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一年级刚开学,北京市西城区的学生家长张颖就发现,孩子所有的英语学习资料、作业等都需要在一款叫“背书吧”的在线教育应用程序(APP)上下载。无独有偶,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的一年级学生家长王莉被学校要求下载了两款教育APP,分别是“京版云”和“可可宝贝”,老师在通知中说,“在这些软件中学习,方便学生跟读练习发音。”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蓬勃发展,在线教育APP以其便捷、高效等特点迅速在中小学教学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业扫一扫,秒出对错,跟读课文之后两三秒,就能给出评语,为许多师生节省了不少时间。然而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接踵而至。
想学习,先绑定小游戏
在iOS系统的应用商店,学习类APP的下载和使用率很高。“一起小学学生”APP的下载量有130万,小猿搜题的下载量有52.1万,其他一些比较知名的学习类APP下载量也都不少。据有关方面预测,2019年在线教育市场将超过2600亿元,中小学生在线教育用户将达到8000万人,可谓方兴未艾、势头强劲。
“我手机上有六七个APP,有些是老师要求下载的,有些是自己觉得有用下载的,现在碰到不会的题拍照搜一下,确实也比较方便。”家长孙女士说。早在去年孩子上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在家长群里通知下载一款学习类APP,老师在上面布置作业、下通知、批改作业,有一次期末考试的英语口语测试都是通过APP进行的。
“上面有小游戏可以充值,之前班里有个孩子充值游戏币花了1000多元钱,从那之后老师就不再用APP了。”孙女士说,一些小游戏跟学习绑定在一起,比如通过游戏来学习一些英语单词、速算,但要先充值才能玩。“虽然打着‘玩中学’的名义,但是孩子对游戏的兴趣明显高于学习。越好玩的通关游戏,越需要充值才能解锁。”孙女士说,自己还保留着多款这类APP,主要是给孩子检查作业用,有些题目自己不会,“扫一扫”就能出答案,觉得很方便。
不过,孙女士坦言,学习类APP虽然方便了检查作业,但也给自己制造了不少麻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时刻防着孩子拿手机“搜一搜”抄作业。“好几次了,说是拿着手机查资料,实际上就是打开手机抄作业。”
学习APP,与学习无关
这类APP的质量良莠不齐,不少学习类APP中充斥着大量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在一款名为“作业答案”的学习类APP上,在最上方的核心展示区写着“别在该放肆的年纪假装佛系”,点开后发现是一个公众号的推送广告,公众号的内容和学习并无关系。
另外一款名为“作业大师”的学习类APP,点开之后最上方的推荐区上标注“校园队长招募中,在学习的同时顺便把钱赚了”。点开进入,这是一款“拉人头赚提成”的APP广告。推荐学生报名该APP的补习课,即可获得“奖学金”,拉的同学越多,赚的“奖学金”也就越多。
在学习类APP中,除了各种打着学习名义的小游戏之外,还有大量的笑话、动漫等。在一款名为“阿凡题搜题”的学习类APP,里面“ACG传送门”板块的介绍是“宅男宅女聚集地,带你走进二次元”,内容基本都是围绕着动漫及其周边,其中一篇名为“看动漫学动作,萌妹们都喜欢这么做”的帖子中,用动漫人物教给孩子们一些非常不雅的动作。帖子下方显示已经有691条跟帖评论。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巡视员陈飞燕表示,一些教育APP放松信息安全管理要求,为了吸引用户,纵容或主动发布涉黄涉赌和性暗示等信息;为了追求利益,推送网络游戏广告、影视网红明星导流等信息;为了获取数据资源,违法违规采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严重污染青少年学习环境,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监管,重锤出击
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锤出击,覆盖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表示:“这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对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教育APP恶意绑定家长账号、窃取师生基本信息等乱象也将进一步清除。陳飞燕表示,2019年5月,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出台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安全设计技术要求、测评要求三个国家标准,增加了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等安全扩展要求,教育APP及其网络系统要按要求落实好安全保护要求。
利用APP收费、进行变相考试、评优、布置作业等乱象也将进一步得到遏制。雷朝滋表示,《意见》将从几个方面规范引导,促进教育APP走得更好更长远。
“首先,从供给侧出发,对教育APP提供者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建立备案制度,根据‘国家统一标准、各省分头实施、企业属地备案’的原则建立备案机制,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支撑。其次,从需求侧出发,压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育APP推荐、选用及运维中的责任。健全选用机制,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选用教育APP应征求师生、家长意见,并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意见》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雷朝滋说。
