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摆在广大生物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生物学课堂中贯彻课程标准新理念——关心学生的发展,或者说怎样改革生物学课堂教学才能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此,笔者结合学习和教学实际谈谈生物学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
1 把握标准,吃透教材和学生,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因此,在课时对学习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观念,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同时,在学习目标的阐述上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检测性。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目标可阐述如下。知识目标:了解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知道光合作用离不开光;说出光合作用的“加工厂”是叶绿体;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能力目标:学会有关光合作用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了解科技对人类的贡献。这样把目标进行了细化,提出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
现行生物学教材(如苏科版)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形式把教材内容情境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
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去备课。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在备课时,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① 学生是否已经具备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② 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和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2 教学过程设计的四环节是落实目标的关键
2.1 创设情境
教授新课时,教师若单纯从知识传授的角度去备课,往往会根据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然后讲授本节内容。但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问题的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因此情境的创设就要设计为以学习目标为依托,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既能为本节课目标服务,又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从生物学与生活或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还可利用生物学实验或从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入手。例如在学习“病毒”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先投影各种美丽的郁金香花图片,然后给学生讲杂色郁金香的故事:在16世纪早期,荷兰流行“郁金香热”。商贾富豪们把那些稀有的杂色郁金香视为珍宝,争相收购。一颗上好的杂色郁金香鳞茎,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间房子同价,相当于一个砌砖工人15年的工资。据说有一位花农,因把自己的毯子给郁金香取暖,竟被活活冻死了。1637年荷兰政府公布禁止投机式的买卖郁金香,一时间,许多暴发户的财产如泡沫般消失,数千人因而破产。直至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证实,那美得耀眼、美得令荷兰人倾家荡产的杂色花纹,竟是被郁金香杂色病病毒感染的结果。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所学习的内容,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生思维活动。
2.2 设置问题
一个好的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的源泉。教师要在教学的不同环节设置不同形式的问题。首先要设计试探性问题,这样可使学生学习的新知识和原有的经验结合,利于知识的建构。其次要设计过渡性性问题,能承上启下,过渡自然,使学生的思维有连续性,不致造成思维的混乱。再次要设置总结性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还要知道答案的得出过程,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和归纳能力。最后要设置发散性问题,使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认知在原认知的基础上得以拓展,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提出问题的梯度则是使学生的思维由无疑到质疑,达到学生思维的最优化。如教“叶的蒸腾作用”一课时,学生通过“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观察,发现罩植物的塑料袋内有很多小水珠,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塑料袋内的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进一步提问:如果这些水蒸气是从植物体里出来的,那么植物体应有什么样的构造,才往外跑“气”?学生自然会想象出植物体表面应有水蒸气跑出的孔,这些孔一定很小,是肉眼看不见的。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质疑:叶片上是否有水分散失的“门户”?指导学生制作和观察叶的临时切片和表皮的临时装片。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问:植物蒸腾失水的主要器官的什么?这与它的什么结构有关?通过观察,有些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上下表皮的气孔数目不一样多?联系生活实际,为什么移栽植物时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森林附近经常下雨是怎么回事?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去发现问题,然后由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把问题进行分类,就能对蒸腾作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2.3 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以现代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提出了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其中“科学探究”是最主要的目标和方式,它和“知识与技能”目标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探究是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可以说是各种方式的整合,而不是一种方式单调的进行。因此,在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同时,不能排斥“接受式”教学,教师首先要判断本节内容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可以探究、应该探究的程序性知识坚持用“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适宜采用接受式教学方式的陈述性知识,仍可采用接受式教学。不论采取哪些方式,都要考虑为落实目标学生应有哪些活动?怎样组织这些活动?例如:在“血液”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中,在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我认为关于“血液”,学生已有一些知识和生活常识,同时学生对血液的问题又很感兴趣,有关血液的知识的资料又很多,所以我决定采用“自主学习”,具体做法:① 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每个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血液的各种资料,提出自己想了解的血液问题;② 始终围绕血液与生命的关系,充分联系实际,创设有关出血、验血等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分析收集资料、相互交流中自主学习,了解血液的成份及主要功能,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生物学素养,使学生更加关注血液,关爱自己、他人;③ 把学生收集的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共享,这样不仅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相互学习更具可能性,也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④ 学生提出的有关血液的其他问题,鼓励学生课后探索。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教师应教给学生方法,使课堂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并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2.4 反思评价
教学中,反思评价是最容易忽视的环节,缺少此环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评估、质疑及创新能力。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反思:试说的答案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是否存在有规律性的东西等等。例如:在学习“叶的蒸腾作用”一节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了叶片表面有气孔,所以叶片有蒸腾作用,这时有学生提出质疑:是不是只有叶片有蒸腾作用呢?其他学生马上提出各种猜想:有人认为叶柄有蒸腾作用,有人认为茎有蒸腾作用,也有人认为根有蒸腾作用,学生经过讨论,首先排除了根有蒸腾作用的可能性。然而各自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探究,得出叶柄、植物的幼茎表面也有气孔,也能进行蒸腾作用,但叶片表面气孔较多,所以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这种探究后的反思、评价,激发了学生成功的体验,同时激发了学生踊跃参与问题讨论和敢于探索的创新意识。
