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天体运动训练题归纳三种测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方案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_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体与航天运动是高中物理一重要章节,其中一定涉及到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而高中物理高考必考实验之一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也有重力加速度g这一物理量。由此联想,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原理,通过三种实验方案可计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落实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教学。
  一、天体与航天运动涉及重力加速度的三种情景
  在复习高三物理天体与航天运动章节中,一定涉及到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继而牵涉黄金代换公式gR2=GM的分析及计算,难度中等,请看下面训练题。
  1.如图所示,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一斜坡上的P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落到斜坡上另一点Q,斜面的倾角为α,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3)人造卫星在该星球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T。
  2.(2015年高考海南卷)若在某行星和地球上相对于各自水平地面附近相同的高度处、以相同的速率平抛一物体,它们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之比为 。已知该行星质量约为地球的7倍,地球的半径为R,由此可知,该行星的半径为____。
  A. B. C. 2R D. 。
  3.某行星半径R=2440km,行星周围没有空气且忽略行星自转。若某宇航员在距行星表面h=1.25m处由静止释放一物块,经t=1s后落地,则此行星____。(A.表面重力加速度为10m/s2 B.表面重力加速度为5m/s2 C.第一宇宙速度大约为2.47km/s D.第一宇宙速度大约为78m/s)
  经分析,解这类题的关键是求出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解题思路一样,只是出题的情景不同。第1、2两题情景是平抛运动;第3题情景是自由落体。这三种情景都涉及同一物理量重力加速度g,而高中物理高考必考实验之一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中也有重力加速度g这一物理量。由此联想,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这一原理,通过三种实验方案可计算出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值。
  二、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的三种实验方案
  1.平抛运动方案
  如下图甲,由y= gt2和x=v0t得 直接用尺测量出y和x值,间接测量出v0(光电门或机械能守恒 )。
  甲
  例1 .某同学利用钢球的平抛运动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
  (1)使用如图甲所示的游标卡尺前应先将卡口合拢,检查游标尺和主尺的___是否对齐。用已检查好的游标卡尺测量钢球的直径d时,如图乙所示d=___mm。
  (2)如图丙所示,将光电门固定在桌子边缘,测量桌面离地高度H;钢球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Δt,抛出后落地点到桌子边缘的水平距离x。请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如果光电门安装在离粗糙桌面边缘一段距离处,则重力加速度g的测量值__________真实值(选填“>”、“=”或“<”)。
  答案:(1)零刻度线 5.0 ;(2) ;(3)>。
  2.自由落体方案
  如下图:图甲,测量两光电门间距H,并根据 求得小球经过两光电门的速度v1和v2,由mgH= mv22- mv12,可以求出g值。图乙,测量纸帶相距较远两点重物下落高度H,并根据纸带数据求得对应两点速度和,由mgH= mv22- mv12,可以求出g值。
  甲 乙
  例2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器材有:铁架台、光电门1和2组成的光电计时器、小球释放器(可使小球无初速度释放)、网兜、直尺、三角板。如图甲所示,实验时可用光电计时器测量小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t,并用刻度尺在竖直杆上测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h。
  (1)使用直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直径d为____cm。
  (2)保持光电门1的位置不变,改变光电门2的位置,小球经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v0,测得小球从光电门1运动至光电门2的时间为t,不考虑空气阻力,小球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则两光电门间的距离h=____(用t、g、v0表示)。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 -t图线,若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k,根据图线可求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
  答案:(1)1.15;(2)v0t gt2;(3)2k。
  3.竖直上抛方案
  例3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竖直上抛运动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
  (1)某同学用20分度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读数如图甲所示,小球直径d=____cm。
  (2)图乙所示弹射装置将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先后通过光电门A、B,计时装置测出小球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ΔtA、ΔtB。用刻度尺测出光电门A、B问的距离h,已知小球的质量为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的表达式:____(用题目中给出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1)1.020cm;(2) 。
  例4 .如图所示,是一种较精确测重力加速度g值的方法:将下端装有弹射装置的真空玻璃直管竖直放置,玻璃管足够长,小球竖直向上被弹出,在O点与弹簧分离,然后返回。在O点正上方选取一点P,利用仪器精确测得OP间的距离为H,从O点出发至返回O点的时间间隔为T1,小球两次经过P点的时间间隔为T2.求:
  (1)重力加速度g;
  (2)若O点距玻璃管底部的距离为L0,玻璃管最小长度L。
  答案:(1) ;(2) 。
  以上三种方案和对应例题充分展示了如何测量当地重力加速度g,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醒学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多总结反思归纳发散,建构知识网络。