同时,要健全管理体系,促进教育APP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教育APP的长效监管机制。”雷朝滋说。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蓬勃发展,在线教育APP以其便捷、高效等特点迅速在中小学教学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作业扫一扫,秒出对错,跟读课文之后两三秒,就能给出评语,为许多师生节省了不少时间。然而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接踵而至。
想学习,先绑定小游戏
在iOS系统的应用商店,学习类APP的下载和使用率很高。“一起小学学生”APP的下载量有130万,小猿搜题的下载量有52.1万,其他一些比较知名的学习类APP下载量也都不少。据有关方面预测,2019年在线教育市场将超过2600亿元,中小学生在线教育用户将达到8000万人,可谓方兴未艾、势头强劲。
“我手机上有六七个APP,有些是老师要求下载的,有些是自己觉得有用下载的,现在碰到不会的题拍照搜一下,确实也比较方便。”家长孙女士说。早在去年孩子上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就在家长群里通知下载一款学习类APP,老师在上面布置作业、下通知、批改作业,有一次期末考试的英语口语测试都是通过APP进行的。
“上面有小游戏可以充值,之前班里有个孩子充值游戏币花了1000多元钱,从那之后老师就不再用APP了。”孙女士说,一些小游戏跟学习绑定在一起,比如通过游戏来学习一些英语单词、速算,但要先充值才能玩。“虽然打着‘玩中学’的名义,但是孩子对游戏的兴趣明显高于学习。越好玩的通关游戏,越需要充值才能解锁。”孙女士说,自己还保留着多款这类APP,主要是给孩子检查作业用,有些题目自己不会,“扫一扫”就能出答案,觉得很方便。
不过,孙女士坦言,学习类APP虽然方便了检查作业,但也给自己制造了不少麻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要时刻防着孩子拿手机“搜一搜”抄作业。“好几次了,说是拿着手机查资料,实际上就是打开手机抄作业。”
学习APP,与学习无关
这类APP的质量良莠不齐,不少学习类APP中充斥着大量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在一款名为“作业答案”的学习类APP上,在最上方的核心展示区写着“别在该放肆的年纪假装佛系”,点开后发现是一个公众号的推送广告,公众号的内容和学习并无关系。
另外一款名为“作业大师”的学习类APP,点开之后最上方的推荐区上标注“校园队长招募中,在学习的同时顺便把钱赚了”。点开进入,这是一款“拉人头赚提成”的APP广告。推荐学生报名该APP的补习课,即可获得“奖学金”,拉的同学越多,赚的“奖学金”也就越多。
在学习类APP中,除了各种打着学习名义的小游戏之外,还有大量的笑话、动漫等。在一款名为“阿凡题搜题”的学习类APP,里面“ACG传送门”板块的介绍是“宅男宅女聚集地,带你走进二次元”,内容基本都是围绕着动漫及其周边,其中一篇名为“看动漫学动作,萌妹们都喜欢这么做”的帖子中,用动漫人物教给孩子们一些非常不雅的动作。帖子下方显示已经有691条跟帖评论。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副巡视员陈飞燕表示,一些教育APP放松信息安全管理要求,为了吸引用户,纵容或主动发布涉黄涉赌和性暗示等信息;为了追求利益,推送网络游戏广告、影视网红明星导流等信息;为了获取数据资源,违法违规采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严重污染青少年学习环境,侵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监管,重锤出击
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有序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锤出击,覆盖各学段教育和各类教育APP,引导规范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司长雷朝滋表示:“这是国家层面发布的首个全面规范教育APP的政策文件,对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教育APP恶意绑定家长账号、窃取师生基本信息等乱象也将进一步清除。陳飞燕表示,2019年5月,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出台了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安全设计技术要求、测评要求三个国家标准,增加了云计算、移动互联、物联网、大数据等安全扩展要求,教育APP及其网络系统要按要求落实好安全保护要求。
利用APP收费、进行变相考试、评优、布置作业等乱象也将进一步得到遏制。雷朝滋表示,《意见》将从几个方面规范引导,促进教育APP走得更好更长远。
“首先,从供给侧出发,对教育APP提供者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建立备案制度,根据‘国家统一标准、各省分头实施、企业属地备案’的原则建立备案机制,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支撑。其次,从需求侧出发,压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教育APP推荐、选用及运维中的责任。健全选用机制,提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选用教育APP应征求师生、家长意见,并经领导班子集体决策。《意见》要求统一使用的教育APP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得植入商业广告和游戏。推荐使用的教育APP遵循自愿原则,不得与教学管理行为绑定,不得与学分、成绩和评优挂钩。”雷朝滋说。
同时,要健全管理体系,促进教育APP健康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教育APP的长效监管机制。”雷朝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