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新闻都是科技新闻。”在新媒体专线创建之初的头脑风暴会上,我们把果壳网主编“拇姬”的这句口头禅转述给正在渴求“创新”的同事们,很多人眼中都出现了闪光。
的确,两会报道是每年例行的常规战役性报道,要创新出彩是难上加难。
但如果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新闻,而并非仅仅是以新的科技手段去发布新闻,这样的创新才符合同时面向多形式终端用户的新媒体专线的定位。
在全民科学素养只有千分之零点几的中国,真正严谨的热点事件的科技解读是稀缺产品。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中国人对科技新闻的热忱正在逐渐升温。
这样的供需落差,岂不是新媒体专线创新的“处女地”?
从领导到同事,新媒体专线的开创者们很快同意了采纳科技角度解读新闻的想法。
替读者提问
第一个尝试,是约请人气颇高的国内知名科技网站果壳网开设“果壳问答”专栏,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回应人们集中关注却又不易说清的问题。
两会前夕,雾霾加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集中在了PM2.5上,这恰好是一个科技角度可以大显身手的话题。我们在“解码PM2.5”系列组稿中,首次推出四篇“果壳问答”,回答了“PM家族中,为啥PM2.5成了明星?”“我们吸进的PM2.5最后都去了哪儿?”“北京雾霾跟伦敦烟雾事件有可比性吗?”“PM2.5过高时,市民如何保护自己?”等问题,特别纠正了一些常识方面的误解,引导公众科学看待雾霾现象,在众多媒体铺天盖地的相关报道中成功地脱颖而出,大获好评。
问对问题,是果壳问答“一炮而红”的重要原因。关于PM2.5的提问,都是我们最关心的疑问,只有自己想知道答案、想在网上点开看看的新闻,才是用户想要了解的新闻。“果壳问答”让我们第一次有机会如此直接地为读者提问。
配合这四篇解疑释惑的问答文章,我们同时抛出了两篇关于PM2.5治理的采访稿件。其中,《郑新立:PM2.5治理应成为撬动经济转型的杠杆》是科技角度和经济角度的结合;《空气污染治理不能“孤军奋战”》指出治理应区域联防,是科技角度和政治角度的结合。
两会期间,雾霾和沙尘轮番笼罩京城,此话题一热再热,四川分社丛峰建议从PM250(沙尘)和PM2.5(雾霾)的对比入手,再作解读。于是,又一篇“果壳问答”出炉:雾霾和沙尘哪一个对人体危害更大?它们是否会同时出现?
可见,只有问对问题,才能让科技视角在新闻中大展身手。
“精炼”科技元素
其实,不仅是看起来跟科技有很大关系的话题可以从科技角度解读,很多似乎完全没有关系的话题,也可以“精炼”出科技元素。
在与果壳网的密切合作中,我们紧跟会内会外热点,开启了在“锐话题”组稿中穿插“果壳问答”的新模式,在政治、经济、社会、环保、法制等多领域话题中展开科技解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在反映“吃喝风”的“亚腐败”锐话题组稿中,黑龙江分社刘景洋建议搭配一篇“果壳问答”,从生物学角度解读“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句话。稿件分析指出,生物在潜意识中尽力谋求传递基因,以设法获取更多资源,如果没有制度笼子的束缚,权力就会在生物性需求的驱动下成为某些人攫取资源的工具。腐败、包二奶和某些X二代的恶行都是自私基因恶性膨胀的体现。
这一解读令人拍案叫绝,报纸采用更是极为热烈。
又比如,在“三八”妇女节的报道中,我们推出了《“剩女”可能是个伪命题》一稿,指出在“剩女”择偶要求高的迷雾下,是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水平逐渐升高,而寻找比自己更强的男性的传统却未改变的事实。在众多关于女性话题和婚恋话题的报道中,这篇文章所传递的理性分析显得独树一帜。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在糯康注射死刑的系列报道中,我们采写了《果壳问答:注射死刑如何执行?》一稿;在“癌症焦虑”锐话题组稿中,果壳问答解析了“住在哪儿会影响患癌几率”的问题……精心提炼的科技视角、精心设计的问答环节,令这些稿件读来耳目一新。
“升华”科技报道
当然,我们的科技报道并不只甘当配角。通过对两会一些热点焦点的准确把握,我们将与之相关的科技报道“升华”为体现全局眼光的主角。
