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是人对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得到满足与否的反映。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情感具有引动、定向、激励和强化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及内化,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学生有了学习地理的情感,就会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探求地理知识,进而大胆地进行创造性的地理思维,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提高学习效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呢?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发挥学科德育功能,引发学生情感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教学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生动的情感教育内容,从课堂到课外、从城市到乡村、从自然到人文、从祖国到世界无处不在。地理教师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德育功能,形成正确的地理学科观念,寓德于教来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如通过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物产、以及中国在经济建设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地理环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热爱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然人文景观以及保护环境的情感;通过阐述地理在发展经济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生产建设与规划、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学科情感,同时教育学生反对迷信和愚昧,拒绝伪科学和邪教;通过课堂教学中展示优美画面、创设逼真情景及通过地理野外考察和旅游活动,使学生感觉到壮丽山河美、自然生态美、人文景观美、古迹名胜美、民族风情美、艺术作品美、土特物产美等,从而使学生开阔视野、愉悦心情、振奋精神,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观;另外还可以通过了解由于人类的浅见和无节制的开发,造成资源枯竭、生态平衡失调、环境恶化等方面事件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等。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熏陶学生情感
教育心理学认为,课堂教学的优化,其核心就是怎样看待每个学生,是否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人格,是否设法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培养师生感情”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诚的、互相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不断的主观认可的过程中学习。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积极态度和较高期望,与学生相处时的心理气氛和谐、融洽,就会更信任学生;相反,教师对学生的消极态度或较低期望则会直接抑制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思考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背景下,老师能把准学生的脉博,学生能会意老师的每个眼神、动作和暗示,师生都处于积极状态中,从而交流自如、配合默契。融洽师生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塑造自身形象,感染打动学生。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在教学中,学生最推崇的榜样莫过于教师。所以地理教师应努力塑造自身形象,勤练“内功”,提高自身素质,以自己精通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真挚的情感投入、生动的教学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等去征服学生,使学生由信服到佩服、由感兴趣到自觉喜爱地理科学。
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情感共鸣。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课堂气氛对于一堂课的顺利进行是很重要的。学生的情绪往往决定于课堂气氛。积极而活跃的课堂气氛更容易渲染师生共同的情感,也易于打开学生的情感闸门,形成一汩汩情感的洪流,使之稳定、扩大、延伸并升华,促使师生融为一体,并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这种情感状态下,地理教学中的各种难题更易于解答。
关心、尊重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用教师的爱来感化学生,用微笑和活跃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境。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自尊心的作用,多从正面引导和启发。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与进步,要及时表扬,对于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要充分肯定、信任,使他们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的缺点也要批评,但不要太过分,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动机。
3选择多种情育方式,激发学生情感
以理育情。古人云: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认识是情感产生的基础。认识越丰富,越深刻,情感也越丰富、越深刻。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让理智来支配情感。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使学生对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及其在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有助于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规范化、具体性、明确化;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某种成功,产生自信、愉悦的情感;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情感因素,使情知交融,情通理达。
以图育情。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且与课文紧密结合,又有相当的独立性,发挥着课文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读图、绘图、分析地图,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地理事物变成直观、形象的图形,帮助学生进行抽象思维,为学生感知、理解、掌握地理知识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图”上游览世界,感受璀璨的星辰、逶迤的群山、漫漫的原野、莽莽的林海、浩瀚的海洋、皑皑的雪峰、奔腾的江河之美丽,使学生产生喜悦、赞美和崇敬的感情,并激发起对多姿多彩的地理事物的审美情感和环境的热爱。
事例育情。地理教材本身蕴藏着无穷的吸引力,其中有极其丰富的教学事例。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应精心选编趣味性、思想性强的例子作为启情材料,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营造出愉悦的氛围。地理教学中,教师选编的激情实例类型有地理趣闻、地理之最、时事热点、乡土材料、诗词古语、历史事件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分门别类,注重“激情实例库”的建设,使得情泉源源不断。
实践育情。地理实践活动是强化系统地理知识学习的最好的辅助教材。学生通过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考察、亲自调查,可以获得生动、具体的理解和体验。实践活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把有关的地理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行激情、以情育理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气象灾害及其预防内容时,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本地区的气象灾害状况,分析灾害原因,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为预防自己家乡的气象灾害献计献策,这样能激发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浓浓的乡情。
4创设多样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总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教学中,不仅要优化学生情感生活的环境,而且要有意识地创设多样的教学新情境。具体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情境教育:
