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海底城》绘画学习课堂通过使用远程会议系统和学习网站为深圳和甘肃两地的学生提供了新的合作与沟通方式。该课顺应了新课标对学生能力和发展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课程合理利用课前准备阶段,课中围绕学生作品展开学习,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并通过将美术课与多学科进行整合,锻炼学生言语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等多元智能,为开发学生多元智能做出了很好的尝试。
● 教学设计理念先进,关注偏远地区,体现人文关怀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仍是我国教育现存的问题之一,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及教育质量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欠缺与落后。我国教育相关部门和工作者都在尝试多种方法缩小教育差距,提升落后地区的教学资源配置。林建庚老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使得深圳与甘肃两地学生能够在网站上相互交流与合作,自主学习探究海洋资源网站和分享海底交通工具的作品,为两地学生提供了解地域文化差异的平台。课堂上的远程视频解决了偏远地区教师缺乏以及两地间教学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学生在分享资源的过程中共同探究、创作和提升,实现了跨区域学习和平等学习。林建庚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关注到了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将人文关怀渗透到了教学之中。
● 结合学习网站与远程会议系统为两地学生提供实时交流、学习资源共享的平台
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是教育部“十二五”教育信息化重点任务之首。在中央财政重点扶持之下,任务已经基本达成。过去教育信息化水平发展落后的地区现已经可以通过数字教育卫星接收系统获取教学视频等优质教学资源。在全国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背景下,林建庚老师通过使用远程会议系统,并结合网络平台共享优质课程与资源,课前让两地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对海底建筑和海底交通进行预习、浏览信息、发表观点,并将作品上传至学习平台中供师生浏览作品;课上则通过远程会议系统异地实时交流、讨论与合作,两地学生之间通过远程会议系统自评与他评作品。这样的技术结合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使资源得到了更大的共享,也使两地学生之间通过互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 教学目标设定层层递进,锻炼学生认知能力
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划分的,之后随着教育目标的不断发展与优化,在原版本上形成了新的六个分类等级——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六个等级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逐层递进。它阐明学习目标应反映这一分类系统中所涉及的各种能力水平,不能仅停留在“知道”这一基本的目标上,必须重视培养学习者的智力技能。林建庚老师在课程中首先通过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对海洋资源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对海底城市可行性分析和未来海底城畅想的见解,最后应用所学知识绘制未来海底城图画。课上,教师引领学生探索创造海底城交通工具的科幻画三大要素——科学性、想象力、绘画水平,学生通过观察“蛟龙号”,理解并应用该三大要素与异地学生对作品进行相互评价与修改。随后,两地学生在对方学生海底建筑作品中,创作出自己设计的海底交通工具并创编海底城故事发布在资源网站上。从最初学生对海洋资源相关的“认知”与“理解”,到课堂最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品“评价”和“创作”。教学目标层层递进,合理锻炼了学生的多层次认知能力。
● 发挥课前预习作用,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充分利用课前阶段准备课上所学内容,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顺利和高效。林老师在课前布置了学生自学海洋资源相关知识的作业,并通过资源平台让学生对海底城市进行可行性分析讨论、创作《海底历险记》供课堂上使用,以进一步深入学习。这样的预习使学生不再对所学知识感到陌生,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留出了时间,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 师生、生生相互沟通与合作,学习共同体优势得以发挥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由学习者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在本课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让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得以发挥。课前,林老师与两地学生进行海底城市可行性分析的讨论,鼓励学生多发言。课上,林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创作作品,并最终将学生作品制作成未来海底城Flash动画全景图,师生之间在沟通与合作方面表现得非常顺畅。在生生合作方面,两地学生在网站上进行讨论并以接龙绘画的方式合作创作《海底历险记》绘画,课上通过远程会议系统实时交流,相互讨论、点评作品,还会在彼此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创作。这样的合作方式让两地学生收获了来自同学的鼓励与修正,作品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共享,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 围绕学生作品开展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上课时能积极参与和自主活动,这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纵观整个课堂,林老师的教学基本围绕着学生的作品展开教学。首先,课前将学生接龙合作创作绘画中的一幅画面用于揭示课堂的主题,供两地学生讨论海底交通工具的设计要点。其次,学生间相互欣赏课前创作作品并进行点评交流,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二次创作。再次,教师将全部学生的作品整理成了动画全景图作为课堂的收尾。整个教学过程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创作,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展示作品、分享作品的契机,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淋漓尽致。
● 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跨学科学习是汉弗莱(Humphreys)提出的。学生可以广泛探索与生活情境相关的不同科目的知识,如人文、自然、音乐、美术、交流技巧等,在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中技能和知识得到发现、发展和应用。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而非单一的。多元智力主要由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八项智能组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单一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只能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在本课中,林老师将地理、科学、语文与美术课进行了整合,学生课上了解了中国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关注了环境的特点问题,探讨了“蛟龙号”的科学性设计要素,并创编了《未来海底城》科幻短文。与此同时,在跨学科整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多元智能也得到锻炼。创作科幻短文使学生语言文字智能得以提升,地理学科涉及的荒漠化现象和科学技术作品锻炼了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此外,整堂课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合作,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在欣赏作品时,学生通过自评和他评锻炼了自我认知智能等多元智能。
