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两个文件明确指出,优化教学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提高教学质量。项目式学习作为—种关注学习过程、主张合作探究、探索教学变革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界越来越多学者研究。其在实践过程中是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成与生活关联的项目,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项目研究,学生通过个体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项目中的系列问题,从而完成创意提出、实施,问题分析、解决,成果耕锶、形成、分享等系列学习任务,最终达成系统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成长目标。因此设计项目、创建问题、自主学习、协作探究、成果分享构成项目式学习的关键特性。项目式学习可以在单个学科学习中进行,即学科内项目式学习;也可以跨学科进行。本文仅以中学语文学科为例,探讨学科内项目式学习。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指出,网络学习空间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认定的实名制网络学习场所。空间分为个人空间(如教师、学生)和机构空间(如班级、学校);提供公共应用服务(如资源共享服务、决策评估服务)、数据分析服务(如学习分析服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服务)。空间支持不同用户角色(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在同一空间中的身份切换,实现“一人一空间”;支持不同角色用户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沟通与数据交换;支持各类公共应用服务的汇聚与调用,实现服务贯通。如图1所示框架可清晰看出网络学习空间融资源、服务、数据于一体,支持共享、交互、创新,可以重构教学环境、优化资源供给、变革教学模式。基于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项目式学习,教师、学生、家长、班级在资源平台实名注册自己的个人空间或班级空间,在空间平台实施线上学习与交流。学生能够在个人空间真实记录参与项目活动以及小组交流合作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空间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推送学习支架帮助解决,也可以分析评估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或修改项目方案。学生的项目成果可以放在自己空间与他人共享、交流。这样,通过个人空间的信息获取与管理,机构空间的信息交流与分析,空间公共服务提供的各种支持,项目式学习过程通过网络学习空间线上就可以流畅实现了。
二、以高中语文《论语》整本书阅读为例,分析项目式学习策略
(一)项目设计策略
项目设计以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在熟稔课程标准实施原则基础上,整合教材各部分内容,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结合学情,把握项目实施难易度。注意项目设计的开放性,给学生留足探究的空间。可根据项目情况设计子项目。如以高一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学习任务群一”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一语文人教版教材“名著导读”第一本书是《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颇有开展整本书阅读的价值,而且学生初中学过《论语》的一些篇章,还积累有一定量的《论语》中的格言警句,对《论语》的思想、孔子的形象、作品的语言均有一定的认识,在高一阶段开展《论语》整本书阅读项目,建构阅读经验,提升思维品质,既符合课程设置又符合学情。但《论语》毕竟有20篇,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可以在总阅读项目基础上设计出易操作易突破的若干子项目。如总项目:《论语》整本书阅读学习。子项目:梳理《论语》中治国理政思想;《论语》之为学观;《论语》之交友观;孔子形象认识;论“语”窥己。等等。教师可以把这些设计好的项目名放在班级空间和个人空间,学生和家长可以浏览、琢磨、修改、完善。
(二)目标设计策略
目标设计是实施项目学习的起点和重点, “目标”要回答“为什么进行项目学习”这一问题。目标设计要求教师立足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观,从实际项目出发,落实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标准》课程目标“语言表达与交流”一项提到“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基于此,《论语》整本书阅读项目目标可以设定为:辩证地看待孔子的政治主张和为人、为学思想,吸纳《论语》的思想精华,丰富人生智慧;总结阅读《论语》的方法和体会,理解该书的秘诀等。
(三)问题设计策略
项目式学习中的问题好像汽车的发动机,有价值的问题牵引驱动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有的研究称之为“驱动性问题”,这些问题从与项目相关的真实情境出发, “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探究不断走向深入,最终完成项目的学习。在项目式学习中,需要设计的往往是一组有梯度的问题,这些问题难易适度、合理适切,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研究空间;既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以上文的《论语》整本书阅读项目为例,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孔子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人;请介绍你知道的有关《论语》或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结合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思想;请介绍《论语》中为学之道、治国之道或交友之道的名句,并分析其现实意义;阐述你对《论语》中孔子某些主张的分析,指出该思想在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四)项目实施策略
