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倪浩文的家,有着属于自己的精神追求,他做到了真正的“讀万卷书,行万里路”,他把每一次读行收藏,化成每一次提升。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们的身边总是有些有趣的人,他们在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位斜杠青年,他看起来平凡,内心却藏着巨大的能量。
他是倪浩文,80后苏州土著,苏州大学出版社编辑,多次代表江苏省在出版界最高赛事“韬奋杯全国青年编校大赛”中跻身全国个人三等奖。这样的一位江南才子,恰有着一段令自己动容的“读行收藏人生”。
一个拥有一万七千本书的家,是属于自己的精神食堂
三月的一个雨天,我们来到倪浩文家。和大多数人家不同,倪浩文家整洁的客厅没有电视,取而代之的是投影幕布和两整面墙的书籍。它们被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有苏州地方文化类、文学类、史志类、工具书类、老照片图册类、国学类、收藏类……此外另有一间书房,里面是根据成书高度定制层距的四面书柜,主要放置连环画类、地图类的图书。在客厅中还有三个书柜放置的是倪浩文自己参与制作或编写的“亲生”图书。
“自古江南多才俊。”倪浩文从小在姑苏城里长大,这里深厚的文化孕育了他,也给了他灵气。倪浩文在大四那年就出版了人生的第一本书《一人一个被窝》,这本书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短信韵文小说”,书中几乎每一句话都是押韵的。
正是因为出书,倪浩文结缘了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并成为了其中一名优秀的编辑。此后倪浩文又进入了苏州大学出版社,一直与书籍打着交道,也造就了他此生最大的兴趣爱好图书收藏。
倪浩文告诉记者,自己目前的藏书在17152册,其中以连环画、地图等最成规模。之所以能有如此精确的数字,源于其从一开始就为藏书制作Excel表格著录的习惯。倪浩文笑称:“要做先生,先做书生。书生书生,以书为生。”这或许也解释了其为何选择图书出版这样的职业。很多朋友都会好奇地询问他:这么多书你都看过吗?对此,倪浩文将自己的书房比作一个大食堂,根据心情、状态选择今天要吃的菜,爱吃的菜多吃一些;不是很配胃口但是有营养的,就少吃一些;还有的菜味道很好,则是尝了还想再尝。
真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倪浩文的藏书中,他爱不释手的一本书是被全球驴友奉为“旅行圣经”的Lonely planet出品的《世界旅行清单:500必去目的地排行榜》。翻开书籍,你会发现,在目录上有过半的地方被画上了圈形的记号。倪浩文告诉记者,这些记号便是他所去过的地方。
倪浩文可以说是一个脚底纹着世界地图的男人,他几乎全部以自由行的方式游历了六大洲55个国家,朝鲜、亚美尼亚、印度、斯洛伐克、伊朗、冰岛、埃塞俄比亚、玻利维亚……充分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提前计划,精心准备,出发前做足功课,回国后及时整理,这便是近些年倪浩文生活的日常。
倪浩文是真正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去践行的人。正如电影《罗马假日》里的经典台词: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你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这些年看遍了全球各种贫富悲欣、雪雨晴岚,倪浩文更意识到目前身处的环境是多么安宁美好,也更珍惜身边的一切。
除了满地球地跑,倪浩文对苏州的古迹更是充满了好奇和迷恋。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甚至是午休时间,在苏州各县、市区的角角落落寻找湮没无闻的古宅、古桥、古墓、古井、古摩崖……为了寻找苏州的古迹,倪浩文花了大量时间学习了古建筑知识和摄影技巧,甚至还学会了使用无人机。
日复一日地寻找、拍摄、记录,八年时间中,倪浩文记录了8000多处苏州古迹,拍摄了20余万张照片,发现了大量鲜为人知却有着极高文物价值的古迹,采访记录了大量宅史。而这些历史瑰宝,除了发表在已经出版的一些图书和开设八年的《苏州日报》专栏外,他都清楚详细地记录在了电脑中,分门别类,妙趣横生。倪浩文表示,有机会他一定会将这些年寻访的苏州古迹出版成书,供同样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共同赏阅。