总而言之,《未来海底城》绘画教学将多学科进行整合,结合远程技术与资源网站为两地学生提供了交流、分享与合作的平台。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在以往借助远程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中,少有美术学科的教师进行尝试。林建庚老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依托信息技术,为两地学生搭建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展示的舞台,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学理念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
● 教学设计理念先进,关注偏远地区,体现人文关怀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仍是我国教育现存的问题之一,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及教育质量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欠缺与落后。我国教育相关部门和工作者都在尝试多种方法缩小教育差距,提升落后地区的教学资源配置。林建庚老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使得深圳与甘肃两地学生能够在网站上相互交流与合作,自主学习探究海洋资源网站和分享海底交通工具的作品,为两地学生提供了解地域文化差异的平台。课堂上的远程视频解决了偏远地区教师缺乏以及两地间教学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学生在分享资源的过程中共同探究、创作和提升,实现了跨区域学习和平等学习。林建庚老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关注到了偏远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将人文关怀渗透到了教学之中。
● 结合学习网站与远程会议系统为两地学生提供实时交流、学习资源共享的平台
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是教育部“十二五”教育信息化重点任务之首。在中央财政重点扶持之下,任务已经基本达成。过去教育信息化水平发展落后的地区现已经可以通过数字教育卫星接收系统获取教学视频等优质教学资源。在全国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背景下,林建庚老师通过使用远程会议系统,并结合网络平台共享优质课程与资源,课前让两地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对海底建筑和海底交通进行预习、浏览信息、发表观点,并将作品上传至学习平台中供师生浏览作品;课上则通过远程会议系统异地实时交流、讨论与合作,两地学生之间通过远程会议系统自评与他评作品。这样的技术结合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使资源得到了更大的共享,也使两地学生之间通过互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 教学目标设定层层递进,锻炼学生认知能力
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划分的,之后随着教育目标的不断发展与优化,在原版本上形成了新的六个分类等级——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这六个等级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逐层递进。它阐明学习目标应反映这一分类系统中所涉及的各种能力水平,不能仅停留在“知道”这一基本的目标上,必须重视培养学习者的智力技能。林建庚老师在课程中首先通过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在课前对海洋资源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发表自己对海底城市可行性分析和未来海底城畅想的见解,最后应用所学知识绘制未来海底城图画。课上,教师引领学生探索创造海底城交通工具的科幻画三大要素——科学性、想象力、绘画水平,学生通过观察“蛟龙号”,理解并应用该三大要素与异地学生对作品进行相互评价与修改。随后,两地学生在对方学生海底建筑作品中,创作出自己设计的海底交通工具并创编海底城故事发布在资源网站上。从最初学生对海洋资源相关的“认知”与“理解”,到课堂最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品“评价”和“创作”。教学目标层层递进,合理锻炼了学生的多层次认知能力。
● 发挥课前预习作用,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充分利用课前阶段准备课上所学内容,能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顺利和高效。林老师在课前布置了学生自学海洋资源相关知识的作业,并通过资源平台让学生对海底城市进行可行性分析讨论、创作《海底历险记》供课堂上使用,以进一步深入学习。这样的预习使学生不再对所学知识感到陌生,为课堂上的深入学习、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留出了时间,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
● 师生、生生相互沟通与合作,学习共同体优势得以发挥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由学习者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强调在学习过程中以相互作用式的学习观作指导,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基层学习集体。在本课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让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得以发挥。课前,林老师与两地学生进行海底城市可行性分析的讨论,鼓励学生多发言。课上,林老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和创作作品,并最终将学生作品制作成未来海底城Flash动画全景图,师生之间在沟通与合作方面表现得非常顺畅。在生生合作方面,两地学生在网站上进行讨论并以接龙绘画的方式合作创作《海底历险记》绘画,课上通过远程会议系统实时交流,相互讨论、点评作品,还会在彼此作品的基础上进一步创作。这样的合作方式让两地学生收获了来自同学的鼓励与修正,作品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共享,锻炼了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 围绕学生作品开展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上课时能积极参与和自主活动,这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纵观整个课堂,林老师的教学基本围绕着学生的作品展开教学。首先,课前将学生接龙合作创作绘画中的一幅画面用于揭示课堂的主题,供两地学生讨论海底交通工具的设计要点。其次,学生间相互欣赏课前创作作品并进行点评交流,再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和二次创作。再次,教师将全部学生的作品整理成了动画全景图作为课堂的收尾。整个教学过程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化创作,为每位学生提供了展示作品、分享作品的契机,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淋漓尽致。
● 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多元智能
跨学科学习是汉弗莱(Humphreys)提出的。学生可以广泛探索与生活情境相关的不同科目的知识,如人文、自然、音乐、美术、交流技巧等,在多学科领域的学习中技能和知识得到发现、发展和应用。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他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而非单一的。多元智力主要由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八项智能组成。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单一的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只能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而在本课中,林老师将地理、科学、语文与美术课进行了整合,学生课上了解了中国的陆地面积和海洋面积,关注了环境的特点问题,探讨了“蛟龙号”的科学性设计要素,并创编了《未来海底城》科幻短文。与此同时,在跨学科整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多元智能也得到锻炼。创作科幻短文使学生语言文字智能得以提升,地理学科涉及的荒漠化现象和科学技术作品锻炼了学生的自然观察智能和视觉空间智能。此外,整堂课通过不断的交流与合作,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智能。在欣赏作品时,学生通过自评和他评锻炼了自我认知智能等多元智能。
总而言之,《未来海底城》绘画教学将多学科进行整合,结合远程技术与资源网站为两地学生提供了交流、分享与合作的平台。整个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在以往借助远程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案例中,少有美术学科的教师进行尝试。林建庚老师用先进的教育理念,依托信息技术,为两地学生搭建了一个相互了解、相互展示的舞台,多方面锻炼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学理念与信息技术的完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