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颗直径不足18厘米的象牙镂雕花球,外边刻有精致的龙、凤、花、叶,球内却是薄如蝉翼的网状镂空雕花,里里外外共有57层,花团锦簇。这就是出自翁耀祥之手的“翁家蛋”,由一层接一层的套球组成,多层镂空,玲珑精巧,层与层的空隙比发丝大不了多少,十分精密。用手指轻轻一拨,重叠闭合的内层便轻快地向各个方向旋转开来,让每个见到它的人叹为观止……
破纪录的“鬼工球”
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于年初尘埃落定,作为“翁家蛋”的第五代传人,翁耀祥榜上有名。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评审之初,他的申请险些因为“资历不够”而被驳回。
这一消息曾一度在翁耀祥所供职的广州大新象牙厂引起轩然大波,同事们都为之愤愤不平。翁耀祥的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翁荣标更是大为惊讶:“怎么会是这样?我这个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论镂雕远不如我的儿子——我只能雕42层,他已雕到57层,这可是象牙球镂雕的世界纪录!”
纵深透彻、精巧玲珑的广州牙雕,向来以镂空、透深的雕刻技法闻名于世,被称为“鬼工球”的象牙球镂雕,则代表着南派牙雕的最高技艺。早在宋代,广州工匠已能雕刻出内外三层,且层层可旋转的象牙球。清道光年间,广州牙雕艺人翁五章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将一块象牙整料镂雕成11层转动自如的圆球,时人叹为“鬼工球”,是当时岭南贡品之一。翁五章也因此被尊为广州近代象牙球镂雕工艺的创始人,从此业界便有“翁家蛋”之美称。翁五章,便是翁耀祥的先祖。
神技式微,衣钵谁承
对翁耀祥而言,每一次的牙球雕刻都可以用“如履薄冰”来形容。材料珍贵,且来之不易,让他不得不小心再小心。但即便如此,“翁家蛋”的技艺仍然面临失传、衰亡的危险……
上世纪80年代末,国际象牙贸易喊停,作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成员国之一,中国也在1990年正式执行相关的全面禁止非洲象牙及其制品国际贸易的公约。随着“禁牙”的开展,牙雕艺术也遇到了生存危机,翁耀祥所在的大新象牙工艺厂也从鼎盛时期的近500名职工,逐渐减员至不到40人。
尽管早在1986年起,翁耀祥就传教过一批徒弟,但在形势面前都纷纷改行另谋生计。时至今日,仍与翁耀祥并肩作战的就只剩下他的“老表”易志平,他们两人也是厂里仅有的掌握了牙球分层技艺的师傅。“随着资源的愈发紧缺和象牙收藏的政策敏感性,眼下牙雕几乎成了一门看天吃饭的手艺,身怀绝技却无用武之地的尴尬让不少有志者半途而废。”谈及此处,翁耀祥唏嘘不已。
除此之外,技艺的高难度也是“翁家蛋”后继乏人的一个重要原因。用翁耀祥的话来说,要熟练掌握镂雕分层的技艺,不仅需要时间漫长的经验积累,更讲究天赋。“镂脱球层得一气呵成,手、脚、心、耳朵、眼齐协调,往往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的光景,而且不能有半点走神,所以艺人本身的性格尤为重要,急性子根本就做不来!”
因此,作为牙雕工艺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如今已快到退休年龄的翁耀祥将希望寄托于儿子身上,盼着他能将“翁家蛋”继续发扬光大:“干这一行要付出太多了,像我三十多岁时眼睛就已患上老花,当时连医生都为之感慨。我并不强求他继承衣钵,关键在于不能让这门绝活失传。”
破纪录的“鬼工球”
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名单于年初尘埃落定,作为“翁家蛋”的第五代传人,翁耀祥榜上有名。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评审之初,他的申请险些因为“资历不够”而被驳回。
这一消息曾一度在翁耀祥所供职的广州大新象牙厂引起轩然大波,同事们都为之愤愤不平。翁耀祥的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翁荣标更是大为惊讶:“怎么会是这样?我这个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论镂雕远不如我的儿子——我只能雕42层,他已雕到57层,这可是象牙球镂雕的世界纪录!”
纵深透彻、精巧玲珑的广州牙雕,向来以镂空、透深的雕刻技法闻名于世,被称为“鬼工球”的象牙球镂雕,则代表着南派牙雕的最高技艺。早在宋代,广州工匠已能雕刻出内外三层,且层层可旋转的象牙球。清道光年间,广州牙雕艺人翁五章在继承前人技艺的基础上,将一块象牙整料镂雕成11层转动自如的圆球,时人叹为“鬼工球”,是当时岭南贡品之一。翁五章也因此被尊为广州近代象牙球镂雕工艺的创始人,从此业界便有“翁家蛋”之美称。翁五章,便是翁耀祥的先祖。
神技式微,衣钵谁承
对翁耀祥而言,每一次的牙球雕刻都可以用“如履薄冰”来形容。材料珍贵,且来之不易,让他不得不小心再小心。但即便如此,“翁家蛋”的技艺仍然面临失传、衰亡的危险……
上世纪80年代末,国际象牙贸易喊停,作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成员国之一,中国也在1990年正式执行相关的全面禁止非洲象牙及其制品国际贸易的公约。随着“禁牙”的开展,牙雕艺术也遇到了生存危机,翁耀祥所在的大新象牙工艺厂也从鼎盛时期的近500名职工,逐渐减员至不到40人。
尽管早在1986年起,翁耀祥就传教过一批徒弟,但在形势面前都纷纷改行另谋生计。时至今日,仍与翁耀祥并肩作战的就只剩下他的“老表”易志平,他们两人也是厂里仅有的掌握了牙球分层技艺的师傅。“随着资源的愈发紧缺和象牙收藏的政策敏感性,眼下牙雕几乎成了一门看天吃饭的手艺,身怀绝技却无用武之地的尴尬让不少有志者半途而废。”谈及此处,翁耀祥唏嘘不已。
除此之外,技艺的高难度也是“翁家蛋”后继乏人的一个重要原因。用翁耀祥的话来说,要熟练掌握镂雕分层的技艺,不仅需要时间漫长的经验积累,更讲究天赋。“镂脱球层得一气呵成,手、脚、心、耳朵、眼齐协调,往往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的光景,而且不能有半点走神,所以艺人本身的性格尤为重要,急性子根本就做不来!”
因此,作为牙雕工艺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如今已快到退休年龄的翁耀祥将希望寄托于儿子身上,盼着他能将“翁家蛋”继续发扬光大:“干这一行要付出太多了,像我三十多岁时眼睛就已患上老花,当时连医生都为之感慨。我并不强求他继承衣钵,关键在于不能让这门绝活失传。”