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中升 做中悟 议中得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xj8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实践,发现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在“思中升、做中悟、议中得”三个方面下功夫,立足“三点”,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会收到较好的效果。注重“思中提升”,培養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做中感悟经验”,可以培养实践能力。注重“议中得经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关键词:思中升;做中悟;议中得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数学课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发展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这个知识板块,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全新领域,它一般安排在单元教学内容的后面。这样的安排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因此,这部分内容的设计是密切联系单元学习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它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那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如何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这个知识领域,让学生真正经历探索的过程、积累活动经验、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呢?围绕这个问题,我进行了教学尝试与研究。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领域,是一个新的挑战与探索,因此,在教学中我不断地反复实践,通过实践,我发现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在以下“思中升、做中悟、议中得”三个方面下了功夫,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将以“一亿有多大”一课来阐述我的观点与做法。
   一、注重“思中提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不够深度。特别是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表现尤为突出。因此,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教学中,我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创造机会让学生去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积累活动经验,让活动经验可以上升为抽象的高度。通过实践发现,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思中提升”的习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活动经验,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四年级上册“一亿有多大”这一课时,课前在学生没有进行预习的情况下,我做了一个小调查。通过调查,我发现学生对“一亿有多大”这个课题并不理解,更有甚者不知道这节课究竟学习了些什么?学生总觉得“一亿有多大”这个内容非常抽象,同学们都只会说:“一亿很大很大。”学生根本不会借助实物来描述,不会借助实物来感受一亿有多大。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自学,并给出具体的研究对象让学生去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思考:“同学们,请大家思考一下,一亿张A4的白纸究竟有多大呢?请大家在小组里面先自学课本,并围绕以下问题想一想、说一说。”接着我出示导学案让学生在小组里面带着问题去思考:(学案如下所示)
   因为学生在学习中有了“学案”的问题引领,学生思考有了方向,所以在小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因此在汇报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就是学生通过思考,竟然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如下所示:
   生1:我打算测量1亿张纸有多高?我打算先测量100张纸的高度,再推断出1亿张纸的高度。
   生2:我想测量1亿张纸平铺在地上时,面积有多大?我打算先测量1张纸的面积,再推算出1亿张纸的面积。
   生3:我想测量1亿张纸有多重?我打算先测量1000张纸有多重,再推断出1亿张纸有多重。
   生4:……
   从一个个有创意的想法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是善于思考的,而且思考的方法是有方向和深度的。我们都知道,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数学问题设计不仅能引导学生去思考,还能通过问题的设计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经验。因此,我这样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在“思中提升”中积累了经验,学生的思考不仅能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而且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还拓展了学生思考的广度。
   二、注重“做中感悟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综合与实践”教学,重在实践、重在综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感悟”,在“悟”中“积累”活动经验,从而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如,我在教学“一亿有多大”这一课时,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做中领悟”。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安排了活动1,让学生经历动手操作的过程,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物进行测量,从而推测和感受出“一亿究竟有多大”,具体做法如下:
   【活动1】:
   这个活动的设计,我是在“导入环节”完成后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在导入环节,学生通过小组的智慧,想出了从不同的角度来测量和感受一亿有多大。因此,在活动1这个环节,我分别给每个小组分配了他们所需要的相应数量的A4纸,有的小组是10张,有的小组是100张,有的小组是1000张等。让他们在小组里面利用自己小组想到的方法进行动手探索与研究,从各个方面去感受一亿有多大,并完成学案2。
   学案2虽然看似很简单,却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量,它能很好地检测学生思考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要完成此表,必须进行真实的测量与计算,还要采用推算的方法才能更为简洁、明了地完成操作任务。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测量的方向,还能很好地让学生经历亲身体验操作的过程,实现了数学“综合与实践”课“实践性”的这一特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新教材提出:实施“综合与实践”时,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启发和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合作交流。回顾整个操作过程,我注重让学生动手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我让学生亲自去测量、去记录、去发现,这样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学生感觉、知觉的经验,而且为间接经验的积累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通过动手测一测、填一填等活动,学生领悟到了测量大数物体的方法以及经验。因此,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中,我认为“做中悟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更能体现“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操作性与实践性等特点。    三、注重“议中得经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我们在教学中会不断地发现,“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何种形式,我个人认为都要以自主探索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并且以思想方法的渗透为重要的教学抓手之一。正因如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设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数学思考时间,创设一个创造性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去讨论、去思考。让学生在“议”的过程中,获得归纳的经验、数据分析的经验、推理的经验等。因为我知道,只有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才能使探究方法更清晰,思维更有条理,才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经验的形成。下面继续以我执教的“一亿有多大”一课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亿有多大”这一内容,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测量A4纸高度的测量方法,它的重点是让学生把“通过测量部分,推算整体大小”的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以及培养学生对大数的感觉。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活动1结束后,抛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实践。问题如下:
   师:“同学们,请问‘通过测量部分、推算整体大小’的这种测量方法,对于测量生活中的哪些物体同样适用呢?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来吗?”
   有效问题的抛出,再次把学生带进了小组的討论与思考中。同学们纷纷在小组里面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看法还十分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法如下)
   有的同学说:“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测量我们自己走1亿步究竟有多长?”
