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从文本教学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首先要紧扣文本,营造审美氛围,拓展学生阅读的宽度和广度;第二,充分感知文本,与文本尽情对话,挖掘学生阅读的共鸣性和深刻性;第三,潜心阅读文本,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阅读的探究性和创造性;第四,品味文本的“美”,感受经典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的趣味性和能动性。
【关键词】读文本 发现美 拓展阅读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实践证明,在回归文本的教学中,如果能有效地引领学生从文本中找到共鸣点和文本的“美”点,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自觉性。下面就文本激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做法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紧扣文本,营造审美氛围,拓展学生阅读的宽度和广度
在文本的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营造适当的审美氛围,让学生尽快入境。具体做法可因文因人而千差万别,常用的有下面几种:音乐晕染;诵读旧作,导入新作;感性话题导入;抒情语言导入;寓氛围营造于阅读环节……例如教学《沁园春?雪》这首词,就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诵读,读出毛泽东立志超越前人,开创美好未来的豪迈情怀,引领学生展开想象,从文中描绘漫天飞雪、白雪皑皑、红妆素裹的壮阔画面中感知作者作为一代伟人的眼界与胸襟,吸引学生对毛泽东诗词的喜爱。学习小说《孤独之旅》,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感受成长中的痛苦与快乐,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励学生阅读其他励志的文章,从多方面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吸取精神的营养。
二、让学生与文本尽情对话,激发阅读的愉悦度和共鸣度
在阅读教学中能让学生与文本尽情对话,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并从中得到共鸣,就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文本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好以下策略。
1.平等阅读策略。教师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阅读体验。例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提出异议,说作者只是通过回忆自己童年生活来排遣现实的苦闷,并不是批判封建的教育制度。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意见,指引学生阅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和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写作背景。因为得到老师的充分鼓励、帮助和指导,学生的“挑刺”热情高涨,阅读就成了自觉的行为。
2.真实阅读策略。作品的魅力往往吸引着读者,使读者“自失于作品独特的思想、内容、情感之中”。这就是真实的阅读,就是原汁原味的阅读。例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我就曾与学生一起与文本真诚对话。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我因为贪睡不起来上学被爸爸痛打”和“爸爸要我银行寄钱给陈叔叔”所引发的讨论。我请学生回忆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感受与作者描述的是否相同。至于文中“爸爸”说的那一句“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学生就深有体会。根据讨论的情况,我顺势推荐学生阅读《傅雷家书》、《李嘉诚传》、《乔布斯传》,让学生了解更多名人的成长故事,得到更多的启示。学生的阅读兴趣果然有所提高。
三、引导学生潜心阅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的高度与深度
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读”是一种功力强大不可替代的必用手段。“而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恰恰是忽略了这一点,把整个教学变成纯粹的意义阐释,而且是意识形态化的、及其繁琐的分析。”首先,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第二,发挥各种读的作用,重视语感的培养。第三,让学生放飞想象,投入身心。第四,随时记录和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如:《散步》一文中对主题的理解,有理解宽容,有家庭的和谐,有爱和责任等。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挑破语言文字后面的潜台词。
四、品味文本的“美”,感受经典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的趣味度和能动度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作品,通过阅读去感受、领悟、体验文本语言美、意境美、人性美,从而唤醒学生个体的审美注意,积累审美素质,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更多经典作品的兴趣,提高课内外阅读的主动性。
拓展阅读,一是从内容上拓展。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针对课本文本的阅读,更是针对广阔的文学文本的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的积累。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并经常推荐优美的文学作品给学生。二是从了解上拓展。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更重要的是理解文本。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时,应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走进朱自清的内心世界。《背影》中所塑造的亲情是感人的,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之中,还会体会到《背影》不仅写出了对父爱的真挚感情,而且也体会到了家庭亲情的纯真之美。
