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至民国著名医家治疗喘证方剂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

来源 :世界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an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討汉代至民国著名医家治疗喘证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从医学典籍中共获得119条方剂,录入数据库并借助“中医辅助传承系统(V2.5)”对证候、单药、对药、角药频次等进行深度研究。结果:喘证最常见证候为:痰热郁肺证,痰浊阻肺证,肺气虚耗证;出现最多的药物是:甘草,杏仁,陈皮;出现最多的对药是:麻黄-杏仁,半夏-陈皮,陈皮-甘草;出现最多的角药是:甘草-麻黄-杏仁,半夏-陈皮-甘草,半夏-陈皮-茯苓;核心药物是陈皮,半夏,生姜,甘草,麻黄,杏仁;候选处方优选为竹茹-升麻-生地黄-玄参等。结论:喘证证候优先以痰热郁肺证,痰浊阻肺证为适应证;药物使用可优选甘草,杏仁;对药可优选麻黄-杏仁,半夏-陈皮;角药优选麻黄-杏仁-甘草,半夏-陈皮-甘草;核心药物为麻黄,杏仁,陈皮,半夏,生姜,甘草;候选药物可优选竹茹-升麻-生地黄-玄参等药物。
  关键词 喘证;数据挖掘;中医辅助传承系统;关联规则;核心组合;复杂网络;学术思想;新药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prescription regularity on asthma symptom treatment by famou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doctors from the Han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Methods:A total of 119 prescriptions were obtained from medical books,and were entered into the database.The syndromes,single drugs,pairs of drugs and frequency of horn medicines were studied in depth with the help of “Chinese medicine auxiliary inheritance system(V2.5)”.Results:The most common syndromes of asthma were phlegm heat depressing the lung,phlegm turbid obstructing the lung,lung qi deficiency.The most common drugs were Radix Glycyrrhizae,Semen Armeniacae Amarum and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The most commonly used drug pairs were Herba Ephedrae-Armeniacae Amarum,Rhizoma Pinelliae-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Radix Glycyrrhizae.The most common triangle medicines were Radix Glycyrrhizae-Herba Ephedrae-Armeniacae Amarum,Rhizoma Pinelliae-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Radix Glycyrrhizae,Rhizoma Pinelliae-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Poria; the core medicines were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Rhizoma Pinelliae,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Radix Glycyrrhizae,Herba Ephedrae,Armeniacae Amarum; the best candidate prescription was Caulis Bambusae in Taenia,rhizoma-Rhizoma Cimicifugae-Radix Rehmanniae Recens-Radix Scrophulariae.Conclusion:1)The syndromes of asthma syndrome are preferential for phlegm heat depressing the lung syndrome,phlegm turbid obstructing the lung syndrome as indications. 2)Radix Glycyrrhizae and Semen Armeniacae Amarum may be preferred for drug use. 3)Paired drugs may be preferred for Herba Ephedrae-Armeniacae Amarum,Rhizoma Pinelliae-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4)Triagle medicines may be preferred for Radix Glycyrrhizae-Herba Ephedrae-Armeniacae Amarum,Rhizoma Pinelliae-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Radix Glycyrrhizae. 5)The core drugs are Herba Ephedrae,Armeniacae Amarum,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Rhizoma Pinelliae,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Radix Glycyrrhizae. 6)The candidate prescription can select Caulis Bambusae in Taenia,rhizoma-Rhizoma Cimicifugae-Radix Rehmanniae Recens-Radix Scrophulariae.   Key Words Asthma; Data mining; Chinese medicine auxiliary inheritance system; Association rules; Core combination; Complex network; Academic thoughts; New drug study
