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为媒体拍片的报道摄影师,乔的作品给人的第一感觉更像是广告摄影,对于每一次拍摄任务的精心构思,使乔的作品看上去较我们常说的“报道摄影”更多了一种精致。因此当编者同新华社图片编辑曾璜谈论到这个问题时,“闪光灯在报道摄影中的运用”也被提了出来。这对于被“不用闪光灯”的理念禁锢了近20年的中国摄影尤其是中国报道摄影界来说,是一个理念上的突破。
中国的摄影师为什么不用闪光灯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中国的摄影师在拍摄时不屑使用闪光灯,因为业内有 “不用闪光灯拍照片的摄影师是好摄影师”的说法。如果不能专业地使用闪光灯,的确会在照片中造成不自然的黑影,失去人物脸部的层次,破坏现场感和照片中的透视感。
据了解,不用闪光灯拍照片的理念源于1988年来中国参加“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的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2002年普雷基先生再次来北京为“荷赛大师讲习班(北京)”培训年轻一代摄影师时,在评价一些纪实摄影作品时,也重复解释过这个说法。不过借普雷基之口,教条地宣扬 “不用闪光灯拍照片”的人实在是曲解了普雷基的教诲,也误导了中国的摄影界。实际上,普雷基所说的只是针对某些特定的摄影领域,如纪实性专题报道。我们不妨拿普雷基麾下的王牌摄影师安妮·利伯威茨(Anne Leibovitz)来说事,她不仅常常使用闪光灯,而且还是使用闪光灯的大师,如下图。
闪光灯在报道摄影中的运用
随着中国报刊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媒体图像化的趋势,一些难为中国传统“新闻摄影” 所界定的图片出现在报刊的版面上。除那些没有时效性的反映社会变化和发展趋势的特写照片和深入报道的图片故事(picture story)外, 还有许多摆布拍摄的精美人物肖像(location portrait),在摄影室里使用模特道具所拍摄的插图照片(illustration,也有人将之称为设计摄影design photography),在汽车版、时装版、美食版和家居版上的类似广告的照片,使用计算机数码技术创作的影像等等。
中国的媒体摄影从新闻摄影进入了报道摄影时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将国外几个内涵和外延都不同的词笼统地译为“新闻摄影”,如News Photography(新闻摄影),Press Photography(新闻摄影),Media Photography(媒介摄影),Photo-reportage(报道摄影),Photojournalism(报道摄影)等,并对新闻摄影下“用摄影的手段”, “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新闻现场的图像记录”,“辅助于文字”的定义,有的还加上了“不能干涉拍摄现场”“不能干涉拍摄对象”等界定,造成中外新闻摄影交流的误读。而不用闪光灯拍照的说法就是将国外早期纪实摄影实践中的一个拍摄理念无原则、无条件地扩大到了整个报道摄影领域,不仅造成了中外摄影文化的误读,也误导了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
在许多中国摄影师看来,闪光灯就是在光线不足时使用的光源。其实不然,闪光灯除了可以当做光源使用、改善光的照度外,还可以改变光比,改变光线的角度和质量,改变色温。摄影师还可以通过使用遮光板、滤色片、使用多个闪光灯等方法来创造出戏剧化的照片。
在国外,怎样同时使用多个闪光灯?怎样在拍摄现场用闪光灯拍出自然光效果的照片,是职业摄影师最基础的工作技能,也是摄影系学生的必修课。以美国Syracuse大学的新闻摄影教育为例,专业使用闪光灯的方法之一是通过闪光灯连线离机使用,除了遇到突发新闻,摄影师可以使用闪光灯直扑拍摄外,闪光灯作为主光源必须离机使用,而机顶闪光灯只能作为辅助光源使用。
中国报道摄影的发展,媒体的市场化和彩色化已经向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职业标准,对色温的控制就象对曝光的控制一样成为评判图片是否职业的重要标准,许多优秀的摄影记者就因为不能在拍摄现场控制色温,而将高档杂志的图片市场拱手让给他人。
所以,摄影记者必需学会使用闪光灯!