  高考物理实验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具有创新性,充分体现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只有我们教师平时多留意多总结多归纳,本身具备物理核心素养,将其落实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科学实验探索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模拟科学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科学家如何面对疑难情境,学会搜集和加工需要的新资料,最终达到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从而获得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活动,最终实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以及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
其他文献
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上得更加有“语文味”,是所有一线语文教师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严重强化了工具的作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成了语文知识的载体,优秀的美文被肢解成了无数的是非题和选择题,语文课堂没有一点生机,更别提什么“语文味”了。我们的语文课程里面的内容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表达的是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观点和情感
(本報讯 通讯员 潘光海) 12月6日,由广东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和肇庆市广宁县教育局主办,广宁县新城小学、广宁县实验学校和《南粤校长》编辑部协办,以“素养视角下的课程实践”为主题的广东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32届年会在广宁县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县(市、区)教育局的领导、专家、优秀校长和名教师、骨干教师代表共600多人参加了会议。广东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李先启理事长、广东教育学会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创意阅读的方式,促使学生感受古诗词的精华。通过入文入情的诗词扩充,猜测质疑,引经据典的求证和个性化续写活动都能激发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兴趣,让学生进入唯美的古诗词境界中,提高古诗词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创意阅读  古诗词作品能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学的魅力,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古诗词作品。然而,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法一般都是诵读和解释古诗词
一、经典考题  【2018年高考全国卷I文综试题】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据此完成(1)~(3)题。  (1)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  A.T0 B.T1  C.T2 D.T3  (2)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T3形成时期
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的发布,“核心素养”成为教育界的热词。“核心素养”对素质教育的内涵进行了具体阐述,使素质教育更加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教育教学实践层面来说,方式方法很多,比如专题班会、学科渗透、校本课程……但人们往往会忽略了一个教育资源——校园。校园,育人的摇篮,一砖一石、一草一木都承载着育人的意义。打造一个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充分利用校园的
语文课的最大魅力在于师生 、生生之间,通过思想的碰撞、心灵的交流,彼此能感觉到思维的温度、内心的相通。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常常会通过自主探究。同伴互助,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在课堂上,自主探究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探索,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自主探究的情境,而且要关注学生探索的过程和方法。如果只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三维目标就无从达成。如果只放而不收,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收效也
在新课程讲究课堂教学效率的背景下,怎样打造高效的优质数学课堂,成为所有数学教师的追求。下面我从自己在平常教学当中的几点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谈谈如何从“童”字入手,展开有趣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让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中主动获取更多有趣的、实用的数学知识。  一、以童心育德  身为一名小學教师,我常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呢?是优美的教学语言,还是广博的知识?是丰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指的是将计算机信息技术运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是现代课堂教育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手段。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将其与数学教材进行结合,以直观、清晰的影像展示出富有趣味、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本文从基层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以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为例,探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策略,为二者的有效整合提供借鉴。 
[摘要]《中药鉴定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有效利用率低。本文在该课程的实验课堂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将老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结构翻转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善了课堂气氛,证实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该课程的良好效果和可行性。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药鉴定学;实验教学改革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FlippedClassroom
【摘要】本文是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运用信息技术,基于iPad环境下以《世界的气候》为案例分析的方法,阐明“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教学结构与流程,并提出了对“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对地理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地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技术为我国的教育提供了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成为了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