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奶牛胎衣不下分部分胎衣不下和全部胎衣不下2种,可造成子宫炎、不孕症、胎次减少、产奶量下降、败血症等。胎衣不下的诊断、治疗要及时,尤其要加强饲养管理这一环节。
关键词:奶牛胎衣不下;病因;预防;诊疗
中图分类号:S4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84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未能全部排出且滞留于子宫内,是一种产科疾病。目前,本地区散养户饲养的奶牛,多数处于圈舍饲养管理,产后胎衣不下的母牛很常见,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1 病因
牛的胎盘组织结构有关牛的胎盘属于子叶型胎盘,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联系比较紧密。
产后子宫收缩无力。饲养管理不当怀孕后期,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特别是缺乏钙盐、维生素A,微量元素硒,使孕牛消瘦;或加大精料,使孕牛过肥且运动量不足等,可使子宫弛缓。胎儿过大、双胎妊娠及胎水过多,使子宫过度扩张,可继发产后子宫阵缩微弱。流产、早产孕酮含量高,但雌激素水平低,胎盘联系密切,致胎衣不下。
绒毛水肿当发生子宫扭转或施行剖腹产时,胎儿子叶往往出现严重水肿,甚至延伸到绒毛末端,以致胎膜牢固附着在胎盘突表面而不能分离。
胎盘炎怀孕期当奶牛患布病、结核病时,子宫受到局部感染,发生轻度子宫内膜炎及胎盘炎,导致结缔组织增生,使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发生粘连,致使胎衣不下。
个体差异和环境应激配种过早,个体较小都易发生胎衣不下;高温、噪杂、吵闹的环境可抑制子宫的收缩,不利于胎衣的排出。在牛的分娩过程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干扰都将使胎衣排出时间延迟2~3h。
2 症状
胎衣全部不下时由阴门脱出部分胎衣或全部滞留于子宫内。病牛举尾、拱背,不安、频频怒责。滞留的胎衣经24~48h发生腐败,由阴道排出污红色恶臭液体,腐败分解产物经子宫吸收后,可发生全身中毒症状,即食欲下降或废绝,体温升高40℃,脉搏加快,产奶量明显下降,瘤胃活动弛缓,并很快发展为急性子宫炎症,或并发败血症,导致牛死亡。部分胎衣不下时一般无全身症状,但可并发子宫内膜炎或败血症。
3 诊断
3.1 整个胎衣不下将牛站立保定好
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阴户,把手消毒后,再用香皂洗手,然后戴上已消毒的长臂橡胶手套,将手伸入直肠触摸子宫,摸到柔软、有弹性的囊状物便可作出初步诊断。在将消毒后的开宫器放入阴户,若观察到胎盘即可诊断。
3.2 部分胎衣不下仔细检查排出的胎衣
根据绒毛膜破口的断端不吻合,及胎囊的子宫角部分不完整,可诊断。
4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怀孕母牛要饲喂含钙及维生素丰富的饲料,营养要均衡,适当增加运动和光照时间,每日自由运动2h以上。产前20~30d,1次肌肉注射10mg亚硒酸钠、5000国际单位VE;或产后2h,1次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500mL或30%氯化钙500mL;或产前7d肌肉注射维生素AD10mL,每日1次,直至分娩。产后12h内,肌注催产素100国际单位;或产后立即饮用羊水3000mL,也可颈部皮下注射初乳50mL。产前9d,每天注射孕酮100mg;产后立即口服红糖益母草汤(红糖250~500g,干益母草500~1000g,煎汁),1日2次。
5 产后治疗
治疗原则是应刺激子宫肌肉充分收缩,使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分离,促进胎衣自行排出,并预防微生物感染。
5.1 药物治疗
注射垂体后叶激素或催产素80~100单位;或己烯雌酚20~30mg,或苯甲酸雌二醇5~15mg,肌肉注射或靜脉注射。2用0.5%~1%奴佛卡因溶液100mL、催产素50单位在母牛尾根侧面小窝前上角部位进行封闭治疗。
5.2 手术剥离术者
先将指甲剪平磨光,洗净消毒,涂石蜡油,同时把阴道外部洗净,再向子宫内灌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生理盐水2000~3000mL,然后术者用左手将垂脱在阴门外的胎衣拉住,右手顺着胎衣伸入道,用手指慢慢分离粘连处,同时左手逐渐向一个方向扭转并向外轻拉胎衣。在取出胎衣后,为避免感染,可向子宫灌注抗菌消毒药物,如土霉素粉5~10g,蒸馏水500mL,每日1次,连用数天;或用青霉素320万单位,链霉素4g,注射用水适量,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4~5d。
奶牛胎衣不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是预防在发展养牛业上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减少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供应平衡日粮,增加怀孕后期的运动和光照,更应重视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饲料供应,增强机体抵抗力。临床上要保持安静、清洁、宽敞的环境,令其自然分娩。还要预防控制布病、结核病等其它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简介:陈菊苍(1977-),女,兽医师,本科,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