  中图分类号:R289.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9.08.023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证[1]。喘证既可出现在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哮喘,急性心力衰竭等急性疾病中,也可以出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肿,肺结核等慢性疾病。以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等在2019年4月发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例,我国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群已经接近1亿[2],并且患病率正在逐年攀升。中医单独从喘证这一临床表现入手,提出了“肺病者,喘息鼻张”等贴合临床的经验理论。我们通过探寻汉代至民国16位著名医家治疗喘证的临床经验与医案方剂,摸索出各家治疗喘证方剂用药规律并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寻找喘证的临床特点、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以期有益于临床治疗与新药研发。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本研究选取来源于汉至民国的医学典籍,分别是《伤寒论》《金匮要略》《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丹溪心法》《症因脉治》《寿世保元》《张氏医通》《证治汇补》《医学心悟》《临证指南医案》《温热条辨》《温热经纬》《医碥》《类证治裁》《医学衷中参西录》,包括了张仲景、孙思邈、王焘、陈无择、朱震亨、秦景明、龚延贤、张璐、李用粹、程国彭、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何梦瑶、林佩琴、张锡纯共16名医者所著17部医书。
  1.2 檢索策略
  从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中进行人工检索,按照朝代先后顺序寻找得到记载喘证详细方剂的医书。
  1.3 纳入标准
  以“喘”“喘息”“上气”“喘逆”等作为检索词汇,仔细与书中条文相比对,符合上述条件的方剂,则选择纳入。
  1.4 排除标准
  排除非以喘为主要表现或由于其他疾病导致出现喘等相关词汇的疾病,如治疗胸痹等的方剂。
  1.5 数据的规范与数据库的建立
  1.5.1 数据库的建立
  本研究共纳入了119条方剂,总共涵盖了178味药物,药味个数最少仅为2味,最多为15味,平均(6.176±2.625)味中药,将方剂各个药物录入至EXCEL2017版本,建立喘证方剂数据库。
  1.5.2 数据库的规范
  研究对证候的统计与规范均按照《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第2版)》[3]与《实用中医诊断学》[4],药物的统计与规范均按照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5]执行,如将“官桂”与“桂心”统一改为“肉桂”。双人双机独立录入数据,审核数据直至达到数据相差率低于5%。
  1.6 数据分析
  “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是以智能信息处理方面为支撑,遵循传承理念,围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中药新药处方与发现的软件。本研究采取对药解析时,支持度个数设置为10;角药解析时,支持度个数设置为6;规则解析时,支持度个数设置为8,置信度设置为0.55;新方解析时,相关度设置为8,惩罚度为2。通过其关联、规则分析、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算法,对数据进行组合获得新方及其数据规律[7-10]。
  2 结果
  2.1 喘证的证候分析
  本研究通过统计归纳后共得出12个证候,排在前3位的证候(频率>20%)为:痰热郁肺证(27次,占22.69%),痰浊阻肺证(24次,占20.19%),肺气虚耗证(24次,占20.19%)。依据频次从高至低排序。具体结果见表1。
  2.2 治疗喘证最常见的单药
  本研究在药物出现频次统计分析得出排在前5位的药物(频率>20%)分别是甘草(35次,占29.41%),杏仁(26次,21.85%),陈皮(26次,21.85%),半夏(24次,20.17%),生姜(24次,20.17%)。依据频次从高至低排序。具体结果(频率>15%)见表2。
  2.3 治疗喘证最常见的对药
  本研究在用药分析中得到排在前3位的对药(频率>10%)为:麻黄-杏仁(13次,10.92%),半夏-陈皮(12次,10.08%),陈皮-甘草(12次,10.08%)。依据频次从高至低排序。结果见表3。
  2.4 治疗喘证最常见的角药
  本研究在组方规律分析中得到排在前3位的角药是甘草-麻黄-杏仁(7次,5.88%),半夏-陈皮-甘草(7次,5.88%),半夏-陈皮-茯苓(7次,5.88%)。依据频次从高至低排序。结果见表4。
  2.5 基于关联规则的治疗喘证中药配无规律分析
  本研究在规则分析中得到排在前3位(置信度>0.5)是麻黄-杏仁(置信度0.722),杏仁-麻黄(置信度0.5),半夏-陈皮(置信度0.5)。依据置信度由高到低排序。结果见表5。
  2.6 基于复杂网络的治疗喘证中药配伍规律的研究分析
  本研究由规则分析及网络分析得出汉代至民国16名著名医家治疗喘证的核心药物是陈皮、半夏、生姜、甘草、麻黄、杏仁。结果见图1。
  2.7 基于熵方法的汉代以来著名医家治疗喘证核心组合及新方提取的研究分析
  本研究在新方聚类分析中得到181组对药组合,再次通过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可得到18组角药组合,结果见表6。
