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课堂提问,实现主体回归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feiyu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达到“授人以渔,终生受益”之目的。
  【关键词】有效提问;指向性;层次性;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77-01
  
  有效的课堂提问对教师按课堂预设进行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起着十分有效的导向作用。但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不顾及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更不考虑所提问题的思维
  深度和难度,采用满堂灌或随意叫学生起来回答,效果往往不尽人意。笔者以为,有效的提问,应能激发学生的强烈求知欲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其知识的内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取得尽可能好、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教师务必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提问”的目标性,注重“提问”的指向性,突出“提问”的主体性。
  一、明确教师提问的指向性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支配、控制和调节着整个教学过程。任何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某个教学目标展开,教师提问应以启迪思维、激发兴趣为目标,提高问题的指向性。教师要善于提一些学生在课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而又与课文关系十
  分密切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以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力。如在讲授7B Unit 5 Reading时,在课文学习之后,巧妙的通过开放式的提问:(1) Fire is very important in our life. What can it do for us?(2) If there is a fire, what should we do first? Why?让学生在讨论后各抒己见,分析找出多种求生的科学方法。
  二、注重教师提问的层次性
  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项艺术活动。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注意力就像一只极易受惊的小鸟,当你走进时,它马上会飞走;当你抓住它并把它关起来时,以后就别想再听优美的歌喉。”因此,教师提问时,要十分注重方法和技巧,要尽量照顾到多数学生,兼顾少数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练习机会,这样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有明显的帮助,当然,对成绩好的同学,可将问题的难度增大,以促使其更好地发展。让“提问”时机适合,难度适中,内容适宜,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都能有所收获。如在教授8A Unit 4 Wild animals时,通过问“Can you tell me how we humans are harming environment?这个问题,来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阐述现在环境受到了种种危害。再通过“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 the wild animals and the earth?”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大家从小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职责。
  三、突出学生提问的主体性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敢于提问的勇气,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学生大胆设问,或教师回答,或学生回答,师生通过互换角色能促使学生认真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总结归纳,切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真正使英语成为交流性语言。
  (1)创设情境,让学生想问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想探个究竟,想问个为什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培养了学生的“提问”意识。如教学8B Unit2 Travelling. Welcome to the unit时,通过展示各地迷人的风光图片,创设去各地旅游的情境,直观地呈现新词,让事先预习好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平台,教师在阐述自己的预测之前,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去猜测,给他们真正的“说话权”和“提问权”。
  (2)竞争合作,让学生善问
  在课堂上,要给学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尊重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理解和解答问题。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互相质疑或向老师质疑,鼓励学生有疑就问。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时学生的提问能帮助教师拓展教学的空间。如在教授9A Unit 3中有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是校报记者Millie与嘉宾老师Sigmund Friend之间的一组对话。在学习这段对话的过程中,我们不是简单地进行翻译、语言点的讲解,而是设计了一个小组的活动,让学生仔细阅读该段对话,与同伴讨论并归纳出记者采访被采访人对话时常用的句型。
  (3)模拟体验,让学生会问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和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让学生
  模拟体验相关情境,进行动作表演或角色表演,在表演中展开问答式的对话,模拟实际,既拓宽了问题情景,又可让学生身临其境将自己的语言配上适合的表情和举止,使文章内容融入学生
  生活。如在学习9B Unit 1 Life on Mars (Integrated skills). 谈论What’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living on Mars? 为了体验这一问答,我设计了一个情境。让一个学生想象他生活在火星上,他会遇到什么不同于地球的情况。这种模拟体验,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让学生在此体验中大胆地发问。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开拓学生思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艰辛与快乐,并思考一些深层次问题,从而使身心得到发展。为此,追求课堂“提问”的高效已成为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9。
  [2]《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诊断与教学策略》,中国出版
  集团,2008.6。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当代的水墨画吸取前人的经验与从容,把大自然中鲜活的万千气象,化为新颖的作品,展于世人面前。从当代的水墨画卷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们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力求表现出空间意境。在绘画中寻求灵感,在传统中国绘画中去追求新的视觉语言,不放弃传统画法的写意情趣,又平添技法的高腔雅韵,在兼收并揽中追新求变,去构建一种贴近现代审美取向的水墨画式。  【关键词】在国古代;水墨画;赏析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作者通过故都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传递着独特的秋味、秋意、秋情,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情感,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流露出深远的忧思和孤独感。  【关键词】故都的秋;景语  【中图分类号】H06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13-
期刊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构建和谐班级是和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和谐班集体的内在本质、指导原则、主要标准和实现途径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构建和谐班集体。  【关键词】高校;和谐班级;班集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25-02    实施和谐教育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保障素质教育实施的必然选择。当前,大力实施素质
期刊
【摘要】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新课改和教育新政的背景下,利用多种手段,通过课堂教学设计来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是值得探索的。只有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为其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开创自己的幸福人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关键词】政治教学;教学设计;价值观;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30-02 
期刊
【摘要】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猛增,加之当前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冲击,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更加成为社会热点、难点,与此同时,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其中,就业诚信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种种不诚信行为屡屡发生。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呢?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而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做法:能写正楷字、会说普通话、喜欢好刊物、喜爱名作家、能写好文章、学出文集。  【关键词】激发;兴趣;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49-01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管是哪一门学科,只要是学生对它产生浓厚
期刊
【摘要】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让记叙文熠熠生辉,如果把一篇好文章比喻成一罐“蜜”,那生动的细节描写就是那“百花”,我们语文老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采花”,酿出“好蜜”。  【关键词】作文教学;细节描写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37-02    《周易·家人》说:“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成语“言之有物”就出自这里,它的意思
期刊
【摘要】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在抒情类记叙文的写作中,应指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感受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在作文时,注重细节描写,于细微之处写出真情实感;掌握融情入景、情理结合的写作手法。  【关键词】真情;材料;细节;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63-02    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了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改革作文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从如何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如何联系生活到教师如何适时下水作文,旨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写作成为学生自主表达的一种习惯,让学生能在写作中寻找到快乐。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69-01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通过教师讲
期刊
【摘要】从试卷结构、试题特点等方面对2010年四川省各地中考试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力求发现一些命题的显著特点和规律,为广大师生提供深入剖析、探究实践的素材,以推动初中历史教学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关键词】历史中考;2010年; 四川各地;试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087-05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