项目式学习的实施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完成学习过程。创设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小组交流协作,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调动已有认知,利用各种学习支架促进知识内化、意义建构。《标准》强调“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理念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论语》整本书阅读项目实施中可以根据项目目标和预设子项目,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可以利用异质分组方案,各取所长;适当阶段也可以同质合作,强强联合,做出精品成果。或者整合《论语》中主要思想,每组研究其中一类。总之,不同視角不同层面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进度实时调整,便于整个项目的顺利开展。 (五)展示交流策略
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最终要围绕项目目标完成项目任务,形成学习成果。学生需要通过一定时间和空间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在展示和交互中提升自己。此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制作展示方案,拓展展示交流时空。比如线上空间展示与社交媒体(微信群、QQ群)的推广,班级板报与文化墙的开辟,师生共讲的公开课,学校公开活动的表演与展示(升旗日演讲、社团活动交流),同类成果比赛等。具体到《论语》整本书阅读项目成果,可以是一篇文章,一个情景剧,一个介绍阅读方法的微视频,一个微型辩论赛,也可以是推广《论语》、挖掘《论语》内涵的一组试题等。
(六)指导评价策略
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评价以教师为主,教师可以通过空间记录数据和日常教学观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评估,随时指导,并可以把评估标准放到空间供学生参照;学生也可以了解别人或其他小组的项目进展、探究状况,给与评价。评价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数据,也可以是分数;项目结束,还可以形成综合性评价报告。此环节的关键是确立多维评价标准,实现多元评价、动态评价。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建立在数据分析、质量评估、目标导向基础上,此标准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研制。比如,《论语》的诵读评估标准,孔子人物形象评判标准、情景剧表演评价标准等。以情景剧表演为例,编剧、导演、演员的评价维度应该有本质区别。
三、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项目式学习的优势
以上学习过程中的策略和环节,在网络学习空间的架构中进行,能够促进项目的高效实施。首先网络学习空间能够提供优质资源服务,教师可以遴选互联网优质资源链接到空间,便于学生查找、使用。比如《孔子》电影、纪录片、电视剧片段等视频,学者研究孔子或《论语》的成果等;教师本人原创的、学生学习过程中辑录或产生的资源也会沉淀到空间,供他人参考;第二:空间可以真实的记录学习的全过程,师生可以及时把自己的学习活动上传至空间;第三:师生可以在空间内交互、共享学习体验;第四:学习活动会生成相应数据,为学习评价提供依据;第五:网络空间可以利用软件创设真实的学习场景;第六:项目要求、标准、方案等学生需要的指导性数据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在空间内永久展示。总之,网络学习空间扩大了学生线下学习时空,能够创新学生获取信息、管理知识、呈现成果的方式;能够成为学生建构知识、发展思维的脚手架;能够为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共享、远程协作带来便利;能够丰富学生信息时代数字化学习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合作品质与学习能力。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项目化学习,能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深度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挑战。
四、利用空间开展项目式学习与线下教学融合的思考
(一)在虚拟空间,学生没有面对面的拘束,可以自由自在的平等交流,却不容易得到现场的情感激励;面对面可以产生正向、共情的学习场,却又时空受限,模式单一。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能使教學形态更立体丰满,有利于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学习。深入研究项目中分别适合线上和线下的学习活动,以学习内容定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有利于提升项目式学习效果。如《论语》整本书阅读项目适合线上学习的内容:搜集并学习有关资源,小组成果的交互,学习心得的管理等;适合线下学习的内容:对此项目开展的导引课,其中子项目成果交流课帻剧、辩论、优秀作文分享等)。
(二)利用学习空间、依托项目,开展线上线下的融合教学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与变革。传统教育因忽视学生的不同学习起点广受诟病,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倡导以学定教,要求广大教师在了解学生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但大班额、教育资源有限、教师专业水平亟待发展等制约教改的步伐。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开展项目式学习既能依据学生个体实际确定学习内容,又能依托空间优势延展课堂教学的时空,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线上自主学习、协作探究,通过自由获取空间信息发展自己。
五、结语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是国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与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项目式学习是新时代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探索,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开展项目式学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互联互通、平等共享的优势,将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个性、通过实践活动进行个体意义建构的特征体现在学习过程中,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实践,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可操作思路。
