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讨论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应用中的现状分析:1.什么是讨论式教学及其作用;2.讨论式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运用中的闪光点;3.现今讨论式教学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 讨论式教学 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不少语文教师一改往日陈旧死板的教学方法,将新的教学方式引入了课堂。讨论、探究、表演、朗诵、唱歌、影视的运用,改变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做法无疑让人振奋,但在观摩了无数节优质课后,发现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对于讨论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我想做一下分析,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什么是讨论式教学及其作用
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
一般来讲,讨论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组成小组,互相分享、批判各自的想法,在此过程中保持适度的严肃与嬉闹。
小组讨论既集众家之所长,达成了成员认可的共识,又锻炼了组员的听说能力,还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加深了理解,可谓一举三得。这也是讨论式教学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讨论式教学在课堂教学运用中的闪光点
1.讨论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空前的体现。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自新课改以来,讨论用之于课堂,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分小组讨论,更是如此。每个小组成员,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没有任何精神压力,他们可以放下包袱,畅所欲言,不用顾虑,也不怕出错。这时他们的思维是开放的,大脑是运转的,想象是飞翔的,语言是生动的,观点是鲜活的。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讨论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养成。討论需要每个成员都阐明自己的看法,那么说的学生必然在心中有这样的思考:我的观点是什么?有什么依据?我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准确地表述出来?而听的学生则要思考:他的观点我能接受吗?他的依据能站住脚吗?为什么我的观点不同(相同)呢?如果是我说该怎么表达呢?这时学生的思维是流动的、活跃的,它可以闪出智慧的火花。
3.讨论有利于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后现代教育理论家指出:个体之间而非整个小组进行清晰明白的交流是不可行的,而人们想共同分享想法的冲动却未丝毫减少,通过讨论可使学生逐渐明白互相交流看法的困难,可使学生学会用例子反复阐述自己的观点,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来思考,并尽可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会根据别人的观点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讨论要求所有的参与者都必须表述清楚、论辩有力,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别人的观点。
4.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所谓的“差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找回自尊和自信,让“学贫生”脱“困”。学困生本身就有一种自卑心理,平时老师不会过多关注,自己又缺乏自信,很少有机会表现,而小组内的宽松氛围令其有了自我展示的机会,有了发言权,这无疑令其很振奋。尤其是他的观点得到众人的认可、老师的赞许之后,会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重新找回了自我,有利于以后的学习,促使其逐渐改变自身的现状,真正地“脱贫”转优。
三、现今讨论式教学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1.讨论的题目脱离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主,因此在课堂讨论中应该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而有的老师将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生物课、地理课。如某老师在讲《陈太丘与友期》中设计的一个题目就是“期日中是否科学”,让学生分析“日中”应该是几点到几点之间,“日中”是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一个时间点,陈太丘与友期日中是不科学的。但这个浪费了学生接近五分钟来讨论的问题对于语文来说又有什么价值呢!
2.讨论的题目过多,让讨论流于形式。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真正能运用于讨论的时间有多少?如今课堂设计的讨论题目过于多,过于繁,过于浅显,无讨论探究的意义,学生流于机械地答:是,不是,好,不好……并没有自己真正的看法,而是听老师的暗示。讨论其实是做戏,纯粹是为讨论而讨论,让课堂活一点、好看一点而已。
3.讨论的题目缺乏创造性,无新意,无深意。课堂问题的设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是浅显的东西,如语文课堂上的课文应分几层、主题是什么,太老套,太陈旧,无新意。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有“坡度、难度”,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手。
4.答案的唯一性与不确定性。根据问题的设置情况,可知有唯一性的答案和不确定性的答案。因此在讨论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审清题意,适当时辅以方法提示,别让学生走偏、盲目讨论,这样才能达成有共识的答案。对于不确定性的问题,老师切记不要制出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答案,这样做会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往其靠拢,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产生。其实只要学生开放思维、放飞想象,自然会制出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答案,只要不犯常识错误和意识错误都应给予肯定。