完善闪光灯照片的评价体系
在媒体彩色化的时代,评判摄影师职业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摄影师使用闪光灯的技能,好的摄影师可以同时使用三盏以上的闪光灯,创造出奇特的光影效果,能使用闪光灯的摄影师与早期可以不用闪光灯拍照片的摄影师一样是好的摄影师。
具体地说,评价用闪光灯拍摄的照片,可以考虑摄影师怎样控制光比、色温、光线入射角度、光线的质量和影像的创造力。
当闪光灯作为主光源拍摄时,可以看摄影师怎样安排闪光灯的位置来控制光线的角度、亮度、质量,产生柔和、自然的效果,甚至还可以创造出奇特的光影组合。
当闪光灯作辅助光源使用时,可以注意光比的控制。光比的控制是曝光控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报道摄影的实际工作中,准确曝光不仅体现在摄影师对照片曝光量和影调的控制,还体现在对照片光比的控制。在拍摄领导人活动时,新华社资深摄影记者刘建生甚至有“天气越好,越需要用闪光灯”的说法。
用闪光灯控制色温。报刊彩色化后,对色温控制就象对曝光的控制一样成为衡量一张图片职业与否的重要标志,特别对高档印刷的报刊更为重要。色温的控制不仅是将现场的色温调节到胶片的平衡色温,还包括有意在照片中拍出赤橙黄绿青蓝紫,摄影师在拍摄人物、家居、时装时,都可以通过在闪光灯前加上不同色彩的滤色片来达到特有的光色效果。
此外,还必须注意闪光灯的入射角度和光线的质量,还有闪光灯创造出的奇妙的视觉效果。
安妮·利伯威茨(Anne Leibovitz)拍摄的影星史泰龙和他儿子的照片。在室外良好的自然光下,她使用了闪光灯来控制主光线的入射角度、光比、光线的质量和光线的颜色。
笔者在美国Syracuse大学学习时的作业,在纽约万圣节上使用闪光灯作为主光拍摄时,必须离机拍摄,否则不及格。
新华社摄影记者王雷使用闪光灯拍摄的安徽古民居宏村。英国《卫报》的图片编辑ERIC从十多家图片网站的几百张宏村照片中挑选了这张,是因为这张照片与众不同,不可为其他摄影师所复制。
新华社摄影记者王建民使用闪光灯拍摄的SARS病人迁移。这张用闪光灯直扑的拍摄方法,使画面中出现了黑色的影子,这虽然犯了摄影教科书上的忌讳,但是却很好地表现出了SARS的恐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SARS:考核中国》却挑选这张照片为封面,并获得2003年国家图书奖。
中国的摄影师为什么不用闪光灯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很多中国的摄影师在拍摄时不屑使用闪光灯,因为业内有 “不用闪光灯拍照片的摄影师是好摄影师”的说法。如果不能专业地使用闪光灯,的确会在照片中造成不自然的黑影,失去人物脸部的层次,破坏现场感和照片中的透视感。
据了解,不用闪光灯拍照片的理念源于1988年来中国参加“北京国际新闻摄影周”的联系图片社总裁罗伯特·普雷基(Robert Pledge)。2002年普雷基先生再次来北京为“荷赛大师讲习班(北京)”培训年轻一代摄影师时,在评价一些纪实摄影作品时,也重复解释过这个说法。不过借普雷基之口,教条地宣扬 “不用闪光灯拍照片”的人实在是曲解了普雷基的教诲,也误导了中国的摄影界。实际上,普雷基所说的只是针对某些特定的摄影领域,如纪实性专题报道。我们不妨拿普雷基麾下的王牌摄影师安妮·利伯威茨(Anne Leibovitz)来说事,她不仅常常使用闪光灯,而且还是使用闪光灯的大师,如下图。
闪光灯在报道摄影中的运用
随着中国报刊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和媒体图像化的趋势,一些难为中国传统“新闻摄影” 所界定的图片出现在报刊的版面上。除那些没有时效性的反映社会变化和发展趋势的特写照片和深入报道的图片故事(picture story)外, 还有许多摆布拍摄的精美人物肖像(location portrait),在摄影室里使用模特道具所拍摄的插图照片(illustration,也有人将之称为设计摄影design photography),在汽车版、时装版、美食版和家居版上的类似广告的照片,使用计算机数码技术创作的影像等等。
中国的媒体摄影从新闻摄影进入了报道摄影时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将国外几个内涵和外延都不同的词笼统地译为“新闻摄影”,如News Photography(新闻摄影),Press Photography(新闻摄影),Media Photography(媒介摄影),Photo-reportage(报道摄影),Photojournalism(报道摄影)等,并对新闻摄影下“用摄影的手段”, “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新闻现场的图像记录”,“辅助于文字”的定义,有的还加上了“不能干涉拍摄现场”“不能干涉拍摄对象”等界定,造成中外新闻摄影交流的误读。而不用闪光灯拍照的说法就是将国外早期纪实摄影实践中的一个拍摄理念无原则、无条件地扩大到了整个报道摄影领域,不仅造成了中外摄影文化的误读,也误导了中国新闻摄影的发展。
在许多中国摄影师看来,闪光灯就是在光线不足时使用的光源。其实不然,闪光灯除了可以当做光源使用、改善光的照度外,还可以改变光比,改变光线的角度和质量,改变色温。摄影师还可以通过使用遮光板、滤色片、使用多个闪光灯等方法来创造出戏剧化的照片。
在国外,怎样同时使用多个闪光灯?怎样在拍摄现场用闪光灯拍出自然光效果的照片,是职业摄影师最基础的工作技能,也是摄影系学生的必修课。以美国Syracuse大学的新闻摄影教育为例,专业使用闪光灯的方法之一是通过闪光灯连线离机使用,除了遇到突发新闻,摄影师可以使用闪光灯直扑拍摄外,闪光灯作为主光源必须离机使用,而机顶闪光灯只能作为辅助光源使用。
中国报道摄影的发展,媒体的市场化和彩色化已经向摄影记者提出了新的职业标准,对色温的控制就象对曝光的控制一样成为评判图片是否职业的重要标准,许多优秀的摄影记者就因为不能在拍摄现场控制色温,而将高档杂志的图片市场拱手让给他人。
所以,摄影记者必需学会使用闪光灯!
