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中强震孕育过程中地震活动图像研究

来源 :东北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SuperM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1970年以来东北地区发生的MS≥5.0浅源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附近的地震活动空间图像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在9次(组)MS≥5.0地震中,有8次地震前在震源区附近出现孕震空区,其中7个孕震空区中强震前出现了逼近地震;6次地震前震源区附近出现了异常地震条带。
其他文献
分析了2004年3月24日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5 9级地震前东北地区地震活动背景、震中周围中小地震活动图像和地震学参数异常过程。在地震发生前,震中及邻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地震活动从无序到有序,出现了孕震空区、地震条带。一些地震活动性参数出现了中、短期异常。
期刊
<正>~~
期刊
以时空变量统一的拟合方法,成功地建立了1950~2000年的时空统一的三维中国地磁基本场模式,克服了以往模式在时间上不连续的缺点,易于应用。并将此模式初步应用于地质构造、岩性分
测定活断层的坐标、绘制活断层空间位置分布图,是城市活断层探测的一个重要目的。手持GPS可以方便、快捷的测定目标点的WGS-84坐标,测量精度也满足1∶1万地形图的要求。本文介绍如何求解系统转换参数,将WGS-84坐标转换为我国目前使用的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进而可以利用GIS技术建立活断层信息管理数据库系统。
采用定量描述地震活动强弱程度的地震活动度方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1970年以来中强地震的分布特征和活动规律,发现内蒙古地区S值存在5年周期的起伏活动规律。在分区研究区的基础上,内蒙古地区从西到东,地震活动度S值呈现有规律的强-弱交替特征。
本文基于Biot动力固结方程,在BDWF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等价线性迭代不断修正土体模量以逼近土体的非线性动态响应,对建筑筒桩基础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动力分析。为了分析筒桩基础的地震反应,考虑桩-土-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将桩-土-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空间体系简化为二维问题计算。结果表明,筒桩基础桩基相对桩基于桩基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筒桩基础的柔性改善了结构的基本周期。
以沈阳地区的LANDSAT 7 ETM+卫星数据和航空照片作为主要数据源,对卫星数据进行假彩色合成和图像融合,结合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实际地质调查对航空照片进行扫描、几何纠正处理,可以了解沈阳地区F5、F6断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和活动性。结果表明,F5、F6断裂在其空间展布上均分别表现为一系列大致平行、呈斜列状排列分布的北东向断裂组,断裂具有分支复合形态,推断沿F5、F6断裂具有发生中等强度地震的危险性。
震级和频度关系式中的b值和地震年平均发生率是表征一个地区地震活动性的重要参数,也是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中不可缺少的计算参数。本文根据当前的地震目录,利用数理统计的方法给出了东北地震区的b值和地震的年平均发生率。该研究成果对在本区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震预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对浑河断裂(沈阳~抚顺段)不同段落上的地貌表现、人工地震勘查、断裂绝对年龄测定、跨断裂水准测量以及断裂与地震的关系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认为该段是一条活动性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