总之,讨论式教学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驰骋想象,在学中辩,在辩中学,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为此我们还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才能将它运用的恰当、合理和科学。
关键词:新课改 讨论式教学 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不少语文教师一改往日陈旧死板的教学方法,将新的教学方式引入了课堂。讨论、探究、表演、朗诵、唱歌、影视的运用,改变了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为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做法无疑让人振奋,但在观摩了无数节优质课后,发现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对于讨论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我想做一下分析,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什么是讨论式教学及其作用
讨论式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
一般来讲,讨论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员组成小组,互相分享、批判各自的想法,在此过程中保持适度的严肃与嬉闹。
小组讨论既集众家之所长,达成了成员认可的共识,又锻炼了组员的听说能力,还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加深了理解,可谓一举三得。这也是讨论式教学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讨论式教学在课堂教学运用中的闪光点
1.讨论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空前的体现。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自新课改以来,讨论用之于课堂,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的体现,尤其是分小组讨论,更是如此。每个小组成员,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没有任何精神压力,他们可以放下包袱,畅所欲言,不用顾虑,也不怕出错。这时他们的思维是开放的,大脑是运转的,想象是飞翔的,语言是生动的,观点是鲜活的。学生的主体性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他们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讨论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养成。討论需要每个成员都阐明自己的看法,那么说的学生必然在心中有这样的思考:我的观点是什么?有什么依据?我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准确地表述出来?而听的学生则要思考:他的观点我能接受吗?他的依据能站住脚吗?为什么我的观点不同(相同)呢?如果是我说该怎么表达呢?这时学生的思维是流动的、活跃的,它可以闪出智慧的火花。
3.讨论有利于学生清晰明白地交流思想和看法。后现代教育理论家指出:个体之间而非整个小组进行清晰明白的交流是不可行的,而人们想共同分享想法的冲动却未丝毫减少,通过讨论可使学生逐渐明白互相交流看法的困难,可使学生学会用例子反复阐述自己的观点,用比喻和类比的方法来思考,并尽可能地理解他人的观点,会根据别人的观点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讨论要求所有的参与者都必须表述清楚、论辩有力,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别人的观点。
4.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所谓的“差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找回自尊和自信,让“学贫生”脱“困”。学困生本身就有一种自卑心理,平时老师不会过多关注,自己又缺乏自信,很少有机会表现,而小组内的宽松氛围令其有了自我展示的机会,有了发言权,这无疑令其很振奋。尤其是他的观点得到众人的认可、老师的赞许之后,会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重新找回了自我,有利于以后的学习,促使其逐渐改变自身的现状,真正地“脱贫”转优。
三、现今讨论式教学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1.讨论的题目脱离语文教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为主,因此在课堂讨论中应该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而有的老师将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生物课、地理课。如某老师在讲《陈太丘与友期》中设计的一个题目就是“期日中是否科学”,让学生分析“日中”应该是几点到几点之间,“日中”是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一个时间点,陈太丘与友期日中是不科学的。但这个浪费了学生接近五分钟来讨论的问题对于语文来说又有什么价值呢!
2.讨论的题目过多,让讨论流于形式。一节课只有四十五分钟,真正能运用于讨论的时间有多少?如今课堂设计的讨论题目过于多,过于繁,过于浅显,无讨论探究的意义,学生流于机械地答:是,不是,好,不好……并没有自己真正的看法,而是听老师的暗示。讨论其实是做戏,纯粹是为讨论而讨论,让课堂活一点、好看一点而已。
3.讨论的题目缺乏创造性,无新意,无深意。课堂问题的设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是浅显的东西,如语文课堂上的课文应分几层、主题是什么,太老套,太陈旧,无新意。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要有“坡度、难度”,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手。
4.答案的唯一性与不确定性。根据问题的设置情况,可知有唯一性的答案和不确定性的答案。因此在讨论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审清题意,适当时辅以方法提示,别让学生走偏、盲目讨论,这样才能达成有共识的答案。对于不确定性的问题,老师切记不要制出一个自己认为合适的答案,这样做会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往其靠拢,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和产生。其实只要学生开放思维、放飞想象,自然会制出一个能自圆其说的答案,只要不犯常识错误和意识错误都应给予肯定。
总之,讨论式教学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驰骋想象,在学中辩,在辩中学,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合作学习。为此我们还需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才能将它运用的恰当、合理和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