   将表6运用空间网络图展示。见图2。    继续将表6所得角药组合进行处理可得到9个新候选处方。具体见表7,图3。
  3 讨论
  随着雾霾这一名词的出现,空气污染的严峻形势及不断老龄化的人口都意味着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的攀升。喘证作为呼吸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其最早的现存文献记载在《黄帝内经》中,《素问·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说:“病心脉来,喘喘连属”。更有古人提出喘证不仅限于肺脏,《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说:“夜行则喘出于肾……有所堕恐,喘出于肝……有所惊恐,喘出于肺”。所以喘证虽然仅为一个临床表现,中国古人却认为“内不治喘”,体现出喘证的复杂多样以及难以根治。我们希望通过搜寻古籍以求找出更加有效的诊治方法。
  本研究通过对汉代至民国16名著名医家治疗喘证的119条方剂进行数据挖掘研究,研究结果提示喘证最主要的证候为痰热郁肺证,痰浊阻肺证,肺气虚耗证。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所以脾失运化,水湿成痰,痰阻肺中,与火热相结,火曰炎上,肺气上逆则喘。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喘证多从痰邪阻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等方面入手[9]。国医大师王静安在老年肺炎型咳喘辨治中认为病因病理要点是痰热内蕴[10]。痰若与湿浊相结合,湿性重浊,肺气不降,浊陰上逆则喘。国医大师李辅仁创五子定喘汤泻痰浊水饮停滞之哮喘[11]。先天不足或久病耗气,脾胃不足,肺气失于濡养,气虚则喘。国医大师朱良春以明辨阴阳,细察脏腑,补益培本为法治疗支气管哮喘[12]。故由证候分析可知喘证的发生发展与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与湿、火、气虚等证候要素密切相关。
  本研究发现最常用于治疗喘证的单药为甘草、杏仁、陈皮。甘草在本经中具有“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的功效,但在现代药理研究中甘草次酸有明显抗炎作用,并且结构与氢化可的松相似,所以具有类激素的作用[13]。杏仁性温,味苦,主入肺经,善治咳嗽气喘,其苦杏仁苷具有明确的镇咳平喘的作用[14]。陈皮在本经中具有“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之效,其不仅可以理气,陈皮的挥发油能够祛痰平喘、扩张支气管[15]。最常见的对药为麻黄-杏仁,麻黄通腠理,散寒湿,内可利水以平喘,杏仁降气助肺行水,二者相须使宣降如常,散寒利水。最常见的角药是甘草-麻黄-杏仁,三药共成三拗汤,专治风寒引起的咳喘。关联规则较高的药物为麻黄-杏仁,现代药理证实麻黄杏仁配伍在疗效性及安全性明显优于单药[16]。研究得出治疗喘证的核心药物为:麻黄,杏仁,陈皮,半夏,生姜,甘草。共得到9个候选新方,方1由竹茹-升麻-生地黄-玄参组成,既能清热化痰,又可养阴解毒,适用于痰热郁肺型喘证;方5由芒硝-槟榔-大黄-桃仁-硝石组成,功善消积导滞,适用于食滞胃脘型喘证。
  对于喘证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喘证证候优先以痰热郁肺证,痰浊阻肺证,肺气虚耗证为适应证,应该以清热化痰,宣肺化饮,补益肺脾为主要治则;2)药物使用时可优选甘草,杏仁,陈皮,半夏,生姜,茯苓;3)对药可优选麻黄-杏仁,半夏-陈皮;4)角药优选麻黄-杏仁-甘草,半夏-陈皮-甘草,半夏-陈皮-茯苓;5)核心药物为麻黄,杏仁,陈皮,半夏,生姜,甘草;6)候选药物可优选竹茹-升麻-生地黄-玄参等药物[17-18]。在核心药物中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宣肺的三拗汤及化痰的二陈汤相互融合,所以在喘证的治疗中,肺作为最直接的脏器,痰作为最具特征的病理因素,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势必会对喘证的治疗起到决定性的治疗作用。接下来我们将会收集现代临床治疗喘证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摸寻出最具疗效的药物或方剂,并对其开展药理学量效分析等研究,将其汇通总结出新的喘证治疗药物。
  参考文献
  [1]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88-89.
  [2]Wang C,Xu J,Yang L,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China(the China Pulmonary Health[CPH]study):a national cross-sectional study[J].Lancet,2018,391(10131):1706-1717.
  [3]姚乃礼.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5-124.
  [4]邓铁涛.实用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86-387.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36-137.
  [6]卢朋,李健,唐仕欢,等.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9):1-4.
  [7]刘旭东,何庆勇,吴海芳,等.汉代以来著名医家治疗眩晕方剂用药规律的数据挖掘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9(11):920-925.
  [8]尹湘君,何庆勇.基于关联规则与熵方法的血脂异常中药复方专利配伍规律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3):550-555.
  [9]闫雪皎,邓田莲,唐先平.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成人斯蒂尔病的用药规律[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8):1056-1059.