例如,“创新”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16次,成为高亮词。两会开始不久,习近平在参加政协和人大小组讨论会上,又两度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在新华社对外部顾钱江老师的部署下,我们围绕这一非同寻常的讯号迅速展开热策划,确定了“创新驱动发展”这一锐话题,采写了《中国感受到技术创新的迫切需要》《创新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专利申请世界第一是创新假象?》等一组稿件,深入探讨了中国距离创新型大国还有多远的问题。其中,《中国感受到技术创新的迫切需要》通过“讯飞语点”和“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两个案例,既展示了中国推动科技创新的全新趋势,也揭示了中国在全球环境下面临的差距和困难,生动且深刻。组稿同时配发了“盘古搜索”十八大以来关于“自主创新”的十大热搜词排行的图表,采用良好。
在人大会开幕首日,我们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中研发经费占GDP比重首超2%作了重点解读,揭示出投入仍然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对于IT技术发展带来的隐私泄露问题,我们于会前、会中进行了连续报道,推出了《谁在拉着我们“裸奔”?》《评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隐私?》《小米掌门人雷军:手机丢了,比电脑丢了还恐怖》《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立法刻不容缓》《果壳问答:未来,我们还有隐私吗?》等系列稿件。
针对“城镇化”这一两会热议话题,我们精心策划,从现有的讨论、决策和部署出发,以科幻的视角畅想未来城市,采写了《两会的科幻:构想未来城市》,还特别邀请科幻作家韩松和刘慈欣为我们的“未来城市”锐话题各写了一篇文章,分别是《科幻作家笔下的未来中国城市》和《城市,由实体走向虚拟》。
为了打造这组融现实与科幻于一体的报道,我们联合上海分社罗争光、对外部任沁沁、广东分社张展鹏和山东分社高洁共同参与采访,获得近十位代表委员以及科学家、科幻作家、果壳网主编等极具想象力和预测力的人,共同描摹未来城市的蓝图。大胆的想象,极强的画面感,客观的分析,再加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方向,使得这组稿件别具风味。事实上,这组稿件也是我们的用心之作和得意之作。
创新的过程是愉悦的,也是充满惊喜的。
科技角度不是唯一的角度,它只是政治角度、经济角度、文化角度之后,看待新闻的另一种视角,犹如在墙上多开了一扇窗,会看到许许多多新的东西,其幻无穷,其乐无穷。(作者供图)
的确,两会报道是每年例行的常规战役性报道,要创新出彩是难上加难。
但如果我们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看待新闻,而并非仅仅是以新的科技手段去发布新闻,这样的创新才符合同时面向多形式终端用户的新媒体专线的定位。
在全民科学素养只有千分之零点几的中国,真正严谨的热点事件的科技解读是稀缺产品。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中国人对科技新闻的热忱正在逐渐升温。
这样的供需落差,岂不是新媒体专线创新的“处女地”?
从领导到同事,新媒体专线的开创者们很快同意了采纳科技角度解读新闻的想法。
替读者提问
第一个尝试,是约请人气颇高的国内知名科技网站果壳网开设“果壳问答”专栏,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回应人们集中关注却又不易说清的问题。
两会前夕,雾霾加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集中在了PM2.5上,这恰好是一个科技角度可以大显身手的话题。我们在“解码PM2.5”系列组稿中,首次推出四篇“果壳问答”,回答了“PM家族中,为啥PM2.5成了明星?”“我们吸进的PM2.5最后都去了哪儿?”“北京雾霾跟伦敦烟雾事件有可比性吗?”“PM2.5过高时,市民如何保护自己?”等问题,特别纠正了一些常识方面的误解,引导公众科学看待雾霾现象,在众多媒体铺天盖地的相关报道中成功地脱颖而出,大获好评。
问对问题,是果壳问答“一炮而红”的重要原因。关于PM2.5的提问,都是我们最关心的疑问,只有自己想知道答案、想在网上点开看看的新闻,才是用户想要了解的新闻。“果壳问答”让我们第一次有机会如此直接地为读者提问。
配合这四篇解疑释惑的问答文章,我们同时抛出了两篇关于PM2.5治理的采访稿件。其中,《郑新立:PM2.5治理应成为撬动经济转型的杠杆》是科技角度和经济角度的结合;《空气污染治理不能“孤军奋战”》指出治理应区域联防,是科技角度和政治角度的结合。
两会期间,雾霾和沙尘轮番笼罩京城,此话题一热再热,四川分社丛峰建议从PM250(沙尘)和PM2.5(雾霾)的对比入手,再作解读。于是,又一篇“果壳问答”出炉:雾霾和沙尘哪一个对人体危害更大?它们是否会同时出现?
