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调查大学生心理疾病内隐和外显污名的状况,并对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进行去污名干预。
方法分别采用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和问卷测量的方法对北京大学30名大学生对心理疾病内隐和外显污名程度进行了研究,进一步考察了教育性和接触性两种干预策略对污名的改善。使用SPSS 22.0对数据进行了t检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大学生被试内隐污名中认知评价、情感反应和行为倾向三个维度SC-IAT的内隐效应值分别为(0.29±0.37)、(0.24±0.43)、(0.10±0.43),认知评价和情感反应维度与0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69,P<0.01;t=2.925,P<0.01),行为倾向维度内隐污名与0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3,P=0.167);外显污名情绪的怜悯维度得分[(1.94±0.61)分]低于中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86,P<0.01),愤怒维度[(4.62±0.44)分]和恐惧维度[(4.55±0.31)分]均高于中值(t=13.243,3.200,均P<0.01);被试干预前、教育后、接触后三个时间点的内隐、外显污名效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知识性问题"你认为下列哪些情况可能算作是心理不健康?"和"下列哪些障碍属于精神疾病?"的回答正确率[(42±13)%、(54±13)%]在接受教育性干预后提高[(49±12)%,(6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82,P<0.05;F=3.576,P<0.05)。
结论大学生对心理疾病存在内隐污名,教育性、接触性干预策略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不能改进大学生对心理疾病的内隐污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