  [10]赵玲,曾慧妍,张锦明,等.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气阴两虚血瘀证治疗方剂组方分析及新方发现[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13(5):613-617.
  [11]赵惠.周仲瑛运用经方辨治咳喘经验[J].河北中医,2014,36(7):970-971.
  [12]李蓉.王静安学术思想运用于老年肺炎的治疗体会[J].现代临床医学,2007,33(5):364.
  [13]李辅仁.五子定喘汤[J].光明中医,2012,27(1):143.
  [14]高想,吴坚,姜丹,等.国医大师朱良春支气管哮喘辨治实录及经验撷菁[J].江苏中医药,2014,46(11):1-2.
  [15]姜雪,孙森凤,王悦,等.甘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化工时刊,2017,31(7):25-28.
  [16]肖朝霞,蒋萌蒙,王向军.杏仁的功能性及其药理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2011,10(11):71-73.
  [17]李卫霞.陈皮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0):1521-1522,1555.
  [18]宋帅.基于效/毒成分体内过程的麻黄-附子和麻黄-杏仁药对配伍机制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6.
  (2019-05-17收稿 责任编辑:杨觉雄)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觀察灸疗联合健脾生血颗粒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巴中市中医院收治的辨证为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1)和观察组(n=62),2组患者均在关元、百会、两侧足三里等基础上辨证选穴,给予灸法治疗,同时观察组加用健脾生血颗粒口服,观察2组睡眠质量改善情况、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匹兹堡睡眠
期刊
摘要 综述养心氏片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养心氏片具有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降低心肌氧耗、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脏血液供应、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能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心力衰竭的疗效。  关键词 养心氏片;心力衰竭;研究进展;机制研究;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贫血性心脏病  Abstract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Yangxinshi tab
期刊
摘要 目的:基于文献调查了近20年内羌活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探讨羌活的用药特点,展示羌活的用药现状,为羌活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中有关以羌活为主药的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间范围1997年1月至2017年12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半随机或有较好临床疗效的临床研究文献。从与配伍药物频次的多少、主要的主治疾病、主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卡马西平治疗肝肾不足型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北京市和平里医院针灸科门诊及耳鼻喉科门诊,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中医辨证属肝肾不足型主观性耳鸣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采用耳鸣侧耳周穴位(耳门、听宫、听会等)及远端穴位(太冲、太溪等)常规针刺,予听宫穴行温针灸
期刊
摘要 甘麦大枣汤源自《金匮要略》,是古今治疗精神科疾病的名方,药味数量精简,但是临床效果显著。具有安神除烦,养心解郁,补脾和中,柔肝缓解等功效。由于中医无抑郁症病名,而抑郁症的症状与失眠、脏躁等类似,临床常用治疗脏躁证的方剂甘麦大枣汤治疗抑郁症及其他多种心身疾病。现整理了近年来关于甘麦大枣汤的临床研究及现代药理学实验研究资料,发现该汤剂治疗多种抑郁症有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麦大枣汤
期刊
摘要 乳腺癌手术后化疗疲劳是困扰癌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之一,并且严重的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中医疗法在这方面具有不良反应少、更加安全、患者依从性高、应用前景较为广阔的特点,近几年来中医在癌症术后化疗疲劳的治疗中逐渐深入研究,且更多的受到关注,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维普、知网、万方、PubMed和Cochrane Library等国内外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运用中医干预癌症术后化疗疲劳基础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桂枝茯苓汤对卵巢癌术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海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卵巢癌术后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肿瘤细胞减灭术并配合紫杉醇、卡铂化疗,化疗6个周期,观察组加用桂枝茯苓汤治疗6周期。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肿瘤标志物:人附睾分泌蛋白(HE4)、糖类抗原125(CA
期刊
摘要 目的:運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Rs-fMRI),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经艾灸热敏态关元穴后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为探索艾灸热敏化腧穴的中枢机制提供潜在的影像学证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热敏腧穴灸感法进行检测,根据施灸过程中关元穴是否发生热敏现象分为热敏态腧穴组(n=30)和非热敏态腧穴组(n=30)。2组患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TP)结合鸦胆子油乳化疗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字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TP化疗,观察组采用鸦胆子油乳联合TP化疗。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的免疫细胞、肿瘤标志物、生命质量和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CD3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养血濡筋法治疗早中期僵直少动型帕金森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早中期帕金森专科患者60例作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美多巴治疗,观察组在美多巴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养血濡筋法组方中药辨证分期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统一帕金森病生命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