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学教学设计既包含了教师课前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也应包括师生教学实践中即时地、互动地、动态地对课程资源的三度开发,这样的设计能很好地实现课程标准新理念,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1 把握标准,吃透教材和学生,是教学设计的基础
学习目标是教学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生物学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因此,在课时对学习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观念,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重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同时,在学习目标的阐述上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检测性。如“植物的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目标可阐述如下。知识目标:了解绿色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知道光合作用离不开光;说出光合作用的“加工厂”是叶绿体;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能力目标:学会有关光合作用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通过探究实验,分析、推导、归纳出光合作用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了解科技对人类的贡献。这样把目标进行了细化,提出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
现行生物学教材(如苏科版)的特点之一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挖掘教材的资源,力图呈现丰富多彩的感知材料,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留出一定的思维空间,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等形式把教材内容情境化,将静态知识动态化。
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去备课。为了充分了解学生,在备课时,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① 学生是否已经具备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② 学生是否已经掌握和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2 教学过程设计的四环节是落实目标的关键
2.1 创设情境
教授新课时,教师若单纯从知识传授的角度去备课,往往会根据上一节课的内容进行复习,然后讲授本节内容。但我们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还要求学生掌握生物学问题的学习和研究的方法。因此情境的创设就要设计为以学习目标为依托,以学生原有知识为基础,既能为本节课目标服务,又能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生动、形象的生活情境。因此,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可从生物学与生活或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还可利用生物学实验或从新旧知识间的矛盾入手。例如在学习“病毒”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先投影各种美丽的郁金香花图片,然后给学生讲杂色郁金香的故事:在16世纪早期,荷兰流行“郁金香热”。商贾富豪们把那些稀有的杂色郁金香视为珍宝,争相收购。一颗上好的杂色郁金香鳞茎,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间房子同价,相当于一个砌砖工人15年的工资。据说有一位花农,因把自己的毯子给郁金香取暖,竟被活活冻死了。1637年荷兰政府公布禁止投机式的买卖郁金香,一时间,许多暴发户的财产如泡沫般消失,数千人因而破产。直至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证实,那美得耀眼、美得令荷兰人倾家荡产的杂色花纹,竟是被郁金香杂色病病毒感染的结果。这样既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所学习的内容,又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引起学生思维活动。
2.2 设置问题
一个好的问题是开启学生思维的源泉。教师要在教学的不同环节设置不同形式的问题。首先要设计试探性问题,这样可使学生学习的新知识和原有的经验结合,利于知识的建构。其次要设计过渡性性问题,能承上启下,过渡自然,使学生的思维有连续性,不致造成思维的混乱。再次要设置总结性的问题,不仅使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还要知道答案的得出过程,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和归纳能力。最后要设置发散性问题,使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认知在原认知的基础上得以拓展,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提出问题的梯度则是使学生的思维由无疑到质疑,达到学生思维的最优化。如教“叶的蒸腾作用”一课时,学生通过“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观察,发现罩植物的塑料袋内有很多小水珠,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塑料袋内的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进一步提问:如果这些水蒸气是从植物体里出来的,那么植物体应有什么样的构造,才往外跑“气”?学生自然会想象出植物体表面应有水蒸气跑出的孔,这些孔一定很小,是肉眼看不见的。引导学生相互讨论质疑:叶片上是否有水分散失的“门户”?指导学生制作和观察叶的临时切片和表皮的临时装片。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提问:植物蒸腾失水的主要器官的什么?这与它的什么结构有关?通过观察,有些学生会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上下表皮的气孔数目不一样多?联系生活实际,为什么移栽植物时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森林附近经常下雨是怎么回事?同学们经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去发现问题,然后由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把问题进行分类,就能对蒸腾作用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2.3 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以现代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为依据,提出了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式,其中“科学探究”是最主要的目标和方式,它和“知识与技能”目标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强探究是使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的重要方法,它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可以说是各种方式的整合,而不是一种方式单调的进行。因此,在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同时,不能排斥“接受式”教学,教师首先要判断本节内容是陈述性知识,还是程序性知识,可以探究、应该探究的程序性知识坚持用“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适宜采用接受式教学方式的陈述性知识,仍可采用接受式教学。不论采取哪些方式,都要考虑为落实目标学生应有哪些活动?怎样组织这些活动?例如:在“血液”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中,在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我认为关于“血液”,学生已有一些知识和生活常识,同时学生对血液的问题又很感兴趣,有关血液的知识的资料又很多,所以我决定采用“自主学习”,具体做法:① 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每个学生课前收集有关血液的各种资料,提出自己想了解的血液问题;② 始终围绕血液与生命的关系,充分联系实际,创设有关出血、验血等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分析收集资料、相互交流中自主学习,了解血液的成份及主要功能,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生物学素养,使学生更加关注血液,关爱自己、他人;③ 把学生收集的有价值的资料进行共享,这样不仅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相互学习更具可能性,也提高了学习效率,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④ 学生提出的有关血液的其他问题,鼓励学生课后探索。在开展这些活动的同时,教师应教给学生方法,使课堂变为学生讨论、交流的场所,并及时点评和鼓励,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2.4 反思评价
教学中,反思评价是最容易忽视的环节,缺少此环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评估、质疑及创新能力。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反思:试说的答案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是否存在有规律性的东西等等。例如:在学习“叶的蒸腾作用”一节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知道了叶片表面有气孔,所以叶片有蒸腾作用,这时有学生提出质疑:是不是只有叶片有蒸腾作用呢?其他学生马上提出各种猜想:有人认为叶柄有蒸腾作用,有人认为茎有蒸腾作用,也有人认为根有蒸腾作用,学生经过讨论,首先排除了根有蒸腾作用的可能性。然而各自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探究,得出叶柄、植物的幼茎表面也有气孔,也能进行蒸腾作用,但叶片表面气孔较多,所以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这种探究后的反思、评价,激发了学生成功的体验,同时激发了学生踊跃参与问题讨论和敢于探索的创新意识。
笔者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学教学设计既包含了教师课前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也应包括师生教学实践中即时地、互动地、动态地对课程资源的三度开发,这样的设计能很好地实现课程标准新理念,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