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生儿溶血病于临床中较为常见,指的是由于母婴之间的血型不合造成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母亲的血型抗体进入到胎盘中后破坏新生儿或胎儿的红细胞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会对新生儿的
【机 构】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重庆 40006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儿溶血病于临床中较为常见,指的是由于母婴之间的血型不合造成的同族免疫性溶血,母亲的血型抗体进入到胎盘中后破坏新生儿或胎儿的红细胞的一种疾病.该疾病会对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需要及时确诊并给予针对性治疗,为此笔者于对新生儿溶血病与其产前诊断方法进行了介绍,望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脑灰质体积变化与认知和步态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8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MCI患者36例,同期纳入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匹配的正常对照33名。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剑桥认知检查量表中文版(CAMCOG-C)、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老年抑郁量表(GDS)等对受试者进行神经
目的:探讨抗焦虑、抑郁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血 LDL-C的影响.方法:选取合并焦虑抑郁且均规律口服调脂药物的冠心病患者60例,比较抗焦虑抑郁治疗前及抗抑郁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肾替代疗法,CRRT)或缓慢的连续性血液进化(CBP)是基于缓慢的血液流动和(或)透析液水流量,基于弥散和(或)热对流,进行溶质物质交换和消除水分的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室壁瘤形成患者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诊断为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室壁瘤形成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心室颤动(室颤)/心室扑动]的发生情况分为室性心律失常组和非室性心律失常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合并的基础疾病、超声心动图指标、室壁瘤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颈动脉狭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近期预后差异,并对影响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84例TIA患者,根据其血管超声(IVUS)检查结果,分为轻度狭窄组(狭窄率<30%,n=30),中度狭窄组(30%~69%,n=28)和重度狭窄组(狭窄率≥70%,n=26),3组均给予相同的干预治疗,3个月后观察疾病进展情况,应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颈动脉狭窄TIA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轻度狭窄组预后不良率26.67%,中度狭窄组42.86%,重度狭窄组61.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腺苷蛋氨酸联合用药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胆汁酸水平、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ICP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腺苷蛋氨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治疗结果,记录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分娩时母婴结局。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瘙痒持续时间、黄疸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Ribaha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肝功能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
在临床常见心血管系统疾病中,冠心病心绞痛十分常见,该疾病一般发生在老年人群中.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一般以常规西医治疗,虽然具有一定效果,但不良反应较多,且容易复发.而随
目的研究慢性伤口细菌生物膜形成机制及其影响,方法,通过论述细菌生物膜形成的机制和作用,结果:从细菌生物膜的源头探索对慢性伤口有效的治疗方法.
单纯腭裂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出生缺陷,其中非综合征型单纯腭裂(NSCPO)占50%。NSCPO是受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与非综合征型唇裂伴或不伴腭裂(NSCL/P)不同,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的与NSCPO相关的常见遗传变异相对较少。本文对NSCPO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根据现有研究证据将已发现的NSCPO候选基因分为研究证据比较充分的候选基因、具备一定研究证据的候选基因和现有研究
目的评价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大规模紧急使用的安全性。方法通过“疫苗接种信息采集系统”,收集在紧急使用中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接种人群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方法分析相关信息。结果截至2020年12月1日,共采集519 543人次接种信息,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69%,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37%。全身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