后续常压热处理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烧结(1600~1700℃)可制备致密度大于99%的氮化硅陶瓷,其中,在1700℃烧结制备的氮化硅陶瓷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经过1750℃常压热处理后,晶粒尺寸进一步增大,液相由非晶态转化为结晶态,所有样品的第二相组成均为Y5Si3O12N.陶瓷抗弯强度由551提高至775 MPa,热导率由43.6提高至61.1 W/(m·K).
【机 构】
:
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8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高纯α相氮化硅为原料,Y2O3为烧结助剂,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制备氮化硅陶瓷.研究烧结温度对陶瓷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经过后续常压热处理的性能变化.结果表明,放电等离子烧结(1600~1700℃)可制备致密度大于99%的氮化硅陶瓷,其中,在1700℃烧结制备的氮化硅陶瓷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经过1750℃常压热处理后,晶粒尺寸进一步增大,液相由非晶态转化为结晶态,所有样品的第二相组成均为Y5Si3O12N.陶瓷抗弯强度由551提高至775 MPa,热导率由43.6提高至61.1 W/(m·K).
其他文献
为保证实验动物房的室内污染物浓度处于较低水平,传统空调系统一般采用大风量的全新风系统,空调能耗巨大.针对控制污染物浓度所需新风量远高于控制其他参数所需新风量的情况,本文提出了可实现温度、湿度、污染物独立控制的新型空调系统,以达到降低新风量、减少空调能耗的目的.以笼盒式实验动物房为例,利用CFD软件模拟了该系统的净化效果并研究节能性,结果表明:当设置新风换气次数为8.53 h-1、循环换气次数为13 h-1、循环送风温度为19.4℃时,可满足室内温度、湿度、污染物浓度要求,保证小鼠正常生存;相比传统全新风系
表面等离激元起源于金属与介质界面上电子与电磁波的共振作用,可实现对电磁波的近场局附、表面场增强和多维度操控等.真空电子学主要研究内容是基于自由电子与电磁波互作用进行能量交换,进而实现电磁波激发与放大、电子加速等功能.将表面等离激元应用于真空电子学,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局域场增强和灵活操控优势有望显著增强电子注-波互作用的某些特性,为推动真空电子器件向集成化、高效率、高频率等方向发展提供新思路.本文对典型的表面等离激元结构及其在真空电子学领域的初步应用进行了综述,抛砖引玉,以引发相关研究人员对表面等离激元学和
自20世纪初世界上诞生第一支真空二极管以来,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电真空器件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雷达、通讯、电子战等系统的核心元器件.rn随着固态器件的快速发展,其体积小、噪声低、稳定性好的优点使电真空器件受到一定的挑战和冲击,但固态功率器件同时也有着应用频段低、单体输出功率小、效率低等问题,而电真空器件在高频率和大功率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未来电真空器件主要朝着小型化、模块化发展,同时也朝着高功率微波武器及医疗等大功率方向发展.更高的输出功率密度、更宽的工作带宽以及更小的体积、重量,是整机
真空电子陶瓷是微波真空电子器件的关键基础材料.本文从微波真空电子器件技术发展需求出发,介绍了真空电子陶瓷在高耐压、微波传输、微波衰减三个方面的重要应用,并对这三个方面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随着电真空器件的发展,行波管面临着更高的热效应,其收集极受高能电子轰击成为发热最严重的部件之一,直接影响到行波管的工作寿命和稳定性,寻找高导热、低二次电子产额的行波管收集极材料至关重要.本文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一种高取向的石墨/铜复合材料,并对不同石墨含量的复合材料热导率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情况进行了研究,发现随着石墨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热导率最大值可以达到733.2 W/(m·K),而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则随石墨含量增加而减小,石墨含量50%(体积比)的复合材料最大二次电子发射系数为1.11.
高导热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是制备散热基板的理想陶瓷材料,但是常规烧结方法难以制备出高致密度的PcBN陶瓷.本文以Al-Si为结合剂,采用高温高压快速制备PcBN陶瓷复合材料,并研究不同Al-Si比例对PcBN陶瓷热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少量Si的加入有利于PcBN致密度的提高,随着Si含量的增加,立方氮化硼烧结体的热导率先增加后下降.Al-Si比例为7:3时的PcBN的热导率最高,达到88.01 W/m·K,比纯Al结合剂的PcBN陶瓷提升了 12.33%.
本文通过对宽带行波管某主要研制生产单位2013年至2019年间来获取的产品故障信息进行深入统计和分析,归纳了宽带行波管出现概率较高的故障模式,分析了故障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通过改进,各类故障模式出现的概率均明显下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为后续宽带行波管可靠性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基础.
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可重构患者身体横截面的非侵入式X射线诊断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供有关器官结构的详细信息,并灵敏地检测出器官的病理变化.自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计算机断层扫描被用于临床诊断以来,在该领域上的多项突破促成了现今超快速、低剂量的扫描技术,这种高检测效率和快速响应一定程度上归功于X射线检测器的发展.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当前X射线探测器主要可分为间接和直接探测两种.此外,在过去二十年中,通过利用不同排列形状和工作机制的X射线探测器,高分辨率临床显微断层扫描系统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本文旨在回顾用于断
本文提出了以Laval喷管为核心部件的超音速两相膨胀机概念,构建了以天然制冷剂CO2为工质的超音速两相膨胀制冷循环模型并进行理想循环热力学分析和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超音速两相膨胀机入口压力、入口温度和旋流分离段出口压力均对系统制冷性能有影响;在空调温区工况,CO2超音速两相膨胀制冷循环COP为6.69,是现有制冷性能相对最优的CO2跨临界制冷循环COP的1.63倍,且大幅降低系统压力;气液分离时液相速度损失对系统制冷性能有影响,系统COP由9.56降至6.01,相对卡诺效率由0.95降至0.60,但仍
核技术领域快中子监测需要探测器具有耐辐照、快响应和耐高温等特点.相比于其它探测器,金刚石探测器具有体积小、抗辐照能力强、时间响应快等优点,目前国内市场上成熟的探测器产品均采用国外的探测器级金刚石材料.本文基于市售的高温高压单晶晶种,采用氧原子等离子体净化实现杂质并入的控制,获得了低杂质含量的高质量单晶金刚石.金刚石经封装后应用于中国散裂中子源进行中子监测试验,实现了对中子脉冲的能量监测.探测器的中子飞行时间谱显示出明显的脉冲分辨,由于C-12原子核与高能中子高的散射截面,在飞行时间谱上产生了对应的共振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