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力量的日益提高,使我们普通的中学教育正逐步步入信息教育的时代、多媒体教育的时代。教師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也正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而进一步发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经是课堂中非常普遍的情况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注意到教师课件制作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现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课件应首先明确它的思想性,而不是展示它的技术含量
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制作课件着力追求的大多是课件的技术含量——精美的画面、优美的音乐、精致的动画等等,却忽略了课件首先应具有的思想性。
教育技术使用者的教育思想观念影响着先进教育技术带来的教育效果。先进的教育技术如果拘泥于传统教育模式,教育效果将适得其反。因此,先进的教育技术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时代精神。目前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潮流都朝着建构学习化社会的方向前进,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逐步替代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个性化教学方兴未艾,协作与交往的学习模式崭露头角,认知交往理论也渐渐成为流行的时尚。因此,教师应该把课件开发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体现自我创新精神的能力上,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如果我们的教育思想不转变,不管运用什么技术上课,其教学效果都不会很好。
课件制作应在实用的基础上讲求艺术性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确实应讲求一些艺术性,它不能只是媒体素材和计算机技术的堆积,而应该把高深的道理、先进的教育思想融于界面精美、奇特、易操作而富有挑战性的练习中,使学生能够在非常兴奋与好奇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进行知识的学习、高深理论的突破,并享受成功的乐趣。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在于它能够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教材往往能起到“减负”的作用。但是多媒体手段运用得不恰当,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新鲜的刺激会吸引人的注意力,但是若离开教学任务,一味满足学生的好奇与感官刺激,就会偏离教材,完不成教学任务;缺乏新意的多媒体课件,不但不能起到唤起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厌倦,产生不良的条件反射。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备课、上课,将会涉及平面构成、多媒体合成、非线性编辑、超文本链接以及色彩、造型、音乐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技能,这些知识技能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经验,但在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对学科知识内在美的感悟发现能力。因此,我们在掌握了这些技术的同时,也还是要注意课件内的艺术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多欣赏优秀课件,与美术、音乐教师进行课件方面的共同探讨,加强自己的审美能力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实现资源的共享性,是我们共同解放自己的开始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大都有体会,做课件太“不容易呀”,“如果每节课都这样,还不得累死!”是的,教师的劳动量本来就很大,如果每节课都让我们自己去开发,确实不太可能。然而,令人惊喜的是网络时代到来了。它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理想前景——资源共享。面对爆炸的资讯,教师的教学设计彻头彻尾奉行自力更生的创作原则实无必要也不可能。从经济学的眼光看,充分运用社会的专业分工协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是合理的。我们完全可以把我们认为有用的“好东西”拿来,然后进行适当地加工和组织,连同学习的策略一起奉献给学生。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把自己的优秀课件发布到网络中,教师们的负担就会大大减轻了。然而,现实的状况却不尽人意,基层学校低水平重复“创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受益。未来的教师劳动不再是个体行为,教师应当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策划人,他的一个重要的职责是通过社会化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最好的教学资源和认知策略。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教育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用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不能再拘泥于自己的保守小天地,应当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和不断学习与创造的状态去迎接电脑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把信息技术真正“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去,为学生各个学科的发展都插上腾飞的翅膀。
课件应首先明确它的思想性,而不是展示它的技术含量
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制作课件着力追求的大多是课件的技术含量——精美的画面、优美的音乐、精致的动画等等,却忽略了课件首先应具有的思想性。
教育技术使用者的教育思想观念影响着先进教育技术带来的教育效果。先进的教育技术如果拘泥于传统教育模式,教育效果将适得其反。因此,先进的教育技术必须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体现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时代精神。目前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的教育改革潮流都朝着建构学习化社会的方向前进,以学为中心的教育模式逐步替代以教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个性化教学方兴未艾,协作与交往的学习模式崭露头角,认知交往理论也渐渐成为流行的时尚。因此,教师应该把课件开发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体现自我创新精神的能力上,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索精神。如果我们的教育思想不转变,不管运用什么技术上课,其教学效果都不会很好。
课件制作应在实用的基础上讲求艺术性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确实应讲求一些艺术性,它不能只是媒体素材和计算机技术的堆积,而应该把高深的道理、先进的教育思想融于界面精美、奇特、易操作而富有挑战性的练习中,使学生能够在非常兴奋与好奇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进行知识的学习、高深理论的突破,并享受成功的乐趣。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在于它能够充分调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学生喜闻乐见的多媒体教材往往能起到“减负”的作用。但是多媒体手段运用得不恰当,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比如:新鲜的刺激会吸引人的注意力,但是若离开教学任务,一味满足学生的好奇与感官刺激,就会偏离教材,完不成教学任务;缺乏新意的多媒体课件,不但不能起到唤起学生注意力的作用,反而会使学生感到厌倦,产生不良的条件反射。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备课、上课,将会涉及平面构成、多媒体合成、非线性编辑、超文本链接以及色彩、造型、音乐等方面的新知识、新技能,这些知识技能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经验,但在根本上,还是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对学科知识内在美的感悟发现能力。因此,我们在掌握了这些技术的同时,也还是要注意课件内的艺术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多欣赏优秀课件,与美术、音乐教师进行课件方面的共同探讨,加强自己的审美能力等,都是非常有效的途径。
实现资源的共享性,是我们共同解放自己的开始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大都有体会,做课件太“不容易呀”,“如果每节课都这样,还不得累死!”是的,教师的劳动量本来就很大,如果每节课都让我们自己去开发,确实不太可能。然而,令人惊喜的是网络时代到来了。它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富有浪漫色彩的理想前景——资源共享。面对爆炸的资讯,教师的教学设计彻头彻尾奉行自力更生的创作原则实无必要也不可能。从经济学的眼光看,充分运用社会的专业分工协作,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才是合理的。我们完全可以把我们认为有用的“好东西”拿来,然后进行适当地加工和组织,连同学习的策略一起奉献给学生。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把自己的优秀课件发布到网络中,教师们的负担就会大大减轻了。然而,现实的状况却不尽人意,基层学校低水平重复“创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受益。未来的教师劳动不再是个体行为,教师应当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策划人,他的一个重要的职责是通过社会化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最好的教学资源和认知策略。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我们的教育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利用多媒体课件、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也要随之发生变化,不能再拘泥于自己的保守小天地,应当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和不断学习与创造的状态去迎接电脑与网络技术的发展,把信息技术真正“整合”到各科教学中去,为学生各个学科的发展都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