5110张地图,他的书房里藏着全中国
地图收藏,相比于收藏邮票、古董、字画等来说,属于冷门,但倪浩文却对此情有独钟,他认为“收藏地图就是收藏历史,记录城市的变迁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使命”。“到一个城市要熟悉当地,地图是最好的方式。很多人使用完地图就丢弃了,但我不会,久而久之我就收藏了很多地图,然后这便成为了我的爱好。”他从初中就开始收藏地图,至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目前倪浩文已收藏了5110张地图,其中包含了中国除克孜勒苏以外所有地级行政单位的地图。而其中,家乡苏州的地图自然是最多的。从很早开始,倪浩文就养成了每年购买一张苏州地图的习惯,他还收藏了自1980年至今每一年的苏州地图。
在倪浩文的书房可以看见,地图被整整齐齐地按大洲、按国家、按省市归档,贵州、江苏、浙江、福建……这个小小的书房仿佛装着全世界。而每一张地图,倪浩文都细心地用塑料膜封好,根据地域按照年份收集成册。
倪浩文坦言,自己很喜欢游学,在早期没有手机电脑的时代,印着各种名胜、美食照的交通旅游图就是性价比最高的地方名片。而地图可以反映出当时的交通、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折射出一个大发展时代方方面面的变迁。
随着交通、旅游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地图也一度层出不穷,如能散发桃子香味的日本地图,绘制精美的城市手绘地图,以人为本的美食地图、高校地图、恋爱地图、赏花地图、慢步地图、四季地图、扫墓地图、导厕地图,还有具有鲜明时政特色的奥运地图、汶川地震地图以及材质特殊的折扇地图、手帕地图、挂历地图……
虽说如今电子导航盛行,越来越少的人会使用纸质地图,但倪浩文依然觉得,纸质地图是一时的定格,它有温度也有故事。伴随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的普及,倪浩文坦言每年地图的品种正在大幅减少,很多从没出过公开版纸质地图的边远县市可能再也不出了。为了获得地图,倪浩文只能更多地从网络去淘,委托外地朋友帮忙,去旧书市场、测绘部门搜罗或是参加拍卖,而收藏的乐趣也正源自于此。
有趣有爱,乐观乐活,倪浩文真正地将读行收藏化作了人生的每一次提升。
都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我们的身边总是有些有趣的人,他们在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位斜杠青年,他看起来平凡,内心却藏着巨大的能量。
他是倪浩文,80后苏州土著,苏州大学出版社编辑,多次代表江苏省在出版界最高赛事“韬奋杯全国青年编校大赛”中跻身全国个人三等奖。这样的一位江南才子,恰有着一段令自己动容的“读行收藏人生”。
一个拥有一万七千本书的家,是属于自己的精神食堂
三月的一个雨天,我们来到倪浩文家。和大多数人家不同,倪浩文家整洁的客厅没有电视,取而代之的是投影幕布和两整面墙的书籍。它们被分门别类,摆放得整整齐齐。有苏州地方文化类、文学类、史志类、工具书类、老照片图册类、国学类、收藏类……此外另有一间书房,里面是根据成书高度定制层距的四面书柜,主要放置连环画类、地图类的图书。在客厅中还有三个书柜放置的是倪浩文自己参与制作或编写的“亲生”图书。
“自古江南多才俊。”倪浩文从小在姑苏城里长大,这里深厚的文化孕育了他,也给了他灵气。倪浩文在大四那年就出版了人生的第一本书《一人一个被窝》,这本书被誉为“中国第一部短信韵文小说”,书中几乎每一句话都是押韵的。
正是因为出书,倪浩文结缘了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并成为了其中一名优秀的编辑。此后倪浩文又进入了苏州大学出版社,一直与书籍打着交道,也造就了他此生最大的兴趣爱好图书收藏。
倪浩文告诉记者,自己目前的藏书在17152册,其中以连环画、地图等最成规模。之所以能有如此精确的数字,源于其从一开始就为藏书制作Excel表格著录的习惯。倪浩文笑称:“要做先生,先做书生。书生书生,以书为生。”这或许也解释了其为何选择图书出版这样的职业。很多朋友都会好奇地询问他:这么多书你都看过吗?对此,倪浩文将自己的书房比作一个大食堂,根据心情、状态选择今天要吃的菜,爱吃的菜多吃一些;不是很配胃口但是有营养的,就少吃一些;还有的菜味道很好,则是尝了还想再尝。