作者简介:
武咏梅:特级教师,河南省教育学会职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实践([email protected])。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两个文件明确指出,优化教学方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提高教学质量。项目式学习作为—种关注学习过程、主张合作探究、探索教学变革的教学方式受到学界越来越多学者研究。其在实践过程中是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成与生活关联的项目,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展开项目研究,学生通过个体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项目中的系列问题,从而完成创意提出、实施,问题分析、解决,成果耕锶、形成、分享等系列学习任务,最终达成系统建构知识、提升能力、发展核心素养的成长目标。因此设计项目、创建问题、自主学习、协作探究、成果分享构成项目式学习的关键特性。项目式学习可以在单个学科学习中进行,即学科内项目式学习;也可以跨学科进行。本文仅以中学语文学科为例,探讨学科内项目式学习。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指出,网络学习空间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认定的实名制网络学习场所。空间分为个人空间(如教师、学生)和机构空间(如班级、学校);提供公共应用服务(如资源共享服务、决策评估服务)、数据分析服务(如学习分析服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服务)。空间支持不同用户角色(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等)在同一空间中的身份切换,实现“一人一空间”;支持不同角色用户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沟通与数据交换;支持各类公共应用服务的汇聚与调用,实现服务贯通。如图1所示框架可清晰看出网络学习空间融资源、服务、数据于一体,支持共享、交互、创新,可以重构教学环境、优化资源供给、变革教学模式。基于网络学习空间进行项目式学习,教师、学生、家长、班级在资源平台实名注册自己的个人空间或班级空间,在空间平台实施线上学习与交流。学生能够在个人空间真实记录参与项目活动以及小组交流合作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空间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并及时推送学习支架帮助解决,也可以分析评估学生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或修改项目方案。学生的项目成果可以放在自己空间与他人共享、交流。这样,通过个人空间的信息获取与管理,机构空间的信息交流与分析,空间公共服务提供的各种支持,项目式学习过程通过网络学习空间线上就可以流畅实现了。
二、以高中语文《论语》整本书阅读为例,分析项目式学习策略
(一)项目设计策略
项目设计以教师为主导,要求教师在熟稔课程标准实施原则基础上,整合教材各部分内容,联系学生现实生活,结合学情,把握项目实施难易度。注意项目设计的开放性,给学生留足探究的空间。可根据项目情况设计子项目。如以高一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学习任务群一”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一语文人教版教材“名著导读”第一本书是《论语》,《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中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颇有开展整本书阅读的价值,而且学生初中学过《论语》的一些篇章,还积累有一定量的《论语》中的格言警句,对《论语》的思想、孔子的形象、作品的语言均有一定的认识,在高一阶段开展《论语》整本书阅读项目,建构阅读经验,提升思维品质,既符合课程设置又符合学情。但《论语》毕竟有20篇,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可以在总阅读项目基础上设计出易操作易突破的若干子项目。如总项目:《论语》整本书阅读学习。子项目:梳理《论语》中治国理政思想;《论语》之为学观;《论语》之交友观;孔子形象认识;论“语”窥己。等等。教师可以把这些设计好的项目名放在班级空间和个人空间,学生和家长可以浏览、琢磨、修改、完善。
(二)目标设计策略
目标设计是实施项目学习的起点和重点, “目标”要回答“为什么进行项目学习”这一问题。目标设计要求教师立足立德树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育人观,从实际项目出发,落实课程标准对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标准》课程目标“语言表达与交流”一项提到“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形成和积累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基于此,《论语》整本书阅读项目目标可以设定为:辩证地看待孔子的政治主张和为人、为学思想,吸纳《论语》的思想精华,丰富人生智慧;总结阅读《论语》的方法和体会,理解该书的秘诀等。
(三)问题设计策略
项目式学习中的问题好像汽车的发动机,有价值的问题牵引驱动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因此有的研究称之为“驱动性问题”,这些问题从与项目相关的真实情境出发, “驱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探究不断走向深入,最终完成项目的学习。在项目式学习中,需要设计的往往是一组有梯度的问题,这些问题难易适度、合理适切,既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可以给学生足够的研究空间;既能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以上文的《论语》整本书阅读项目为例,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孔子在你心目中是怎样的人;请介绍你知道的有关《论语》或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结合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思想;请介绍《论语》中为学之道、治国之道或交友之道的名句,并分析其现实意义;阐述你对《论语》中孔子某些主张的分析,指出该思想在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中的作用。
(四)项目实施策略