大自然情境。大自然美景是学生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对现实生活产生美的需要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学之余,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旅游及调查等活动,让学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是多么美好。学生通过参观调查厂矿、村寨,还能亲眼看到祖国建设的大好形势与巨大变化。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的情感。”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能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美好的、纯真的、积极的情感,则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认知水平和效果,增强思维的生动性和创造性,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1发挥学科德育功能,引发学生情感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教学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生动的情感教育内容,从课堂到课外、从城市到乡村、从自然到人文、从祖国到世界无处不在。地理教师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德育功能,形成正确的地理学科观念,寓德于教来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如通过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物产、以及中国在经济建设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地理环境、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地球、热爱生态环境、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然人文景观以及保护环境的情感;通过阐述地理在发展经济和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生产建设与规划、改善环境等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地理学科情感,同时教育学生反对迷信和愚昧,拒绝伪科学和邪教;通过课堂教学中展示优美画面、创设逼真情景及通过地理野外考察和旅游活动,使学生感觉到壮丽山河美、自然生态美、人文景观美、古迹名胜美、民族风情美、艺术作品美、土特物产美等,从而使学生开阔视野、愉悦心情、振奋精神,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观;另外还可以通过了解由于人类的浅见和无节制的开发,造成资源枯竭、生态平衡失调、环境恶化等方面事件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等。
2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熏陶学生情感
教育心理学认为,课堂教学的优化,其核心就是怎样看待每个学生,是否相信他们的学习潜能,是否尊重他们的人格,是否设法帮助他们发挥潜能和发展个性。“培养师生感情”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诚的、互相理解的人际关系和情感氛围,让学生在不断的主观认可的过程中学习。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积极态度和较高期望,与学生相处时的心理气氛和谐、融洽,就会更信任学生;相反,教师对学生的消极态度或较低期望则会直接抑制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气氛中接受知识、思考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在这种背景下,老师能把准学生的脉博,学生能会意老师的每个眼神、动作和暗示,师生都处于积极状态中,从而交流自如、配合默契。融洽师生关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塑造自身形象,感染打动学生。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在教学中,学生最推崇的榜样莫过于教师。所以地理教师应努力塑造自身形象,勤练“内功”,提高自身素质,以自己精通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真挚的情感投入、生动的教学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等去征服学生,使学生由信服到佩服、由感兴趣到自觉喜爱地理科学。
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情感共鸣。课堂气氛是指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课堂气氛对于一堂课的顺利进行是很重要的。学生的情绪往往决定于课堂气氛。积极而活跃的课堂气氛更容易渲染师生共同的情感,也易于打开学生的情感闸门,形成一汩汩情感的洪流,使之稳定、扩大、延伸并升华,促使师生融为一体,并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在这种情感状态下,地理教学中的各种难题更易于解答。
关心、尊重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关心学生,用教师的爱来感化学生,用微笑和活跃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心境。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发挥学生自尊心的作用,多从正面引导和启发。对于学生取得的成绩与进步,要及时表扬,对于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要充分肯定、信任,使他们产生一种奋发向上的情感体验。对于学生的缺点也要批评,但不要太过分,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动机。
3选择多种情育方式,激发学生情感
以理育情。古人云: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认识是情感产生的基础。认识越丰富,越深刻,情感也越丰富、越深刻。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让理智来支配情感。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使学生对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及其在生活中的地位、作用有明确的了解,这样有助于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规范化、具体性、明确化;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某种成功,产生自信、愉悦的情感;深入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情感因素,使情知交融,情通理达。
以图育情。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地理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且与课文紧密结合,又有相当的独立性,发挥着课文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读图、绘图、分析地图,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地理事物变成直观、形象的图形,帮助学生进行抽象思维,为学生感知、理解、掌握地理知识创造条件,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图”上游览世界,感受璀璨的星辰、逶迤的群山、漫漫的原野、莽莽的林海、浩瀚的海洋、皑皑的雪峰、奔腾的江河之美丽,使学生产生喜悦、赞美和崇敬的感情,并激发起对多姿多彩的地理事物的审美情感和环境的热爱。
事例育情。地理教材本身蕴藏着无穷的吸引力,其中有极其丰富的教学事例。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应精心选编趣味性、思想性强的例子作为启情材料,激发起学生的情感,营造出愉悦的氛围。地理教学中,教师选编的激情实例类型有地理趣闻、地理之最、时事热点、乡土材料、诗词古语、历史事件等。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必须分门别类,注重“激情实例库”的建设,使得情泉源源不断。
实践育情。地理实践活动是强化系统地理知识学习的最好的辅助教材。学生通过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考察、亲自调查,可以获得生动、具体的理解和体验。实践活动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把有关的地理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以行激情、以情育理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学习气象灾害及其预防内容时,可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本地区的气象灾害状况,分析灾害原因,提出自己的解决措施,为预防自己家乡的气象灾害献计献策,这样能激发他们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浓浓的乡情。
4创设多样教学情境,激励学生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总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教学中,不仅要优化学生情感生活的环境,而且要有意识地创设多样的教学新情境。具体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情境教育:
大自然情境。大自然美景是学生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对现实生活产生美的需要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学之余,可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旅游及调查等活动,让学生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是多么美好。学生通过参观调查厂矿、村寨,还能亲眼看到祖国建设的大好形势与巨大变化。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中心任务之一就是培养道德的、理性的、审美的、高尚的情感。”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如能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美好的、纯真的、积极的情感,则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认知水平和效果,增强思维的生动性和创造性,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