可见,只有问对问题,才能让科技视角在新闻中大展身手。
“精炼”科技元素
其实,不仅是看起来跟科技有很大关系的话题可以从科技角度解读,很多似乎完全没有关系的话题,也可以“精炼”出科技元素。
在与果壳网的密切合作中,我们紧跟会内会外热点,开启了在“锐话题”组稿中穿插“果壳问答”的新模式,在政治、经济、社会、环保、法制等多领域话题中展开科技解读,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在反映“吃喝风”的“亚腐败”锐话题组稿中,黑龙江分社刘景洋建议搭配一篇“果壳问答”,从生物学角度解读“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句话。稿件分析指出,生物在潜意识中尽力谋求传递基因,以设法获取更多资源,如果没有制度笼子的束缚,权力就会在生物性需求的驱动下成为某些人攫取资源的工具。腐败、包二奶和某些X二代的恶行都是自私基因恶性膨胀的体现。
这一解读令人拍案叫绝,报纸采用更是极为热烈。
又比如,在“三八”妇女节的报道中,我们推出了《“剩女”可能是个伪命题》一稿,指出在“剩女”择偶要求高的迷雾下,是中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水平逐渐升高,而寻找比自己更强的男性的传统却未改变的事实。在众多关于女性话题和婚恋话题的报道中,这篇文章所传递的理性分析显得独树一帜。
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在糯康注射死刑的系列报道中,我们采写了《果壳问答:注射死刑如何执行?》一稿;在“癌症焦虑”锐话题组稿中,果壳问答解析了“住在哪儿会影响患癌几率”的问题……精心提炼的科技视角、精心设计的问答环节,令这些稿件读来耳目一新。
“升华”科技报道
当然,我们的科技报道并不只甘当配角。通过对两会一些热点焦点的准确把握,我们将与之相关的科技报道“升华”为体现全局眼光的主角。
例如,“创新”一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16次,成为高亮词。两会开始不久,习近平在参加政协和人大小组讨论会上,又两度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在新华社对外部顾钱江老师的部署下,我们围绕这一非同寻常的讯号迅速展开热策划,确定了“创新驱动发展”这一锐话题,采写了《中国感受到技术创新的迫切需要》《创新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词》《专利申请世界第一是创新假象?》等一组稿件,深入探讨了中国距离创新型大国还有多远的问题。其中,《中国感受到技术创新的迫切需要》通过“讯飞语点”和“吉利并购沃尔沃”这两个案例,既展示了中国推动科技创新的全新趋势,也揭示了中国在全球环境下面临的差距和困难,生动且深刻。组稿同时配发了“盘古搜索”十八大以来关于“自主创新”的十大热搜词排行的图表,采用良好。
在人大会开幕首日,我们就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中研发经费占GDP比重首超2%作了重点解读,揭示出投入仍然严重不足的实际情况;对于IT技术发展带来的隐私泄露问题,我们于会前、会中进行了连续报道,推出了《谁在拉着我们“裸奔”?》《评论:为什么受伤的总是隐私?》《小米掌门人雷军:手机丢了,比电脑丢了还恐怖》《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立法刻不容缓》《果壳问答:未来,我们还有隐私吗?》等系列稿件。
针对“城镇化”这一两会热议话题,我们精心策划,从现有的讨论、决策和部署出发,以科幻的视角畅想未来城市,采写了《两会的科幻:构想未来城市》,还特别邀请科幻作家韩松和刘慈欣为我们的“未来城市”锐话题各写了一篇文章,分别是《科幻作家笔下的未来中国城市》和《城市,由实体走向虚拟》。
为了打造这组融现实与科幻于一体的报道,我们联合上海分社罗争光、对外部任沁沁、广东分社张展鹏和山东分社高洁共同参与采访,获得近十位代表委员以及科学家、科幻作家、果壳网主编等极具想象力和预测力的人,共同描摹未来城市的蓝图。大胆的想象,极强的画面感,客观的分析,再加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方向,使得这组稿件别具风味。事实上,这组稿件也是我们的用心之作和得意之作。
创新的过程是愉悦的,也是充满惊喜的。
科技角度不是唯一的角度,它只是政治角度、经济角度、文化角度之后,看待新闻的另一种视角,犹如在墙上多开了一扇窗,会看到许许多多新的东西,其幻无穷,其乐无穷。(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