安妮·利伯威茨(Anne Leibovitz)拍摄的影星史泰龙和他儿子的照片。在室外良好的自然光下,她使用了闪光灯来控制主光线的入射角度、光比、光线的质量和光线的颜色。 |
新华社摄影记者王建民使用闪光灯拍摄的SARS病人迁移。这张用闪光灯直扑的拍摄方法,使画面中出现了黑色的影子,这虽然犯了摄影教科书上的忌讳,但是却很好地表现出了SARS的恐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SARS:考核中国》却挑选这张照片为封面,并获得2003年国家图书奖。 |
笔者在美国Syracuse大学学习时的作业,在纽约万圣节上使用闪光灯作为主光拍摄时,必须离机拍摄,否则不及格。 |
新华社摄影记者王雷使用闪光灯拍摄的安徽古民居宏村。英国《卫报》的图片编辑ERIC从十多家图片网站的几百张宏村照片中挑选了这张,是因为这张照片与众不同,不可为其他摄影师所复制。 |
完善闪光灯照片的评价体系
在媒体彩色化的时代,评判摄影师职业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是摄影师使用闪光灯的技能,好的摄影师可以同时使用三盏以上的闪光灯,创造出奇特的光影效果,能使用闪光灯的摄影师与早期可以不用闪光灯拍照片的摄影师一样是好的摄影师。
具体地说,评价用闪光灯拍摄的照片,可以考虑摄影师怎样控制光比、色温、光线入射角度、光线的质量和影像的创造力。
当闪光灯作为主光源拍摄时,可以看摄影师怎样安排闪光灯的位置来控制光线的角度、亮度、质量,产生柔和、自然的效果,甚至还可以创造出奇特的光影组合。
当闪光灯作辅助光源使用时,可以注意光比的控制。光比的控制是曝光控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报道摄影的实际工作中,准确曝光不仅体现在摄影师对照片曝光量和影调的控制,还体现在对照片光比的控制。在拍摄领导人活动时,新华社资深摄影记者刘建生甚至有“天气越好,越需要用闪光灯”的说法。
用闪光灯控制色温。报刊彩色化后,对色温控制就象对曝光的控制一样成为衡量一张图片职业与否的重要标志,特别对高档印刷的报刊更为重要。色温的控制不仅是将现场的色温调节到胶片的平衡色温,还包括有意在照片中拍出赤橙黄绿青蓝紫,摄影师在拍摄人物、家居、时装时,都可以通过在闪光灯前加上不同色彩的滤色片来达到特有的光色效果。
此外,还必须注意闪光灯的入射角度和光线的质量,还有闪光灯创造出的奇妙的视觉效果。
安妮·利伯威茨(Anne Leibovitz)拍摄的影星史泰龙和他儿子的照片。在室外良好的自然光下,她使用了闪光灯来控制主光线的入射角度、光比、光线的质量和光线的颜色。
笔者在美国Syracuse大学学习时的作业,在纽约万圣节上使用闪光灯作为主光拍摄时,必须离机拍摄,否则不及格。
新华社摄影记者王雷使用闪光灯拍摄的安徽古民居宏村。英国《卫报》的图片编辑ERIC从十多家图片网站的几百张宏村照片中挑选了这张,是因为这张照片与众不同,不可为其他摄影师所复制。
新华社摄影记者王建民使用闪光灯拍摄的SARS病人迁移。这张用闪光灯直扑的拍摄方法,使画面中出现了黑色的影子,这虽然犯了摄影教科书上的忌讳,但是却很好地表现出了SARS的恐怖。人民出版社出版的《SARS:考核中国》却挑选这张照片为封面,并获得2003年国家图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