真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倪浩文的藏书中,他爱不释手的一本书是被全球驴友奉为“旅行圣经”的Lonely planet出品的《世界旅行清单:500必去目的地排行榜》。翻开书籍,你会发现,在目录上有过半的地方被画上了圈形的记号。倪浩文告诉记者,这些记号便是他所去过的地方。
倪浩文可以说是一个脚底纹着世界地图的男人,他几乎全部以自由行的方式游历了六大洲55个国家,朝鲜、亚美尼亚、印度、斯洛伐克、伊朗、冰岛、埃塞俄比亚、玻利维亚……充分将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提前计划,精心准备,出发前做足功课,回国后及时整理,这便是近些年倪浩文生活的日常。
倪浩文是真正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去践行的人。正如电影《罗马假日》里的经典台词:You can either travel or read,but either your body or soul must be on the way.(你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这些年看遍了全球各种贫富悲欣、雪雨晴岚,倪浩文更意识到目前身处的环境是多么安宁美好,也更珍惜身边的一切。
除了满地球地跑,倪浩文对苏州的古迹更是充满了好奇和迷恋。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甚至是午休时间,在苏州各县、市区的角角落落寻找湮没无闻的古宅、古桥、古墓、古井、古摩崖……为了寻找苏州的古迹,倪浩文花了大量时间学习了古建筑知识和摄影技巧,甚至还学会了使用无人机。
日复一日地寻找、拍摄、记录,八年时间中,倪浩文记录了8000多处苏州古迹,拍摄了20余万张照片,发现了大量鲜为人知却有着极高文物价值的古迹,采访记录了大量宅史。而这些历史瑰宝,除了发表在已经出版的一些图书和开设八年的《苏州日报》专栏外,他都清楚详细地记录在了电脑中,分门别类,妙趣横生。倪浩文表示,有机会他一定会将这些年寻访的苏州古迹出版成书,供同样有兴趣的小伙伴们共同赏阅。
5110张地图,他的书房里藏着全中国
地图收藏,相比于收藏邮票、古董、字画等来说,属于冷门,但倪浩文却对此情有独钟,他认为“收藏地图就是收藏历史,记录城市的变迁是一种乐趣也是一种使命”。“到一个城市要熟悉当地,地图是最好的方式。很多人使用完地图就丢弃了,但我不会,久而久之我就收藏了很多地图,然后这便成为了我的爱好。”他从初中就开始收藏地图,至今已有二十多个年头,目前倪浩文已收藏了5110张地图,其中包含了中国除克孜勒苏以外所有地级行政单位的地图。而其中,家乡苏州的地图自然是最多的。从很早开始,倪浩文就养成了每年购买一张苏州地图的习惯,他还收藏了自1980年至今每一年的苏州地图。
在倪浩文的书房可以看见,地图被整整齐齐地按大洲、按国家、按省市归档,贵州、江苏、浙江、福建……这个小小的书房仿佛装着全世界。而每一张地图,倪浩文都细心地用塑料膜封好,根据地域按照年份收集成册。
倪浩文坦言,自己很喜欢游学,在早期没有手机电脑的时代,印着各种名胜、美食照的交通旅游图就是性价比最高的地方名片。而地图可以反映出当时的交通、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折射出一个大发展时代方方面面的变迁。
随着交通、旅游的发展,各种类型的地图也一度层出不穷,如能散发桃子香味的日本地图,绘制精美的城市手绘地图,以人为本的美食地图、高校地图、恋爱地图、赏花地图、慢步地图、四季地图、扫墓地图、导厕地图,还有具有鲜明时政特色的奥运地图、汶川地震地图以及材质特殊的折扇地图、手帕地图、挂历地图……
虽说如今电子导航盛行,越来越少的人会使用纸质地图,但倪浩文依然觉得,纸质地图是一时的定格,它有温度也有故事。伴随手机导航、车载导航的普及,倪浩文坦言每年地图的品种正在大幅减少,很多从没出过公开版纸质地图的边远县市可能再也不出了。为了获得地图,倪浩文只能更多地从网络去淘,委托外地朋友帮忙,去旧书市场、测绘部门搜罗或是参加拍卖,而收藏的乐趣也正源自于此。
有趣有爱,乐观乐活,倪浩文真正地将读行收藏化作了人生的每一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