   有的同学说:“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测量1亿粒大米究竟有多重?”
   更有的同学说:“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测量1亿本数学书摞起来有多高?”
   ……
   这时,我趁此机会让学生在小组里面进行活动2,验证自己的想法。活动要求如下:
   因为有了活动1的实践铺垫以及上面小组“议一议”的过程,学生在这个环节的操作与探索更深入、更成熟了。通过学生的反馈,我发现学生能较熟练地运用这种方法来进行测量,在小组的讨论中,同学们还发现了“通过数与数之间的进率”可以快速推算出大数。还明白了采用100、1000等数来测量比采用300、4000、500、6000、700、8000等这样的数进行测量以及推算来得简便,学生的这些发现都是建立在 “小组讨论,集体智慧”的基础之上。因此,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小组里探索、讨论,通过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议一议得出经验,可以让学生在“议”中有所“得”,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我通过“一亿有多大”一课来阐述我的观点与做法,在实践活动中,我发现这些观点与做法收到的效果,不仅仅在这节课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其实在其他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内容上也可以灵活运用,并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在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学中,注重“思中提升、长经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注重“做中悟经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注重“议中得经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由此可见,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教学在“思中升、做中悟、议中得”三个方面下功夫,会收到较好的效果,能让“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更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让“综合与实践”课更有效!
其他文献
一、作文题目  常言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人家的钥匙开不了自家的门。在感受快乐、与人沟通、探索奥秘、克服困难、实现理想等过程中,人们终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和方式。相信吧,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请以“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二、试题解析  “总有一把钥匙属于自己”,是个富有诗意的命题,题前有循循善诱的导语,为考生打开了作文思路,要求考生用健
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度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师生们取得了4金12银12铜的好成绩。这里要给大家介绍的是美容美发专业新娘妆、晚宴妆中职组金牌获得者史文洁。    学习美容,义无反顾    说起史文洁,班主任顾红卫老师介绍说:她是一个很有个性的女孩,认准的事不会轻易放弃。比如说学这个美容美发专业吧,就是她自己的选择。史文洁原来在溧阳老家都已经上过一年高中了,成绩也不
小笛信箱等你来信!  ①南京市草场门大街133号《初中生世界》小笛姐姐收(210036)  ②[email protected]  问:爸爸妈妈对我的期望值很高,可他们对我的期望值越高,我就越紧张,担心考不好他们会怪我。这成了我的一个心事,如果不解决,我可能真的会考不好。请小笛姐姐帮帮我。  (蒙亭)  答:告诉自己学习是你自己的事,即使爸爸妈妈对你期望值高、会怪你,他们最终的目的
作文题目    请以“我们的心近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试题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摘 要:教具在教学中作为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被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小学课堂中的运用更广泛。利用直观的演示手段,化文字知识的符号抽象感为具体、形象化,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而且能让他们非常高兴地投入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使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都不同程度地有所提升,使教学效果更理想,有效地解决了讲解难以达到的教学目标,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突破重难点,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摘 要:新时期要创新古诗词阅读的教学方法,应提倡在诵读过程中不断积累古诗词,通过理解诗词注解及创新拓展教学的方式,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欣赏古诗词的品位,深层次地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主要阐述了古诗词教学中教师通过积累—感悟—拓展的模式,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古诗词积累,加强学生对古诗词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的感悟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诵读;积累;注释;感悟;
因为诸多因素,以往老师都对接新班有畏难情绪。尤其是学生的管理问题,感觉比较棘手。那么如何接管好新班级呢?下面谈谈我的心得。   一、亮好相——上好第一堂课   亮好相的目的就是要学生佩服,让家长信任。我想这是代课或当班主任第一要考虑的问题。不管是中间接班,还是一年级,第一天的课意义非同一般,一定要重视再重视。一年级的课要让孩子喜欢上你,中高年级的课要让学生服你。因为,接班肯定面临被比较的尴尬,
摘 要: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能力较低,不具备写作文的能力,因此,“开放式”看图写话成为小学生训练写作和理解能力的重要方式。低年级小学生通过看图写话,能够从小培养自己的写作水平,为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基于此,以小学语文“开放式”看图写话为例,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进行详细的说明和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开放式”看图写话;写作能力   看图写话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的环节,并且也是训练学生写
晓波是个热心人,平时喜欢帮助别人。只要别人找他帮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因为他觉得拒绝别人的话说不出口。但是他自己能力也有限,不可能每个忙都帮,面对求助时,他时常做不到又说不出口。晓波认为,要做个好人,就不能拒绝别人的求助。因此,就是耽误自己的事情,他也不会跟人家说个“不”字。  其实,从小时候起,晓波就是这样。比如上小学时,他正在做作业,有隔壁的小朋友邀他去看动画片,他就算不写作业,也不会拒绝
摘 要:“摩擦力的秘密”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的一节课,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从不一样的教学思路去一一破解本节课相同的教学重难点,完成本节课所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像这样的同课异构可以取得因材施教、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更加有侧重点地表现教学意图,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同的教学方案都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在做中學,学中玩,玩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