关键词:奶牛胎衣不下;病因;预防;诊疗
中图分类号:S4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84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胎衣在12h内未能全部排出且滞留于子宫内,是一种产科疾病。目前,本地区散养户饲养的奶牛,多数处于圈舍饲养管理,产后胎衣不下的母牛很常见,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
1 病因
牛的胎盘组织结构有关牛的胎盘属于子叶型胎盘,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联系比较紧密。
产后子宫收缩无力。饲养管理不当怀孕后期,饲料中缺乏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特别是缺乏钙盐、维生素A,微量元素硒,使孕牛消瘦;或加大精料,使孕牛过肥且运动量不足等,可使子宫弛缓。胎儿过大、双胎妊娠及胎水过多,使子宫过度扩张,可继发产后子宫阵缩微弱。流产、早产孕酮含量高,但雌激素水平低,胎盘联系密切,致胎衣不下。
绒毛水肿当发生子宫扭转或施行剖腹产时,胎儿子叶往往出现严重水肿,甚至延伸到绒毛末端,以致胎膜牢固附着在胎盘突表面而不能分离。
胎盘炎怀孕期当奶牛患布病、结核病时,子宫受到局部感染,发生轻度子宫内膜炎及胎盘炎,导致结缔组织增生,使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发生粘连,致使胎衣不下。
个体差异和环境应激配种过早,个体较小都易发生胎衣不下;高温、噪杂、吵闹的环境可抑制子宫的收缩,不利于胎衣的排出。在牛的分娩过程中任何一个微小的干扰都将使胎衣排出时间延迟2~3h。
2 症状
胎衣全部不下时由阴门脱出部分胎衣或全部滞留于子宫内。病牛举尾、拱背,不安、频频怒责。滞留的胎衣经24~48h发生腐败,由阴道排出污红色恶臭液体,腐败分解产物经子宫吸收后,可发生全身中毒症状,即食欲下降或废绝,体温升高40℃,脉搏加快,产奶量明显下降,瘤胃活动弛缓,并很快发展为急性子宫炎症,或并发败血症,导致牛死亡。部分胎衣不下时一般无全身症状,但可并发子宫内膜炎或败血症。
3 诊断
3.1 整个胎衣不下将牛站立保定好
用0.1%高锰酸钾溶液清洗阴户,把手消毒后,再用香皂洗手,然后戴上已消毒的长臂橡胶手套,将手伸入直肠触摸子宫,摸到柔软、有弹性的囊状物便可作出初步诊断。在将消毒后的开宫器放入阴户,若观察到胎盘即可诊断。
3.2 部分胎衣不下仔细检查排出的胎衣
根据绒毛膜破口的断端不吻合,及胎囊的子宫角部分不完整,可诊断。
4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怀孕母牛要饲喂含钙及维生素丰富的饲料,营养要均衡,适当增加运动和光照时间,每日自由运动2h以上。产前20~30d,1次肌肉注射10mg亚硒酸钠、5000国际单位VE;或产后2h,1次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500mL或30%氯化钙500mL;或产前7d肌肉注射维生素AD10mL,每日1次,直至分娩。产后12h内,肌注催产素100国际单位;或产后立即饮用羊水3000mL,也可颈部皮下注射初乳50mL。产前9d,每天注射孕酮100mg;产后立即口服红糖益母草汤(红糖250~500g,干益母草500~1000g,煎汁),1日2次。
5 产后治疗
治疗原则是应刺激子宫肌肉充分收缩,使胎儿胎盘和母体胎盘分离,促进胎衣自行排出,并预防微生物感染。
5.1 药物治疗
注射垂体后叶激素或催产素80~100单位;或己烯雌酚20~30mg,或苯甲酸雌二醇5~15mg,肌肉注射或靜脉注射。2用0.5%~1%奴佛卡因溶液100mL、催产素50单位在母牛尾根侧面小窝前上角部位进行封闭治疗。
5.2 手术剥离术者
先将指甲剪平磨光,洗净消毒,涂石蜡油,同时把阴道外部洗净,再向子宫内灌0.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生理盐水2000~3000mL,然后术者用左手将垂脱在阴门外的胎衣拉住,右手顺着胎衣伸入道,用手指慢慢分离粘连处,同时左手逐渐向一个方向扭转并向外轻拉胎衣。在取出胎衣后,为避免感染,可向子宫灌注抗菌消毒药物,如土霉素粉5~10g,蒸馏水500mL,每日1次,连用数天;或用青霉素320万单位,链霉素4g,注射用水适量,肌肉注射,每日2次,连用4~5d。
奶牛胎衣不下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尤其是预防在发展养牛业上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减少奶牛胎衣不下的发生,平时应加强饲养管理,供应平衡日粮,增加怀孕后期的运动和光照,更应重视富含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的饲料供应,增强机体抵抗力。临床上要保持安静、清洁、宽敞的环境,令其自然分娩。还要预防控制布病、结核病等其它传染病的发生。
作者简介:陈菊苍(1977-),女,兽医师,本科,主要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