初中语文教材是值得我们去用心开掘的宝藏,它们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文本,由回归文本的阅读教学这一点引出无数条射线,拓展学生的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一种良好习惯,把老师要求学生阅读变成学生的自觉地阅读。
(作者单位:四会市会城中学)
编辑/张俊英
【关键词】读文本 发现美 拓展阅读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人生,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形成健全的人格。实践证明,在回归文本的教学中,如果能有效地引领学生从文本中找到共鸣点和文本的“美”点,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大大提高学生阅读的自觉性。下面就文本激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做法谈谈个人的见解。
一、紧扣文本,营造审美氛围,拓展学生阅读的宽度和广度
在文本的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营造适当的审美氛围,让学生尽快入境。具体做法可因文因人而千差万别,常用的有下面几种:音乐晕染;诵读旧作,导入新作;感性话题导入;抒情语言导入;寓氛围营造于阅读环节……例如教学《沁园春?雪》这首词,就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读和学生的诵读,读出毛泽东立志超越前人,开创美好未来的豪迈情怀,引领学生展开想象,从文中描绘漫天飞雪、白雪皑皑、红妆素裹的壮阔画面中感知作者作为一代伟人的眼界与胸襟,吸引学生对毛泽东诗词的喜爱。学习小说《孤独之旅》,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阳光总在风雨后》感受成长中的痛苦与快乐,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励学生阅读其他励志的文章,从多方面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吸取精神的营养。
二、让学生与文本尽情对话,激发阅读的愉悦度和共鸣度
在阅读教学中能让学生与文本尽情对话,更好地走进文本,感悟文本,并从中得到共鸣,就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就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文本阅读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好以下策略。
1.平等阅读策略。教师应该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阅读体验。例如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学生对文章的主题提出异议,说作者只是通过回忆自己童年生活来排遣现实的苦闷,并不是批判封建的教育制度。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意见,指引学生阅读了鲁迅的《朝花夕拾》和相关的历史背景和写作背景。因为得到老师的充分鼓励、帮助和指导,学生的“挑刺”热情高涨,阅读就成了自觉的行为。
2.真实阅读策略。作品的魅力往往吸引着读者,使读者“自失于作品独特的思想、内容、情感之中”。这就是真实的阅读,就是原汁原味的阅读。例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我就曾与学生一起与文本真诚对话。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我因为贪睡不起来上学被爸爸痛打”和“爸爸要我银行寄钱给陈叔叔”所引发的讨论。我请学生回忆自己有没有类似的经历,感受与作者描述的是否相同。至于文中“爸爸”说的那一句“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学生就深有体会。根据讨论的情况,我顺势推荐学生阅读《傅雷家书》、《李嘉诚传》、《乔布斯传》,让学生了解更多名人的成长故事,得到更多的启示。学生的阅读兴趣果然有所提高。
三、引导学生潜心阅读课文,培养学生阅读的高度与深度
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读”是一种功力强大不可替代的必用手段。“而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恰恰是忽略了这一点,把整个教学变成纯粹的意义阐释,而且是意识形态化的、及其繁琐的分析。”首先,在课堂上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第二,发挥各种读的作用,重视语感的培养。第三,让学生放飞想象,投入身心。第四,随时记录和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如:《散步》一文中对主题的理解,有理解宽容,有家庭的和谐,有爱和责任等。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语言深处,反复朗读品味语言文字,挑破语言文字后面的潜台词。
四、品味文本的“美”,感受经典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的趣味度和能动度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经典的作品,通过阅读去感受、领悟、体验文本语言美、意境美、人性美,从而唤醒学生个体的审美注意,积累审美素质,从而激发学生阅读更多经典作品的兴趣,提高课内外阅读的主动性。
拓展阅读,一是从内容上拓展。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针对课本文本的阅读,更是针对广阔的文学文本的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阅读审美经验的积累。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并经常推荐优美的文学作品给学生。二是从了解上拓展。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更重要的是理解文本。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背影》时,应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走进朱自清的内心世界。《背影》中所塑造的亲情是感人的,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之中,还会体会到《背影》不仅写出了对父爱的真挚感情,而且也体会到了家庭亲情的纯真之美。
初中语文教材是值得我们去用心开掘的宝藏,它们是学生学习语文、形成并发展自身语文素养的重要介质。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文本,由回归文本的阅读教学这一点引出无数条射线,拓展学生的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形成一种良好习惯,把老师要求学生阅读变成学生的自觉地阅读。
(作者单位:四会市会城中学)
编辑/张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