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吟一曲冠词史

来源 :作文评点报·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qq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忆秦娥
  李 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赏析】
  长安月夜,她從梦中醒来,耳边传来一阵低沉悲凉的箫声,眼前唯有一片月华照在窗前……
  秋风萧瑟,她仍伫立眺望,在苍茫的暮色中能辨认的唯有那高大的汉代陵阙……
  这是李白的《忆秦峨》。一曲四十六字的小令,虽然通篇没有幽岩跨豹之奇情,亦无碧海掣鲸之壮采,但寥寥数笔极尽女子思念亲人的痛苦,凄婉感人,微微唱叹让我们心神震荡,为之沉思翘首,亦为之惊魂动魄。
  万籁俱寂,玉漏沉沉,忽然一缕箫声,传之耳际,只闻幽幽咽咽,轻如柔丝,细如珠喉,复如泉流曲折、冰滩阻塞,断续不住,隐显如泣。一个“咽”字已尽传箫声神韵。
  秦娥——一个居住在唐都长安的女子。她的丈夫离别她已经很久了,许多时候她只能在梦里追寻。这天晚上,她正在梦中,忽然惊觉,正在怅然追捕断梦之时,忽有灵箫,娓娓来耳,两相激发,更助迷茫,似续断梦。秦娥的心绪也如同那箫声一样如泣如诉,如怨如慕。
  箫宜静夜,尤宜月夜。故当秦娥梦断,张目追寻,唯见满楼月色,皎然照人。而当此际适逢吹箫人送来怨曲。箫声幽咽,已不堪闻;素月凝霜,尤不堪多对。秦娥寂寞之怀,既激于怨箫,更愁于明月。
  秦楼人月,相对不眠。月正凄迷,人犹怅惘。梦中之情,眼前之境,交相引惹。当年灞桥泣别,柳色青青,历岁经年,多少回,由青翠转为枯黄,可还不见他归来,秦娥此时百感千愁,齐集心头。
  春柳为送别之时,秋月乃望归之候。自春至秋,已经几度;又恰值清秋节,更盼归期有讯。秦娥伫立乐游原,向西眺望咸阳古道,然而自清晨至黄昏,音尘断绝,良人不归。音尘已绝,早知如此,非独一日一时也,而年年柳色,夜夜月光,总来织梦;今日登原,再证此“绝”。秦娥行将离去,所获者何?立一向之春风,沐满川之落照,入目者,独有汉家陵阙,苍苍莽莽,巍然而在。良人不归,汉陵长在。词笔至此,读者所感,由秦娥一人一时之情,骤然升华为中华千秋万古之心,乃极阔大,极悲壮!
  此词全篇两片,一春柔婉丽,一秋肃豪旷;一以“秦楼月”为眼,一以“音尘绝”为目;以“伤别”为关纽,以“灞陵伤别”“汉家陵阙”家国之感为两处结穴,潜气内转,脉络井然。这一篇千古绝唱,永远照耀着中华民族的吟坛声苑!
其他文献
2018年3月22日,82岁的张弥曼女士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获颁“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并用英文在现场致辞。  张弥曼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地质大学生,后被选拔赴莫斯科大学学习古生物学,从此踏入生命演化“失落的世界”——包括人在内的四足动物起源过程。  上世纪80年代初,正在瑞典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进修的张弥曼,通过复杂、严谨的化石还原技术,研究了云南曲靖杨氏鱼、奇异鱼的结构,大胆提出了一个挑战
期刊
战争降临到了这座以色列的小城,所有人都忙着逃离这里。当最后一批人来到机场准备登机的时候,技师们却告诉他们说,现在飞机有点问题,要再等等。  技师们在飞机上忙碌了一个多小时后,人们终于等到了登机通知,但是人们刚在飞机上坐定,一个空姐对人们说:“对不起,延误这么久,是因为飞机的一号引擎坏了,我们的技师尝试了很久想要修好它,可是失败了,我们只能用二号引擎起飞,我们没有别的计划,只能这样做。”  飞机上到
期刊
沈从文和钱钟书都是文坛巨匠,兩人也是至交好友。一年春天,远在湘西的亲戚来北京看望沈从文,带了新鲜的竹笋和茶叶。沈从文知道这两样东西也是钱钟书的最爱,就拿出一部分,和夫人张兆和一起去拜访。刚到门口,沈从文就兴冲冲地喊:“老钱,快出门迎客,看我给你带什么东西来了!”结果无人应答。于是,两个人在门外找了个地方坐下来。  等了很长时间也不见有人回来。张兆和站起身来,踱到房门前把耳朵贴在门上想听听里面的动静
期刊
菩萨蛮  李 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赏析】  季节和时序对于敏感的人来说常常是触发感性的媒介。黄昏,最容易触动人们的情思。风烛残年的老人惆怅地倚门盼望浪子归家;情窦初开的少女咬着嘴唇心旌摇曳地倾听窗下求恋者的小夜曲;而那远离乡井的旅人,也不禁在异地的暮色中勾起浓重的乡思,发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喟叹。如果
期刊
《此去经年,谁许我一纸繁华》《一指流沙,我们都握不住的那段年华》《风弹琵琶,凋零了半城烟沙》……近日,不少网友看到这样的书名,忍不住发微博吐槽。这些伤感莫名、匪夷所思的词句并非哪本网络言情小说的书名,恰恰相反,它们的作者分别是胡适、沈从文、鲁迅,是货真价实的名家精品文集。好端端的胡适文集,为何要起“此去经年,谁许我一纸繁华”这么个书名?让经典作品走近当下年轻人,需要如此包装吗?  看着《此去经年,
期刊
【编辑寄语】  针对世界的变化与需要去改变自己并不是随波逐流,而是对生命价值的最好尊重。  如果拿橘子来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又会抱怨小;而有些人拿到了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面对小而甜和大而酸的两种橘子,人们会有不同的表现:抱怨抑或是庆幸。仅仅是两个橘子,就有人只会消极面对。而人生有千姿百态,我们應如何面对其中的喜与悲
期刊
咏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赏析】  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下而加焉。”此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灼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诗人寻到
期刊
丁茜第一眼就看到对面窗口那湖绿色的窗帘,甚至隐约看出那帘子是手工缝的。不知女主人是过于忙还是疏于女红,针脚歪斜得像一串不规则的音符。她住四楼,那个窗口自然也是四楼。因为它跟她对得那样端正,以致其他的窗口就显得远了。  她想跟新邻居打个招呼,但窗帘始终不肯拉开。且像是固定了,风也吹不动。  她一直倚在窗口。到夕阳在玻璃映出一团亮亮的光圈,绿窗帘里忽然爆出一句充满喜悦的男声:“琴,瞧!这是什么?”  
期刊
【文题展示】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常有一种声音,这声音或透露着让人兴奋的鼓励,这声音或散发着令人温馨的问候,这声音或传达着久违的呵护……  请以“有一种声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记叙文体;2.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抄袭。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首先看题目,要注意标题中每一个词语。  (1)“有”表示这种声音客观存在。  (2)“一种”强调了数量,若写成“多种
期刊
鹧鸪天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赏析】   北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谪居黄州(今湖北黄冈),政治打击和仕途挫折使他的心情不免时感悲凉。这首词就是他在黄州时被迫过隐逸生活的自我写照,在表现失意心境和形象刻画方面,有独到的艺术特色。   词的上片写夏末秋初的山村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