项目式学习的实施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完成学习过程。创设有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积极主动探索、小组交流协作,在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调动已有认知,利用各种学习支架促进知识内化、意义建构。《标准》强调“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理念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论语》整本书阅读项目实施中可以根据项目目标和预设子项目,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可以利用异质分组方案,各取所长;适当阶段也可以同质合作,强强联合,做出精品成果。或者整合《论语》中主要思想,每组研究其中一类。总之,不同視角不同层面的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进度实时调整,便于整个项目的顺利开展。 (五)展示交流策略
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最终要围绕项目目标完成项目任务,形成学习成果。学生需要通过一定时间和空间展示交流学习成果,在展示和交互中提升自己。此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制作展示方案,拓展展示交流时空。比如线上空间展示与社交媒体(微信群、QQ群)的推广,班级板报与文化墙的开辟,师生共讲的公开课,学校公开活动的表演与展示(升旗日演讲、社团活动交流),同类成果比赛等。具体到《论语》整本书阅读项目成果,可以是一篇文章,一个情景剧,一个介绍阅读方法的微视频,一个微型辩论赛,也可以是推广《论语》、挖掘《论语》内涵的一组试题等。
(六)指导评价策略
项目实施过程中,指导评价以教师为主,教师可以通过空间记录数据和日常教学观察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评估,随时指导,并可以把评估标准放到空间供学生参照;学生也可以了解别人或其他小组的项目进展、探究状况,给与评价。评价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数据,也可以是分数;项目结束,还可以形成综合性评价报告。此环节的关键是确立多维评价标准,实现多元评价、动态评价。客观科学的评价标准建立在数据分析、质量评估、目标导向基础上,此标准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研制。比如,《论语》的诵读评估标准,孔子人物形象评判标准、情景剧表演评价标准等。以情景剧表演为例,编剧、导演、演员的评价维度应该有本质区别。
三、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项目式学习的优势
以上学习过程中的策略和环节,在网络学习空间的架构中进行,能够促进项目的高效实施。首先网络学习空间能够提供优质资源服务,教师可以遴选互联网优质资源链接到空间,便于学生查找、使用。比如《孔子》电影、纪录片、电视剧片段等视频,学者研究孔子或《论语》的成果等;教师本人原创的、学生学习过程中辑录或产生的资源也会沉淀到空间,供他人参考;第二:空间可以真实的记录学习的全过程,师生可以及时把自己的学习活动上传至空间;第三:师生可以在空间内交互、共享学习体验;第四:学习活动会生成相应数据,为学习评价提供依据;第五:网络空间可以利用软件创设真实的学习场景;第六:项目要求、标准、方案等学生需要的指导性数据以及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在空间内永久展示。总之,网络学习空间扩大了学生线下学习时空,能够创新学生获取信息、管理知识、呈现成果的方式;能够成为学生建构知识、发展思维的脚手架;能够为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共享、远程协作带来便利;能够丰富学生信息时代数字化学习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合作品质与学习能力。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项目化学习,能够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深度学习与个性化学习,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挑战。
四、利用空间开展项目式学习与线下教学融合的思考
(一)在虚拟空间,学生没有面对面的拘束,可以自由自在的平等交流,却不容易得到现场的情感激励;面对面可以产生正向、共情的学习场,却又时空受限,模式单一。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能使教學形态更立体丰满,有利于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学习。深入研究项目中分别适合线上和线下的学习活动,以学习内容定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有利于提升项目式学习效果。如《论语》整本书阅读项目适合线上学习的内容:搜集并学习有关资源,小组成果的交互,学习心得的管理等;适合线下学习的内容:对此项目开展的导引课,其中子项目成果交流课帻剧、辩论、优秀作文分享等)。
(二)利用学习空间、依托项目,开展线上线下的融合教学是对传统教育的挑战与变革。传统教育因忽视学生的不同学习起点广受诟病,近年来的教学改革倡导以学定教,要求广大教师在了解学生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但大班额、教育资源有限、教师专业水平亟待发展等制约教改的步伐。依托网络学习空间开展项目式学习既能依据学生个体实际确定学习内容,又能依托空间优势延展课堂教学的时空,让学生根据自己情况线上自主学习、协作探究,通过自由获取空间信息发展自己。
五、结语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是国家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与推动教育教学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项目式学习是新时代进行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积极探索,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开展项目式学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互联互通、平等共享的优势,将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个性、通过实践活动进行个体意义建构的特征体现在学习过程中,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实践,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了可操作思路。
作者简介:
武咏梅:特级教师,河南省教育学会职业生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实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